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与世界深度互动》教案课 题 名称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 《与世界深度互动》 单元(课时)提 交 人 姓名 共 1 课时课 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 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内容是:“强化国家认同”;“认 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学 情分析 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现实生活中九年级的学生对我国的国情还缺乏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中国在促进世界发展、应对全球性危机和挑战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关注不多;部分学生比较关心国家的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为,但存在了解不够全面、理解不够深入、 观点不够客观等问题:有的学生对于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紧密联系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能理解我国既然面临诸多发展问题,为什么还要担当起国际社会发展的责任。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思考不多,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部分学生对民族文化存在或者盲目崇拜。 或者缺乏自信或者漠不关心等错误的倾向。基于上述学情,本框 “与世界深度互动”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和辩证眼光看待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了解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对 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理解中国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努力 和贡献的意识。教 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世界发展的担当与贡献。 能力目标:知道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对中国发展的意义,以全球视野和辩证眼 光看待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 增强国际合作意识。教 学 重点 中国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文明的交流和借鉴。教 学 难点 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教 学策略 案例教学。课前可以搜集案例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紧密关系,了解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贡献。 情境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了解或参与的有关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动的活动。通过情景分析事理相融,让学生明白文明的发展需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 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总结所学,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引导学生提升对我国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增强 国际合作意识。教 学 环 境 与 资 源 准备 1、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材 2、课堂课件、一体机教 学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通过上一框题《中国担当》的学习,我们知道, 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行动,勇担 在 老 师 简 单过程 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推 动国际秩序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广泛参与,承担国际责任,提 指导下, 回 顾 上 导入。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节 课 所2、教师提问:那么,我国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发展中,我国对 世界有哪些影响? 学 主 干 知识,并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世界各国文明,怎样发展才能更加丰富多 产 生 知彩? 识 的 共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开始探讨《与世界深度互动》 联 性 和的内容。 体系性。二、新课讲授 明 确 本教师讲述: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有 3 个学习目标: ①知道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世界发展的担当与贡 献。 节 课 的学 习 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②知道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对中国发展的意义,以全球视野 和辩证眼光看待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③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 增强国际合作意识。 认识到中国与目标导学一:中国的影响 世界发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 33 页,开启我们的学习之旅。 1、主题活动:首先让我们观看以下材料:习近平主席 2019 年出访和出席四大主场外交活动。四大主场外交有:第二届一带 在 老 师组 织 下 打 开 课 展的紧密 关 系, 了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 本,参与 解我国大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主 题 活 在国际2、教师提问:习近平主席 2019 年的出访和出席四大主场外交 说明了中国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注意停顿两三秒, 动,分析 材料、思 上交流 合作的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空间】 考。 事例。3、教师讲述:说明了中国与世界紧相连。 那么,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发展中,我国对世界有哪些影响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目:中国的影响下面我们从文化影响 ,经济影响,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开始进行探讨。(一)文化影响: 观 看 视 认识中1、视频链接:《世界各地喜气洋洋装扮中国年》(视频播放 1 分 21 秒) 教师讲述:现在,中国的春节成为全球共享节日的同时,吸引 频,思考问题 华文化 在国际上的影了各国民众参与。 响, 增2、教师提问: 思考题: 强民族 自 信(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庆祝中国 春节。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心。(2)、在国际舞台上,你还感受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响?【注意停顿两三秒,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空间】 3、教师讲述: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不断 加深,中国文化传播越来越广泛,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4、教师提问:在国际舞台上,你还感受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响? 提示: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许多国家掀起了中文学习热; ② 中国的美食、功夫等在许多国家深受欢迎等等 5、归纳总结: 通过观看视频、对思考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一)文化影响: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P35 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二)经济的影响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 35 页, 1、阅读35 页探究与分享。 中国高铁发展的速度和成绩,举世瞩目。2017 年,全国高铁 2.5 万公里,到了 2019 年底中国高铁 3.5 万公里,在全球高铁里程占比超过 2/3。相比全球各国,中国高铁票价最低;建设成本约为其他国家建设成本的 2/3。 发展中国家想要发展高铁,面临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困境。 “道路通,百业兴。”加快设施联通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领域和核心内容。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作为首个中国高铁全方位整体走出去项目,将中国高铁推向了世界舞台。一条条中国人修建的铁路在“一带一路”不断延展,拉动了当地基建、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为东道国增加就业机会、培训技术人才,促进了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中国铁路就这样积极走出去, 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与世界各国分享建设发展成果,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2、教师提问: 思考题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对中国与世界分别意味着什么? 3、教师讲述:中国高速铁路等“中国名片”是中国经济、科技 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高速铁路积极走出国门,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4、教师提问: 阅 读 材料,思考问题 了解走出国门的“ 中国 名片” 高铁; 了解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互动影响, 了解中国是如何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感受中国 力量。大家想想像中国高铁这样走出国门“中国名片还有哪些? 提示:比如像中国核电:华龙一号等等。 5、归纳总结: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对世界的经济影响: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教师提问:我国对世界的影响,除了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外, 还有什么影响呢?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和思考这两个问题,来找找答案? 2、视频播放: 习近平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过渡)视频播放 1 分 39 秒 3、教师提问:视频中对于全球治理提出了什么方案?说明了什 么?【注意停顿两三秒,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空间】 看完视频和案例,大家找到案例了么? 4、教师讲述:我国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参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 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5、归纳总结: 中国的影响小结 下面,我们对刚才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 3 个方面: 第一,文化方面,第二经济方面,第三世界格局方面。 文化方面,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经济方面,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在世界格局方面,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探究分享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世界文化也在影响着我们。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目“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37 页。 目标导学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1、 教师提问: 看探究与分享并思考: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各种文明。以上文明成果分别属于哪个国家?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的不同文明成果有哪些? 观 看 视频,思考问题 阅 读 课本材料。 知道中国在经济方面对世界发展的担当与贡献 了解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2、教师讲述:上图呈现的是各国优秀文化标志,文化中的积极 成果是文明。很明显,天坛属于中国,克里姆林宫属于俄罗斯,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属于埃及,埃菲尔铁塔属于法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 3、教师提问:那么中华文明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阅读感悟 同学们再翻到 38 页,看阅读材料。 我们回顾历史: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唐盛世,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长安;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 中国人积极学习欧洲的天文学等科学文化知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产生于中国大地,同时也在与其他文明的不断交流与互鉴中得到发展。 当今世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世界其他文明也在汲取中华文明的营养之后变得更加丰富。 4、教师讲述: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正是在于世界文明持续不 断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的,世界其他文明也在汲取中华文明的营养之后变得更加丰富。 5、归纳总结: (一)对待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态度 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 兼收并蓄。 我们还可以看出: (二)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P38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 探究与分享: 1、 教师提问: 在交流互鉴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请打开课本 38 页。 阅读教材 P38“探究与分享”并思考以下问题: 、 汽车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文明出行还体现在哪些方面?【注意停顿两三秒,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空间】 2、教师讲述:汽车文明不仅表现在众多大名鼎鼎的汽车品牌、 良好的道路设施、完善的交通法规,而且表现为“人对汽车” 阅 读 课本材料。 阅 读 材料,思考问题 了解世界文明成果, 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 通过列举中国发展借鉴的其它文明成果, 让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的崛起离不开其他文明的 影响, 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坚持以我 为主, 兼收并蓄关系的独到认识与理解。 了解中因此汽车文明体现行人优先;体现在遵守交通规则,文明使用 外文明车灯,行人、机动车各行其道等 交流互3、教师讲述: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与其他文明的学 习过程中,在交流互鉴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 鉴的事 例, 扩我们还要领略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 展学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籍。 视野4、视频播放: 关于文明的交流互鉴,习近平主席进行了以下讲话: 观 看 视 频视频:习近平关于文明的讲话 (视频播放 56 秒) 5、归纳总结; 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可以知道: 明白世界文明(三)、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交流互世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坚持以我为 鉴的意主,兼收并蓄,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 义三、课堂总结 总 结 归这节课,我们通过分析中国在文化、经济、世界格局等方面对 纳 总结主世界的影响,以及世界其他文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知道中国 要知识正与世界深度互动。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自身发展,也有利于 点, 形世界文明与进步,和平与发展。明白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 成知识互鉴而丰富的道理。 结构板 书设计 第二框 与世界深度互动课堂小结一、中国的影响 (一)文化:影响越来越大 (二)经济:正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 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三)世界格局:重要力量 深远影响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一)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二)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作 业设计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39 页,看拓展空间所列举的这些中外交流互鉴的事例。 2、完成“请在身边寻找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事例,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的作 业。教 学反思 1、通过课堂小结及时总结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认知体系。 2、在教学中,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是道德与法治课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因此案例的选材非常重要,要精挑细选有代表性的材料,本课中利用案例说明中国在文化、经济、世界格局等方面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在与世界深度互动中,我们要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紧密关系,提升对我国的文化认同, 增强民族自信心,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因此,在课堂案例选材之后,要保证学生对核心内容的认知、理解和认同等方面,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进行更多的尝试。 3、教学内容只有 20 分钟的课堂容量需要调整,要照顾生情,留给学生思考 的时间,另外也要保证老师“引导”和“归纳”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