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小溪泛尽却山行。( )A.再,又。 B.却是。 C.即使。2.迟日江山丽。( )A.太阳升起得慢。 B.春天白天渐短。C.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3.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列诗句中,与描绘的画面最接近的一项是( )A.春风花草香B.惟有青青草色齐C.草色遥看近却无D.风吹草低见牛羊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衫——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这句话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正确 B.错误5.下面加点字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田中有株(树桩) B.因释其耒而守株(解释)C.冀复得兔(希望) D.身为宋国笑(讥讽)6.根据课文《昆虫备忘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复眼就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A.正确 B.错误7.下面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C.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8.圆月( )在湖水里,真像一个银白色的大圆盘。A.映照 B.掩映 C.倒映 D.倒影二、书写9.看拼音,写词语。chūn tiān ,到处生机勃勃。花坛里的花开了,有的huā bàn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b o zhàng得快要pò liè似的。花儿一朵有一朵的zī shì,suí fēng wǔ d o 。ǒu ěr 飞来几只yàn zi ,xián s n 地落在xiān xì的花枝上。xi o xīfàn q 层层波纹,一旁树木上抽出没几天的lǜ yá已长成片片新叶,f ng fú刚换上的新装。三、填空题10.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jiāo ào( )自满的人终将付出dài jià( ),只有qiān xū( )才会使人一直进步。四、语言表达11.照样子,写句子。①.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青蛙跳过来,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②“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中,把__比作___,因为它们的__很相似。五、信息匹配12.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陶罐兴_ _______(xīng xìng)奋地说。(2)它一定闷_ _______(mēnmèn)得够受了。(3)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_______(chāchà)。(4)我们生来就是盛 _______(chéngshèng)东西的。(5)我们还是和睦相处 _______(chǔchù)吧。六、句型转换13.修改病句①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使我喜爱上了燕子这个可爱的小动物。修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非常喜欢燕子、黄莺、鹦鹉和各种鸟类。修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燕子的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振荡开去。修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野竹它那被月光照出的瘦影,至今还不时在我的梦乡里摇曳。它那挽住晨雾托起露水的鱼形叶片,至今仍留给我翠绿的记忆。贫瘠、干旱、荒凉都不会使它感到凄苦,雨雪风霜无法改变它绿色的性格。年年生长,年年被砍伐,年年被砍伐,年年又生长。农家灶膛里的灰烬不就是它吗?盛莱装果的筐筐不就是它吗?池塘里拦鱼的帘子不就是它吗?禾场上的长柄儿扫帚不就是它吗?孩子们的风筝架子不就是它吗?我手中的毛笔杆儿不就是它吗?默默地出土,悄悄地冒尖,寂寞地生长。不与大树( ),不与浅草( ),不与楠竹( )。人们虽然并未有意裁培它,但,它自个儿生长出来且毫不吝惜地献身给人们。啊!我梦乡里的瘦影,我翠绿的记忆,让我用童年时常吹的“叫叫”——用它的管和叶做成的“叫叫”,来为它吹奏一支小曲吧!1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第5自然段的括号内。(填序号)A.论长短 B.比高低 C.争宠爱15.读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1)即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会使野竹感到凄苦。(2)即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无法改变野竹绿色的性格。(3)四个“年年”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16.仿照第4自然段,说一说野竹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发挥着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中有一句话十分精练地概括出了作者对野竹的感情。请你找找,用“ ”把这句话画出来。阅读理解。鹿角和鹿腿(节选)有一天,鹿口(喝 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 渴)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 倒影)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映 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18.在括号里选出正确的字词,画“√”。19.鹿有着的_______身段,_________的角,他认为自己非常______________。20.第1自然段的“镜子”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从“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体会到鹿对自己细长的腿很不满意。22.你认为鹿的角美还是四条腿美,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A2.C3.C【解析】1.此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小溪泛尽却山行”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该句意思是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却:再,又。2.此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本句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二首》,该句的含义是: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迟日:春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3.此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画面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A:春风花草香:意思是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B:惟有青青草色齐: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C:草色遥看近却无:指的是从远处看的时候,成片的小草沾了雨水之后,它的颜色反射出来,然后让人看到非常的青绿,但是等你到了近前之后,你会发现因为它是刚刚萌生的小草。D: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是那草原上的草很高,把牛羊都盖住了,风吹开草,牛羊露出来那一种景象。4.A【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这里将瓢虫拟人化,关键字“折”,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动作。比喻:这里将膜翅比作黑绸衬衫。5.B【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在充分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译文及课内学习完成。A、C、D正确。B选项有误,这句话出自于《守株待兔》,意思是:放下他耕种的农具天天守在树桩旁边。释:放下。6.A【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识记与理解能力。《昆虫备忘录》的作者是汪曾祺。相关原文:“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7.A【详解】A选项错误,这句话意思是:放下他耕种的农具天天守在树桩旁边。所以改为:因/释其耒/而守株。8.A映照:照射。掩映:彼此遮掩,互相映照、衬托。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倒影:倒立的影子。本题“圆月是照射在湖水里”,所以选A。9.春天 花瓣 饱胀破裂 姿势 随风舞蹈 偶尔 燕子 闲散 纤细 小溪 泛起 绿芽 仿佛10. 骄傲 代价 谦虚11.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青蛙跳过来,告诉我池塘里歌声的悦耳。 荷叶 大圆盘 形状12. xīng mēn chà chéng chǔ【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多音字。(1)兴奋[xīng fèn](2)闷得 [mēn de](3)比你差[bǐ nǐ chà](4)盛东西[chéng dōng xī](5)和睦相处[hé mù xiāng chǔ]13. 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我喜爱上了燕子这个可爱的小动物。 我非常喜欢燕子、黄莺、鹦鹉等各种鸟类。 小燕子的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14.B A C15. 贫瘠、干旱、荒凉 雨雪风霜 野竹的生命力顽强。16.竹制地板不就是它吗?竹制碗筷不就是它吗?竹席不就是它吗?药引子不就是它的叶吗?17.啊!我梦乡里的瘦影,我翠绿的记忆,让我用童年时常吹的“叫叫”——用它的管和叶做成的“叫叫”,来为它吹奏一支小曲吧!【解析】14.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注意词语的搭配,大树对应高低,小草对应长短,故答案为:B A C。15.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原句“贫瘠、干旱、荒凉都不会使它感到凄苦,雨雪风霜无法改变它绿色的性格”可提取第一第二空的答案为:贫瘠、干旱、荒凉;雨雪风霜。根据原句“年年生长,年年被砍伐,年年被砍伐,年年又生长”可以体会出野竹的生命力顽强。16.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反问与排比的修辞手法,仿写的句子也应该用上反问与排比的修辞手法,并且要体现出野竹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17.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此类题需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一般这些句子在文章的首尾,锁定开头和结尾寻找答案即可。18.渴 喝 倒映 倒影19. 匀称 精美别致 漂亮20.“镜子”指的是池水。这样写的好处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池水“清”的特点。21. 噘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22.我认为鹿的角和四条腿都很美,因为它们各有各的长处,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解析】18.本题考查了选择合适的字词填空的能力。喝: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 渴:口干想喝水。鹿口干想喝水,用“渴”。找到池塘,痛痛快快地把水咽下去,用“喝”。所以,第一个空应选“渴”,第二个空应选“喝”。倒影:倒立的影子。 倒映:人或物的形象倒着映在水面上。根据情境分析,第三个空,表示的是影子倒映在水中,应选“倒映”;第四个空,表示的是水中的影子摆动起来,应该选择“倒影”。19.本题考查了提取文段信息的能力。从选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可以找出本题的答案。20.本题考查了句子分析及理解能力。做本题的时候,首先应该仔细阅读选文第1自然段,找出有关“镜子”的句子,重点分析,然后作答。从文中“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可以看出,这里的镜子指的是“池水”。这里作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池水比作镜子,突出了池水“清”的特点。21.本题考查了提取文段信息的能力。做本题的时候,首先要去文中找到描写鹿对自己细长的腿不满意的句子,然后分析句子,找出能够表达鹿不满意情绪的内容。选文最后一段中“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写出了鹿对自己的腿的不满,句中的“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描写了鹿的不满神情,所以,这两处可以体现出鹿的不满。22.本题考查了理解文章中心及语言表达能力。做本题的时候,首先应该联系全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表达自己的看法。本文的中心是: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各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围绕此内容进行语言表达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