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9.1 认识调解与仲裁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标要求4.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4.2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学习目标必备知识:了解解决纠纷的有效手段,识别调解和仲裁的不同方式,明确调解、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理解纠纷解决多元途径存在的必要性。关键能力:用生活中的法律故事勾勒真实情境,聚焦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提高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过学习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方式,把法治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准则和指南。科学精神: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了解调解、仲裁的主要特点和程序。法治意识:树立以和为贵的法治观,增强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公共参与:通过学习,在生活中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子议题1:视频中展现的是哪一种纠纷解决方式?体现了怎样的作用?子议题2:超市与食品厂产生供货纠纷,能否提交仲裁委办公室申请仲裁?为什么?主议题:如何正确理解调解和仲裁?以和为贵选调解01视频:调解员的劝解下,三兄弟可算是冰释前嫌,将利益最大化!子议题1:视频中展现的是哪一种纠纷解决方式?体现了怎样的作用?在第三调解室调解员的努力下,三兄弟可算是冰释前嫌了,放下分歧,适当放弃,接受了调解员的意见,达成了一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祝愿他们能够冰释前嫌,享受亲情。一、以和为贵选调解1、社会纠纷的解决方式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无法和解时,人们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不过,诉讼可能导致双方当事人伤和气。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一、以和为贵选调解2、调解的含义和类型1、含义是指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2、类型我国较为完善的调解制度(类型)调解诉讼调解人民法院主持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诉讼外调解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调解(国家行政机关)仲裁调解(仲裁机构)一、以和为贵选调解3、人民调解(1)含义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2)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调节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经其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3)要求人民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一、以和为贵选调解(4)性质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经其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5)效力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一、以和为贵选调解村民席某与元某因自来水饮用问题引发争吵,双方在争吵过程中发生肢体冲突,两家人僵持不下。经了解,双方当事人是多年好邻居,平日里关系友好,现因自来水饮用纠纷各持已见、互不相让。为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该乡人民调解委员会抓住矛盾关键点,灵活运用“情理法”,通过教育、对话、谈判、协商等“多元化”调解方式,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握手言和,重归于好。(1)材料中的纠纷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 结合材料,说明这种纠纷解决方式的突出作用。(2)有人说,材料中的纠纷解决方式就是“和事佬”去“和稀泥”。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析。(1)①材料中的纠纷是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的。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人民调解是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相互理解和体谅。这有利于化解双方的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2)该说法是错误的。①人民调解就是要促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但人民调解不是无原则的,不能说人民调解就是“和事佬”去“和稀泥”。②人民调解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③经人民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便捷经济选仲裁02子议题2:超市与食品厂产生供货纠纷,能否提交仲裁委办公室申请仲裁?为什么?一、以和为贵选调解超市与食品厂产生供货纠纷,双方在合同中写的争议的解决方式,是济南仲裁委员会。能否提交济南仲裁委员会仲裁?能够提交济南仲裁委员会,且仲裁协议的条款依法规定,不以合同的变更而独立存在,双方的争议按照法律规定,可以依然有效地提交济南仲裁委员会。关于仲裁协议的有关规定仲裁协议通常出现在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中,并应当载明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等信息。例如,合同中关于仲裁可以这样表述:“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仲裁委员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二、便捷经济选仲裁1、仲裁的含义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仲裁商事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一、以和为贵选调解2、仲裁的前提和特点1、前提当事人申请仲裁需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2、特点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因此,仲裁更加便捷,经济。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注意: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拓展:不同调解类型的主持主体与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对比表调解的类型 主持调解的主体 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诉讼调解 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诉讼外调解 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行政调解 国家行政机关 经行政机关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仲裁调解 仲裁机构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一、以和为贵选调解材料一 小张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材料二 夫妻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材料三 某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纠纷是否能够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并说明原因。①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裁决。小张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属于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因此,材料一中纠纷能够通过仲裁方式解决。②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属于身份关系纠纷,不属于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因此,材料二中纠纷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③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属于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因此,材料三中纠纷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课堂总结认识调解和仲裁以和为贵选调解社会纠纷的解决方式调解的含义和类型人民调解的内容便捷经济选仲裁关于仲裁协议的有关规定仲裁的含义与类型仲裁的前提和特点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9.1 认识调解和仲裁教学设计课题 认识调解和仲裁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二课标要求 4.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4.2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学习 目标 必备知识:了解解决纠纷的有效手段,识别调解和仲裁的不同方式,明确调解、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理解纠纷解决多元途径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能力:用生活中的法律故事勾勒真实情境,聚焦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提高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过学习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方式,把法治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准则和指南。 科学精神: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了解调解、仲裁的主要特点和程序。 法治意识:树立以和为贵的法治观,增强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在生活中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重点 1、人民调解 2、仲裁的含义难点 1、仲裁的适用范围 2、商事仲裁的特点议题 主议题:如何正确理解调解和仲裁? 子议题:1、视频中展现的是哪一种纠纷解决方式?体现了怎样的作用? 2、超市与食品厂产生供货纠纷,能否提交仲裁委办公室申请仲裁?为什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调解员的劝解下,三兄弟可算是冰释前嫌,将利益最大化! 观看视频 思考议题 初步感受以和为贵,解决纠纷。讲授新课 结合视频和相关具体案例,分析学习纠纷的解决方式,理解调解的相关知识。 探究1:视频中展现的是哪一种纠纷解决方式?体现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成果: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1、社会纠纷的解决方式 2、调解的含义和类型 3、人民调解 通过学习,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了解调解的主要特点和程序。合理有效地解决纠纷,树立以和为贵的法治观,增强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结合视频,分析建筑公司与总包单位之间的纠纷如何解决,是否可以仲裁。学习仲裁的相关知识。 探究2:超市与食品厂产生供货纠纷,能否提交仲裁委办公室申请仲裁?为什么? 探究成果: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1、关于仲裁协议的有关规定 2、仲裁的含义 拓展:不同调解类型的主持主体与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对比表 了解仲裁的主要特点和程序。把法治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准则和指南。在生活中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课堂小结 本课围绕非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为中心展开分析。通过教学,理解调解和仲裁的相关知识,树立法治思维,和气依法有效解决纠纷。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1 认识调解和仲裁.pptx 9.1.1调解员的劝解下,3兄弟可算是冰释前嫌,将利益最大化.mp4 9.1.2超市与食品厂产生供货纠纷,能否提交仲裁委办公室申请仲裁?.mp4 9.1《认识调解和仲裁》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