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姓名: 班级: 成绩:生物新课学习——20220404综合练习11基因在染色体上必背知识点1.萨顿推论:基因(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强化点1 萨顿的假说(1)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提示:萨顿只是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未作出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的推测。(2)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1个基因。( )提示: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3)蝗虫体细胞中的24条染色体,12条来自父方,12条来自母方。( )1.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基因就是染色体 B.有的生物的基因并不在染色体上C.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 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下列哪项不能成为这一判断的依据(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都会发生自由组合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C.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D.基因有完整性和独立性,但染色体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从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萨顿发现了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C.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4.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B.体细胞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非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基因和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变异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6.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为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C.各种生物的基因都可以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7.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为(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强化点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设,其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 )(2)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提示: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3)一对等位基因应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4)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个基因( )1.果蝇常被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蝇易饲养、后代多,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B.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常染色体,雌果蝇体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D.白眼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2.摩尔根研究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经历了若干过程,下列叙述依次为( )①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为何与性别有关 ②控制白眼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③对F1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A.①为假说,②为推论,③为实验验证B.①为观察,②为假说,③为推论C.①为问题,②为假说,③为实验验证D.①为推论,②为假说,③为实验验证3.继孟德尔之后,摩尔根也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进行科学探究,其果蝇杂交实验成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的经典。下列实验可以成功验证摩尔根的演绎推理的是( )A.白眼雌×红眼雄→红眼雌∶白眼雄=1∶1B.红眼雌×白眼雄→红眼雌∶白眼雄=1∶1C.红眼雌×白眼雄→红眼雌∶白眼雄∶红眼雄∶白眼雌=1∶1∶1∶1D.A、B、C三项都不是4.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B.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C.F1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5.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为W、w。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C.摩尔根所作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D.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只有XWXW6.果蝇的红眼受X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基因控制,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强化点3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提示: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一定自由组合。( )提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一定要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1.下列关于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B.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C.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存在于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2.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说法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总是成对存在的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机会相等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②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③一条染色体上有多对等位基因 ④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互不重复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根据如图所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判断,下列选项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