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函数与导数—导数中的放缩问题专题综述放缩法是解决函数不等式问题的利器,导数压轴题中的函数往往是指数、对数与其他函数综合,或者指对数并存的超越函数,有时直接构造出的函数难以直接求出最值,需要借助放缩解决.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解决函数零点问题、不等式证明等问题中都会用到放缩法,使问题难度降低.常用的放缩方式有:①常用不等式放缩:指数放缩、对数放缩、三角放缩;②利用已知题目信息放缩;③根据已知参数范围或常识,减少变量,适当放缩;③利用单调性放缩;④利用基本不等式放缩: 若,则;⑤由数值大小关系直接放缩,做题时灵活运用.本专题就前3种,重点探究.专题探究探究1:利用不等式放缩函数中有指数、对数、三角函数时,直接求导,导数不等式无法解出,根据函数结构,选择不等式进行放缩,使函数简单化.常用不等式有:(1)三角函数放缩:①;②;③(2)指数放缩:①;②(为函数图象的两条切线);③;④(3)对数放缩:①;②;③;(为函数图象的两条切线)(4)指对放缩:(2021安徽省合肥市联考) 已知函数(1)当时,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当时,函数满足:对任意,都有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审题视点】第(2)问显化函数,恒成立问题回顾常用的方法(专题1.3.7):分离参数、含参讨论单调性等方法,由解析式的具体结构确定方法与细节.【思维引导】分离参数以后,函数中有指、对结构,若直接通过求导判断单调性求最值,方法较困难,利用不等关系,得,使难度大大降低.【规范解析】解:(1)的定义域是,,当,时,令,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2)当时,,即,设,则,令,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即当且仅当时“=”成立,故当且仅当时“=”成立,在上是增函数,且,,故存在使得成立,故(当且仅当时“=”成立),,即的取值范围是【探究总结】常见的不等关系要灵活运用,解题时函数结构复杂,可考虑运用上述不等式进行放缩,使问题简答化.但不等式,从图象的角度看,是以直代曲,放缩的程度大,容易出现误差,在使用时要注意.另外若是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要考虑不等式中的等号能否取到.(2021山东省泰安市一模) 已知函数,(为常数,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轴垂直.(1)求的单调区间;(2)设,对任意,证明:.探究2:利用已证结论放缩解答题的上一问中证明的不等式,或者推导过程中证明出的结论,为后续的证明提供放缩的依据.需证明的不等式为关于的多项式的和或不等式结构复杂,利用已证结论,进行放缩,使不等式化繁为简,便于构造函数求最值.(2021湖南省郴州市模拟) 已知函数(1)当时,证明:;(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证明:【审题视点】第(2)问,出现数列的前项和,且不能用常规的求和方法求和,借助第一问的结论对的通项公式进行放缩,便于求和.【思维引导】对第一问的不等式进行变形,观察的结构,进行放缩,能够用已知方法求和.【规范解析】解:(1)由题意得 ,设,则,当时, ,,则则,在上单调递增,故,即在上单调递增,当时,,即(2)由(1)知:当时,,即令,则,【探究总结】函数中证明与有关的求和问题,或不等式证明问题,要仔细观察不等式结构特点,往往会利用前一问的结论,或者解题过程中的结论.利用已证结论,进行放缩,化繁为简,证明不等式的成立.(2021广东省东莞市联考) 已知函数(即自然对数的底数).(1)若函数在是单调减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当时,证明:探究3:利用已知参数范围或常识放缩函数解析中含有参数,且已知参数范围,证明不等式成立,可以从参数的范围入手,使参数取确定的值或利用单调性、其它不等关系,对不等式进行放缩,减少变量,使函数结构简单,易于判断单调性.(2021河北省石家庄联考) 已知函数(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证明:当时,【审题视点】已知参数范围,证明不等式成立,且函数指对结构都有,若含参讨论难度大,可能要借助放缩,化繁为简.【思维引导】第(2)问不等式的证明,函数中有,,构造函数求导,含参讨论解导数不等式较困难,可巧妙利用参数的范围,参数取确定的值,进行放缩,求不含参函数的最值较为简单.【规范解析】解:(1)由题意得①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②当时,令 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2)证明:当时,设,则,则在上单调递增,且当时,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即,即当时,【探究总结】不等式的证明问题中含有参数,若直接构造函数含参讨论,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为避开讨论,可以在参数给定的范围内,结合不等式的结构进行第一步的放缩,达到消参的目的,转化为证明不含参的不等式.若不等式的结构依然复杂,在利用常用不等关系、已证结论等方法进一步放缩.(2021湖北省荆州市高三模拟) 已知函数(1)设是函数的极值点,求的值并讨论的单调性;(2)当时,证明:专题升华导数解答题中函数多以、型的函数与其他函数结合的形式出现,考查零点问题、不等式证明问题、恒成立问题等方向时,如果利用常规方法处理时,因函数结构复杂求导判断单调性难度较大,通过放缩将难以处理的函数转化为较为简单的函数进行处理.放缩法较为灵活,要根据不等式的结构、形式等特征,使条件与结论建立联系,选择适当的方法是关键.1.积累常见的不等结论:如探究1中提及的不等式,解题时需构造函数,证明其正确性,再进行放缩.利用不等式进行放缩,体现了数学中的化归与转化思想,也体现了处理数学问题时以直代曲、以曲代曲的方法.2.巧用已证不等式,顺水推舟:利用已证不等式(或结论) “服务”于后续问题的求解,这类题目最明显的“暗示”,即为证明一个类似于数列求和的不等式,需利用已证不等式进行逐项替换放缩.若题目的第一问证明不等式,在后续解题时,留意是否会利用已证结论.3.已知参数范围:含参不等式的证明时,若因为参数的存在使函数讨论非常复杂,可考虑结合参数范围及其它结论进行放缩.4.其他放缩方法:除了上述三种难度较大的放缩方法以外,单调性、已知结论、基本不等式等.如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放缩,化曲为直,比如;和积互化等.不仅仅应用于简化不等式,在解题过程中,也可能用放缩证明代数式的值.【答案详解】变式训练1【解析】解:(1)由题意得则,设,则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又当时,,则当时,,则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证明:(2)由题意得设,则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即当时,设,则令,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又当时,故变式训练2【解析】 解:(1)由题意得即恒成立,故,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2)由(1)得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可得,令,则,,即,对任意的成立.变式训练3【解析】(1)解:,,又, 即,,,设,则,即在上单调递增,且, 是的唯一零点. 当时,,单调递减; 时,,单调递增,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证明:当,时,, 令,则,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即,,设,则, 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 而上式三个不等号不能同时成立,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