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内容: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时间:第 3周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地震波的概念:地震波是地震时,从震源向四周扩散的弹性波。是人们探究地球内部的手段。2、.地震波:纵波(F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液·气传播上下颠簸先;横波(E波)传播速度慢能通过固传播左右摇晃后注意:①地震时陆地上的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②地震时海洋上的船只只会上下颠簸,而不左右摇摆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分界意义莫霍界面 33千米处(大陆部分) P、S波速明显增 地壳与_地幔_____古登堡界面 2900千米处 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地幔与地核(2)内部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其特点?①地壳:莫霍界面以外;海洋地壳薄,5~10千米;大陆地壳厚,最厚达70千米。②地幔: 莫霍界面至2900千米处的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80%,分上地幔与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主要发。③地核: 由铁、镍等金属组成;厚度约3400多千米,分外核与内核;外核为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4、内部圈层结构总结(读图完成表格)纵横波 分层 厚度(千米) 状态 组成 温度压力密度地壳 硅铝层 70千米硅镁层地幔 上地幔 上地幔顶部 2900KM上地幔上部下地幔地核 外核 5000KM内核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其特点?①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②水圈:地表和近地表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③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环境的总称;多数生物集中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接触带。2.关系: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常考点训练1.读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2019年9月27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2千米,导致空中布满火山灰。据此完成2~3题。2.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3.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4读图回答问题大气圈C图中A、B、C所代表的圈层结构分别是什么?答:生物圈、水圈、岩石圈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