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复习课件思维导图+模板构建+易错点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第四课)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课)(国体)(政体)制度保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单元)根本保证决定反映相适 应我国的国体我国国家性质、意义我国国家政权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广泛、主体广泛政治保证、制度和法律保障、实现方式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4.1 思维导图我国的民主特点国家性质民主的含义模板总结:运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国体)的知识分析材料(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材料分析(2)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时要结合材料展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材料分析(3)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职能.(结合打击犯罪材料)---结合材料分析意义。比如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等。(4)国家履行职能。(结合材料分析是什么职能):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1、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只属于统治阶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不是全民的民主。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公民性质。( )公民与人民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指的是拥有一国国籍的人,包括人民和敌对分子;人民是政治概念,是相对于敌对分子而言的。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4.社会主义民主不需要专政。( )任何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民主制国家都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易混易错辨析】××××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人民当家做主内容民主——专政——对广大人民实行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基础保障对内职能对外职能国家性质国家职能表现意义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反映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4.2思维导图为什么?为什么?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制的统一。【解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全民性。【解析】民主具有阶级性,不存在全民的超阶级的民主。3.我国修改民法总则为弘扬社会正能量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证明我国从法理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解析】民法提供了法律保障,党的领导是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已经确立。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解析】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易混易错辨析】5.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解析】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6.我国的国家职能要求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与其相适应。【解析】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7.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属于我国的对内职能。【解析】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属于国家的对外职能。8.我国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解析】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9.只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成功。【解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成功还需要其他条件。10.我国的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反映国家职能。【解析】: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11.中国共产党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解析】:行使我国国家职能的主体是各级各类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社会组织、人民政协都不是国家机关,都不能行使国家职能。5.1 思维导图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地位主要职权常设机关组成地位产生职权义务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1)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3)全国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4)结合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对公民、权力机关、对国家社会)分析其具体意义。(5)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客观要求。(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问题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做?(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人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全国人大XX次会议)(1)坚持党的领导(2)人大的职权 (由材料判断是哪个职权,特别注意用立法权时往往也会用到监督权,即执法检查) A 积极行使立法权,科学、民主立法,为······提供法律保障(或法律依据)B 积极行使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加强执法检查。C 行使决定权,就有关……制定正确的政策。 D 行使监督权,对、、、进行监督(3)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涉及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4)支持人大代表积极履行职责、重视人大代表的提案;(5)完善人大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6)贯彻依法治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如何做?国家性质+地位+权利+义务+与人民的关系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根本原因)②法律地位决定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③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④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联系群众;接受监督)⑤体现与人民的关系(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⑥开展某项活动的意义人大代表为什么要这样做?答题要素:权利+义务+素质①积极行使权利(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行使审议权,就有关……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和建议行使提案权,就有关……向人大提出议案行使表决权,就有关……进行表决行使质询权,就有关……问题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②自觉履行好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③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点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自治条例,拥有地方立法权,但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点拨: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前不能加“最高”点拨: 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但其不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易混易错辨析】4、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大的职能部门。( )5、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点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正确的。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但我国政府不是人大的职能部门,人大内部设立的各专门委员会是人大的职能部门。××点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人大的权力。6、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并不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因此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但不能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7.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 )点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8.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 )点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是什么内涵基本内容为什么决定因素地位优越性怎么做长期坚持不断完善5.2 思维导图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石(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点拨: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易混易错辨析】点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点拨: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政党制度的含义、地位2.我国民主党派性质3.政党制度基本内容4.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5.政党制度“新”在哪里1.性质2.主题3.职能4.作用和要求6.1思维导图(1)宪法保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2) 地位: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3)优越性: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为什么坚持我国政党制度 (1)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性质)(2)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主题)(3)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职能)(4)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作用)人民政协做某事说明了什么?(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3)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4)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要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6) 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丰富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怎么做)人民政协怎样做好某事?1.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构。【点评】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构,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2.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点评】各级人大代表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全国政协委员的产生是由民主协商决定的。3.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点评】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易混易错辨析】【点评】人民政协不是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等的政治联盟。4.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政治联盟 。5.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都具有法律约束力。【点评】人大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与表现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我国的结构形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内涵原因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含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内容原因要求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6.2 思维导图知识总结:关于民族问题如何做?国家角度:①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巩固民族关系提供政治保证;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坚持宗教工作基本方针;④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5)人大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为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6)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统筹区域发展。(7)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为民族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公民角度:①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这种民族关系,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③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差别。【解析】民族差别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习惯和民族传统是没必要清除的,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初步消除。2.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压迫,已经不存在民族问题了。【解析】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就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3.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民族平等已经彻底实现。【解析】各民族在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但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还存在较大差异,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客观存在。【易混易错辨析】4.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实行区域自治。【解析】×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5.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乡【解析】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6.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解析】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7.民族区域自治权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高度自治权。【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权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一定自治权【易混易错辨析】8.宗教自由就是维护公民的信教自由。【解析】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教自由和不信教的自由。9.我国鼓励支持公民信教【解析】我国不鼓励支持,但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10.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最终使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和有神论。【解析】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宗教信仰纳入政策、法律、法规的范围内。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析】没有变,宗教性质是有神论,唯心主义。【易混易错辨析】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6.3思维导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基层群众自治2.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3.为什么发展基层民主?村委会、居委会(1)含义(2)组织形式(3)特点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关于基层治理答案要点总结乡村治理 多元共治(1)党————-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先锋模范作用(2)三治:自治(基层自治组织、民主协商)、德治(村规民约、村风民俗)法治(乡村治理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3)人民(村民、居民)主体作用、以人民为中心(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5)多个组织(村两委、村民会议、乡贤)共同参与(6)运用现代技术,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精细化提高基层治理效能。1.人民群众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间接行使民主权利。【解析】人民群众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2.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国家基层政权机关。【解析】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府,不是基层政权机关。3.村民或居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解析】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4.村民能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决策。【解析】村民参与民主决策,但没有决策权【易混易错辨析】5.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解析】: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6、扩大基层民主就是要扩大公民政治权利【解析】:我国宪法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作了明确的规定,不可以随意缩小扩大,凡是缩小、扩大…..权利的观点都是错的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