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讲 力与运动知识精讲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2、产生条件:(1)必须有 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 (物体间可以不接触)3、单位∶ ,简称牛,符号为4、常考力的估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中学生的重力约 ;一瓶普通矿泉水的重力约为4、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易错提醒】运动状态是指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包括: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或由静止变为运动、由慢到快或由快到慢、运动方向改变;形变是指改变物体的形状,包括: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6、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 ,同一受力分析图中,力越 ,线段越长7、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发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 物体相互作用力特点: 、 、 、 。二、弹力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常见的弹力有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3、常见的测力计:握力计、弹簧秤、托盘秤、弹簧测力计(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3)使用和读数:①使用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和 ,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若不在应调零),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簧被外壳卡住;②使用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的方向 ,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 ,示数=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数×分度值,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三、重力1、定义∶由于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附近所有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大小(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2)公式:G表示重力,单位是Nm表示质量,单位必须是kgg 单位是 ,取值为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 取10 N/kg3、方向: .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利用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上。四、运动和力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五、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 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2、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而与物体是否受力和速度的大小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理解】(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是力,我们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惯性力”或“受到惯性作用”,只能说某物体“具有惯性”“由于惯性”“利用或防范惯性”3、惯性的利用和防范常考实例利用惯性 ①投掷物体 ②拍打灰尘 ③体育比赛中助跑防范惯性 ①系安全带 ②安全气囊 ③保持车距 ④限速限载 ⑤减速慢行实验一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常考命题点】1.实验方法(1)转换法(通过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移动的距离,反映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2)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3)推理法(若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实验中不断改变水平面的材料的目的(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改变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3.小车下滑到水平面时,能继续运动的原因(小车具有惯性)4.小车最终在水平面停下的原因(小车受到阻力作用)5.实验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的运动状态判断实验结论:水平面越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若物体不受阻力,物体速度就不会减小,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例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1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6)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7)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难重点1:力的示意图【考情分析】力的示意图是深圳中考必考题常考查画出指定物体所受的一个力或几个力,有时也考查分析物体所受的力,然后画出这个物体受力的示意图.例1:(2019春 福田区校级模拟)图中竖直墙壁受到F=20N的压力,请画出该压力的示意图。【方法归纳】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并弄清要画的是哪些力(先重力,后弹力,最后根据物体运动状态找摩擦力).(2)“三定”①定点:在受力物体上找出所画力的作用点。②定方向: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正确地画出力的方向(有时要标注角度)。③定长度:在同一图中,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在画这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该画得越长。(3)“三标”①标箭头: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②标力的符号:压力、拉力、推力、支持力、弹力用字母“F”表示,摩擦力用字母“f”表示,重力用字母“G”表示,另外,如果有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则用阿拉伯数字在力的符号上标注下标,如“F1”“F2”“F3”等。③标力的数值和单位。【真题训练】1.(2018 深圳)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sC.人体的正确体温约37℃ D.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2.(2020 福田区校级模拟)修理汽车的工人师傅使用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于是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这是通过改变如下哪个因素来拧开螺母的(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用力的时间3.(2020 南山区校级一模)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图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1.0N和1.5N B.1.0N和1.0N C.2.0N和1.0N D.2.0N和1.5N4.(2019 深圳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B.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C.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有弹力产生D.物体A对物体B施力时,物体B对物体A也施加了力的作用,且前面的力先发生5.(2018 龙华区二模)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2N的力可能比200N的力产生的效果好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手拍桌子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2017 深圳模拟)2017年3月23日,国足对阵韩国队获胜,下列与踢足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7.(2018 罗湖区二模)如图为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示意图,图甲、乙在木板上分别铺棉布、毛巾,让同一小车分别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可看到停止位置不同,下述不正确的( )A.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比较法B.由三个图可知,棉布对小车的滑动摩擦力最大C.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小车保持运动状态的原因D.如果没有力,小车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8.(2016 龙岗区二模)小明同学在学习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以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B.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用力推小车,小车没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一直运动9.(2020 罗湖区一模)请在图中画出小球A所受重力G和绳拉力F的示意图。10.(2019 南山区校级一模)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 相同。(2)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3)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4)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 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11.(2019 深圳)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1)甲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有 和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且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 。从而可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2)乙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 (选填“钢球”或“木块”),实验目的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