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讲 受力分析知识精讲一、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二力平衡条件:(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 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记忆口诀∶同体、等大、反向、共线二、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相对运动的力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3、分类: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4、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 的大小和 有关,同一接触面,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5、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方法 常考实例增大摩擦 增大压力 ①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②张紧传动带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①鞋底有花纹 ②车胎上有花纹 ③汽车车轮安装防滑链 ④雪天路面撒煤渣变滚动为滑动 汽车紧急刹车减小摩擦 减小压力 机械做得轻巧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冰壶运动中刷冰,刀面光滑变滑动为滚动 ①车轴上安滚动轴承 ②行李箱上装小轮 ③移动重物时在物体下垫圆木使接触面分开 ①加润滑油 ②气垫船 ③磁悬浮列车【易错提醒】(1)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有时也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如自行车后轮受到的摩擦力;(2)摩擦力有时起动力作用,如人走路三、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1、分析力的顺序:已知力;重力;弹力(压力、支持力、推力、拉力);摩擦力2、力的存在性分析:在分析力时,经常涉及判断一个力是否存在,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入手:(1)力的产生条件是否满足:力的产生条件满足时,才会有相应的力;反之,如果产生条件不满足,就一定不会存在相应的力。比如接触面光滑,我们可知,必不可能有摩擦力。(2)施力物体是否存在: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任何一个力都对应有一个施力物体与一个受力物体,如果施力物体不存在,力将不存在;注:初中阶段,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最多只有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的作用;(3)力的相互性判断力的存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任何一个力都有一个对应的反作用力,在分析某些力时,通常我们也会通过分析其反作用力来求解该力;例:物理学中求解某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时,通常是求解支承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4)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力是否存在:物体受力平衡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据此当某些力无法直接判断其是否存在时,可以根据已知的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合力是否为零来判断其有无。实验一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常考命题点】研究对象的选择(小车、卡片)选择小车的原因(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选择卡片的原因(忽略卡片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时,对放置小车的水平桌面的要求(光滑)平衡状态的选择(选择静止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静止状态容易观察)定滑轮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控制变量法的应用(1)控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必须保持研究两端所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扭转研究物的角度,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2)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同(必须保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且两端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或两端钩码的数目不相同,判断物是否处于平衡状态)(3)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必须保持平衡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让两个力不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例1:用某实验小组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请问∶实验时应选择较 (选填 “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如图甲所示,当左右两端同时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大小 ,方向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4)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他将要对硬纸片进行的操作是(5)小明同学完成课本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后猜想: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也能保持平衡状态.为了验证猜想,他将一个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丙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如图丁所示.由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实验二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常考命题点】1.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3.控制变量法的使用(1)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保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在原装置的木块上增加一个砝码)(2)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同一个木块,用测力计拉着木块在不同表面上匀速运动)4.转换法的应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反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5.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比较和判断6.实验数据及其图象分析7.实验拓展(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积的关系(无关)(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无关)8.实验中存在的问题:(1)木块很难保持匀速直线运动;(2)运动中的弹簧测力计不方便读数9.实验方法改进例2 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a.如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b.如图乙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c.如图丙所示,将木块A 平放在长木板 B上,并在木块 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 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由 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由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选填"大"或"小").(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为3 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 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 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5)实验拓展:如图1 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2、图3 所示. 则物体C在第 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真题训练】1.(2020 华龙区校级一模)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2.(2020 光明区一模)近日,一段男司机倒车入库多次失败之后,竟然下车采用手推汽车入库的视频火遍了网络,男司机尝试推车的结果是小轿车纹丝不动,如图为视频截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轿车没有运动起来,此时汽车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假设图中汽车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汽车将静止在原地3.(2020 杭锦后旗一模)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40N、2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A.F=20N B.F=10N C.F=40N D.F=60N4.(2020 宝安区二模)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质量约为10g的轻质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重物,所挂重物质量合适的是( )A.5g B.10gC.200g D.以上质量都合适5.(2019 光明区一模)如图,吊在电线上静止不动的电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吸引电灯的力与电灯吸引地球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电灯受到的重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电线断开,且其他外力也消失,电灯将保持静止状态D.电灯保持静止状态时不具有惯性6.(2018 坪山区二模)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小车受到的重力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A.仅① B.②③ C.仅② D.①②③7.(2019 深圳)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v2<v3,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8.(2018 深圳)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B.C.D.9.(2019 高级)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物块叠放在一起,现用5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物块乙,甲、乙、丙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对丙的摩擦力为5NB.甲对乙的摩擦力为5NC.桌面对甲的摩擦力为5ND.桌面受到的摩擦力为5N10.(2019 实验)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F1=5N,F2=3N.那么物体B受物体A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A.5N、3N B.5N、2N C.2N、3N D.3N、5N11.(2020 光明区一模)地铁已成为深圳的主要绿色交通工具之一,如图乙所示是安检时行李箱刚刚放在传送带上时的情景(温馨提示:此时行李箱和传送带有相对运动),请在图中画出此时行李箱受力的示意图。12.(2019 宝安区二模)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杆子上固定一铁球,作出小球所受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13.(2020 深圳)如图甲,购物车的水平篮底中间放有一箱牛奶,牛奶和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这箱牛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14.(2020 深圳一模)(1)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小红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①她的实验思路是: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其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②乙图中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它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不能用乙、丙两个实验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为 。③如丙图所示,物块在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A.0J B.1J C.2J D.3J(2)小明用丁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物块静止时,左盘砝码质量为50g,右盘砝码质量为55g,因此小明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可以不相等”这个错误的结论。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为了正确探究实验规律,应该这样改进实验: 。(2020 福田区一模)小方要进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在测量摩擦力大小这一环节,他采用了如图甲装置进行测量。(1)当小方拉动弹簧测力计向右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直接表示的是 。(单选)①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②木块受到拉力的大小③测力计的弹簧受到拉力的大小(2)为了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方必须 拉动木块,这时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这样的测量使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 ”原理。(3)由于手不容易控制用力大小。会使图甲中的F1时大时小,所以小方使用图乙的装置测B对A的摩擦力,在不同的拉力F作用下,B的速度并不固定,这样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B对A的摩擦力大小。(4)若在A上再放一砝码,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说明A、B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16.(2018 深圳一模)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C.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序号 实验条件 摩擦力/N木板的放置 表面情况 压力/N1 平放 木板表面 4 0.82 平放 木板表面 6 1.23 平放 木板表面 8 1.64 侧放 木板表面 8 1.65 竖放 木板表面 8 1.66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4 1.27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4 2.0(1)本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的,要使水平拉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木块必须保持 状态;(2)由序号1、2、3的实验,可验证猜想 (填字母)。要验证猜想C,应选择序号是 的三组实验;要验证猜想B应选择序号是 的三组实验;(3)根据表格数据判断,图中a图线表示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随 变化的关系。b图线表示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随 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