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西省高三4月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文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江西省高三4月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文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年江西省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卷
文科综合
说明:I.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 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I反映了甲、乙、丙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成1 3题。
1.甲类工厂区位选择的共同特点是靠近
A.技术 B.市场 C.原料 D.港口
2.乙类工厂产品运输以航空方式为主,不是因为其产品
A.价值高 B.重量大 C.运输距离长 D.更新周期短
3.与乙类工厂相比, 丙类工厂劳动力
①数量需求高 ②素质要求高 ③平均工资高 ④平均工资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九九民谣在我国流传己久,“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向后依次推算, 反映了我国特定地区气温变化状况。据此完成4 5题。
大雁是一种候鸟,从民谣中的“八九雁来”可知上述特定地区的大雁来自
A.纬度较低地区 B.纬度较高地区 C.距海较近地区 D.距海较远地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一九至三九期间近地面热量收支大势是
A.收入下降,收入小于支出 B.收入下降,收入大于支出
C.收入上升,收入小于支出 D.收入上升,收入大于支出
有学者通过Q值研究城市内各区块人口移动情况,Q= (a-b) / (a+b), a代表区块内白 天人口数量,b代表区块内夜晚人口数量。Q值能够反映城市不同区块人口的日变化。图2 是某城市(局部,包含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人口 Q值等值线图。据此完成6 8题。
图中区块按住宅区 业区、商业区顺序排列的是
Q值可能与S点相同的是
A.① B.② C. D.@
上午8时前后S点附近市民流动的主导方向是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春季包括3、4、5三个月,是东北松嫩平原一年中土壤湿度最高的季节。4月中旬,松 嫩平原日最高气温接近0°C。图3示意2015 2021年松嫩平原3月份和5月份土壤湿度(固 态水计算在内)年际变化。土壤水冻结期间,土壤湿度保持稳定。据此完成9 11题。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年份
松嫩平原5月份土壤湿度大于3月份的原因是
A. 土壤水体解冻 B.地表积雪融化C.夏季风带来降水 D.冰雪层抑制蒸发
气候变暖对松嫩平5月份土壤湿度影响较大,因为气候变暖能引起
A.热季雨量増加 B.热季雨量减少 C.冷季雪量增加 D.冷季雪量减少
11-2019年松嫩平原3月份土壤湿度偏高,表明松嫩平原
A, 2018年秋雨偏多 B. 2018年冬雪偏多
C. 2019年春雨偏多 D. 2019年春雪偏多
12.2022年1月7日,“南昌惠民保”在南昌市社保中心举行了上线发布会。“南昌惠民保”采 用政府支持、险企联合承保、第三方机构科技支持的模式,专为南昌基本医保参保人定制, 与本地基本医保紧密衔接。作为一款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南昌惠民保"有利于进一步提高 参保群众的医疗待遇保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出“南昌惠民 保”旨在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保障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医疗保障水平
拓宽商业保险的营利渠道,做到应保尽保
有效减轻患病人民群众高额医疗费用负担,増强人民福祉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多措并举,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据此完成13 14题。
13.2021年10月24 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 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该《意见》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十N”政 策体系中的“1",为完成“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总体部署。为实现“双碳”目标,企业应该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依托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绿色产业,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22年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中指出,加 大金融支持力度。包括稳步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 券,更好地为绿色低碳技术产品认证和推广等提供服务支持等内容。关于金融机构和非金融 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推导正确的是
A.①一③一⑤ B.②一③一④ C.⑤一②一④ D.②—①一④
国家统计局于2022年1月17日公布数据,2021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09 亿元,比上年増长21.4%。其中,出口 217348亿元,增长21.2%;进口 173661亿元,增长 21.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3687亿元。据此,可以推断出
保持目前的趋势有助于缓解我国顺差过大的现状,减少贸易摩擦
我国经济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我国在疫情影响卜 积极维护全球经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
我国己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全党要牢记中 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 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 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 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中 国共产党必须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
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以此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 然要求
履行好的管理职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2012-2020年, 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由710亿元增长到190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0.13% 上升到0.19%,累计提高了 0.06个百分点;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 363元增加 至41156元,累计增加22793元,年均增长10.6%,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西藏各族群众 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増强,西藏呈现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西 藏出现良好局面得益于
民族团结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保证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西藏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赋予西藏自治区各级地方国家机关一定的自治权
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2年1月3日,中、俄、美、英、法五个核武器国家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 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强调“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重申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
任何国家。这是五国领导人首次就核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声明,体现了五国防止核战争的政治 意愿,也发出了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减少核冲突风险的共同声音。五国之所以能达成共同的 政治意愿,是因为
核武器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维护世界和平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五国合作的基础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是核大国的责任担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于1985年12月加入《世界遗产公约》。30多年来,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在世界遗产申报、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目前,我国 共有世界遗产55项,其中自然遗产1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遗产37项,成 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我国一直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基于
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避免文化建设迷失方向,保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文化遗产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北京世界首座“双奥之城气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的灵感就来自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 的五弦玉壁、广州南越王墓同心圆纹玉壁等玉壁形象(如图4所示)。《周礼》记载“以苍壁 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璧象征着威严与祥瑞,加入“五环同心”的设计,表达了“天地合 人心 同,,的中华文化涵,更体现了将世界人民聚在一起的奥林匹克精神。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 的设计
说明文化创新取决于中外文化的相互借鉴、相互交流
彰显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我国文化自信的魅力
有利于世界各国理解认同中华文化,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夫妻也好,朋友也罢,当一个人情绪起伏如“四”状时,另一个人必须去忍耐,充当“凹”, 否则就会失去平衡。漫画《凹与凸》(图5)反映的哲理是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A.①③B. @ C.②④ D.①④
2022年2月3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无疑是中国航天的高光时刻一天问一号在3.2亿公里外着陆火星,天和、天舟、神舟接连发射,
创造中国航天新历史。凭借对嫦娥五号首批月球科研样品的研究,我国科学家证明月球直到 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停止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据 此完成22~23题。
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是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不 断深化的过程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可以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本质 和规律
④获得“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停止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的认识来源于太空物质 世界
A.①②B.②③C. D.①④
广大科学家及科技工作者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 贡献。他们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
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②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 准③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西周存在了 275年前期内部很少发生战争或动乱,到第10任天子周厉王时才发生“国人 暴动”。西周基本稳定了 200余年,这主要是因为
A.诸侯国严格履行对周王的义务 B.周王通过分封直接控制地方
C.西周奴隶制政治制度趋于成熟 D.西周平民民主意识逐渐增强
老子反对以德治国,也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但老子的治国方案强调 “无为而无不为",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治大国若家小鲜这说明老子
A.思想主张与治国方案背道而驰 B.有辩证法和方法论的哲学思维
C.在治理国家上融合了法家思想 D.反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政治主张
表1记录了宋人割麦移稻的情景。
表1
时间 地区 作者 诗文 出处
五月 芥州 卷成大 五月H关费旁X, 移秩故*仿衣单. Xa * 《为湖居士詩象》卷11
団皇五月 托州 收丈在四月. 成停八年中秋 幼村*丈
杨万里 九辟报来郎而左. 柄秘收*喜村村. K日奈共 31
据上表可以推知,南宋时期
A.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 B.国家统一促进经济交流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D.江南地区粮食产量提高
明清以来,民间修谱之风颇为盛行,甚至出现专门替人伪造家谱的“谱匠气不少家谱 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作为自己的先祖。这类行为
A.意在维护门阀等级制度 B.冲击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C.表明门第观念根深蒂固 D.是传承家风敬宗睦族的需要
28.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1000文左右,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上涨到1600文。按 清政府规定,完粮纳税须用白银,因而劳动人民实际要多交60%的赋税。这说明当时中国
A.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B.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C.对外贸易居于优势地位 D.传统经济结构逐步瓦解
武昌起义后,一些先进女性或组织女子北伐队,直接参加革命战争;或组织女子医疗 队,参与战场救护工作;或组织女子后援会,为革命军队募捐筹饷;等等。据不完全统计, 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妇女,有姓名可査者有380多人,其中有54人加入了同 盟会。这种现象说明
A.女性获得同等参政权利 B.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D.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崩溃
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里曾说:“候选名单公布以后,每个乡村都热 烈地参加讨论,有的批评某人对革命不积极,某人曾经反对过革命,某人曾经贪污过,某人 曾经是流氓,某人曾吸食鸦片,等等;有的选民则公开涂掉其名字。”这说明
A. “三三制”原则得到落实 B.革命根据地初步试行村民自治
C.国民革命推动了农民运动 D.革命政权的民主建设成效显著
表2为1949-1952年中国经济建设支出和国防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数据。
表2
时间 经济建设支出占比/% 国防支出占比/%
1949-1950 年 25.5 41.1
1950-1951 年 28.7 43.1
1951-1952 年 42.6 33.6
表格反映出
A.社会制度的过渡 B.国家主要任务逐步转变
C.经济体制的转型 D.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公元前5世纪末以前,雅典政治家的影响力主要依赖于亲属或朋友,从伯利克里时代 开始,则主要依赖于他们在公民大会上有说服力。发生这一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A.人文思潮兴起 B.平民社会地位提高
C.政治体制改进 D.工商业奴隶主崛起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在把牛顿的方法移植到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时,将科学与人类的道 德联系起来,但却造成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如孔多塞把科学看作是社会合理化和人类精神 不断完善的推动力量,卢梭则将科学看成是人类在道德上堕落的主要原因。这表明
A.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了思想的启蒙, B.经典力学引发了“物理学危机”
C.阶级立场差异必然造成不同的认识 D.科技进步很难与道德完全统一
34.1921年,美国商人阿曼德 哈默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铅笔厂,用美国的计件工资制度来管 理生产,第一年产值就达到250万美元。几年后,铅笔厂的产品不仅满足了苏联的市场需要, 还把20%的产品出口到英国等十几个国家。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苏俄放弃了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 B.苏俄新经济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C.美国人为应对经济危机开拓海外市场 D.美苏两国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有学者将美、墨、加三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1992年)、跨太平洋伙伴关 系协定(TPP, 2016年)、美墨加协定(USMCA, 2020年)的负面清单承诺进行了如图6
所示的比较。
40
m 6
(让:负面治単*片外责次入的苑Bi和倾蝮加以限朗)
由图可知
A.北美地区经济集团化受挫 B.加拿大对外资的态度越来越开放
C.美国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 D.墨西哥对外资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 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卜-列要求。(22分)
图7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某水库示意图,水库建成后,库区下游径流季节变化和年 际变化均明显减小。图中两条水位线显示的是月平均水位,一条出现在1月份,一条出现在 7月份,一条出现在建坝前,一条出现在建坝后。
(1) 结合月份和建坝前后信息,判断图中虚线代表的水位出现的时间。(4分)
(2) 说明建坝前图示甲河段1月份洪涝多发的气候原因。(8分)
(3) 指出水坝建成对7月份乙河段水面特征带来的变化。(6分)
(4) 简析水坝建成后甲处河床泥沙颗粒变粗的原因。(4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香蕉是东南亚重要的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一般一年开花结果一次,挂果期对水热要 求较高,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提高香蕉的质量和产量。图8是东南亚M山地地形剖面略图。 传统条件下,M山地香蕉生产受制于降水条件,分布范围和挂果时间均明显受限。灌溉技 术的发展,打破了 M山地香蕉生产的时空限制,香蕉分布范围和挂果时间均可进行人工调 控。
(1) 根据降水时空特点,推测M山地传统条件下香蕉种植的坡向及挂果季节。(8分)
(2) 分析图示地区人工调控香蕉挂果时间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积极意义。(8分)
(3)与西南坡相比,说明M山地东北坡夏季光照更加丰富的原因o (8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2022年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蒂介 绍了 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2021年国民姫济运行情况
固定資产投资 (不含农户)/万亿元 社会消费品 零僖/万亿元 货朝进出口 金噸/万亿元 国内生产 总值/万亿元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元
总额 54.454 7 44.082 3 39.100 9 114.367 35 128
同比増长/% 4.9 12.5 21.4 8.1 8.1(实际増长)
注: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低于全年3%左右 的预期目标。
材料二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稳 健有效。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 支持力度。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 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
(2) 根据材料二说明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发表重 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提出的重大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区别于西方形形色色资产阶级民主的显著特征。
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 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 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才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创 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新型政治文明形态。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的知识,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 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 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全会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 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 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 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借助于新技术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己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宣讲等方式,还可以借助于短视频平台等新媒 介进行传播,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人们接受的程度也不断在提高。
(1) 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2分)
(2)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形式多样化的文化意义。(10 分)
(3) 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请你为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从先秦经秦汉到曹魏,随着令的编集和完善,律由原可不断增减的开放性体系,变成 大致固定和封闭的体系。《魏律》是秦汉法典体系演变成果的集中体现。《法经》是一部法学 著作,而不是一部法典;盗、贼、囚、捕、杂、具,是法学意义上的分类。所谓“汉律九章”, 是在《法经》分类的基础上又増加了三类,同时也泛指汉律篇章之多。从文本上看,律、令 都有一个由原始的诏书到改写成精密的法律条文的过程。无论是内容还是法律效力,秦汉时 期的律、令似乎并无不同。
——摘编自孟彦弘《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
材料二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废共和而行帝制。皇帝敕令开始显示力量,并逐渐成为罗马法的 渊源之一。在帝政前期,皇帝敕令并不经常被使用,而是借由元老院之手颁布法律。以公元 235年塞维鲁斯遇刺为起点,罗马帝国开始分崩离析。政治动荡使皇权愈发集中,皇帝操纵 了立法权。皇帝敕令几乎成了唯一的法律渊源,甚至被直接称为“法”。在査士丁尼的支持下, 东罗马帝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汇成《罗马民法大全》)。在《法学阶梯》(査士丁尼 时代的法学教科书)一书中,保留了大量的皇帝敕令。
——摘编自沈超《从皇帝敕令的演进过程看罗马政治与法律的关 系》 材料三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制定一部民法典的 条件己经具备。基于这样的政治经济背景,经由学者的呼吁以及最高决策层的决断,党的十 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法治任务与目标,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工作由此拉开帷幕。“我 国民法学界以后讨论的问题也不再是“中国为什么需要民法典",而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 法典”。"
一摘编自李星、王利民《中国民法典的定位与编纂》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汉法典与古罗马法律的相同之处。(8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汉法典与古罗马法律演进的历史背景 (10 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制定民法典的意义。(7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表4近代工业工人地域集中情况统计(1894年)
地域 工人数/人 占工人总数比/%
上海 36 220 47.75-46.40
汉口 12 850-13350 16.94-17.10
广州 10 300 13.58-13.20
天津 3 080-4180 4.06-5.35
福州及其附近 2 970-3 240 3.92-4.15
九江 1 000 1.32-1.28
南京 700-1000 0.92-1.28
汕头 009 0.79-0.77
厦门 500 0.66-0.64
其他 7 630-7 670 10.06-9.83
共计 75 850-78 060 100.00
注:此表仅包括工厂工人,不包括采矿业工人。
-摘编自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895年)》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中国近代经济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分析。(要求: 信息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 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旅游业己成为我国重要产业,我国游客中,老年游客达到了较高的占比。表5示意2018 年我国老年游客占比情况。
表5
时间段 “十一”黄金周 周末 全年
老年游客占比/% 21 24 33
(1) 简述我国游客中,老年游客占比较高的原因。(6分)
(2) 说明一年中“十一”黄金周老年游客占比偏低的原因。(4分)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黄河入海口陆海作用强烈,海岸线变迁明显。图9为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迁略图。甲 处曾经有黄河岔流入海,1970年因改道而消失。
(1) 分析1970年后甲处海域附近海岸线后退的原因。(4分)
(2) 说明防止甲处海域附近海岸线继续后退的有效措施。(6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表6示意沈括在北宋熙宁年间所出任的官职和取得的主要政绩。
表6
时间 出任官职 主要政绩
熙宁元年(1068) 馆阁校勘 改革南郊仪制
熙宁四年(1071) 检正中书刑房公事 一
熙宁五年(1072) 提举司天监 修新历、改良观天仪
熙宁五年五月 充史馆检讨 -
熙宁五年九月 提举疏浚汴渠事 疏浚汴河
熙宁六年(1073) 集贤校理. 祥定编修三司敕
熙宁六年六月 两浙路察访使 察访两浙
熙宁七年(1074) 太子中允、同修起居注 -
熙宁七年七月 迁右正言、擢知制诰兼通进银台司 编修明堂、籍田等仪制
熙宁七年八月 河北西路察访使 巩固北疆边防
熙宁七年九月 兼判军器监 改良兵器制作
熙宁八年(1075) 假翰林侍读学士 报聘辽国
熙宁八年七月 淮南、两浙灾伤州军体量安抚使 巡视两浙、整顿吏治
熙宁八年十月 权发遣三司使 改革盐法、钞法
熙宁九年(1076) 权三司使、翰林学士 -
熙宁十年(1077) 起居舍人、集贤院学士、知宣州 一
一摘编自曹晓飞《浅谈熙宁变法中的沈括》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沈括出任官职并取得政绩的历史背景。(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括对变法的贡献。(9分)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萌生于19世纪中叶的日本亚洲主义原是一个多翼并存的思潮,其中的“兴亚”论、“国 粹”论,主要体现为日本民族主义者抵抗西方侵略,要求亚洲“民族联合起来而恢复一定的独 立性”的思想要求,反对文化上的“全盘欧化”,建立日本与亚洲自尊自信的意识主体的精神 愿望,且透露希求结成亚洲经济共同体以抵制西方经济压迫的初始意念。然而即使是这个时 期的亚洲主义,也在组织上、思想上,隐含着侵略主义的元素。1891-1898年间日本亚洲主 义发生急遽变化。这时期的亚洲主义,理论上炮制“日本膨胀论”,提出觊觎中国领土的“保 全支那”论;实践上继承日本浪人集团的侵略“传统",开展对中国的“实地"调査,为日后侵 略中国积累情报资源。早期亚洲主义性质发生根本异变,蜕变为日本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侵略 主义理论。
一摘编自盛邦和《日本亚洲主义与石翼思潮源流-兼对戚其章先生的回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日本亚洲主义发生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亚洲主义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20年,茅以升从美国回到祖国。1934年至1937年,时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的 茅以升,主持设计、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建造的第一座现代钢铁 大桥,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 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受命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 江大桥。1958年筹建人民大会堂时,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派,茅以升对人民大会堂的结构设 计进行了全面审査核算。在工程教育中,茅以升历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授、南京东南大学 工科主任、河海工程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大学校长等职,始创启发式教育方法,致力教育改 革,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桥梁工程专门人才。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 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等书,为我国桥梁 工程建设和科技、教育、科普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摘编自孙进军《茅以升:人贵自立勤奋为桥》
(1) 根据材料,概括茅以升的主要成就。(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茅以升取得成就的原因。(9分)
地理答案
C根据甲的投入构成情况可判断为原料导向型工业,而且运输投入占比很低,区位选择 靠近原料地。
B乙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产品体积小、价值高,能适应较高运费;周期短,要求运输快 捷。宜采用航空运输。
B丙类工资构成比例大,表明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数量多,素质较低,平均工资 低。
A “三九四九冰上走”,反映该特定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八九雁来表示天气开始慢慢变暖, 北方温度升高,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
C 一九至三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近地面获得的热量增加,即收 入增加,而此时段气温下降,表明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D住宅区人口数量昼少夜多,Q值为负值,商业区人口昼多夜少,Q值为正值,工业区人 口昼夜差别较小,Q值接近0,顺序依次是乙丙甲。
B S值的范围是0.2-0.4,①的范围是0.4 0.6,②的范围可能是-0.2 0或0.2 0.4,③ 的范围是0 0.2,④的范围是-0.4 0.2,所以可能相等的是②。8.B甲区块白昼人口多,上 午8点前后人口流入,乙区块相反,上午8点前后市民主要由乙区块流入甲区块,故主导为 西方向。
B松嫩平原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4月中旬,最高气温接近0°C, 5月地面积雪融 化,土壤水分含量增加。
D 2015-2021年5月份土壤湿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减少,可推出气候 变暖背景下,冷季积雪期缩短,雪量减少。
A 土壤水冻结期间,土壤湿度保持稳定,4月中旬前土壤水冻结,2019年3月湿度偏高, 表明土壤水冻结之前雨水偏多,即2018年秋季雨水偏多。
(22 分)
(1) I月份(2分),建坝前(2分)。
(2) 受地中海气候影响(2分),1月份降水丰富(2分),冬季蒸发量小(2分),降水 年际变化大(2分)。
(3) 高度变大(水位増高)(2分),宽度变大(2分),坡度(比降、落差)变小(2 分
(4) 流水冲刷变强(2分),细颗粒泥沙减少(2分)。
(24 分)
(1) 西南坡降水丰富(东北坡全年少雨)(2分),香蕉应种植在西南坡(2分);西南 坡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少雨)(2分),香蕉应选择夏季挂果(2分).
(2) 更加充分地应用热量条件(2分),提高香蕉产量(质量)(2分);合理选择香蕉 上市时机(错峰上市)(2分),获得更好的市场条件(降低仓储成本)(2分)
(3) 太阳直射点位于M地北侧,东北坡光照强度大(属于阳坡);东北坡位于夏季风 背风坡,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日出、日落方位偏北,东北坡日照时间长。(以上 提供的6个要点,答对其中1点给2分,满分8分)
(10 分)
(1) 我国老龄化严重(2分),老年人口有充足的闲暇时间(2分),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出游愿望)(2分)。
(2) “十一”黄金周游客总量大(2分),老年游客选择避开旅游高峰期(2分)
(10 分)
(1) 入海泥沙消失(2分),遭到海浪侵蚀作用(2分)。
(2) 引黄河水在甲海域附近入海(2分),修建防浪堤(2分),保护近海植被(2分) 思想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B【解析】题目考査的是目的要求,②不是目的所在,不选;“南昌惠民保”属于商业保险, 不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④不符合题意;①③是推出“南昌惠民保"的目的所在,符合题意。 故选B。C【解析】该题注意设问的要求,题目要求从企业的角度回答如何实现“双碳'‘目标的。② 的做法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双碳”目标的实现无直接关系,不选;③属于政府部 门的职责,不符合题意,不选;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D【解析】弥补财政赤字是发行国债,不是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③不符 合题意;发行绿色债券不是货币政策,⑤不符合题意;发行绿色债券,增加了绿色发展渠道, 弥补了绿色发展资金缺口,促进了“双碳"目标的实现。故选D。A
【解析】题目考査的是目的要求,②不是目的所在,不选;“南昌惠民保”属于商业保险, 不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④不符合题意;①③是推出“南昌惠民保"的目的所在,符合题意。 故选B。
C
【解析】该题注意设问的要求,题目要求从企业的角度回答如何实现“双碳'‘目标的。② 的做法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双碳”目标的实现无直接关系,不选;③属于政府部 门的职责,不符合题意,不选;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
D
【解析】弥补财政赤字是发行国债,不是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③不符 合题意;发行绿色债券不是货币政策,⑤不符合题意;发行绿色债券,增加了绿色发展渠道, 弥补了绿色发展资金缺口,促进了“双碳"目标的实现。故选D。
A
【解析】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利于缓解顺差过大的现象,①符合题意;进出口数据的 变化不能推出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②不符合题意;出口増加有利于维护全球供应链稳 定,③符合题意;进出口数据的变化不能推出我国己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 的出口竞争新优势,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A
【解析】本题考査党的相关知识。要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中国 共产党必须坚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 个务必”,①②符合题意;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的必然要求,③错误;管理职能是政府履行的,④错误。故选A。
B
【解析】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西藏各 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西藏呈现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 面,这说明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巩固社会主 义新型民族关系,①④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不是根本政治制 度,不能提供根本制度保障,②说法错误;西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和政府才是 自治机构,拥有自治权,③说法错误。故选B。
D
【解析】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①错误;维护国家利 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③ 是五国合作的政治理由,符合题意。 故选D。
B
【解析】本题考査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研究人类文明 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 强调文化建设方向,②排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③错误。故 选B。
D
【解析】文化创新取决于社会实践,①错误;中华民族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他民族对 中华文化是尊重,③错误;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A【解析】漫画《凹与凸》反映了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①③是对立统一的观点;斗 争性与同一性之间是不能转化的,②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④ 错误。故选A。C【解析】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②错误;任 何认识都来源于实践,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C
【解析】漫画《凹与凸》反映了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①③是对立统一的观点;斗 争性与同一性之间是不能转化的,②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④ 错误。故选A。
C
【解析】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②错误;任 何认识都来源于实践,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
C
【解析】他们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为社会做贡献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 引,也启示我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人的真正 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材料没有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④与题意不符。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解析】(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材料一反映的是投资、消费、进出口与经济发展 的关系;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预示 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一个“稳”字。
(2)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从降低企业 生产成本、提高社会投资的积极性、扩大就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回答。
【答案】(1)经济信息:
物价稳定,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2分)
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分)
(2)积极作用:
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能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营利能力。(2分)
提振企业市场信心,提高整个社会的投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预期。(2分)
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推动创新创业,稳定就业。(2分)
增加居民收入,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2分)
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供需结构。(2分)(如果写到利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高 质量发展,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査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知识,可以从国家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 表大会产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等方面回答。
【答案】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3分)
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 础,这有利于保证各级人大真正按照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全 过程人民民主(3分)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 工作,受它监督。各个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反映了“全过 程人民民主气(3分)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 合的制度,保证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3分)(如果答“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 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或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能的划 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也可酌情给2分)
【解析】(1)本题考査的是认识论的知识,要求理解性地运用认识论的相关原理。 可以用到的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具体性和条件性等知识。
(2) 本题考査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形式多样化的文化意义,回答的范围是文化生 活,跨度较广,可以从文化的力量、优秀文化的影响作用、文化强国的目标等方面回答。
(3) 该设问属于开放式的设问,只要符合设问中的要求(具体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 进的理论品质、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都可以。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 境界。(4分)
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要求在新时代的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 理,面对一系列新问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4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 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4分)
(2)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多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増强人们的接受程度,可以 转化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力量。(3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宣传形式多样化,用优秀文化影 响人、塑造人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宣传形式多样化,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2分)
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o (2分)(如果 回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也可酌情给分,不能超过2分)
(3) ①立足社会实践,回答时代新课题、回应新挑战-(2分)
②面向世界、博釆众长,吸收借鉴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身。(2分)
历史答案
【答案】C
【解析】西周能实现200余年的稳定,得益于当时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较好地协调了多种关系。西周是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与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相比,西周的 政治制度更加完备,故选C项。国家的稳定不只表现在王室与诸侯关系的和谐,且“严格履 行"说法武断,故排除A项。分封制是周王间接控制地方,不是直接控制,故排除B项。 西周平民的民主意识是否增强,与题干信息无关,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答案】B
【解析】材料述及“治国方案",体现了方法论;“无为而无不为''体现了辩证法,故选B项。 老子治国方案强调“无为",与前面讲的“反对以德治国,也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是契合的,不能说“背道而驰",故排除A项。老子强调了“反对制度束 缚",这与法家治理国家的主张是不同的,故排除C项。材料述及“治国方案"、以“无为”达 到“无不为”,体现了老子对现实世界是关注的、关怀的,不能体现“反对入世”,故排除D项。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贯彻,考査了考生获取和处理材料信息 的能力,是对高考试题考査宋代经济的模拟。材料只述及三个地方,不能得出“普及”的结论, 材料讲的“割麦移稻"(可能此处种麦彼处种稻)未必就是“复种制"(在同一块地先种麦后种 稻),故排除A项。材料时间为南宋时期,南宋偏安一隅,不能说国家统一,故排除B项。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封建社会的人民群众受到很重的剥削与压迫,农业作物的 推广,未必会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故排除C项 本生长于北方的麦子在南方较 大范围地种植,这有利于江南地区粮食产量的增加,故选D项。
【答案】C
【解析】“伪造家谱"说明本身地位不高,维护等级制度不符合逻辑,且材料的时间是明清时 期,“门阀等级制度”主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排除A项。这类行为虽不光彩,但其客观 上反映的“光宗耀族”主观愿望与主流价值观念并不完全悖逆,更不能起到“冲击主流”的作 用,故排除B项。“攀附帝王、名臣”表明“门第观念根深蒂固”,故选C项。既是“攀附”“伪 造”,就谈不上传承家风,故排除D项。
【答案】A
【解析】材料所述现象是鸦片输入导致白银外流、银贵钱贱所造成。中国丧失对外贸易的优 势、白银外流、人民负担加重都是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的表现,故选A项。政府税收是收白 银,老百姓需要用更多的铜钱去换白银,政府收到的白银数量并没有增加,故排除B项。 银贵钱贱是白银外流造成的,体现了中国丧失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外贸居于优势地位应体 现在白银流入中国,故排除C项。传统经济结构逐步瓦解应体现在纺织分离、耕织分离,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破坏,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学科素养家国情怀的贯彻,体现了“六个下功夫"中的“培养奋斗精神”,是 对高考试题关注女性、重视女性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模拟,是对辛亥革命110周年相关热 点的考査。材料中的行为并不是“参政”,A项中的“同等”指项不明,不清楚是女性之间的“同 等”,还是男女之间的“同等”,两种“同等"材料也都不能体现,故排除。B项的“深入人心” 有泛指之嫌,这与当时整个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比较普遍的史实不符,故排除。武昌起 义即属于“民主革命",女子的积极参与体现了思想解放,故选C项。D项的“崩溃”过于武 断,材料所述实际只是部分比较先进的女性“特立独行",不能体现整个社会的状况,故排除 D项。
【答案】D
【解析】本题模拟高考试题考査抗日根据地建设,是对党史学习的贯彻,对革命文化的认同。 “三三制”原则应体现在民主政府中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在政府中担任相应比例的公职,材料 讲的是一般选民,没有特别体现民主党派、党外人士,故排除A项。村民自治应体现村民 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材料只体现了选举层面,未述及“治''的层面,故排除B项。据“陕 甘宁边区”可以判断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故排除C项。候选名单公布以后,人民关注程度 很高,被选举人很多不良现象被检举揭发,可谓“成效显著”,故选D项。
【答案】B
【解析】本题模拟高考试题考査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发展,是对1952年周年热点的考査, 是对新中国史的考査。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从战时状态开始走向和平年 代,国家的主要任务由解放战争转向经济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财政由革命战争时期的 战时财政转变为经济恢复时期的过渡型财政。过渡型财政,是在满足战争需要的同时,尽力 恢复经济建设的一种财政模式,故选B项。这个阶段社会制度的过渡主要表现为新民主主 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特别表现在公有化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A 项。从材料只能看出财政支出情况,不能看出经济管理体制,且这个阶段的经济体制转型主 要表现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 的,故排除C项。这个阶段确实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但材料财政支出的比例并不能看 出经济建设的成效,看不出经济是否“恢复”,故排除D项。
【答案】C
【解析】伯利克里的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城邦重大事务都由公民集体投票决定,
由此导致政治家要发挥影响力必须靠演说打动大家,体现了民主政治体制的进步,故选C 项。“人文思潮”“平民地位"与民主政治相互促进,但构不成“关键原因”,之所以要“在公民 大会上有说服力”主要是由政策表决越来越多地在公民大会进行这一民主程序决定的,故排 除A、B两项。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会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但公民大会的表决权不只在工 商业奴隶主手中,且工商业奴隶主崛起在伯利克里时代之前就己经出现,故排除D项。33.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牛顿经典力学的形成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就材料来看,孔多塞 和卢梭的观点虽有差异,但都是基于对牛顿的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卢梭的思想体现了思考与 反思,也是一种“思想启蒙",故A项正确。“经典力学引发物理学危机”说法本身就是错的, “物理学危机”主要是指经典力学不能解释微观世界的现象,且材料不能体现“经典力学引发 物理学危机”,故排除B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并且孔多塞和卢梭都是启蒙思想家,代表 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排除。道德是主观层面,是完全可控的,科技进步应与道德统一,故 排除D项。
【答案】B
【解析】依据“租赁x工资制度”“满足了铅笔市场需要”“出口"等信息,可推断出“市场活力", 结合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人租赁企业等史实,可知B项正确。苏俄只是 为应对政治经济困难调整政策,结合苏联后来实行农业集体化、用宪法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等 史实,可以知道苏联追求“共产主义"的目标并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根据时间信息和所 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并没有爆发经济危机,故排除C项。材料讲的只是私人经营苏俄租 赁企业,并不能体现美国国家态度,故D项错误。
【答案】D
【解析】负面清单即对外资准入的范围和领域加以限制,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背 景下,各国对本国经济利益的保护。墨西哥在三国中实力最弱,本国经济安全更易受到外资 的冲击,故列出的负面清单最多,体现了对外资准入更加谨慎的态度,因此D项正确。由 材料所列举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1992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6 年)和美墨加协定(USMCA, 2020年)可知,北美地区经济集团化不断地发展,故A项错误。 加拿大在美墨加协定(USMCA, 2020年)中的负面清单数量増加,B项表述与此不符,故B 项错误。美国实力最强,负面清单数量最少,说明外资开放程度最高,C项错误。
(25 分)
【参考答案】
(1) 相同之处:由开放转向封闭;承袭前代,影响后世;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 具有法学基础;逐步形成法律体系;维护现实统治。(8分,答到一个层面2分,答到四个 层面即得8分)
(2) 历史背景:
秦汉: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君主专制加强;思想实现大一统;法家思想的影响。
古罗马:帝制的建立;领土的扩张;皇帝的重视和法学家的努力。(10分,秦汉与罗马 各5分,答到一个层面3分,两个层面5分)
(3) 意义:维护人民民事权利,增进人民福祉;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 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7分,答到一个层面3分,答到三个层面给7分)
【解析】
第(1)问相同之处:由材料一“原可不断增减的开放性体系,变成大致固定和封闭的体 系”及材料二“皇帝敕令开始显示力量,并逐渐成为罗马法的渊源之一*皇帝敕令几乎成为了 唯一的法律渊源”可得出“由开放转向封闭”;由材料一“所谓'汉律九章',是在《法经》分类 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类”“《魏律》是秦汉法典体系演变成果的集中体现"及材料二“东罗马帝 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可得出“承袭前代,影响后世";由材料一“律、令都有一个由原 始的诏书到改写成精密的法律条文的过程”及材料二“皇帝敕令几乎成为了唯一的法律渊源, 甚至被直接称为,法可得出“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由材料一“《法经》是一部法学著 作,而不是一部法典;盗、贼、囚、捕、杂、具,是法学意义上的分类。所谓,汉律九章', 是在《法经》分类的基础上又増加了三类”及材料二“《法学阶梯》一书”等信息,结合古罗 马自然法等相关史实,可得出“具有法学基础”;由材料一“随着令的编集和完善,律由原可 不断增减的开放性体系,变成大致固定和封闭的体系。《魏律》是秦汉法典体系演变成果的 集中体现"及材料二“东罗马帝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可得出“逐步形成法律体系
第(2) I、可背景,秦汉方面,先秦时期分裂割据,秦汉国家统一;先秦尚未完全建立君 主专制,秦汉建立皇帝制度并加强皇权;先秦百家争鸣,秦汉先后有法家、儒家的思想大一 统。古罗马方面,由材料“屋大维废共和而行帝制”可得出“帝制的建立”;由“皇帝敕令几乎 成了唯一的法律渊源",得出“皇帝的重视因为领土扩张,出于缓和民族矛盾和加强对各 地控制的需要,皇帝权力的扩张才会在法律中日益突显;由“大规模的法典编纂”《法学阶梯》” 可得出“法学家的努力
第(3)问意义,从“民”“法典”及材料中提及的制定背景、联系当下时代特征等思路组 织答案。
(12 分)
【参考答案】
示例1:
信息: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近代工业工人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2分)
分析:
近代工业工人的分布取决于近代工业的分布。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近代工业工人主要分 布于沿海沿江地区,其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外国资本主义企业较为集中。两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州、福州、厦门、汉口、 天津等地陆续开放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的开放为西方列强的早期资本输出提供了方便,一 批工业工人在外国资本主义企业诞生。(4分)
其次,民族工业较为集中。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一批洋务企业 在沿海沿江出现,如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福州船政局等。受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洋务 企业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陆续在沿海沿江地区产生,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上海 发昌机器厂等。这些民族工业也催生了一批工业工人。
再次,沿海沿江城市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交通也更为便利,为近代工业的创办提供了有 利条件。(4分)
综上所述,社会结构的变动受到经济因素变动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又受到时代环境、地 理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分)
示例2:
信息: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近代经济艰难发展(2分)
分析:
南京、厦门、九江、汕头先后在两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随着通商口岸的 开放,部分外商在中国投资近代工业。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逐步诞生。到1894年,近代工业在中国己有半个世纪,但南京、厦门、九江、汕头这些被 开放为通商口岸的沿海沿江城市的近代工人仍不足1000人,全国工厂工人的数量不足八万 人,足见近代经济发展之缓慢、艰难。(4分)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首先是封建制度的阻碍。 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政府仍然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封建专制制度腐朽落后,严重阻碍了近 代工业的发展。其次是西方列强的侵略,特别是经济侵略严重制约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再就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限制了近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与市场。(4分)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经济举步维艰,发展缓慢。一 个国家要发展经济,必须维护民族独立,不断深化改革。(2分)
【解析】
答案要求考生能够依据材料涉及的时间范围与空间特征提取信息,充分重视时间与空间 两个维度。“信息'‘应基于材料数据概括出1894年之前中国近代经济的某个特征。“分析”应 从表现、原因等角度结合史实多维度展开。最后应有综述,体现规律性认识、借鉴性认识等。
(15 分)
【参考答案】
(1) 背景:北宋“三冗”局面出现;辽与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尖 锐;王安石变法的推动。(6分,答到一个层面2分,答到三个层面给6分)
(2) 简析:沈括是王安石变法运动的得力助手;为王安石变法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巩固北 疆边防做出了贡献;疏浚汴河,用实际行动支持“农田水利法”等政策。(9分,答到一个层 面3分,答到三个层面给9分)
【解析】
本题是借助沈括所出任官职和取得的主要政绩的新情境考査王安石变法。第(1)问考 査沈括所出任官职并取得政绩的背景。沈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王安石变法重合,如北宋“三 冗”局面的出现;辽与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土地兼并,社会矛盾尖锐。第(2)问考査沈括 对变法的贡献,主要围绕具体的政绩和王安石变法来思考。如沈括是王安石变法运动的得力 助手;为王安石变法做了大量的工作;担任河北西路察访,报聘辽国等,为巩固北疆边防做 出了贡献;担任提举疏浚汴渠事,疏浚汴河,用实际行动支持“农田水利法”等政策。
(15 分)
【参考答案】
(1)变化:由联合亚洲到侵略亚洲;由多翼并存、隐性侵略的思潮到右翼侵略思潮膨胀; 由反对“全盘欧化''到“脱亚入欧(6分,答到一个层面2分,答到三个层面给6分)(2) 原因: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使日本民族主义膨胀;天皇 国家制度的建立;日本帝国主义体制形成;右翼势力的嚣张;军阀权力登台。(9分,答到 一个层面3分,答到三个层面给9分)
【解析】
第(1)问变化:由“其中的,兴亚,论、'国粹'论,主要体现为日本民族主义者抵抗西方 侵略,要求亚洲,民族联合起来而恢复一定的独立性,的思想要求,反对文化上的,全盘欧化二 建立日本与亚洲自尊自信的意识主体的精神愿望,且透露希求结成亚洲经济共同体以抵制西 方经济压迫的初始意念",“最具代表性的侵略主义理论”等信息得出“由联合亚洲到侵略亚 洲”;由“日本亚洲主义原是一个多翼并存的思潮”、“隐含着侵略主义的元素”,“理论上炮制 ,日本膨胀论,,提出觊觎中国领土的,保全支那,论”得出“由多翼并存、隐性侵略的思潮到右 翼侵略思潮膨胀";由“反对文化上的,全盘欧化”'及联系明治维新的史实得出“由反对全盘欧 化到,脱亚入欧5。
第(2)问原因:“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使日本民族 主义膨胀;天皇国家制度的建立"可由关键时间“1891—1898年间”联系明治维新相关史料推 理获得;“日本帝国主义体制形成;右翼势力的嚣张;军阀权力登台'‘可联系二战时期日本建 立法西斯政权相关史实推理获得。
(15 分)
【参考答案】
(1) 作为桥梁工程专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参与筹建人民大会堂, 全面审査核算结构设计图样。作为工程教育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桥梁工程专门人才;发表 多篇文章,主编桥梁著作,潜心理论研究。(6分,答到一个层面2分,答到三个层面给6 分)
(2) 情怀祖国,发奋图强;献身科学,治学严谨;创新进取,敢为人先;党和国家的支持; 国家建设的需要0 (9分,答到一个层面3分,答到三个层面给9分)
【解析】略。
6040200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发行绿 色债券
弥补嫁色发展责金缺口
为绿色发展増加融资集道
弥补国家财政赤字
推动实现碳达岭碳中和目标实现
运用货币政策弥补资金缺口
推逬我国生
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