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风来了》教案课业类别:造型 表现教材分析:《风来了》一课选自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教材首先呈现了不同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图片,让学对“风”这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事物有一个直观感受:教材呈现的有关图片目的,是让学生从可视的形象中去体味风的方向、大小、疾缓等,从而达到帮助儿童从中获得方法和经验的体认。这样的编排,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为了便于学生进入学习活动,教材安排有一个“小训练”,即悬挂着电灯、衣架上晾的裤装、柳条等图样,并提出问题:你能想像出大风吹过来时,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吗?说一说,看老师示范画刮风时柳树的形象。这个“小训练”对于触动学生的感知,增强体验、感悟能力,发展想像力和表现力都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体现了教材的层次性,同时它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逐渐能客观、实事求是地认识周围事物,并能凭记忆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课堂上,他们思路更广,思维更活跃,同时也欢迎更新颖,更有趣味的美术活动形式;他们敢动手,爱提问,好奇心强,乐于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喜欢用自己独特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了满足儿童的这些认知、身心特点,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增强学生的感受,在启发学生思考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这样对学生观察、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课型:绘画表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习风的表现方法。过程方法:感受风来时的情景,学习表现风的形式。情感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风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教学难点:风的表现形式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示范作品学具:彩色纸,白纸,彩笔。教学过程:《风来了》教学设计一、听风1.导入:师: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段声音,看看能不能听出是什么声音?2.课件播放风的声音。师:好,可以睁开眼睛了,大家听出来了吗?那是什么声音呢?(生:风)是风来了,在和我们打招呼呢!3.板书:风来了二、看一看1.师:听过了风声,大家想象一下,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对于风你能了解多少?生:微风、大风、狂风、龙卷风......2.多媒体学习不同种类风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现象也不同。三、小训练1.平时生活中都遇到过什么样的风,风中的物体有什么变化?2.思考:逆风和顺风时事物的变化一样吗?有什么不同?3.表演:找学生上台表演,遇到大风时会有哪些表现。三、示范风1、师:大风来的时候,有些物体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出示范画(静止不动的柳树):无风时的柳树。师:当大风来的时候,它会有什么变化呢?师进行示范“风来了”的情景。2、 师出示几幅不同形态的柳树的作品。学生感受风的大小?3、播放课件图片:接着我们再来看看人在大风中的样子。(多引导动作和表情的不同)。学生情景模拟,进行互动环节,进一步感受风来了的感觉。师:欣赏了这些图片,我们知道人在风中不仅有动作的不同,而且有外形的变化,同时还有表情的变化,有紧张的,有艰难的。师:出示纠错作品(风向一致)生:认真观察,纠正错误。四、画风1.学生上台画风。2.师:从你们的线条中感受到风的方向、大小、快慢,那么你们知道风是从哪里来的吗?3.师:事物倾斜的角度决定风的大小师:现在该你们来动动手了,请看作业要求:A、突出主要事物B、添加适当背景提示:可用铅笔画出轮廓并勾线。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风来了的感觉。4、学生作画,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听音乐作画)五、评风展示作业。师:你最喜欢那一幅?哪幅画最有特色,最能表现出风来了的感觉?为什么?板书设计:风来了示范作品学生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