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 我们传承的文明综合自测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二 我们传承的文明综合自测题

资源简介

主题二 我们传承的文明综合自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实地寻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2.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3.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于世界,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宋元时期的是 ( )
A.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4.下列有关我国朝代的特色,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周:宗法礼乐,分封纳贡
B.秦朝:轻徭薄赋,民族融合
C.西汉:严刑峻法,依法治国
D.清朝:学术自由,百家争鸣
某班要举行“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图片”展,要求配上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下列历史人物标号与事迹相符合的是 ( )
A.①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地位
B.②进行系列改革,学习汉族文化
C.③善于用人纳谏,形成“开元盛世”
D.④北宋著名词人,风格豪迈奔放
6.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 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收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 )
A.孙膑 B.孔子 C.孙武 D.韩非子
7.涉藏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以下史实能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
A.设立西域都护府 B.实行改土归流
C.签订《尼布楚条约》 D.设立驻藏大臣
8.下列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C.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9.下列四位欧洲航海家中到达过东方的有 ( )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以下内容,最能直接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意图的是 ( )
A.割香港岛
B.赔偿2100万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11.下列古代工程中最有利于当时商旅往来的是 ( )
A.大运河 B.长城
C.灵渠 D.坎儿井
12.“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有 ( )
①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新中国的成立
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一位老师在上历史与社会课时,出示了两段材料:
①国王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②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据此判断该老师授课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
A.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B.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
C.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
D.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14.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普通行为与下列著名人物有关的是 ( )
A.在家里打电话问候生病的同学——爱迪生
B.坐火车周游西欧——瓦特
C.临睡前在灯下看心爱的小说——贝尔
D.坐飞机到英国去留学——莱特兄弟
15.某班准备刊出一期以“解放思想、促进发展”为主题的黑板报,可以选用的历史事件有 ( )
①百家争鸣 ②新文化运动
③洋务运动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信息,与洋务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 )
17.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吞噬着整个世界。下列事件与这场危机直接有关的是 ( )
A.北京爆发五四运动
B.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各国人民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8.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二战”中,日本侵略者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用来证明日军所犯罪行的史料包括 ( )
①731部队相关遗址
②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
③南京大屠杀惨案相关遗址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照片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个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20.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
A.尧舜时期的禅让制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岁(贞观四年),天下大稔(ren,丰收),流散者成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ji,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贞观政要》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盛世景象?请从政治角度分析其成因。(4分)
材料二:北宋宰相韩琦与富弼认为“契丹称中国位号(改国号为辽)、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行中国法令,至于典章文物,皆与中国等(都以中原为标准)。此其能自五代迄今,垂百余年……日益昌炽(越来越昌盛)也。”
——《辽朝(契丹)的汉文化》
概括材料二中韩琦与富弼的观点。(2分)
材料三:嘉庆帝(1796~1820年在位)宣称:“条陈在臣下,而允许则出朕旨”。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官吏“心存畏怯”,或“相率缄默”,或投皇帝所好,劾皇帝所恶。在清王朝的统治下,l9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加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同时期的西方相比,清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遇到什么挑战?(2分)
综合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分析,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2分)
22.(12分)九年级某班在以“我国的对外交往”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制作了以下表格,请你一起参与。
历史时期
对外交往状态
对外交往史实
交往道路
典型事例
汉朝
对外开放
陆路为主
丝绸之路
唐朝
海陆并举
A.玄奘西行印度
B.①
宋、元、明前期
海路为主
A.海上“陶瓷之路”
B. ②
明中后期、清

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1)在表格中①②③处填入合适的内容。(6分)
(2)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道路发生变化的技术条件是什么?(2分)
(3)鉴古知今,根据我国古代不同对外政策的后果,谈谈当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要性。(4分)
23.(8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下图。请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4分)
(2)图中B段,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请列举史实两例。(2分)
(3)从B段转为C段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概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社会“升出一片光明”所作出的努力。(2分)
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探源】有人说,假如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假如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其实这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此。
(1)请从“一战”和鸦片战争中任选一例,指出该场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3分)
【战争史话】战争中有很多元素因“第一”而载入史册。如:原子弹首次在“二战”中使用;l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请你再列举一个与战争有关的“第一”。(2分)
【战争创伤]2012年2月,日本右翼分子河村隆之发表“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言论。一直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始终不愿承认当年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他们的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3)请你举出两例事实批驳日本右翼势力的荒谬言论。(4分)
【战争启示】当今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利比亚……可谓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4)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方法有哪些?(3分)
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曾领先世界的中国,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统治者严密控制人们的思想;而此时,英国创立新体制,扫清发展障碍,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逐渐落伍……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
材料三: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宣称,国民党今后的任务是消灭共产党;而毛泽东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最终,中国人民作出了正确的抉择,并继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1)依据材料一,简析英国崛起和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2分)
(2)结合材料二,列举l9世纪末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方面进行探索的史实。其结果引发了人们哪些思考?(4分)
(3)分析材料三,中国人民作出正确抉择后,中国政治统治特点有何变化?历经数代人的探索,我们正朝着远大的目标奋进。现阶段我们要依次实现的目标是什么?(4分)
26.(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受到他
(孙中山)的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当1911年革命到来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些省份的地主绅士和商业界的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各民族参加抗战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之可歌可泣,均创下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我现在向同志们报告……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和超额完成了。
一一李富春(1957年12月7日在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l911年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它有何不足之处?(2分)
(2)请你简要概括材料二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2分)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主要原因。(3分)
(4)通过上述三个问题的探究,你能感悟到一个什么道理?(1分)
参考答案
主题二 综合自测题
1.A 2.B 3.A 4.A 5.B 6.C 7.D 8.A 9.D 10.C ll.A l2.D l3.A l4.D l5.B l6.A 17.C l8.C l9.B l0.D 21.(1)贞观之治。完善国家政治体制;任用贤能,施行仁政。或:唐太宗开创帝国新政。(2)契丹(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国力越来越强盛。(3)中国仍是君主专制(人民没有民主和自由),而西方一些国家先后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政治实现民主化)。(4)政治(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他符合题意的观点均可)22.(1)①鉴真东渡日本②郑和下西洋③闭关自守(2)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 (3)对外开放促进发展,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3.(1)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选择第一个事件: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择第二个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辛亥革命(或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写出两个即可) (3)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根据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要求至少写出两个史实)的艰苦奋斗,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社会“升起了一片光明”。 24.(1)示例一:“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示例二: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用武力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 (2)举出一个符合事实的例子即可。示例:坦克、飞机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首次在“一战”中使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3)举出两个能批驳谬论的事例即可。示例:731部队用健康活人代替动物做实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野蛮实行“三光”政策。 (4)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25.(1)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专制皇权达到顶峰。(2)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 (3)从独裁专制到民主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6.(1)辛亥革命。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革命力量不够强大。 (2)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歌颂人民群众的献身精神。 (3)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广大人民群众满怀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蕴藏着伟大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