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南方地区 第一课时 水乡孕育的城镇一、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了解太湖及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2、 通过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理解水对城镇的“孕育”作用。3、积极参与自学、质疑、探究,在参与中提高自己分析比较的能力和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习重点 水乡城镇的生产,生活特色。 三、学习难点 水对城镇的“孕育”作用。四、课前预习(一)我能自学 阅读材料及课本45—47页,完成自学题目1、太湖是我国第 大淡水湖,位于 的南缘, 。2、太湖流域水产丰富,被称为 ;地形以 为主,太湖流域位于 (纬度带)地区,气候类型是 。3、明清时期太湖流域著名城镇 、 、 。这一带 、 一直比较发达。4、太湖流域的大多数城镇,最初只是农村百姓进行交易活动的 。随着参与交易的人数和商品不断增多,这些地方逐渐开始出现 、 、 ,后来 就渐渐演变成小城镇。5、 是水乡城镇的特色。众多的 是城镇联系外界和物资进出的通道。为了洗涤、取水以及出行的便利,人们往往 。如今,具有这种建筑特色的民居,还完整地保留在 、 等水乡古镇里。6、今天,伴随着水乡景观和农业人口的 过程,一个个新的城镇正悄然兴起。五、课堂互学(一)观察图6—25,找出太湖在我国的位置。读图6—25,你能数清图中几条河流几个湖泊吗?这说明太湖流域河湖分布有什么的特点。结合中国地形图,说一说太湖流域地形的特点。结合中国地形图,说一说太湖流域气候的特点。(二)太湖流域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会对这一地区的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三)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分析太湖之水是如何孕育出城镇的。(水乡城镇的兴起)(四)让学生观察图6—28至图6—30,说说水乡人们的生活与水的关系。(五)随堂固学 1、下列对于太湖流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位于浙江、江苏、上海三地之间C、每年1月份,太湖就会结冰且冰期超过1个月 D、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2、历史上,太湖流域比较发达的行业是( )①手工业 ②畜牧业 ③建筑业 ④农副业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3、被称为“太湖三白”的有( )①太湖银鱼 ②白鱼 ③白虾 ④鲈鱼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太湖流域涉及的省区有( )①浙江 ②江苏 ③上海 ④安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各项中描绘太湖流域水乡特色的是( )A、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6.将下列河流所在的大洲填在横线上。(1)尼罗河: (2)亚马孙河: (3)密西西比河: (4)长江: (5)湄公河: (6)印度河: 七年级(下) 历史与社会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第二课 南方地区 第三课时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学习目标1、 利用地图,了解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的位置关系,理解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2、珠江三角洲与港澳之间在农产品,工业制成品之间贸易依存关系。学习重难点珠江三角洲在对外开放上的各种表现是本课时重点。珠江三角洲为什么会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是难点。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一、课前预习1珠江三角洲位于 ,毗邻 ,与 隔海相望。2. 珠江三角洲 广阔, 十分充足, 极为丰沛,这里一直是我国的 , , 。3. 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 ,为 。4.欧美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中国企业认识到要转变 ,努力从 转型到 。二、课堂互学(一)1.观察图6—42,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2. 观察图6—43,说一说深圳与香港的位置关系,珠海与澳门的位置关系。3.珠江三角洲和港澳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哪些交通方式来实现?4.港澳居民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语言相通,生活习惯相近。想一想,这样的人文特点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珠江三角洲农业的发展情况1.珠江三角洲的自然条件2.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特点。3.珠江三角洲农产品外销这一特色的原因。(三).珠江三角洲工业的发展情况1.珠江三角洲被称为侨乡,为其带来哪些有利的条件。2.回答书本P95页问题,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3.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及出路。三、随堂固学1、从四大地理分去看,珠江三角洲属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珠江三角洲与港澳之间的联系,可以实现的交通方式( )①公路 ②铁路 ③水路 ④航空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 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②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③有许多侨乡 ④自然资源极为丰富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的轻工业、重工业都十分发达 B、珠江三角洲利用土地、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港澳地区紧密合作C、珠江三角洲的内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有带动作用D、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对港澳地区有威胁,彼此是竞争对手5.试着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从区位因素,政策因素,人文因素分析)第二课 南方地区第二课时 富庶的四川盆地学习目标1、 理解四川盆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2、针对都江堰工程对成都平原的特殊作用,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3、了解四川盆地富足的物产资源,树立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观念。学习重难点四川盆地的富足是本课时重点。四川盆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难点。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一、课前预习1.四川盆地位于 ,地处 ,盆地四周被海拔 的山地环绕。2.四川盆地地处 带,因四周山脉环绕,特别是 的屏障,大大减弱了冬季 和 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 不易扩散,因而具有 的特点。3.成都平原有着 ,伟大的水利工程 ,由秦国的 主持修建。时至今日,对我国的 发挥着作用。二、课堂互学(一)1.观察图6—31、6—32、6—33,回答以下问题。根据图6—31描述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2根据图5—13,图6—32,找一找环保四川盆地的山脉高原,并在书本划一划。3.对照观察图6—32,和饼状图,说一说盆地内地形的特点。4.找一找盆地内主要的河流,如长江,岷江,嘉陵江和乌江等。(二)探究四川盆地拥有发达的农业的原因。(三)都江堰1.位置:2.组成:3.修建原因:4.贡献:(四)“天府美自古堰来”,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五)四川盆地丰富的资源资源举例三、随堂固学1、四川盆地属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四川盆地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A、合肥 B、重庆C、成都 D、南京3. 四川盆地中部的矿产资源位于中国之冠的有( )①煤 ②天然气 ③芒硝 ④铁A、①④ B、①③ C、③ ④ D、②③4. 四川盆地形成的兼容南北又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是( )A、关东文化 B、客家文化C、巴蜀文化 D、齐鲁文化5、下列珍稀野生动物中,生活在四川盆地的有是( )①大熊猫 ②华南虎 ③金丝猴 ④雪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为什么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试从地形。气候,土壤及农耕历史等角度加以分析)七年级(下) 历史与社会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第二课 南方地区 第四课时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学习目标1、 了解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发达的交通条件等因素,并分析它们对上海经济繁荣所起的作用。2、学会描述上海发展的历史轨迹,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重难点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各方面表现是本课时重点。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经济中心是难点。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一、课前预习1.上海地处 之滨,以富庶的 为依托.。这里地势 ,河湖— 气候 与 相连成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2. 如今,浦东已是万商云集,发展成为 中心和 中心。 3.上海经济的繁荣产生了 , 辐射效应,促进了 的成长,带动 的发展。二、课堂互学(一)1.观察图6—50描述上海的地理位置的特点2.完成教材第54页问题探究3.学习阅读卡《曾经“华尔街”》,了解上海作为亚洲东部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背景及现状。(二)上海经济的发展1.工业基地:2.浦东新区的开发:①位置: ②发展条件: ③现状: ④作用:3.重要港口:4.国际交往:从以下角度分析上海成为经济中心的原因。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工业基础:政策支持:三、随堂固学1.我国的经济中心是( )A、上海 B、北京C、香港 D、深圳2. 以下关于上海城市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经济中心 ②政治中心 ③金融中心 ④航运中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④ D、②③④3.集中体现上海竞争力,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点的是( )①旅游业 ②金融业 ③高科技产业 ④工厂产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上海濒临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C、东海 D、南海5.比较上海和北京在城市职能上的差异思维拓展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又称上海滩,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为中国的经济、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上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拥有中国最大外贸港口和最大工业基地,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上海又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有深厚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并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江南的传统与移民带入的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课时 水乡孕育的城镇.doc 第三课时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doc 第二课时 富庶的四川盆地.doc 第四课时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