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 土地改革 练习题选择题1.“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2.辽宁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3.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A.全国农村地区B.新解放区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4.下面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不符合情况的是( )A.这次土地改革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改革中,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C.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D.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5.“斗地主”已经成为现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A.土地改革 B.西藏和平解放C.新中国成立 D.解放战争6.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7.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8.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 )A.知识分子 B.贫苦农民C.领导干部 D.工人9.“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10.假如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农民,而你的家乡正在进行土地改革,你觉得哪些生产资料是你可以在土改中分得的( )①土地 ②农具 ③牲畜 ④房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C.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12.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B.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D.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人口和占有土地的比例图(如下图)(1)材料一的图片说明了什么现象?图片表明我国当代仍属于什么样的土地制度?为此党和政府实行哪一土地政策进行调整?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材料二节选自1950年我国颁布的哪一重要的土地文件?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实施这一土地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三1949年到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图表(3)材料三是哪一举措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一举措实施的重大历史意义。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农村占全国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随后,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结束的时间,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0年土地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土地改革的意义。答案1-5CABBA 6-10DABAD 11-12CC13、(1)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分配不合理,占全国农村人口90%的广大农民只占有20%~30%的土地,占10%的地主阶级却占有70%~80%的土地。封建土地制度。进行了土地改革。(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3)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一政策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4、(1)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积极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2)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前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地主、富农占有耕地多,贫农、雇农占有耕地少这种,农村还存在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种情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意义: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的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