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统治(23张PPT)+1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统治(23张PPT)+1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古代蒙古族
当代蒙古族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蒙古各部落各自为政,处于分裂状态,相互攻讦,战斗不息,残酷地相互屠杀。金国时期,统治阶层对蒙古部落的欺压十分残暴,沉重的赋税,定期的“减丁”和强行的掠夺使得蒙古人深感怨恨,渴望统一和强大。
金国的酷刑——木驴刑
(铁木真的祖先俺巴汗因此而死)
统一后的蒙古
1184年,18岁的铁木真发动统一战争并成为乞颜部落的可汗。此后,铁木真的军事实力不断壮大,征服了草原上的所有蒙古部落。1206年,经过22年的征战,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他被众部落推崇为“成吉思汗”,意为“拥有四海的可汗”。
成吉思汗创立了千户制度,千户首领称那颜。千户制度中,每个那颜掌管一千户的牧民,分配牧场、征收赋税、差派摇役、统领军队,千户制既是军事单位,也是基层组织。成吉思汗组建怯薛军(即护卫军),是当时蒙古军队最精锐的部队,其首领是“四怯薛”。组建司法机构,设立达鲁花赤,颁布成文法典《扎撒大典》。命塔塔统阿依照畏兀儿文字,创立了蒙古文字。
蒙古文字(畏兀儿)
随着蒙古政治、经济、军事的日益强大,成吉思汗开始了对蒙古有着世代仇恨的金国的进攻。金国统治日渐腐败,根本无力阻挡成吉思汗的进攻,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三月,成吉思汗攻破金国都城,金国被迫南迁。
正当铁木真准备消灭金国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成吉思汗派往西方的和平商队,被西方大国花剌子模的额达拉城城主海尔汗以“蒙古间谍”为名处死,成吉思汗因集中力量进攻金国无力脱身,随派遣穆斯林使臣前往花剌子模索要犯人,花剌子模的苏丹摩诃末蛮横无理,斩下正使的头颅,烧掉两位副使的胡子,命令他们带着装有正使头颅的盒子去见。
成吉思汗被激怒了,为了蒙古的尊严和利益,他决定率领蒙古军队的大部进攻花剌子模,也就是蒙古历史上的第一次西征,而世界人民不知道的是这次西征将导致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人被屠杀殆尽,世界历史也将被扭转......
蒙古第一次西征
孛儿只斤 ·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在完成对花剌子模的征服后,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返回草原,在得知西夏国背弃盟约,致使留守在草原的蒙古军队在进攻金国时损失惨重,成吉思汗决议发动对西夏的进攻。
然而在西夏投降前夕,铁木真旧病复发,不久病逝在六盘山下,终年六十六岁。临终前,成吉思汗定下了先灭西夏,再与南宋联盟夹击金朝的遗言。
公元1227年,西夏灭亡。公元1234年,金朝灭亡。
成吉思汗死后,传位给窝阔台。其后裔打着成吉思汗的名义开始蒙古的第二次西征和第三次西征。
铁木真
术赤
察合台
窝阔台
托雷
(第二任可汗)
贵有
(第三任可汗)
忽必烈
(第五任可汗)
蒙哥
(第四任可汗)

蒙古国成吉思汗坐像
蒙古第二次西征
以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术赤次子)任统帅,诸王子贵由(窝阔台汗长子)、蒙哥(拖雷长子)等从征,蒙古大军兵锋主要指向钦察和斡罗思等地。
蒙古三次西征路线图
蒙古第三次西征
由蒙哥汗之弟旭烈兀率领,是大蒙古国最后一次西征。这次西征蒙古占领了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木剌夷国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
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之战是蒙古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蒙古与南宋对峙四十余年,双方战斗极为惨烈,大汗蒙哥在战斗中遭到宋军炮石攻击,身负重伤不治而亡。临死之前,要求蒙古军队攻破合州后屠城报复。
由于蒙古军队的长期的包围,合州出现了“易子而食”的现象。忽必烈下令,只要合州将领投降,可以撤销“屠城令”。1249年,南宋灭亡后守城将领王立宣布投降,32位将领全部自刎而亡。
钓鱼城遗址
宋军抛石机
蒙哥死后,蒙古帝国的权力高层之间的矛盾彻底公开化、白热化、已然不可调和。由于蒙哥去世时,忽必烈和他最近并顺利获得汗位,并许诺将拔都、旭烈兀等人占领的土地进行分封,命其独立建国。至此,蒙古帝国正式解体。
南宋与蒙古(元朝)的直接对峙
元朝统一中国
蒙古帝国分裂后,忽必烈将自己的领地依照中原传统建国,国号“大元”,定都大都,即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历史小知识
“大元”来源于《易经》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
——《建国号诏》
忽必烈像
材料一: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 故以汉法治中夏,变夷为华,立纲陈纪。
——许衡《鲁斋遗书》
材料二:“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
——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
刘秉忠像
材料三: 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忽必烈采纳了汉族儒臣的什么建议?
行汉法
行仁政
不嗜杀
元大都的建设也与汉文化颇有渊源,其建筑体现中国古代阴阳观念,它的设计建造者刘秉忠就是汉人,设计理念来源于《周礼·考工记》“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元大都示意图
元大都遗址
元灭南宋

1276年,元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1279年,元消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1276年,元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忽必烈多次派人劝降文天祥,许以高官厚禄,都被拒绝,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1283年,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他向旁边的人问清方向,向南跪拜,从容就死,时年47岁。
1236年-1283年




1279年崖山之战,南宋失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
南宋最后的悲歌——崖山海战
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国主义情感
北京文天祥祠堂
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正气歌》 · 文天祥
元朝统一中国的意义: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面积)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 地理志》
“人类远祖阿丹以来屹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主。”
——马可.波罗
元的统一是我国封建社会在结束大分裂之后的第几次大统一?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点?
拓展延伸

(春秋战国)
(三 国)
(南 北 朝)
(辽宋西夏金)


西晋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练一练
1.蒙古本是生活在北方草原中众多部落之一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统一草原,蒙古成为一个民族的名称,他后来被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夏、金和南宋灭亡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忽必烈和成吉思汗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忽必烈重用汉臣,采用中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建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天祥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孛儿只斤·铁木真
成吉思汗
西夏、金、南宋
忽必烈是铁木真的孙子
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忽必烈
大都(今北京)
爱国主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