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越城区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卷)

资源简介

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
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B 2.A 3.C 4.D 5.D 6.A 7.D 8.B 9.B 10.C
11.C 12.A 13.C 14.D 15.A 16.B 17.D 18.A 19.C 20.D
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 (10分)
(1)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崇尚诚信法治的良好社会氛围,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答出两点,给4分)
(2)企业需要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和提供优质的服务;企业需要合法经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企业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或要关爱他人、服务和奉献社会。)(每点2分,共6分)
22. (12分)
(1)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元朝时,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清朝时通过确立金瓶掣签制度,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分)
(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或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6分)
23. (12分)
(1)自然:绍兴河湖众多、河网密布。(2分)人文:绍兴的传统民居大多临河建屋,河道是城镇联系外界和物资进出的通道或用乌蓬船作为交通工具,富有水乡特色。(2分)
(2)选A主题:②③,理由②1927年,周恩来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在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③秋瑾是“辛亥三杰”之一,为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选B主题:①④,理由①北大校长蔡元培秉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后在北京大学形成一个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④《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该书充分体现了鲁迅对旧道德、旧礼制的批判,奠定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基石。(任选一个主题作答,要求主题、其中一个地点与理由一致2分,共4分)
(3)亚运会的协办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绍兴的国际知名度;有利于打造共享共治社会,走向共同富裕。(4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4. (12分)
(1)“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为灵感,字体上汲取中国书法与剪纸特点”,说明冬奥会会徽设计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分)“会徽设计将中华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现代风格融为一体”,说明坚定文化自信,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2分)(要求概括材料作答)
(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4分)
(3)正确面对挫折,要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任性。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5. (14分)
(1)工业革命(2分),举例19世纪的一史实和影响即可,如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国际地位提高并在国际事务中展示其影响力。(2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用更加凸显,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分)
(3)本题采用分层评价,评分量表如下:
等级 等级描述 得分
水平1 孤立地描述不同时期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相应史实。 2分
水平2 结合史实,单角度有逻辑地描述中国在国际秩序中与所填词的关系。 3-4分
水平3 在水平2的基础上,能够说明中国在国际秩序不同时期的变化与补充观点的相互关系。 5-6分
示例1: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与综合国力息息相关。清朝末年,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力衰败使得中国外交遭受诸多屈辱。《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上升并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由此可见,中国在国际秩序中变革中的变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晴雨表,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示例2: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与国际环境息息相关。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际秩序中沉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致力于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并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可见,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与国际环境联系密切,互相影响。(所填词与之后论述逻辑自洽,即可酌情给分)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卷)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全卷分为试卷I、试卷Ⅱ和答题卷。试卷共6页,有两大题,25小题。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4.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试卷I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
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1年12月3日,连接
和万象、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国家
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
A.杭州
B.昆明
C.北京
D.上海
2.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在印度举行的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3:2力克
队,时隔16年再夺亚洲杯冠军。
A.韩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3.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
全面推进
重点工作的意见》于2月22日发布。
A.全面小康
B.现代化建设
C.乡村振兴
D.减税降费
4.河流是大地的动脉。下列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沃!米
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下列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描述,合理的是
A.甲区域: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乙区域: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丙区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丁区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湄公河平原上有明显的“稻作文化的印记”,其主要表现有
①众多水网环绕着大片稻田和村庄
②“御耕节”是当地的传统节日
③遍布着依靠机械化的大规模农场
④盛产玉米、大豆、小麦等粮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测试卷第1页(共6页)
7.“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8.有历史学者提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
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种观点最早可能出现于
A.古代希腊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9.《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
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清政府已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仍自视为“天朝上国”
10.右图是某学生的历史与社会部分课堂摘记,选出与该摘记最合适的单元主题
A.侵略与反抗
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
B.近代化探索
北伐战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这一幅对联反映了
A.土地改革热火朝天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12.以下诗句“四十星夜风云,三千里路程:雄师南下,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
者,刘邓常胜军。”诗句的描写
A.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C.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D.发起了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
13.右侧漫画中《网络游戏新规》的制定
个可
A.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保障了学生人身权利
B.说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无法自我控制
C.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D.缩减了游戏时间,杜绝学生沉迷网络的可能
14.战“疫”期间,J市各学校改线下课程为“线上课程”,改在校学习为宅家学习,学习课
程包括文化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劳动课程、师生沙龙活动等,保障学生享有
①发展权利
②当家作主权利
③受教育权
④文化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测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