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六年级上册美术 第8课 中国画-水仙花画法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北京) 六年级上册美术 第8课 中国画-水仙花画法 教案

资源简介

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 第8课 中国画——学画水仙花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本课将中国画知识技法的学习融入到游戏教学及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笔墨技法的学习中感受中国画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凸显出美术学科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
(二)理论依据
伊拉斯谟认为:学生的本性应该是教育的出发点,教师应当“沿着自然所指引的道路”去从事教学和实践。因此,美术课堂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寻求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与本册书中的第9课《中国画——梅花画法》,第14课《中国画——建筑画法》、第15课《中国画——山水画法》同为中国画系列教学单元。本课作为本册书中国画教学的开篇,与第9课《中国画——梅花画法》同为中国画花卉画法的教学题材,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已掌握水仙花的花头的画法,本节课为第二课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学习水仙花花叶的画法,运用勾线填色这种绘画技法,充分表现出水仙花造型生动的神韵,表达自己对中国画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教材第18页中中国画家吴昌硕所创作的《贵寿仙格图》局部及文字叙述让我们了解水仙花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文化内涵,第19页潘天寿的中国画《水云》,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小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中国画勾勒填色的技法,步骤清晰,造型生动充分表现出水仙花的神韵。“我爱探究”部分,引导学生感受水仙花的形态特点;分析水仙花的动态和叶子的穿插;运用勾勒填色法巧妙构图画出水仙花最美的一面。“学生作品”也是各有千秋,很值得学生学习借鉴。教材的整体安排上体现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充分体现了新教材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的编写特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水仙花作为中国家庭喜欢的观赏型花卉学生也并不感到陌生。三年级时学生开始接触中国画教学,五年级时学习了白描技法,对于中国画的笔墨造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放在水仙花花叶的动态和勾勒填色技法的表现上。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但对于水仙花花叶线条的组合把握得不是很准确,也或许对于叶子的干湿浓淡、线条的转折、力度缺少变化,教师应由简到难、层层递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时间,感受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抒发自己对水仙花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知道吴昌硕、潘天寿是我国著名的中国画家及其代表作品,知道勾勒填色法是中国画的一种绘画方法及勾勒填色法的绘画步骤。
技能:表现出水仙花花叶的不同形态和前后关系,初步学习运用勾勒填色法表现水仙花,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参与到画水仙花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勾勒填色法表现姿态优美、富有生机的水仙花,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和造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艺术作品中水仙花的精神意境,感受中国画作品以形写神的艺术特色,以及热爱生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勾勒填色法的学习和运用。
2.教学难点:水仙花花叶的造型及前后穿插关系。
四、课前准备:
1、学习任务单。
2、水仙花的相关图片、范画资料。
3、录制水仙花各部分画法的微视频,pad在课堂上的使用技能。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课前点兵。
教师运用课件随机点名,展示学生上节课完成的水仙花花头的作业。
被点到的学生介绍作品的笔墨技法和花朵的朝向及组合。
教师顺势引出:课题《中国画——水仙花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水仙花花头的笔墨技法,引出本课内容。以复习引导的形式,进入本课学习。
(二)探究新知,课上练兵。
1、游戏:找一找课本里的小秘密
(1)笔墨技法
在我们的课本里,就藏着许多的小秘密,请你来找一找。
学生很快利用上节课知识找到笔法,中锋用笔、干湿适中的墨色以及有浓淡变化的墨色。
(2)花叶的画法
教师让学生继续在书中寻找,还有那些小秘密?
学生发现课本中“叶的画法”。
请学生用中锋用笔,干湿适中的墨色画一片花叶。
教师选择学生作品对比展示,并请学生说出画法。
教师出示范画并板书:提按
线条还可以有很多的变化组合,请学生进入微型小课堂中边练习边寻找。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书中内容,单片花叶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微型小课堂:叶子的画法
(1)游戏:线条变变变:两片叶子的组合画法
请学生参考所给图片,在第一片叶子的基础上完成第二片叶子的填画练习。“任务一”在第一片叶子的基础上,试着再填画一片花叶。
学生完成勾线练习
展示学生作业,和真实的水仙花相比哪一个更自然。
学生选择有遮挡的叶子。
教师范画并板书:遮挡
(2)游戏:线条变变变:一株叶子的组合画法
学生继续参考所给图片,完成多片叶子的填画,组合成一株水仙花花叶。
学生完成勾线练习。
展示学生作业:穿插自然的叶子和无穿插不自然的叶子进行对比,和真实的水仙花相比哪一个更有生机。
学生选择有穿插自然的叶子。
教师出示范画并板书:穿插
(3)游戏:线条变变变:一组叶子的组合画法
出示范画局部图,请学生完成一组叶子的填画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
展示学生作业:线条有长短变化的叶子和无长短变化的叶子进行对比,和真实的水仙花相比哪一个更生动。
学生选择有聚散变化的叶子。
教师出示范画并板书:长短
(4)微课堂巩固练习。
请学生利用pad根据自己在勾画花叶时出现的问题,完成水仙花花叶的勾画。
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再次观察,画面中线条的变化。
学生找出,线条的浓淡、聚散、虚实变化。
教师示范一簇水仙花花叶的画法方法。并出示问题,如何为叶子填画花头。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练习,发现问题,在微型课堂中根据自己的问题,学习花叶线条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游戏:绘画小医生——花与叶子的组合构图方法
出示一些学生的问题作品,请同学们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解决花与叶子组合的问题
学生将小组的探究过程及结果录制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中。
利用班级微信群,可以邀请家长们为问题作品给出合理的建议。
教师给出合理建议,示范叶子与花的连接画法。请一位同学帮老师把过程录下来,上传到微信群,供学生参考。
教师继续提问:生动的线条表现出了水仙花的优美姿态,不过和真实的水仙花相比还缺少点什么呢?
学生提出颜色
4、游戏:你来说,我来画——水仙花的染色方法
出示真实水仙花的照片,请学生说出各部分颜色。
教师依次为水仙花花头及花叶染色,并出示不同构图形式的水仙小品。小结给出本课重点知识:勾勒填色法。
学生通过欣赏,学习运用勾勒填色法所画水仙花的多种构图方法。
课件展示写意荷花长卷作品,请学生欣赏,请学生分组探究不同构图形式中水仙花的位置。
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实践任务。
(三)创新实践,纸上谈兵。
1、实践任务:运用你所掌握的中国画技法,完成一幅姿态优美的水仙花作品。
2、实践要求:
一组、二组、三组完成不同构图形式的单幅水仙小品
四组、五组、六组完成水仙长卷的创作。
(四)展示评价
1、将作品拍照上传到微信群中分享。
2、作品评价:
(1)学生自评:用一句诗描述自己所画的水仙花。
(2)学生互评:①花的形态有变化。②体现叶的前后关系。③水仙花姿态优美,富有生机。
(3)家长评价:将自己对作品的评价,
(4)师评:给与肯定,提出希望。
(五)本课小结
水仙花作为我国的十大名花,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表现的对象。希望大家可以创作出更多的以水仙花为题材的作品,上传到我们的微信群中,分享给同学、老师、家长们。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特色说明
1、游戏进课堂,快乐教学。本节课整体以游戏贯穿始终,让学生从中探究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使原本较有难度的国画教学,变得轻松愉悦。比如利用找一找的游戏,让学生很快找到了叶子的笔墨技法;线条变变变,层层递进的让学生由简到难探究一株、一组到一簇花叶的线条变化;绘画小医生,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创作出生动优美的水仙花作品学习目标。
2、pad进课堂,辅助教学。将大量的图片,范画,微视频,利用pad分享给学生,即让他们按需索取,又可以重复学习,体现美术学科图像识读的核心素养。
3、作品形式多样,创新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构图形式,体现出国画水仙花的姿态与生机。通过合作完成长卷的创作,感受中国画作品以形写神的艺术特色,以及热爱生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中国画——水仙花画法
生作品合的微信群中,跟老师大家分享嘛:不同加上一抹清新淡雅一、花头:
形状、颜色
二、叶子的组合:
遮挡
穿插
长短
三、构图:聚散、虚实
四、颜色
教师范画
学生作品
勾勒填色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