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综合

资源简介

《世界大家庭——国家和地区》导学单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课时 主备:
【学习目标】了解国家和地区的概念,世界主要国家的名称、位置。知道国旗、国歌、国界知道世界上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了解其大致的分布。树立国家平等观念,国家主权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认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国家之间的差异
【学习难点】树立国家平等观念,国家主权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认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填空,并落实在书本上,简答题做在书本上)
1、现在,世界上有近 个国家, 和 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领土是国界线范围内的 、 和 的总称。
3、国家的分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通常被分为 国家和
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 、 ,还有亚洲的 。
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分布在 、 、和 。 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任何国家都应该在 、 、 、 、
的原则下,共同为维护世界大家庭的繁荣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4、国家之间差别很大, 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依靠自然资源优势,成为 最富裕的国家。 洲的巴西
矿产量、出口居世界前列.
5选择两个国家国旗,课前查阅资料,知道其蕴含的意义。
6、找到陆地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及所属的大洲
7、找出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及所属大洲。
二、组内交流(组长检查、落实)
三、合作探究(组长分配任务)
任务一、阅读P48图完成活动题。了解国旗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知道国家与地区区别
2、知道亚洲的六个区域、俄罗斯属于哪个州。找找下面国家在哪个区域:中国、日本、印度、新加坡、伊拉克、哈萨克斯坦、越南
3、举例说明国界线的划分,认识领土概念
任务二、
1、探究国家之间区别主要表现在哪里?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与分布。
3、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
国家之间如何相处?说说你知道的国际合作的事例。
四、展示评比
五、课堂整理(知识脉络)
六、当堂检测
《人口与人种》导学单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 主备 夏慧波
【学习目标】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特点,说明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
世界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地图上指出其主要分布地区
【学习重点】三大人种分布特点分布地区
【学习难点】结合地图分析人口、人种分布地区特点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建构)
1、2011年,世界人口总是突破 大关,世界上人口分别是 的。
2、人口分布的情况可以用 来表示,即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用“ ”表示。人口密度= ÷ 。每年的7月11日是 日。
3、由于 差异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人种。根据人们在 、 、
等身体外部特征的明显区别,世界人口被粗略地划分为 、 和 。
4、世界人种在分布上既有 的集中,又有 的分散。例如黑人主要集中在
,但由于历史原因,不少黑人也生活在 、 和 。
5、黄种人有 的皮肤, 的头发, 的脸庞。黑种人皮肤 ,头发
,脸庞 ,嘴唇 。白种人肤色 ,头发 而 ,鼻梁 ,嘴唇 。所有的人种都是 ,没有 之分,同属一个大家庭。
6、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受 影响身体逐渐适应了当地的 ,一般来说,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大多生活在阳光充足的 ,纬度越高光照越弱,人体肤色
。寒冷气候区人身材比炎热气候区人 ,热带雨林地区的人鼻孔较 。7、世界人口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人们生活的 不同,所处的 也不同。
人种、国籍、 、 都属于人文环境, 、 等属于自然环境。
小组研讨(组内交流)
合作探究(组长主持、分配任务)
任务一: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
人口密度是指:
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原因:
找找人口稀疏地区,分析人口这样分布的原因
你们的结论:
由图推测人口最多的洲 ,人口少的洲 (南极洲除外)
任务二:读图2-38看看不同人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完成表格
人种
外貌特征
主要分布
白色人种与黑色人种混居的地区:
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混居的地区:
土著印第安人是 人种,印度主要是 人种,北美洲因纽特人是 人种
小组展示:
课堂整理(用简短的语句概况今天学到的知识)
当堂检测(课堂巩固)
《众多的河湖》导学单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三课时 主备
【学习目标】阅读地图,了解世界著名的河流与湖泊的分布 认识河流与湖泊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掌握亚洲主要的河流与湖泊 总结亚洲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密切关系
【学习难点】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的位置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建构)
1、地球上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河流被称为 ,湖泊被誉为 。
2、湿润地区河湖 ,干湿地区河湖 。湿润地区的河流,大多一年四季 ;而干旱地区的河流 ,沿途多 、 ,河水蒸发和渗漏严重,很多河流为 。
3、河流与湖泊不仅供给人们 和工农业 ,而且还具有 、 、
、 、 之利。
4、世界最长的河流 ,流量最大、流域最大的河流 ;流量、长度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河流是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 ;世界最大的湖而且是咸水湖的是 ,而世界最深、容量最大的湖泊是 。
二、小组组内交流
三、合作探究
任务一:对照世界地形图,找到以下河流,完成表格。
河流名称
流向
注入海洋
水量大小
流经气候区
国际地位
所在大洲
尼罗河
刚果河
亚马孙河
多瑙河
长江
黄河
任务二:找到下列主要湖泊,说明他们的位置和特点。
苏必利尔湖
里海
贝加尔湖
死海
纳木错
任务三:找到并填写亚洲主要河流,分析亚洲地势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任务四:你认为河流与湖泊对人类有哪些重要意义?
四、小组展示
五、课堂整理
六、当堂检测
《大洋和大洋》导学单2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 主备
【学习目标】 利用地图认识大洋、海、海峡 能借助世界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能说明海洋对人类的意义
【学习重点】四大洋、重要海峡、运河
【学习难点】各大洋、海峡、运河在地图上落实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填空,书本上落实)
1、大洋远离 ,位于海洋的 部;海,是大洋的 部分,面积 ,一般 大陆,海峡,连接两片海域的 。
2、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分布为 。
3、运河是 中的重要通道。 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4、 是海上的交通要道,具有极重要的 。 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5、海洋为人类提供了 、 、 ,还为 开发提供了资源,也为 的便利提供了空间资源。海洋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
二、组内交流(组长检查、落实)
三、合作探究(组长主持、分配任务)
任务一:1、仿照P28活动,描述四大洋的位置
2、对照世界地形图介绍四大洋的特征。
任务二:举例子说说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任务三:认识海峡、运河是海上的交通要道
介绍你知道的运河和海峡,说说它们的重要性。
2、完成P29活动(对照《世界地形图画画地中海前往亚洲东海岸的路线图》)认识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四、展示评比
五、课堂整理:(重要知识点、知识脉络)
六、当堂检测:
《大洲和大洋》导学单1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 主备 夏慧波
【学习目标】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 能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并能在地球上识别。
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陆地 知道洲界 洲内的分区
【学习重点】七大洲名称位置
【学习难点】读图认识七大洲及相关概念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填空,并在书本落实)
1、在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了 ,它是生命物质的起源地;而陆地面积只占了
,它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 分海洋, 分陆地,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
2、陆地可以分为 和 。面积较大的陆地叫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 。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三面环水,背靠陆地)是 。海洋中相互接近的一群岛屿称为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长水道称为 。
3、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依次是 。
4、观看P25地图,陆地主要集中在 ,海洋大多分布在 。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 ,南极地区是一块 。
5、阅读《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最大的陆地 ;世界最大的岛屿 ;世界最大的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 。
6、洲与洲之间的界线叫 ,地图上的常用的图例是 ,它是人为划分的。
7、在一个大洲内,还可以分为若干个 ,如亚洲分为
六个地区。欧洲分为 五个地区。
二、小组交流(组长检查、落实)
三、合作探究(组长主持、分配任务)
任务一:阅读P25东半球、西半球图
找一找: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
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赤道穿过的洲有
赤道横穿的大陆有
北回归线穿过的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洲 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的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洲 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的洲
画一画:勾画出七大洲的轮廓,说说各州形状的特点
任务二:对照《世界地形图》
找一找: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亚非洲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欧洲非洲分界线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你的结论:
任务三:了解各洲命名由来
找到亚洲六个地区,知道东亚的几个国家
欧洲五个地区
北非和沙哈拉以南的非洲
三、小组展示:
四、课堂整理:(简短的语言介绍学到的知识)
五、当堂练习:
《气象万千》导学单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 主备 夏慧波
【学习目标】了解气候的概念 掌握气候的两大要素 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某些地区的气候特点 利用地图认识地球上不同区域气候的千差万别 了解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以亚洲为例知道气候主要特点
【学习难点】通过阅读图表描述区域气候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填空,并落实在书本上)
1、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 。
2、我们可以通过 和 ,从 和 两个方面来描述各地不同的气候。 和 对当地的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3、欧洲地中海地区是著名的 ,这里夏天 ,冬天 。属于 气候
4、中国最南部的 省是中国重要的 带作物基地,这里全年平均气温 ,尤其是冬季 气候条件最难得。充足的热量资源对热带水果,如 、 等生长十分有利。这里属于 气候。
5、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位于 内,冬季十分 ,人们根据当地的 气候类型设计 。
6、气候不仅对 、 、 有影响,还影响着人们的服饰、饮食、交通方式等方面。
二、组内交流、质疑(组长检查、落实)
三、合作探究(组长主持、分配任务)
任务一:如何区分天气和气候?结合图2-18人们在描述当地气候特点时使用了哪些词语?
这些词语说明了气候哪两个方面的特点?
任务二:仔细阅读图2-19说说世界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找找分布规律。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气候类型描述它的特点。
归纳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填写表格)
温度带
气候名称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
说说各大洲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总结各大洲气候的总体特征:亚洲气候类型 ,南极洲气候类型比较 ,北美洲气候以 为主;非洲大陆赤道南北的气候类型呈 分布。
任务三:阅读图2-20 找找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
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一个):寻找北回归线、北纬40度、东经120度沿途经过的气候类型
认识:亚洲纬度范围 ,海陆跨度 ;气候类型 的特点。
四、小组展示
五、课堂整理(知识脉络)
六、当堂检测:
1、读图2-19 分析:为什么西欧、北欧人喜欢夏季到地中海沿岸旅游?说明气候影响 。
2、读图2-22说说海南省的位置和气候类型以及主要农作物。说明气候影响 。
3、观察图2-23中的房屋特点说明当地的气候特点。说明气候对 也有影响。
认识:不同区域,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人们的 和 也有差别。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导学单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第二课时 主备
【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地球仪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分析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知道温度带、纬度带的划分
【学习重点】利用经纬网说明事物的相对位置,能判读经纬网地图
【学习难点】利用经纬网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建构)
1、依据可以将地球划分为 、 、 三个纬度带。
2、人们根据不同 获取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为划分为 、 、
、 、 五个温度带。
3、由于地球 不停地自转,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 ,时间相差1小时。在同一纬度地区, 总比 先看到日出。
4、东经度和西经度是以 为界,该经线往东到180度经线标为 ,往西至180度经线为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组成的经线圈,西经度(字母) 大于
在西半球,东经度(字母 )小于 在 半球。经线指示 。
5、纬度分 、 两部分,以 为界,以北是 ,处于 半球。以南是 吗,处于 半球。
6、利用经纬网能判断世界上任意一点的 、确定事物的 ,分析地理位置的
二、小组研讨,组内交流
三、合作探究
任务一、观察地球仪完成P54活动题
找到杭州、舟山的经纬度位置 、 。掌握中国的半球位置
找出中国最西端的经度是 ,最东端的经度是 ,最北端的纬度是
最南端的纬度是 。中国东西跨越大约 ,15个经度为一个时区,中国垮了
时区,根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计算,中国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 小时。
中国南北跨 纬度,所以冬季南北气候差异大。
任务二:完成P55活动
低中高纬度划分:
五带划分: 以 为界
任务三:尝试应用:阅读经纬网回答问题: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导学单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第一、二课时 主备
【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其基本构造,掌握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学习重点】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学习难点】利用地球仪把平面地图印象转化为立体空间印象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建构)
1、 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而制作的地球模型,是人们认识 的工具。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 、 等地理事物的 、形状、名称。
2、在地球仪上,人们假想了穿过地心的地球旋转轴叫 。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是 。地面最北的点是 ,最南的点是 。
3、地球仪上有很多条 和 ,每条都有相应的度数。人们可以利用它来确定世界上任何一点的 。
4、经线指示 ,纬线指示 。东经用字母 表示,西经用 表示;北纬用 表示,南纬用 表示。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事物的 ,还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 。
二、小组内部交流
三、合作探究
任务:观察地球仪
1、完成P53活动(做在书本上)
2、找到赤道、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东经20度、西经160;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极点、北极点
3、如何判断东西经
4、如何判断南北纬度
5、归纳经线、纬线的特点:
四、小组展示
五、课堂整理
六、当堂检测:
经线
纬线
定义
连接( )与( )垂直相交的
与地轴新会展且环绕( )的( )
圆弧状况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经线纬线相互交织成经纬网,除南北极外,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经纬度来确定其位置
表示方法
经度
纬度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地球表面划分360度,以0为起点向( )、向( )各位180度
地球表面划分为180度,以( )为中心,向( )向( )各( )
代号
东经 西经
南纬 北纬
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自然环境——地形多样》导学单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主备 夏慧波
【学习目标】知道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世界著名的地形区 能描述世界地形总体特征及其分布 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五种地形特点 亚洲地形特点
【学习难点】通过地形图分析地形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建构、并在书本落实)
1、陆地地形的五种类型是 、 、 、 、 。
2、山地的海拔一般在 以上。山脉排列有序,脉络分明,仿佛是 。
3、平原的海拔一般在 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 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4、高原的海拔一般在 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处比较 。
5、丘陵起伏 ,盆地的四周被 环绕。
6、 是了解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重要内容。区域的差异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
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每个地区的 都有自己的特点。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一般可以从 、地面起伏、 三个方面来描述。
二、小组交流
三、合作探究
任务一:填表区分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离开参考资料)
地形类型
海拔高度
特征
你的发现:
任务二:对照世界地形图找到世界著名的地形区(P31活动题)说说所在的洲(做在书本上)
沿北纬30度纬线和东经90度经线,找到主要经过的地形类型。
任务三:结合亚洲地形图完成P32活动(做在书本上)
归纳出亚洲地形特点:
四、小组展示
平原
高原
山地
五、课堂整理 地形多样 基本地形 丘陵
盆地
区别 平原与高原
山地与丘陵
亚洲地形特点:海拔 地面起伏
地形种类和分布
五、拓展:(世界地形图上找到)世界最长的山脉 世界最高山脉
世界最高的高原 世界最大高原
北半球最冷的平原
七、当堂检测:
《语言与宗教》导学单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 主备
【学习目标】结合地图了解世界语言的分布,知道联合国大会的六种正式语言。
结合地图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理解三大宗教的文化景观。
【学习重点】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学习难点】比较三大宗教的特色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建构)
1 、 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其中,使用人数较多,使用范围较广的是 、
、 、 、 和 。这几种语言被确定为 的正式语言。
2、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宗教, 、 和 是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传播
很广,对许多国家的 、 都有深刻的影响。
3、美国人多信仰 ,经常去 做礼拜。阿拉伯人多信仰 ,宗教活动一般在 举行。泰国人多信仰 ,在重要的节日会去 拜佛。
4、每个宗教都有各自的特色,体现在 、 、 等方面。宗教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 。
5、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 的语言。
二、小组研讨(组内交流)
三、合作探究:
任务一:参看世界语言分布图:
1、介绍联合国大会的正式语言及其使用的主要范围
2、世界上使用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任务二:1:读图2-42 看看世界三大宗教分布的区域,完成表格。
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2:观察各宗教建筑,说说它们的特色。介绍你所知道的宗教。
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特点
主要分布
发源地
产生时间
创始人
代表性建筑
经典
四、小组展示评比
五、课堂整理(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今天的知识)
六、当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