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起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文明的起源

资源简介

课题:告别野蛮---从刻画符号到象形文字
姓名
【学习目标】:
1.识记埃及象形文字、西亚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
2.认识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
【学习活动】:
一、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基础上,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创造了 ,真正的文字就是从 发展起来的。
2.西亚的 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因其笔画像楔子,所以被称为 。
3. 时期,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 开始的。
4. 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其中以国王 的最大,他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旁还匍匐着一尊巨大的 。
5.古代巴比伦创造过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 。
6. 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 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另外,我国成都平原出土的 等引起世人瞩目。
7.为了记忆和交流的需要,远古人类开始做出特殊的 和 ,这就是文字的雏形,例如刻划符号、 。
二、课堂研学
1.从刻画符号到象形文字
文字
发源地
出现的时间
发明者
构造特点
书写材料
共同点
文字产生的意义
楔形文字
甲骨文
完成教材36页中相关的练习。
合作探索
材料一:据《通鉴外传》记载:黄帝命仓颉为左史,制字,使天下以礼必归文字。
材料二:37页阅读卡
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
你认为“仓颉造字”一说可信吗?为什么?
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是什么?出现于什么时期?其历史地位如何?
评比展示
整理归纳
文字产生的原因:
文字产生的过程:
六、反馈与检测
1.曾在西亚广泛传播的文字是 (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汉字
2.清代京官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的雕刻符号就是 ( )
A.象形字 B.钟鼎文 C.甲骨文 D.金文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人类最早创建的文字是 ( )
A.刻画符号 B.图画文字 C.象形文字 D.字母文字
5.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代文字距今约( )年
A.3000年 B.4000年 C.5000年 D.6000年
文字历史最悠久、最古老并一直沿用至今的国家是 ( )
A.中国 B.埃及 C.西亚 D.巴比伦
7.看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1)上面的文字分别是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文字?
A ;B ;C 。
(2)图中B、C中的文字分别写在什么材料上?
(3)这些文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它们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有什么联系?
课题:分化的社会 军队与刑法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
2.认识和理解国家、阶级、王权等出现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古代埃及, 、 和 等是统治阶层, 和 是自由民,受贵族的剥削。处在社会底层的是 。
2.在古代印度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称为 制度。这种制度把印度人分成四等,第一等级是 ,第二等级是 ;第三等级是 ,;第四等级是 。
3.在中国的商王朝, 是最高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利, 和 是被统治阶级。
4.古中国的奴隶主要来源于 和 。
5.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其内容反映了是一部维护 阶级利益的法典。
6.填表:印度的 制度
地位
等级
等级名称
代表的社会阶层
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
统治阶级

僧侣阶层
刹帝利
掌握行政大权

首陀罗
没有任何权力
课堂研学
填写古埃及、古印度和商王朝阶级结构表。
国家
等级分化
古埃及
统治阶级:最高统治者
其他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古印度
统治阶级:最高统治者
其他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商王朝
统治阶级:最高统治者
其他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2.军队与刑法
国家
军队情况
刑法
建立军队制定刑法的目的
古代埃及
中国夏朝
中国商朝
完成书本34页中的练习。
合作探求
“法典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
这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谁制定的?
材料中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
结合材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的性质。
四、评比展示
五、整理归纳 见书本自我测评
六、反馈与检测
1.古代印度社会中商人的等级是( )
A.婆罗们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下层的人是( )
A.婆罗们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3.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 )
A.奴隶主的利益 B.农民、手工业者的利益 C.奴隶们的利益 D.城市贫民的利益
4.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叙述,最正确的是( )
A.世界最早、最完备的一部法典 B.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一部法典
C.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最完备的一部法典 D.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唐朝
6.古印度形成的“种姓制度”的实质是( )
A.不同性别的划分 B.奴隶主对奴隶的辨别方法
C.不同人种的划分 D.奴隶主专政的等级制度
7.《汉谟拉比法典》石碑反映的观点是( )
A.皇权至上 B.神灵掌权 C.宣扬来世 D.君权神授
8.古代印度商人和国王在当时的种姓制度中分别属于( )
A.首陀罗、刹帝利 B.吠舍、刹帝利 C.首陀罗、婆罗门 D.吠舍、婆罗门
课题:印度河与恒河的哺育 黄河与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所处流域、国家简史。
2.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成就
3.认识河流在早期文明起源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南亚次大陆上, 河和 河奔腾入海。这里土壤 ,气候 ,是整个南亚次大陆 、 、 的中心,也是 文明的发源地。
2.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 国家。种植 。公元前6世纪起,印度半岛逐渐 。几百年后,摩揭陀国的 基本统一了印度半岛,但不久又陷入 。
3.古代印度是 教的诞生地,印度文化对周边国家的 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
4.远古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丰富,地势平坦,始于种植 、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丰富,气候 ,适于种植 。在距今 前后,在这两个地方出现了 。
5.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现了距今 年的 遗址;在长江中下游的一处遗址中,出土了象征权力的 ;在东北辽河流域的一处遗址中,则有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 ,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迈进 的门槛。
6.同一时期的黄河下游的一处遗址中, 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被考古界誉为“ ”。在一些遗址中还发现了铜器,表明这时已开始向 过渡。
7.距今五千年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种植 、 。从出土的 、 来看,当地农业已率先进入 时代。
8.约 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朝,标志着我国 的产生。四百年后,国王 残暴无度,位于黄河下游的 部落在 的带领下在 年灭夏,并很快强大起来,它的活动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夏代,是当时世界上最 的国家之一。
二、课堂研学:
文明
自然环境
民族
文明
时间
国家
古代印度文明
公元前2500年
公元前6世纪
1、阅读教材26页,完成下表:
2、阅读书本及图片,理清古中国文明的发展史:
1)迈进文明时代:(时间和人类遗址)
向金属时代过渡:
3)进入犁耕时代:
教材28页中的练习。
三、合作探究
1、结合课本p28的“自我测评”,你能归纳四大文明古国在文明发源方面的共同点吗?并试着分析其原因。
评比展示
整理归纳
文明名称
产生时间
相关大河
共同点
古埃及文明
公元前3500年
印度河和恒河
古中国文明
六、反馈与检测
1.佛教产生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2.公元前3世纪,统一印度半岛的是摩揭陀过的国王( )
A.法老 B.汉谟拉比 C.大禹 D.阿育王
3.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
A.禹 夏 B.汤 商 C.禹 汤 D.周武王 周
4.约公元前1600年,中国的 朝建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
A.夏 B.商 C.周 D.秦
5.长江下游的一处遗址中,出土了很多象征权力的 器( )
A.石 B.铜 C.玉 D.铁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主要活动在(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两河流域
7.下列地区出现奴隶制小国或城邦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两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尼罗河流域 ④黄河流域
A.③①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①②③④
古老科学的探索/宗教的奥秘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太阳历、太阴历、木乃伊、阿拉伯数字、圆周率的发明等有关基本情况。
2.了解古埃及阿蒙神和印度佛教的产生、传播。
3.能认识科学探索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认识宗教崇拜对人类文明 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埃及人按照尼罗河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 ,后来的罗马历法以及我们今天通用的 ,都源于这种历法。
2.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 。我们现在使用的 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3.古埃及人认为只要保存尸体,就能灵魂不散。因此,在古埃及人死后,流行把尸体做成 。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初步知道了 的知识,懂得了 与 的关系,并开始 。
4.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是 人的发明。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即被称为 。
5.古埃及的几何学家,已能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 ,还推算出 为3.16。
6.宗教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占据 地位,他们信仰 ,把它作为王国的保护神。
7. 世纪,印度产生 教,创始人是 ,被称为 。它的意思是释迦族隐修者。
8.佛教宣扬 ,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 ,因此只有消灭 ,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 。
9.公元前3世纪, 在位时,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后,佛教由中亚传入 ,又由 传入朝鲜和 。
二、课堂研学
1.按照课本内容完成下表内容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产生的时间、地点:
创立者:
教义:
传播途径(用图示表达)
合作与探究
每当我们旅游某个宗教建筑时,发现最大、最宏伟的建筑就是大雄宝殿,里面有一尊很大的佛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什么宗教的建筑?该宗教产生于什么时候?创始人是谁?
“大雄”指的是谁?
该教最初产生时主要反对哪一社会现象?其基本教义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到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5)你能举出生活中接触到的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吗?(至少3例)
评比展示:
五、整理归纳 教材中的自我测评
六、课后练习
1.创制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的是 ( )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巴比
2.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七天一星期制度源于 ( )
A.两河流域的先民 B.尼罗河流域的先民
C.恒河流域的先民 D.印度河流域的先民
3.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计时法源自 ( )
A.两河流域的先民 B.尼罗河流域的先民
C.恒河流域的先民 D.印度河流域的先民
4.下列属于两河流域人民创造的文成果的是 ( )
①规定七天一星期 ②常用的阿拉伯数字 ③奉阿蒙为王国的保护神 ④营建了乌尔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 )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巴比伦人
6.将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的是 ( )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巴比伦人
7.古代埃及人利用高超的防腐技术,将尸体处理成( )保存下来。
A.干尸 B.木乃伊 C. 深埋 D. 密封
8.把圆周率推算到3.16的是 ( )
A.古巴比伦人 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 D. 中国人
9.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于 ( )
A. 公元前3世纪 B. 公元前6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3世纪
10.按历史的先后顺序,佛教传播的路线是 ( )
A.中国——印度——日本 B.日本——中国——印度
C.印度——日本——中国 D.印度——中国——日本
11.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是在 (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3世纪
12.下列观点不属于佛教思想的是 ( )
A.宣扬众生平等 B.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
C.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D.号召大家信仰“真主安拉”
课题:尼罗河的赠礼、新月形沃土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埃及和巴比伦的自然环境、所处流域、国家简史。
2.认识尼罗河和两河流域对古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起源所起的作用。
【学习活动】:
一、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埃及位于 ,气候 ,终年雨量 , 是唯一的水源。它全长 多千米,是世界第 长河。
2.尼罗河每年定期 。夏季涨水时,淹没了河岸堤坝两旁的大片田野。秋季洪水消退,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天然 。埃及人就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地区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古埃及也成为世界 的摇篮之一。
3.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 , 不断增多, 业和 业也发展起来。约从 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 。 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4. 世纪时,埃及成为一个地跨 、 的军事大国,到 世纪,埃及被西亚的 所灭。
5.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形如一弯新月,人称“ ”,在它东部,并行奔流着 河和 河,他们流经的地区被称为 。
6.约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出现了 、 、 和 ,成为最早的 发祥地之一。
7.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定都 。
二、课堂研学:
1、置疑:
2、仔细体会古埃及人写下的赞美尼罗河的诗篇,想想它对古埃及文明的贡献。
概括古埃及文明的兴替过程。
说说西亚文明发祥地的自然环境。
三、合作探求
1)你可以用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尼罗河在古代埃及的地位?
2)古埃及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的形成有什么共同点?这一共同点说明了什么?
评比展示
整理归纳
文明
地理位置
民族
文明
时间
国家
古代埃及文明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公元前15世纪时
公元前6世纪
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18世纪
六、反馈与检测
下列国家中,发源于两河流域的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2.世界第一长河孕育的文明故国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3.公元前6世纪,灭亡古代埃及的是( )
A.古巴比伦 B.古代印度 C.波斯 D.雅利安人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统一了两河流域,定都巴比伦城。
A.法老 B. 阿育王 C.大禹 D.汉谟拉比
5.两河流域中的“两河”指的是( )
A.黄河和长江 B.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C.尼罗河和黄河 D.印度河和恒河
6.古代人类文明与河流息息相关,其中古埃及文明起源于( )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7.位于西亚两河流域的伊拉克,这里曾经建立过一个强大的古代王国,它是( )王国。
A.古罗马 B.阿拉伯 C.埃及 D.巴比伦
8.世界上最早统一的国家出现在( )
A.长江、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9.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最初的国家,它的居民是( )
A.日尔曼人 B.巴比伦人 C.苏美尔人 D.阿拉伯人
10.犹太人的祖先是( )
A.希伯来人 B.波斯人 C.日尔曼人 D.苏美尔人
课题:告别野蛮---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
姓名
【学习目标】:
认识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
【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
收集古埃及金字塔、中国司母戊大方鼎等相关的故事,并在课堂上交流。
课堂研学
1.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
地区
类型
代表
象征
地位
共同点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建筑
/
古中国
完成教材38、40页中的想象题。
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合作探究

写出图一的名称、制造朝代及地位。
图二属于哪个国家?它在世界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图一和图二的作用。
4)我国青铜文化灿烂时期是什么时候?有什么特点?
5)它们的修建或制造过程及其复杂和艰辛,而这些劳动都是由大批的奴隶们来承担。请结合所学知识,以金字塔为例谈谈人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
评比展示
整理归纳
对于这些人类所创造的宏大工程,你想说:
六、课堂练习
1.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建立以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是 ( )
A.胡夫金字塔 B.狮身人面像 C.空中花园 D.黄帝陵
2.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位于 ( )
A.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巴比伦
3.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 )
A.毛公鼎 B.司母戊鼎 C. 盂鼎 D.人面纹文鼎
4.下列有关金字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坟墓 ②现存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③金字塔是古
代埃及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④胡夫金字塔是现在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那就是举世闻名的 ( )
A.“吴越”文化 B.“龙山”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仰韶”文化
课题:早期国家的形成:城市开始出现、王权神圣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文字、城市、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记忆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城市文明出现的最早时间和主要的成就。
3.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和古代中国王权神圣的具体表现。
4.认识早期的城市文明成果,并了解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现的著名城市是 ,约公元前25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遗址保存完整的城市是 ;我国最早的古城市遗址是 。
2.中国的夏、商朝也都建立起庞大的都城,河南省偃师县 发现的大型宫殿,可能是夏朝后期的都城。在早期的城市遗址中,大有 、 、 、 、作坊和神庙这样一些景观。
3.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各个小国的国王既是 ,也是 ,并兼任 ,主持 。
4.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国家,国王称 。
5.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后,建立 ,制定 ,设置 ,加强国家权利。从此,世袭制代替 制,王权逐渐加强和巩固。
6.古巴比伦国王 ,自称巴比伦之王和“ ”,建立了官僚机构和军队,确立了绝对的 统治地位。
二、课堂研学:
材料一:见图2-8和图2-10
材料二:二里头居民建筑有三类:①平地起建式,比较宽敞,个别达80平方米②半地穴式,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③窑洞式,选择断崖或沟崖经过修整后掏挖而成,面积在4平方米左右
结合材料一,任选一遗址,描述其布局、功能和特点。
比较这些古代城市遗址的相同之处。
从材料二可知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同现代城市相比,有何异同?
合作探究
禹、启时期,逐渐由“公天下”时代向“家天下”的王朝体制转化。
“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其政治制度有什么变化?
这一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这一转变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为什么?
评比展示
五、整理归纳:教材35页表格完成城市和王权的填空,并相互交流。
六、反馈与检测
1.古代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
A.单于 B.法老 C.皇帝 D.黄帝
2.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下列哪个遗址可能是我国夏朝后期的都城( )
A.半坡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河南安阳遗址
3.摩亨佐。达罗城反映的是( )
A.古代印度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巴比文明
4.传说中 “划定九州”的是( )
A.尧 B. 瞬 C.禹 D.启
5.古代埃及,哪些人处在统治阶层( )
A.王室、工匠 B.奴隶主、农民 C.僧侣、商人、农民 D.王室、僧侣、贵族
6.乌尔城处于( )
A.古埃及 B.两河流域 C.古印度 D.古中国
7.幼发拉底河东岸的乌尔城周围宽阔的护城河的作用只要是( )
①方便交通运输 ② 开展宗教仪式 ③发展养鱼生产 ④加强防卫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公元前2500年前,印度河流域有一百多户主城镇,其中最大,遗址保存最完整的是( )
A.摹亨佐·达罗 B.达卡 C.加尔各达 D.孟买
11.下列文物中,能够象征权利的是( )
①半坡出土的纺轮 ② 金字塔 ③大盂鼎 ④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钵 ⑤法老的金面具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课题:综合探究二 感悟沧桑巨变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渭河流域在远古时期植被的变迁及原因
2.正确认识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环保意识
3.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活动】:
一、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百万年至 年前,在今天的陕西蓝田境内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我们称之为 。
2.在蓝田人生活的时代,这里气候 ,发现了 、 、 等森林动物的化石,也发现了 、 等草原动物化石。
3.在距今一百万年前后,这里的植被还是以 为主、 为辅,而到距今六十万年前后,就变成以 为主了。这里 丰富, 茂密,是 理想的栖息之地。
4.蓝田附近的渭河两岸,是中国古代许多王朝的建都之地。可是几千年来,随着这一地区 的增加,
被大量开垦,人们多以 作为燃料,统治者又大兴土木,修造 ,致使 大量减少。上游 的破坏,导致 淤塞。到 世纪初,这里就不再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5.人类依赖和利用优越的 ,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 ,但同时过度的 ,破坏了自然环境,又导致了 的衰落。
二、课堂研学
1、蓝田人家园的今昔比较
根据课本内容,完成教材47的表格,并进行交流。
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后果。
讨论:解决的方法
三、合作与交流:对以下格言发表见解
1.古代思想家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2.古代思想家荀子说:“人定胜天。”
3.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三﹚知识归纳
文明古国
发源地
文明出现的时间
城市
文字
宗教
历法
建筑
数学
法律
其它
古代
埃及
太阳历
医学:
古巴
比伦
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



公元前2500年
阿拉伯数字
古中

反馈与检测
请结合课本“沧桑巨变:蓝田人家园的今昔”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在陕西境内生活过的原始人有( )(不定项选择)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E.河姆渡人 F.蓝田人
2.请列举渭河流域植被的变迁
3.请列举渭河流域植被被破坏的原因及后果
4.结合身边事例,谈谈我们中学生能为环保做些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