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教师 学校学科 道德与法治 适用对象 五年级学生教学 内容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人教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10 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 1 课时—勿忘国耻。教材 内容 分析 本课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中的第 四课。这一课由四个板块组成,板块之间具有先后逻辑关系,首先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 及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史实,感知抗日战争时期国家的悲痛记忆,感悟中华民族奋勇抗 争的精神;再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然后领悟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 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最后能用恰当的形式缅怀英烈,树立奋发图强建设国家的志向。 本课时为该课的第一课时,主要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九一 八事变”通过“活动园”“阅读角”栏目,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开端,初步感悟当 时中国的腐败落后和日本帝国主义的贪婪狂暴带给我国沉重的灾难。“南京大屠杀”引 导学生交流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资料,思考设立“国家公祭日” 的意义,使学生从反思中 有所感悟,懂得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树立报国志向。学情 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一般为 11— 12 岁,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相对于低 段来说学习起点比较高。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爱国主义教育,在此基础上要 结合学生情感和发展的需要进行进一步教导。抗日战争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虽然不陌生, 却也是一段年代久远的历史,学生虽有初步了解,但平时接触并不多,所以其对课堂的 参与程度与状态与老师的引导息息相关。学生现有的学习习惯就其年龄段特点而言,不 适宜长篇大论的说教,图片与视频资料的相结合相对来说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 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显然更适合。教学 目标 1.了解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屈辱历史,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 的历时十四年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2.感悟国家屈辱的历史,懂得“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 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懂得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奋发图强、建设国家的伟 大志向。教学 重点 了解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屈辱历史,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 历时十四年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感悟“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教学 懂得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奋发图强、建设国家的伟大志向。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难点课程标准内 容解读 本课的编写是基于《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主题五“我们 的国家”中的第 10 条“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 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力强的爱国志向。 ”而编写的,意在引导学生发现历史信 息,加深国家记忆,增强国家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自我介绍 明确目标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今天我们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10 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 争的胜利》第 1 课时:勿忘国耻。 这是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静心默读。 (PPT 课件出示) 1.了解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屈辱历史,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发 动的历时十四年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2.感悟国家屈辱的历史,懂得“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 3.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懂得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奋发图强、 建设国家的伟大志向。 了解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后,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本 环 节 让 学 生 明 确 本 节 课 的 学 习 目标。直接导入 同学们,在上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伟大的共产党克服重重艰 难,1936 年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然而此时的国家连年内战,国弱民穷, 科技落后,正笼罩在抗日战争的阴影中。抗日战争从 1931 年开始,到 1945 年结束 (出示时间轴) ,持续时间长达 14 年,导致我国 930 多座城市沦 陷,1000 多万劳工被迫在刺刀下干活,3500 多万中国军民牺牲。 这节课,我们将要通过抗日战争的三个重要事件,了解这段刻骨铭 心的历史。 (出示抗日战争重大事件时间轴图) 本环节意 在 通 过 出 示 抗 日 战 争 的 死 伤 人 数 等 数字,使学生 产 生 了 解 抗 日 战 争 的 兴 趣,引出走进 抗 日 战 争 的 历史主题。游览展馆 铭记历史 过渡: 了解历史,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参观历史展馆。接下来,让我 们一起开启“历史之旅” ,从三个历史展馆的游览中,感悟这一段屈辱 的历史。 ( 一) 走进“九一八事变”展馆1.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开始。因此第一站,我们来到九一八历 史展馆。在展馆前,矗立着一块残历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残历碑,说 说你的发现。 学生 1:我发现残历碑上告诉我们,九一八发生在 1931 年 9 月 18 日这一天。 学生 2:我发现残历碑上的碑文,告诉我们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人制造 的铁路爆炸事件,这是一场骗局,却诬陷我们中国军队所为, 以此为借 口挑起战争。 学生 3:这个碑文上还说到,由于中国军队的不抵抗政策,部队战士 忍痛撤退,中国人民也被迫开始了抗日战争。国难面前,却不能反抗, 这是多大的耻辱啊! 学生 4:我观察到,残历碑的整体造型是一个台历,到处都有残缺, 也许这就是“残历碑”名字的由来吧。碑上还有许多圆形的弹孔,隐约 还有一些骷髅的样子。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激烈和可怕。 教师小结:残破的日历,残忍的历史,残历碑静静地矗立在博物馆 前,告诫我们这是一页无法翻动的日历,他记录着我们民族沉痛的记忆。 2.九一八事变后,有一首抗日救亡的歌曲--《松花江上》 ,传唱中 国各地, 这一首歌一直在博物馆的展厅里循环播放。 (出示歌词) 本环节教 师 带 领 学 生 通 过 对 课 文 活 动 园中 残 历 碑 细 节 的 分析与讨论, 使 学 生 在 探 究 活 动 中 展 开 对 九 一 八 事 变 的 初 步 了解。 本环节通 过对歌曲《松 花江上》的歌 词 与 旋 律 使 学 生 了 解 九 一 八 事 变 对 东 北 造 成 的 悲痛历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教师: 同学们,聆听了这首抗战歌曲的片段,结合歌词,你感受到 什么? 学生 1:我感到很悲凉。东北人民被迫离开家乡,被迫与家人分离, 原本美好的生活却被战争给毁坏了,他们是多想和家人团聚啊!学生 2:我觉得不仅是悲凉,还有憎恨。歌词中说到,我国东北本来 有着丰富的资源,却被日本人侵占了。他们把无尽的宝藏掠夺了,据为 己用,实在是太可恶了! 教师小结:是啊,东北人民被迫家庭分离,眼睁睁看着宝贵的自然 资源被侵夺。而且,九一八事变带给东北的变化可不止歌曲中提到的内 容。同学们,你们还知道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侵略者是怎么破坏我国东 北地区吗? 学生 1:我看到资料上说, 日军侵占沈阳后,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随意杀害中国无辜同胞,他们用中国人练习刺刀,还把活人当做靶子, 已经毫无人性了! 学生 2:当时,日本侵略军还占领了东北的奉天兵工厂,那是当时全 国乃至全世界最顶尖的兵工厂,有着先进的兵器, 日军把里面的兵器掠 夺后用来抵抗中国的军队! 教师小结:是啊,那时候的东北人民蒙受了亡国灭种的欺凌,100 多 万平方千米国土沦丧,3000 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九一八事变打开了日本 侵略中国的大门,开启了日本侵略者对东北长达 14 年的殖民统治。我们 不能忘,也不敢忘。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应该在心中拉响警报,勿忘 国耻。 (二) 走进“卢沟桥事变”展馆 日本侵略东北地区 6 年后,野心膨胀,把目光瞄准了整个中国,于 是他们制造了震惊中华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接下来 我们将来到“卢沟桥事变”展馆,去看看那时发生了什么。 (出示视频, 时长 1 分 32 秒) 视频文字: 侵占东北后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陆续运兵入关。到了 1936 年 日军已经是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在同一年日军就侵占了丰台,这 个时候卢沟桥就成了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卢沟桥是一座横跨永定河的古 桥,距离北平城只有 15 公里。1936 年日军占领丰台后这里就成为北平对 外唯一的通道, 日军就开始来卢沟桥附近不断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 年 7 月 7 号晚上十一点, 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名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 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的拒绝后, 日军迅即包围了宛平县 城。次日清晨日军就猛烈进攻宛平城,忍无可忍的中国守军奋起还击, 本 环 节 再 次 深 刻 认 识 九 一 八 事 变 对 东 北 地 区的影响,明 白 九 一 八 事 变 打 开 了 日 本 侵 略 中 华 民族的大门。 本 环 节 通 过 视 频 介 绍,学生了解 卢 沟 桥 事 变 的经过。一天之内就抵挡住了日军的三次进攻,这就是著名的七七事变,是日本 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七七事 变第二天, 中共中央就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 侵略者。7 月 17 号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正式宣布对日作战。 教师:同学们,结合刚才的视频,你们对卢沟桥事变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 1:日本侵略军侵略了中国东北,这都不能满足他们的野心,还 想要占领整个中国! 学生 2:于是,卢沟桥事变打开了他们全面侵华的大门,全国人民也 从那时候开始了全面抗战。(三) 走进“南京大屠杀”展馆 过渡: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 日本在中国各个地区烧杀抢掠,无恶 不作。1937 年 12 月 13 日,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失陷。 日军在南京及附 近地区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这一惨案,是中国近代以来屈辱 历史的最黑暗时刻。 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同学们把不同视角下的“南京大屠杀”资料 都放在了展馆中,还原当年的南京城现场。接下来,同学们可以按下暂 停键,感受那段令人痛心的黑暗历史。 1. 日本侵略者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东京日 日新闻》文字介绍 (出示文字 5 秒) : 1937 年 12 月,日本《东京日 日新闻》刊登向井和野田杀人比赛的报 道。此时,向井已杀了 106 人,野田已杀了 105 人,其中还包括一名儿 童。但两人无法判定谁先杀满 100 人,故相约以杀 150 人为目标,继续 竞赛。 学生 1:这是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在 1937 年 12 月刊登的报道,两 个日本军官因为无法判定谁先杀满 100 人,竟然以杀 150 人为目标进行 比赛,实在是太可耻了!这段史料也说明了, 日本侵略者承认自己犯下 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日军士兵战地日记》文字摘录 (出示文字 5 秒) : 踩着堆积如山的尸体用刺刀乱捅时的心情如同魔鬼一般,鼓足勇气 奋力地捅下去之后,中国兵发出了呜呜的声音。里面既有老人也有小孩。 本环节通 过 学 生 结 合 三 个 视 角 还 原 南 京 大 屠 杀 的 历 史 事 实,全面了解 南 京 大 屠 杀 给 民 族 带 来 的凄惨遭遇。一个不留地杀得干干净净。还曾借刀试着砍下了其首级。这种事情是迄 今为止我从未做过的罕见事。 学生 2:这是一位日本士兵写的战地日记。他踩着堆积如山的尸体, 仍在刺杀我国军民。中国兵毫无还击之力,可怜的老人与小孩也被掠杀。 我不敢想象这个画面,当年的中国人民太可怜了。 2.在场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过渡: 同学们,从日本侵略者的描述中,我们仿佛回到过去南京城 里尸横遍野,哀嚎满地的现场。现场中,有不少外国人目睹了屠杀过程。 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罗伯特 ·威尔逊日记》文字 (出示文字 5 秒) : 一个 17 岁的男孩讲了这样一件事。(上月)14 日大约有一万名年龄在 15~30 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京城到靠近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 人用野战炮、手榴弹和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尸体被抛进了江里, 有一些被堆起来焚烧,而有三个人侥幸地逃脱了。 ——《罗伯特 ·威尔逊日记》 (1938 年 1 月 3 日) 学生 3:美国医生罗伯特 ·威尔逊写的日记记录了,仅仅一天里一万 名 15 到 30 岁的南京市民被烧死炸死,一万名,多么庞大的数字,那些 都是无辜的生命,却被残忍地杀害了。 《拉贝日记》文字 (出示文字 5 秒) : 1938 年 1 月 3 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 2000 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 候,大约 2000 平民被打死。 学生 4:德国人拉贝在日记中写到,作为旁观者,都觉得日本军队是 违反了国际法律的,可想而知当时日本侵略者的行为是多么恶劣! 过渡:在场的外国人都觉得日军残忍至极,何况是亲身经历日军屠 杀,又幸存下来的中国人呢,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讲述。 3.中国幸存者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播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采访视频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采访视频文字:人死了以后,他 ( 日本人) 用汽油烧这些死尸,烧得不能像个人了。 有的呢,小孩走不动, 日本人用刺刀戳死。年纪大走不动了,用刺刀戳 死。马路上尽是死尸。 她一见到“大屠杀”这几个字,要回忆过去的悲痛,她就很伤心, 这是她心中永远的痛。打死了还用开水烫,等我们回来,我爸爸 (被日 军杀死) 脸都被狗舔的不像样子了。 日本鬼子一刺刀,戳了我母亲一刀, 我母亲掉下来了。我妈妈拼命地挣扎,把手撑起来,去拽衣服,把纽扣 解开来,拼命地拽,拽开来给我弟弟吃奶。 让下一代知道这个事,知道我们中国人民 80 多年前遭受日本的杀害, 杀了 30 多万同胞,这是事实。 师:听了幸存者的回忆,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学生 5:80 多年过去了,幸存者们回想起那段历史,回想起日本侵 略军对他们家人做出的暴行,依然流泪痛哭,这段历史带给了他们一生 的阴影。 学生 6:他们的悲惨遭遇,是我们不能感同身受的。我们能做的,是 要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让更多世人看见当年的历史真相。 教师总结:一座城,6 周,30 万,死伤无数、哀鸿遍野。除此以外, 日本侵略军还残暴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妇女。他们来到图书馆抢走图书文 献 88 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 85 万册的藏书量。他们纵火焚 烧南京城里的房屋和商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1937 年生灵涂炭的南京城给我们民族留下的黑暗记忆,是我们国家 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想了解这段历史的同学,可以从这些资料中更深 入地感受当年的真相。 书籍:《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张纯如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何建明 视频:纪录片《1937 · 南京记忆》 纪录片《1937 南京沦陷真相》 学生对不 同 视 角的 南 京 大 屠 杀 进 行讨论,再添 加 相 关 史 实 资料,使学生 认 识 到 战 争 过 程 当中 日 本 侵 略 者 的 残 暴 与 兽 性 行为的可耻; 同 时 为 学 生 搭 建 一 座 遥 远 历 史 与 现 实的桥梁,使 学 生 感 受 到 战争的残酷。珍爱和平 吾辈自强 ( 一) 理解设立“国家公祭日” 的意义 过渡:历史不容忘记,和平来之不易。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 国家繁荣富强,但我们不能忘记曾经受过的屈辱。因此,2014 年第十二 本 环 节 通过“设立南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每年的 12 月 13 日被设立为南 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相信同学们都亲身经历,每年的这一天, 我们都会低头默哀。那么,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你们认为,在幸福和 平的今天,设立国家公祭日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 1:设立国家公祭日,我们可以缅怀死者,寄托哀思,告慰亡灵, 为遇难的三十万同胞默哀。告诉他们国家已经国泰民安,他们不需要为 国家而担心。 学生 2:设立国家公祭日,是为了告诉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警示 世人。我们国家的发展史是艰辛的,因此一定要自立自强,让国家发展 得越来越强大! 学生 3:以史为鉴,能让我们头脑保持清醒,认识到现在的和平生活 有多么来之不易。每年的国家公祭日,我们回想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就会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二) 拥抱新时代,砥砺前行 师:同学们,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要使国家不断发展,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前人已经为我们照亮 了前行之路,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你们现在又能做些什么,来守护好 我们国家呢? 同学们,请按下暂停键,仔细思考。现在,我们来听听几 位同学的想法。 学生 1:经过刚才的学习,我觉得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需要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把振兴中华、珍爱和平的梦想放在心中,激励着 自己努力拼搏。 学生 2:我想要当一名志愿者,告诉世人中国的强大来之不易,和平 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要发愤图强,报效祖国。 学生 3 : 作为新一代少年,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为祖国建设作 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3.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回顾了国家历史上那段苦难的 记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了解和平来之不易,更希望同学们 能清楚现在努力学习对将来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 说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 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 同学们,和平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个人 京 大 屠 杀 死 难 者 国 家 公 祭日的意义” 这 一 问 题 的 讨论,增强学 生 民 族 身 份 的认同感,进 而 从 寄 托 哀 思、铭记历史 上 升 到 珍 爱 和平、吾辈自 强的主题。 本 环 节 使 学 生 以 祖 国 未 来 的 建 设者姿态,讨 论 新 时 代 的 少 年 现 在 该 如何做,为祖 国 的 幸 福 和 平、繁荣强盛 作贡献,从而 激 发 学 生 的 爱国情感。的努力拼搏。让我们不忘初心,携手向前,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明天吧! 课后,请同学们各自搜集一个抗日英烈和爱国民众抗日的故事,为 下一节课做准备。 4.结束语:课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再见!板书设计 10 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振兴中华 珍爱和平 吾辈自强(共47张PPT)2022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0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课时)勿忘国耻学习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屈辱历史,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历时十四年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2.感悟国家屈辱的历史,懂得“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懂得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奋发图强、建设国家的伟大志向。抗日战争1931年9月1945年8月930多座城市沦陷。1000多万劳工被迫在刺刀下干活。3500多万中国军民牺牲。持续时间长达14年1931年9月1945年8月1937年7月1937年12月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十四年抗日战争走进展馆“九一八事变”展馆“卢沟桥事变”展馆“南京大屠杀”展馆残历碑“九一八事变”展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歌曲《松花江上》同学们,通过《松花江上》这首歌,你感受到什么?同学们,通过《松花江上》这首歌,你感受到什么?东北人民被迫离开家乡,被迫与家人分离,他们原本美好的生活却被战争给毁坏了。同学们,通过《松花江上》这首歌,你感受到什么?东北有着丰富的资源,却被日本人侵占了。他们把无尽的宝藏掠夺了,据为己用,实在是太可恶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是怎么破坏我国东北地区?交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是怎么破坏我国东北地区?日军侵占沈阳后,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随意杀害中国无辜同胞,他们用中国人练习刺刀,还把活人当做靶子。日本侵略军还占领了东北的奉天兵工厂,那是当时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顶尖的兵工厂,有着先进的兵器,日军把里面的兵器掠夺后用来抵抗中国的军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是怎么破坏我国东北地区?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937年7月7日1937年12月13日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十四年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的开端“卢沟桥事变”展馆结合刚才的视频,你们对卢沟桥事变有了哪些了解?思考:日本侵略军侵略了中国东北,这都不能满足他们的野心,还想要占领整个中国。结合刚才的视频,你们对卢沟桥事变有了哪些了解?卢沟桥事变打开了他们全面侵华的大门,全国人民也从那时候开始了全面抗战。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937年7月7日1937年12月13日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十四年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的开端全面侵华全面抗战最黑暗的屈辱“南京大屠杀”展馆日本侵略者视角中国幸存者视角在场外国人视角日本侵略者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刊登向井和野田杀人比赛的报道。此时,向井已杀了106人,野田已杀了105人,其中还包括一名儿童。但两人无法判定谁先杀满100人,故相约以杀150人为目标,继续竞赛。日本侵略者承认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侵略者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踩着堆积如山的尸体用刺刀乱捅时的心情如同魔鬼一般,鼓足勇气奋力地捅下去之后,中国兵发出了呜呜的声音。里面既有老人也有小孩。一个不留地杀得干干净净。还曾借刀试着砍下了其首级。这种事情是迄今为止我从未做过的罕见事。--《南京大屠杀:日军士兵战地日记》《南京大屠杀:日军士兵战地日记》在场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在场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8年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拉贝日记》《拉贝日记》中国幸存者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中国幸存者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回想起那段历史,回想起日本侵略军对他们家人做出的暴行,依然流泪痛哭,这段历史带给了他们一生的阴影。中国幸存者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他们的悲惨遭遇,是我们不能感同身受的。我们能做的,是要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让更多世人看见当年的历史真相。“南京大屠杀”的屈辱历史残害妇女,成千上万妇女被强暴。文化掠夺,抢走88万图书文献。抢劫纵火,焚烧房屋和商铺。……“南京大屠杀”拓展资料书籍《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何建明视频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纪录片《1937南京沦陷真相》和平年代 繁荣富强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每年的12月13日被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幸福和平的今天,设立国家公祭日有什么意义呢?思考:在幸福和平的今天,你们认为设立国家公祭日有什么意义呢?缅怀死者,寄托哀思,告慰亡灵,为遇难的30万同胞默哀。告诉他们国家已经国泰民安,他们不需要为国家而担心。铭记历史,警示世人。我们国家的发展史是艰辛的,因此一定要自立自强,让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强大!在幸福和平的今天,你们认为设立国家公祭日有什么意义呢?以史为鉴,能让我们头脑保持清醒,认识到现在的和平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在幸福和平的今天,你们认为设立国家公祭日有什么意义呢?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你们现在又能做些什么,来守护好我们国家呢?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你们现在又能做些什么,来守护好我们国家呢?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把振兴中华、珍爱和平的梦想放在心中,激励着自己努力拼搏。当一名志愿者,告诉世人中国的强大来之不易,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要发愤图强,报效祖国。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你们现在又能做些什么,来守护好我们国家呢?作为新一代少年,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为祖国建设作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你们现在又能做些什么,来守护好我们国家呢?“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铭记历史振兴中华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10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吾辈自强搜集一个抗日英烈和爱国民众抗日的故事。实践活动: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mp4 10.1勿忘国耻.docx 10.1勿忘国耻.pptx 2.mp4 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