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自由平等的追求课件(27 张ppt+ 2个视频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自由平等的追求课件(27 张ppt+ 2个视频 )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重点: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难点: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如何践行平等。
2、能力目标: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意义, 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平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 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经验导入
①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必须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定性为不良行为。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但不能超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我们要自觉守法,依法办事,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
“自由”是我国宪法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词汇,宪法有纲领性的“自由清单”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
课堂探究:
结合第一单元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宪法有纲领性的‘自由清单‘”的?
一单元《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正确认识且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1、如何珍视自由?
政治
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住宅不受侵犯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
权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二、人身自由
探究与分享:
唐某在微博上发表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对”,招致唐某不满。唐某回帖辱骂关某,称其“驴唇不对马嘴”,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关某以遭受精神损害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众多网友跟帖评论唐某“微博骂人”事件。
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
唐某的言行侵害了关某的人格尊严权,没有做到自觉守法,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
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P102
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政府论》
如何珍视自由?P104①-②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思想上)P104一
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行动上)P104二
知识归纳
二 践行平等
1944年,陈云主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和供给保障工作。由于身体不好,出汗多,他穿的军装破得快,打了不少补丁。管后勤的同志看到后,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送给陈云一套新军装。陈云知道后,非常严肃地对这位同志说:“你是只给我发新军装,还是给陕甘宁边区所有的同志都发?现在不到发军装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探究与分享
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1.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2.特权的表现
利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
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已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的制裁
2.如何践行平等?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P103
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小小辩论会
被告人王某因犯抢劫罪一审被判死刑,上诉期间旧病复发并急剧恶化,生命垂危。看守所将其送往医院紧急救治,并承担了数万元医疗费用,最终将王某抢救过来,这名犯人对自己的罪行痛悔不已。
讨论:一审被判死刑的犯罪分子还该不该重金抢救
正方:死刑犯也享有生命健康权,对死刑犯的救治恰恰是人类尊重生命的道德要求。
反方:不应该浪费国家有限的财力去救治一个死刑犯,用公共资源去救治一个已经注定无法挽回的生命不值得。
法律链接
《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就业歧视
活动:漫画分析
1、上述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现象?
2、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平等现象?
3、这些现象有什么危害?
4、说一说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这些现象?
就业歧视不平等的现象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态度)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活动七:案件传真
残疾人郑某、刘某购买了深航ZH9852航班从首都机场飞往深圳的电子客票。在办理登机手续时,以原告身体残疾不能行走为由,拒绝原告登机。之后,原告经查询发现,被告网站上挂有《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旅客、行李国内运输总条件》一文,其中第十一章“限制运输和拒绝运输”的第三十八条第十二款规定“完全不能走动的轮椅旅客不予承运”。原告认为,残疾人的平等权受《宪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保护,被告的相关歧视性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原告认为,被告的拒载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平等权及人格尊严权,请求确认被告侵害了原告平等权和人格尊严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
被拒上飞机,残疾人索赔1元,此案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
(4)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4)践行平等,就要将平等原则落到日常生活中。
践行平等
珍视自由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自由平等的追求
课堂练习
1 【2021 凉山州】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但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平等现象,下列选项体现不平等现象的是(  )
A.公交车上“老弱病残孕”专座
B.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D.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
C
A
2 【2021 荆州】对如图漫画中就业歧视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就业歧视侵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②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③不必在意,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④要反对霸权,霸权是平等的大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1年5月17日上午,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克勤受贿案,对被告人杨克勤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这一案例告诉我们珍视自由(   )
①应当有所顾忌,不张扬个性
②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③要自觉守法,依法行使权利
④要自我约束,不能有任何自由想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4 2020年11月12日下午,广州街头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方是价值百万的豪车,一方是收废品的三轮车。经查看监控,发现三轮车主李某违法闯红灯,交警判罚李某承担估价十多万元的修理费用。该判罚结果引起人们的热议:
“同情弱者是人之常情,交警如此判罚有失公平。”
“违法担责无关强弱,法律是人们的一切活动准绳。”
……
根据以上评论,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①同情弱者是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表现。②交警判罚的结果捍卫了法律的尊严,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强弱无关,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④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批评、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⑤作为公民,要提升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自觉遵纪守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