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七上§1.1艳丽多姿的生物(2)课后练习姓名1、秋末冬初,杨树、柳树等落叶树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等植物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A.落叶树和针叶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落叶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C.针叶树比落叶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D.落叶树与针叶树进行着生存竞争2、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是( )A. 玉米、蝗虫、猫头鹰、鲫鱼属于陆生动物B. 小麦、高粱、玉米、大豆等属于粮食作物C. 鸡、鸭、鹅、狗属于家禽D. 鲫鱼、家鸭、鹅、海蜇属于水生生物3、传说中的龙的体表有鳞片,有四肢和牙齿、有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4、蜥蜴和蛇等爬行动物的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有利于( )A.减少体内水分蒸发和保护身体 B.协助呼吸C.自由运动 D.保持体表湿润5、下列关于陆生动物对环境适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都具有支持躯体的脊柱C.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肺 D.都具有维持恒定体温的结构6、下列陆生动物的身体结构与防止水分蒸发没有关系的是( )A. 蛇的角质细鳞 B. 乌龟的“盔甲” C. 兔的膈肌 D. 蝗虫的外骨骼7、小明同学在观察蚯蚓时准备以下用具,你认为哪一组更符合题意( )A. 玻璃缸 清水 B. 培养皿 放大镜 C. 解剖盘 清水 D. 培养皿、吸盘、清水8、关于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B.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C.家兔用肺和气囊呼吸适应多变的环境 D.昆虫的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的生活环境9、成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很久的词组或短句,其中蕴含丰富的趣味生物学知识。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成语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0、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11、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蓝布上,实验者先背对蓝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是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12、请回答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几个问题资料背景:“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如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许多轻微的电击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相应的假设: ;③如果用鸡做实验,发现通过18次的“尝试与错误”后,取到食物。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④如果增加实验中的障碍,预计鸡绕道取食所经过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______。参考答案1、A 2、B 3、C 4、A 5、A6、C 7、C 8、C 9、B 10、C11、C12、(1)动物能否绕道取食?(2)动物能绕道取食(3)动物经过多次尝试与错误后取到食物(4)增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清风明月(共28张PPT)华师大版 七上§1 .1 艳丽多姿的生物(2)---陆生动物1、陆生动物的栖息地是陆地。2、陆生动物指在陆地生活的动物。3、绝大多数都呼吸空气。4、陆地能为陆生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但是,陆地上的水分不充分,环境条件复杂,陆生动物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多种多样。一、陆生动物:二、陆生动物身体结构特征方面对陆地环境的适应:陆生动物在进化上起源于水生动物。陆生高等动物生活在陆地上,为了适应陆地环境,身体结构有了较大的进化。1、具有发达的附肢:发达的附肢能支撑身体,主动捕食,并逃避敌害;这是一种动物对陆地环境复杂多变的一种适应。(点击图片可播放)视频:陆生动物发达的附肢2、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体表:陆生动物生活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其皮肤蒸发、呼吸和排泄都可能造成身体的失水,为了保证体内的水分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体表。这也是动物对陆地环境中相对干燥的一种适应。3、 几种适应环境的特化动物:A、 鸟类鸟类虽然可以在空中飞翔,但仍然要在陆地上觅食、筑巢,它们是一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化陆生动物。鸟类通过进化使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翼,体表有羽毛,长骨中空,胸肌发达,无牙齿、直肠很短、没有膀胱而随时排泄,以适应空中飞行。有些鸟还有迁徙习性。B、绵羊绵羊生活在北方草原,绵羊对生活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冬季到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以抵御严寒的气候;而夏季到来之前,皮肤则脱去部分绒毛,以适应夏季火热的气候。C、骆驼骆驼生活沙漠中。四肢底部有厚皮,适于沙地行走;驼峰内贮有脂肪,其分解能产生水和能量,以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有三个胃,第一个胃能贮水,善于耐饥渴,能长时间不喝水在沙漠上行走,适应沙漠环境,号称“沙漠之舟”。D、蝙蝠蝙蝠是地球上哺乳动物中唯一具有飞翔能力的类群。前肢与后肢之间有薄而无毛的翼膜。蝙蝠视力差,在飞行中能发出超声波信号,它根据超声波的反射信号,判断周围的障碍物,确定捕食的蚊、蝇和蛾等昆虫的方位。大自然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许多动物为了生存进化出了许多奇特的技能。动物的伪装技术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动物界有很多的伪装大师,生活在野外的动物,利用伪装来隐藏自己是它们的生存手段之一。动物常见的“伪装术”拟态保护色警戒色三、陆生动物的奇特的自我保护方式:伪装术(点击图片可播放)活 动:找一找,下列各图中有动物吗?1、拟态: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叫拟态或称生物学拟态。又名“避役”,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爬行动物。它能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 体色:在绿草丛中时呈绿色,在枯黄的树干上时呈树皮色,夜间体色为黄白色,天亮 时又呈暗绿色,在阳光下还会闪闪发光。这是因为它的皮肤中含有各种色素细胞, 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它能随时调节这些色素细胞的活动,因而呈现不同的体色。B、保护色: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C、警戒色: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或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在陆地上,还有一些动物生活在地下。1、鼠:鼠是一种啮齿类哺乳动物,体形有大有小,种类多,而且繁殖很快,生命力很强。老鼠身体呈锥形,会打洞、上树,会爬山、涉水,对人类危害极大。鼠夜间活动,白天 藏于洞穴中。鼠对农业和人类危害很大。四、几种常见的穴居动物2、蚯蚓蚯蚓也是一种穴居动物,蚯蚓像个圆滚滚的细长筒子,两头都是尖尖的,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靠近前端有一个明显的环带,体表具刚毛。蚯蚓没有鼻、眼、耳等,也没有呼吸器官,通过体表的气体扩散而进行呼吸作用。蚯蚓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蚯蚓挖穴松土、分解有机物,为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课堂小结1、陆动物起源于水生动物。陆生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环境,进化出发达的附肢和可防止水分散失的体表。2、鸟类通过进化使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翼,以适应在空中飞行。3、陆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不稳定,使陆生动物进化出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如鸟类的迁徙等。4、陆生动物躲避敌害和捕食的方式多种多样。课堂练习1、下列不属于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是( )A.骨骼中轻 B.脖子较长C.体表有羽毛 D.身体纺锤形B课堂练习2、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是( )①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②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做出及时的反应③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④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骨骼,用于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逃避敌害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A课堂小练3、竹枝中有一种昆虫,它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是 属 于(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适应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课堂小练4、在荔枝开花的季节,果农放养了许多蜜蜂,这对荔枝的意义是( )A.促进开花 B.帮助传粉 C.消灭病虫害 D.促进果实成熟B课堂练习8、下列关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大多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B. 都有支撑身体的附肢C. 都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肺D. 都有维持恒定体温的结构A课堂小练4、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它体温升到46℃时,才会出汗,这是骆驼( )A、对荒漠变化的适应 B、对干旱环境的适应C、对温度变化的适应 D、对自己身体的适应B课堂练习9、冬季雷鸟从灰色羽毛换上白色羽毛以适应降雪的环境:(1)雷鸟冬季换毛,其主导因素是 。(2)雷鸟从灰色羽毛换上白色羽毛,以适应冬季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这种适应现象称为 。(3)如果冬季降雪较晚或较少,雷鸟白色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称为 。光照(日照时间的长短) 保护色适应的相对性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七上§1.1艳丽多姿的生物(2)预学案姓名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一、知识点预习:1、陆生动物在进化上起源于 动物。2、陆生高等动物生活在陆地上,有发达的 支撑身体,主动捕食,逃避敌人,并有 的身体表面,这些是它们对陆地环境的 。3、鸟类的身体呈 形,前肢变成 ,以适应空中飞行。4、蝙蝠是地球上 动物中唯一具有飞翔能力的类群。前肢与后肢之间有 的翼膜。蝙蝠的视力 ;,在飞行中能发出 信号,它根据超声波的 信号, 判断周围的障碍物,确定捕食的蚊、蝇和蛾等昆虫的方位。5、陆生动物栖息地的 ,陆地的气候、土壤和生物环境经常有变化, 陆生动物对环境的变化也产生了许多适应。6、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绵羊,在 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以抵御严寒的气候;而在 到来之前,皮肤则脱去部分绒毛,以适应夏季炎热的气候。7、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四肢底部有 ,适于沙地行走。驼峰内贮有 , 其分解能产生水并释放能量。骆驼有 胃,第一个胃能贮 ,因此,它善耐饥渴,能长时间不喝水在沙漠上行走,适应 环境,号称“沙漠之舟”。8、动物常利用自身的体形和体色来迷惑敌人。如竹节虫的 态、螳螂的 色、毛毛虫的 色。9、鼠生活在地下,它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也与地下生活相适应,如身体 形,常在地下打洞,白天 ,晚上 。二、知识点运用:1、“大树下面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这说明( )A.植物生长需要蒸腾作用 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空气会影响植物的生存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是(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利于在沙漠中生存B.枯叶蝶形似枯叶,不易被敌害发现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D.青草丛中的蝗虫,其体色呈绿色3、下列关于陆生动物对环境适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B.都具有支持躯体的脊柱C.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肺D.都具有维持恒定体温的结构4、青蛙冬天要冬眠,这是因为( )A..对缺少食物环境的适应B.对逃避敌害的适应C.对自身体温不恒定的适应D.对无法进行正常的呼吸的适应5、在探究土壤干湿度对蚯蚓生活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设计错误的是( )A.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10条B.甲、乙两容器都放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C.甲容器放入湿润土壤、乙容器放入干燥土壤D.甲、乙两容器均用不透气的保鲜膜来封口6、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的多,你认为这是为了( )A.听觉更灵敏B.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C.适应北极寒冷环境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参考答案:一、知识点部分:1、水生2、附肢 防止水分散失 适应3、纺锤 翼4、哺乳 薄而无毛 差 超声波 反射5、环境不稳定6、冬季 夏季7、厚皮 脂肪 三个 水 沙漠8、拟 保护 警戒9、锥 藏于洞穴 出来活动二、知识运用部分:1、B 2、C 3、A 4、C 5、D 6、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动物的伪装.mpg HS版七上1.1艳丽多姿的生物(2).pptx HS版七上1.1艳丽多姿的生物(2)课后小练.doc HS版七上1.1艳丽多姿的生物(2)预学案.doc 动物强壮的肢体.m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