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德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2022. 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墨子主张选拔贤人管理政治,“不别贫富、贵贱、远迩、亲疏”;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韩非主张“任能而授官”。这反映出
A.诸子百家思想趋于一致
B.传统民本思想逐渐形成
C.各国变法取得显著成效
D.社会关系出现剧烈变动
2.两汉时期,朝廷令公卿举奏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民间歌谣,作为官吏升黜的重要依据。这反映出汉代
A.民间歌谣决定官员升迁
B.政府注重对官吏的多重监督
C.政出多门导致社会动荡
D.考课制度避免了主观随意性
3.南朝宋孝武帝刘裕任用出身贫寒的戴法兴、巢尚之等人担任中枢机构要职,负责协助皇帝起草诏令决策国家大事,从而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出
A.门阀士族政治结束.
B.庶族地主掌握权力中枢
C.君主权力有所强化
D.九品中正制已遭到废弃
4.图1为南宋刘松年创作的《罗汉图》。该图将佛教壁画中守护在菩萨身边的罗汉,变成游山玩水的世俗僧人,其形象已不再具有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旁绘一小僧展衣接受树上猿猴献果。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艺术风格变化
B.佛教的传播影响主流思想变动
C.绘画技术进步促进宗教艺术发展
D.儒学世俗化带动社会风气变迁
5.黄宗羲认为,“天下之治乱”在于“万民之忧乐”,而非在于一家一姓之兴亡。君、臣皆应将天下万民作为治理天下的中心,臣子应将其对君主的“忠”移至天下万民,应将天下百姓作为其出仕、服务之首要对象。该主张
A.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B.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C.凸显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D.推动了明末清初社会变革
6.太平军创兴之时,实行人无私财原则的圣库供给制度。定都天京后,把城市人民的经济生活也纳入圣库的供给范围。这一做法旨在
A.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B.保障太平军的供给
C.满足民众生活的需求D.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7.表1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对华商品贸易输出情况统计(单位:两;指数:1913年为100)。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侵华势力出现此消彼长B.国际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C.中国贸易逆差得到扭转D.中国经济发展环境趋于宽松
8.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改变了“工农联合专政”“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等提法。“人民”除了原来所列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外,加入了民族资产阶级,即所谓“四个朋友”。这一改变
A.致力于推翻南京国民政府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C.有利于革命后的经济恢复D.改变了民主革命的方向
9.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图2为会议印发的介绍国外、境外经济快速发展的若干专题材料。这反映出当时中央
A.注意借鉴不同类型经济发展模式
B.决定扩大我国私营经济
C.已经理顺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D.要求沿海率先对外开放
10.据《法理概要》所述,每一个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该国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与市民法相比,万民法
A.适用于古罗马统治下的所有人B.生成了自然法的理念
C.限于解决不同民族之间的问题D.适用的地域更加广阔
11.11世纪初,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每当提名新主教时,首先接受这位主教的臣服与效忠,然后授予其象征宗教权力的权戒与权杖,再使其正式就职。这反映出在英格兰
A.天主教会变相控制世俗力量B.王权对教会的控制有所加强
C.宗教权力已经失去实际意义D.王权与教权的矛盾逐渐消除
12.位于墨西哥城的三文化广场包含了阿兹特克人的金字塔、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和现代墨西哥议会(后改为外交部)大厦。广场上的碑文写道:“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这体现出
A.对殖民罪恶的深度痛恨B.对文化包容的不懈追求
C.对印第安文明的高度赞扬D.对文明交融的理性反思
13.图3为1919年伯特·托马斯所作漫画《欧洲孩童秀》。画中美国总统威尔逊为评判员,欧洲各国则在搞“孩童秀”。这反映出
A.美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B.欧洲各国利益诉求日益趋同
C.英国已不能主导国际事务D.列强国际地位深受战争影响
14.列宁指出,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这反映出列宁
A.找到了实现工业化的新途径B.对市场和货币作用的新认识
C.表达了建立市场经济的新愿望D.对直接过渡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15.图4为1945、1955、1965、1975年各大洲的联合国成员国数量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甲代表的洲是
A.非洲B.亚洲C.欧洲D.美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2分,17题15分,18题12分,19题16分,共55分。
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成祖迁都北京,作何考量?
材料一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材料二 天地间之形势,大抵无如燕京,其次则关中。洛阳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然视汴犹为上游焉。若金陵则僻在东南,不足控驭西北,非胜地也。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
材料三 有明都燕不过二百 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困于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敞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
——黄宗義《明夷待访录》
分析说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利弊。(12 分)
17.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这民族站得住或站不住,就要看民族 自觉心的强弱何如。所谓自觉心,最要紧的是觉得自己是“整个的国民”,永远不可分裂不可磨灭。
……我们断断乎不肯自己看轻了自己。确信我们是世界人类的优秀分子,不能屈服在别的民族底下,这便是我们几千年来能够自立的根本精神。
……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会自动,自然会自立;一个人会自立,国民里头便多得一个优良分子;个个人会自立,国家当然自立起来了。
……国民志气一旦颓丧了,那民族便永远翻不转身来。……只求国民别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别要把志气衰颓下去,将来在全人类文化上,大事业正多着哩。我们今天替国家做满十岁的头一回整寿,看着过去的成绩,想起将来的希望,把我欢喜得几乎要发狂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921年10月10日双十节天津学界全体庆祝会讲演)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5分)
18.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个体户成为受欢迎的职业。90年代,许多人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到私营工商界,“下海”成为这一时代的热词。热门行业变成了海关、外企、银行、证券等。进入21世纪,通讯、网络、IT等成为热门行业;文化娱乐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外企依然受欢迎,翻译、同声传译等成为人才紧缺职位。2010 年以来,健身教练、营养师、宠物医生等职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我国的职业分类也不断调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共收录了1838个职业。2015 年,重新修订时新增“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快递员”等职业。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了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13个新职业信息。
——据《改革开放40年,来看看我们的职业变迁》等整理
材料二 1982-2010 年我国职业结构的变迁(%)
注:A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B为专业技术人员,C为办事员和有关人员,D为商业人员服务业,E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F为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G为其他人员。
——据杨胜利李嘉慧《我国职业结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结构变迁”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分)
19.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小说《玛丽·巴顿》创作于1846-1847 年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小说梗概如下:
约翰·巴顿是曼彻斯特一名普通织工。他仇视资本家工厂主,而且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老板们的生活总是那么富裕,坐享安逸,而工人们拼死拼活地卖力干活,却连一家人的温饱都难以维持。
约翰·巴顿参加了工会组织,热心于为工人争取应有的权益。他与工会代表去议会请愿,但是被议会拒绝。于是工会的工人们要求和厂主直接谈判,增加工资。可是厂主里面以哈利·卡逊为首的激烈派坚决拒绝答应工人的提案,还嘲笑他们的贫穷瘦弱。这种侮辱激怒了工人,他们准备暗杀哈利·卡逊。工人们以抽签的方式,决定由约翰·巴顿去执行这项复仇行动。约翰·巴顿的任务虽然顺利地完成了,可是他良心上受到了极大的谴责。
根据上述梗概归纳作品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16分)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D2.B3.C4.A5.C6.B7.D8.C9.A10.D11.B12.D13.D
14.B15.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2分,17题15分,18题12分,19题16分,共55分。
16.(12分)
利:
(1)从以北京为城具有一定历史基础角度作答;如:历史上多个政权以北京为都
城;朱棣在北京经营多年。(2分)
(2)从以北京为都城具有相对有利的现实条件角度作答:
①从北京战略地位角度作答;如:北京地区战略地位非常突出,便于控制全国。关
中、洛阳、南京等地则不具备此条件。(2分)
②从防御蒙古等少数民族角度作答。(2分)
弊:
(1)从军事上安全系数过低的角度作答;如:面临少数民族的冲击,边境压力大。
(2分)
(2)从政治上礼乐教化难行的角度作答;如:北京是边防重地,政府疲于应对外来进
攻,不利于礼乐政教的有效建设。(2分)
(3)从加重经济负担的角度作答。如:经济重心在南方,北京作为都城,需要大量的
粮食以及财政的转运,造成了江南之民疲于运输物资,政府大量资金用于河道建设,财
政负担沉重。(2分)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17.(15分)
示例
梁启超认为,国民自觉国家就能自立。我赞同该观点。(3分)
历史上,中国人民的觉醒显示出无比巨大的力量。五四运动就是一场以先进知识
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成为中国旧民
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0世纪2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动
军阀统治,中国各革命阶层联合起来,掀起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
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国面
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促成全民族抗战,从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分)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第1页(共2页)
梁启超观点提出于1921年,当时值中华民国成立十周年,民国的经济、文化取得了
较大发展,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发展仍然很落后。梁启超强调此观点,是为
了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为建设中国为一伟大国家而努力。(4分)
国民自觉自强自立,对于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具有重大意义。(2分)
(说明:评析材料其他观点,只要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皆可的情赋分)
18.(12分)
示例
论题:我国职业结构的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阐述:我国的职业结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断变化,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
职业消亡,一些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职业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鼓励个体经营,出现了个体工商业。90年代,十四
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得
到解放,纷纷“下海”从事私营工商业,进入海关、外企等部门工作也成为很多人的追求。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员大幅下降,从事商业人员大幅增长。进入21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职业变迁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
发展,一大批相关职业出现,如电子商务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也发展变化,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文化娱乐行业发展,健身教练、营养师等
职业发展。
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变化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随着时代的发
展而不断调整。
19.(16分)
现象:曼彻斯特织工、工厂主身份反映出工厂的出现和工厂制度的形成。工人难以
维持温饱、仇视工厂主,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差距,阶级矛盾加剧。织工组织工
会、请愿并与工厂主谈判,反映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对工厂主进行暗杀,反映了工人斗
争方式存在历史局限性。(6分)
阐释: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工厂和工
制度出现。社会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资本家加剧了对工人的剥削,使得工人日益贫
困,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人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力展
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开展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
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6分)
工厂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社会分化也加剧了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工
人阶级的壮大与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条件。工人阶级的斗争客观上也
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4分)》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