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单元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单元测试卷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德国人侵占波兰后,许多人提出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对材料中“躲避灾难的政策”评论正确的是( )
A. 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B. 加速了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的步伐
C. 彻底满足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D. 促使英法与法西斯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2.关于九一八事变与卢沟桥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的反抗 B. 日本进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 都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3.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
A. 图1 B. 图2 C. 图3 D. 图4
4.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用上述内容否认或掩盖的罪行是( )
①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 ②潘家峪惨案 ③南京大屠杀 ④七三一部队用中国人进行细菌式武器试验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武汉会战 B. 南京大屠杀 C. 长沙会战 D. 旅顺大屠杀
7.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
A. 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 B. 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C.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8.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他们歪曲南京大屠杀,抹杀侵略史实,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对这些行径,我们中学生的态度是( )
①用历史事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 ②将日本人民同日本右翼分子区别开来
③憎恶、痛恨侵略战争,热爱、维护世界和平 ④反感、厌恶日本人,抵制、损毁日货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9.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最大规模、成为一场真正的世界大战的事件……( )
A. 德国突袭波兰 B. 苏德斯大林格勒战役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10.下列与二战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慕尼黑会议 ③诺曼底登陆 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二战爆发后,美国修改中立法,规定可以出售军火,但要用现金购买,而且要自己运输.这一规定最有利于( )
A. 中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12.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记载:“12月7日,星期日,在首相别墅,我的美国客人──无线电收音机中──九点钟的消息:日本进攻美国。”这段回忆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 阿拉曼战役 B. 不列颠之战 C. 中途岛战役 D. 偷袭珍珠港
13.假如你是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摄影记者,你拍摄了许多国家的城市遭受法西斯国家攻击的纪实片。从这些纪实片中,不可能看到( )
A. 英国的伦敦 B. 苏联的莫斯科 C. 美国的华盛顿 D. 中国的南京
14.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主观喜恶。观察下图漫画《睁开眼睛》,迫使其“睁开眼睛”的历史事件是( )
A. 德国突袭波兰 B. 德国突袭苏联 C. 珍珠港事件 D. 雅尔塔会议
15.(扭转时局的联合)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但为了共同目标,它们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联合”的共同目标是( )
A. 摧毁法西斯 B. 规划战后格局 C. 建立联合国 D. 结束美苏冷战
16.学习历史需要有清晰的时序感。小王同学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请帮他在其中的①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
A. 《三国同盟条约》签署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开罗会议
17.如图资料取自二战期间一份重要的文件,从中可以证明钓鱼岛就是中国的领土,从而批驳了日本政府觊觎钓鱼岛的野心。这份国际性文件是( )
《开罗宣言》 B. 《联合国家宣言》
C. 《慕尼黑协定》 D. 《凡尔赛条约》
18.“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不列颠之战是德国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闪电战的破产
②诺曼底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③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会议,它规划了战后世界和平
④苏德战场中莫斯科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19.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下列卡片内容正确的是( )
A. “二战”爆发的标志:日本偷袭珍珠港 B. “二战”结束的标志: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C. “二战”转折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D.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20.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歼灭日本军队一万多人 ②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③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4分)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2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回顾历史】
材料一 
(1)法西斯侵略在战争初期能屡屡得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如表:
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时 4年 6年
参战国家 30多个 60多个
卷入人口 15亿多 约20亿
伤亡人数 3 000多万 6 000多万
经济损失 3 300多亿美元 4万多亿美元
(2)结合表格的数据,请你概括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4分)
【认识历史】
材料三 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访问德国纳粹曾经侵略的波兰,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这位总理在敬献花圈后,突然下跪,这成为德国与邻国历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一幕。(图一)
材料四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憾。(图二)
(3)对比以上材料,德日两国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罪魁祸首,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
【感悟历史】
(4)战争是残酷的、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应该从两次世界大战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4分)
23.20世纪初以来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硝烟已经殆尽,却给整个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今天,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8分)
【忆战争之殇】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
名称 时间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4年多 30多个 15亿 0.3亿 3 300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年多 60多个 20亿 0.6亿 4万多亿美元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上表所示内容说明了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有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作战,分别说出各自对立的集团名称。(4分)
【析战争之果】
材料二 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举行所谓“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首脑操纵了这次会议。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是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它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摘自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巴黎会议上签订的哪个条约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概括该条约对中国主权的损害。(4分)
24.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经过激烈斗争,1946年5月3日正式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这次审判最终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的28名甲级战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东条英机等7名主要甲级战犯被判死刑。后来,由于美国急欲把日本变成反共的东方前哨阵地,对日本战犯竭力庇护和大批释放,到1958年4月7日,所有未服满刑期的战犯都得到了赦免。——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材料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其“野蛮和残暴”的行径有哪些(举两例)?(6分)
(2)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背景是什么?中国法官能排在审判席前列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认识。(4分)
25.2020年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蒋介石也看到:“今日的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他在7月17日庐山谈话上说了一句名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材料二:以下是某同学自学时所作的读书笔记节选。
时间:1931-1945年,是苏联、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的三倍半。
结果:中日战场毙伤和俘获日军155万余人,占日军在“二战”中军队伤亡人数的75%以上;中国军民伤亡3587.9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评价: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1)说说上述国共双方抗日主张提出的背景,以及对此后抗日形势产生的影响。 (4分)
(2)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 (4分)
(3)从国家民族利益的角度分析,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史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4分)
(
1
)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测试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大题,共60分)
21(10分)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
————————————————————————————————————————————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6分)
(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
(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4分)
(1)(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2分)
(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A 2. A 3. D 4. B 5. D 6. B 7. A 8. A 9. C 10. B 11. C 12. D 13. C 14. C 15. A 16. C 17. A 18. C 19. D 20. D
二、材料分析题
21(10分)
(1)“九一八”事变。(2分)
(2)“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4分)
(3)南京大屠杀。(2分)
(4)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分)
22.(16分)
(1)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4分)
(2)历时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都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4分)
(3)德国正视历史,反思历史;日本歪曲历史,否认侵略战争。(4分)
(4)要正视历史,深刻反省战争罪行;团结就是力量;不能纵容侵略,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求得共同发展;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4分)
23.(8分)
(1)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VS协约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轴心国集团VS世界反法西斯同盟。(4分)
(2)《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规定把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移交给日本。(4分)
24.(14分)
(1)力量:德、意、日法西斯。表现: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焚烧书籍;日本法西斯制造南京大屠杀等(德、意、日法西斯野蛮和残暴的事件均可)。(6分)
(2)背景:日本法西斯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结束。原因: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4分)
(3)使日本承担战争责任,反思战争,走上和平发展道路(或“肯定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对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但由于审判不彻底,给日本右翼势力留下死灰复燃的土壤。(言之有理即可)(4分)
25. (12分)
(1)“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标志: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分)
(2)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4分)
(3)中国坚持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要加强团结,坚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 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