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4.1 概念的概述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导入新课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准确把握概念正确运用判断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人们常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究竟是什么?核心内容:什么样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阅读提纲一、概念的概述1.事物的属性及分类是什么?2.什么是概念?概念具有什么性质?3.概念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概念与词语有什么关系?4.概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什么是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关系?6.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有哪些?什么是相容关系?什么是不相容关系?7.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又分别可分成哪些类型?合作探究《新论·鄙名第十七》载:“庄里有人,字其长子曰盗,次子曰殴,盗持衣出耨,其母呼之曰:'盗!’吏因缚之。其母呼殴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盗几至于殪。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这是因为母亲与官吏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的。同为“盗”,母亲理解为“长子之名”, 官吏理解为“盗贼”;同为“殴”,母亲理解为“次子之名”, 官吏理解为“殴打”。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明确概念,就有可能引起概念混淆,造成误解。讲授新课㈠概念的含义1.事物的属性及分类是什么?①属性:事物总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②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例如:“苹果是红色的”。其中“红色”是“苹果”的性质。“3大于2”,这里“大于”表示的是“3”与“2”的关系。非本质属性:是指既为某事物所具有,也可能为其它事物所具有的属性。例如:“人都有逃生的本能”,“逃生”属于非本质属性讲授新课2.什么是概念?概念具有什么性质?①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②概念的性质: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例如:在表示“人”这个概念时,“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认识了这些本质属性,才能产生“人”的概念。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讲授新课3.概念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概念与词语有什么关系?⑴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概念语词事物的本质属性思维形式(对事物作出的反映)思维的内容(反映的对象)(标识这一反映的符号)体现为表达语言形式讲授新课㈠概念的含义⑵ 概念和语词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①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父亲”和“爸爸”“爹爹”“father”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例如:“道”这个词表达的含义就有多种,即一词多义。道听途说 “路”的意思;河道 “水流通行的途径”的意思;同道之人 “方向”的意思;生财有道 “方式、方法”的意思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易混易错比较概念与语词(1)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概念的体现者,没有语词,概念就不能存在。(2)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3)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每一个语词都表达概念。①一般,汉语中的实词都表达概念,而虚词(除连词外)不表达概念。连词“如果……那么……”“或”“而且”“只有……才……”等,虽属虚词,但把它们组合到判断中,却能表达概念。②孤立的助词和叹词则通常不表达概念。示例评析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白头翁”有时表示一种鸟,有时表示白头发的老汉。这个语词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概念。混乱地使用不同的概念,是不合乎逻辑的。示例评析一个算命先生和一个理发匠是一对棋友。他们的棋艺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一天,他们在下棋前商定了输赢后的奖惩办法。算命先生说:“要是我输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发匠说:“好,一言为定,如果我输了,白送你一个头!”结果,算命先生输了,他如实地履行了协定,但算命先生却没有死。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算命先生所说的“情愿奉送一命”意思是不收费,白给对方算一次命,而不是将自己的性命奉上。理发匠所说的“白送你一个头”也是如此,即不收费为对方剃个头,而不是把自己的人头送给对方。所以算命先生输棋履行协定,也只是少收一次算命的钱,并无生命危险。讲授新课㈡概念的基本特征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求“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点评: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①“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是”。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 ,“白马”是“马”的一种,“白马非马”就是错误命题。② “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等于”。从概念的外延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 从内涵看,“白马”是种概念,“马”是属概念,二者是种属关系,种概念和属概念是不同的。 “白马非马”就是正确命题。讲授新课㈡概念的基本特征2.什么是概念的内涵?①概念内涵的重要性: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②概念内涵的含义: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例如:小明在超市中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水果、蔬菜、面粉、服装、家电……到底什么是“商品”呢?他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经济学中给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这一概念的内涵1.概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授新课3.什么是概念的外延?①概念外延的重要性: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②概念外延的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例如:小明在超市中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水果、蔬菜、面粉、服装、家电……到底什么是“商品”呢?他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经济学中给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这一概念的外延讲授新课4.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比如:“人”这个概念,揭示了“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内涵);也确定了这个概念所指的那些对象(外延)。讲授新课5.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有哪些?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6.什么是相容关系?⑴含义: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相容关系⑵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交叉关系。①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②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③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讲授新课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AAAABBBB包含关系包含于关系讲授新课7.什么是不相容关系?⑴不相容关系的含义: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又称全异关系)。“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黑”和“白”两组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全异关系AB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讲授新课⑵不相容关系可以进一步分为: 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①矛盾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②反对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矛盾关系反对关系ABAB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为A、B共同的属,其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之间是什么关系?“输”和“赢”之间是什么关系?CC表示为:A+B=C表示为:A+B < C合作探究【知识巩固】判断以下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团员”和“非团员”“团员”和“党员”“大学生”和“学生”“中国人”和“台湾人”“商品”和“劳动产品”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种属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合作探究◆ “《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 ◆ “动物”与“马” ◆ “马”与“动物” ◆ “中学生”与“球迷”上述每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概念所指的范围都是相同的吗?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属种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种属关系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课堂小结属性基本特征课堂练习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他的错误在于( )A.没有深化认识,发展认识B.没有正确反映人的本质属性C.没有揭示人的全部属性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课堂练习2.“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不同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只抓住“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如张三或李四),而指所有的“人”。这表明( )①概念具有抽象性 ②概念具有生动性 ③概念具有概括性 ④思维具有间接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课堂练习3.汉语中,中国人用“三角形”这个语词来表示三角形,而英国人用"Triangle” 、德国人用“Dreieck”、越南人用“Tam gic” 这些语词来表示三角形。这说明( )①概念是通过语词表达出来的②不同语 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③不同语 词可以表达同一概念④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课堂练习4.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关系与“土豆——马铃薯”一致的是( )A.坦克——战车.B.录音机——录音笔C.萝卜——青萝卜D.番茄——西红柿课堂练习5.“工厂”和“工人”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课堂练习6.“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身份低微,“鄙”是指地处偏远,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己变为贬义词。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①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定会表达不同概念②要区分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以避免混淆③《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交叉关系④《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全异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课堂练习7.男同学和女同学的关系是(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课堂练习8.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关系是(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示例评析9.材料一 关于“人”的描述任何对象都是多种属性的统一体。在动物这一领域中,人的属性是多方面的:A.能思维、有语言、会制造和使用工具……B.能直立行走……C.能血液循环,用肺呼吸……D.有黄头发、黑皮肤、蓝眼珠……为了在认识上把人和别的动物区别开来,通常需要首先撇开人的偶有属性(D),抽象出固有属性(A、B和C),进而抽象出特有属性(A和B)或本质属性(A),以形成关于人的初步概念。材料二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多词一义 一词多义1.土豆 洋芋 洋山芋 山药蛋 马铃薯2.维生素 维他命 vitamin3.大夫 医生 郎中4.妻子 老婆 夫人 青——青铜——黄色青砖——灰色青草——绿色青衣——青色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概念的理解。示例评析从概念与属性的关系看,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看,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