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3届高三2月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3届高三2月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2013届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
化 学 试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Al—27 Si—28 Ca—40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钢铁表面烤蓝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能起到防腐蚀作用
②砹(At)是第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大于HC1
③Na2FeO4可做水的消毒剂和净化剂
④陶瓷、玻璃、水晶、玛瑙、水泥、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⑤铊(TI)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⑦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为

A.①③④⑦ B.①③⑥ C.③④⑤⑦ D.②④⑥
2.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8.5?g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B.0.1?L 3?mo1·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数目为0.3×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D.4.5?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3.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
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②>④>③>①
C.溶液中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4.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Cu2+ + 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 + H2O==== 2Na+ + 2OH-+ O2↑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 AlO+CO2+3H2O====2Al(OH)3↓+C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 MnO?+ 6H+ + 5H2O2==== 2Mn2+ + 5O2↑+ 8H2O
5.短周期元素X、Y、Z、R、W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Z、Y与W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X<Y<W<R<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R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W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电解法获得Z、R的单质
B.Y、Z、R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由X与Y、X与W形成的化合物放在空气中都易变质
D.由X、Y、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X、Y、R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6.高效能电池的研发制约电动汽车的推广。有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式为:
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
B.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
D.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
7.下面右图的分子酷似企鹅,化学家Chris Scotton将该分子以企鹅来取名为Penguinone。下列有关Penguinon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Penguinone与一取代的酚类互为同分异构体,则这种酚类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B.Penguinone分子中至少有11个原子必处于同一平面
C.Penguinon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 mol Penguinone能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26. (16分) I. 已知X、Y、Z、M、W、R是前四周期中的六种元素。X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2,Z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且Z原子的单电子个数是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多的。
(1) 24R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是 ,ZO3-的空间构型是 ;
(2) Z、M、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Y、Z、W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3) Ne与Wn-的电子数相同,W所在族的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则该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填化学式)
(4)ZX4W在物质中,各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 。(填字母编号)
A.非极性共价键 B.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离子键 E.氢键
II. 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混合,在含有Zn、Cu等元素的催化剂条件下能合成一种生物质能——甲醇。
(1) CO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杂化。
(2) 按电子排布Zn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 区,其晶体属于六方最密堆积,它的配位数是 。
27.(13分)如图所示,A、B、C、D、E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若A通常状态下为固态单质,则A呈 色;
工业上由C→D的化学方程式是 (注明条件);
E→C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电解E的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
若A通常状态下为气态单质,则A的电子式为 ;
E→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8.(15分)已知:A是一种药品,A~K均是芳香族化合物, F不与溴水反应。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问题:
化合物A中无氧官能团的结构式是 。
上图所示的转化关系①~⑨中,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物质C的结构简式 。物质K的结构简式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配平):


(5)含有苯环、只有一个侧链且属于酯类F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29.(14分)工业上制备K2FeO4的流程如下:
实验室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铁粉和稀硫酸,试说明加稀硫酸原因 。
(2)第一次氧化时,需要控制温度不超过35℃,原因是 。
(3)用饱和KOH溶液结晶的原因是 。
(4)洗涤时用乙醚作洗涤剂的原因是 。
(5)控制NaOH的量一定,改变FeSO4·7H2O的投入量时,结果如图所示,则A点的理论值为 。
(6)经测定第一、二次氧化时的转化率分别为a和b,结晶时的转化率为c,若要制备d Kg的K2FeO4,则需要FeSO4·7H2O Kg。(K2Fe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8;Fe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8;答案用分数表示)
(7)电解法也能制备K2FeO4。用KOH溶液作电解液,在阳极可以将铁氧化成FeO42-,试写出此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2013届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D
B
A
C
C
A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共16分)I(1) (2分)、平面三角形(2分) (2)F>N>O(2分);F>N>C(2分)(3)HCl(2分) (4)BCD(2分)
II(1)sp(1分) 、ds(1分) (2) 12(2分)
27.(1)黄(1分) 2SO2+O2 2SO3 (2分) ,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分)
2Cu2++2H2O===2Cu+O2↑+4H+(2分)。(2):N N:(2分)
3Cu+8H++2NO3- =3Cu2++2NO↑+4H2O(2分);3NO2+H2O=2HNO3+NO(2分)
28.(共16分)
⑴ (1分) ⑵ ①②(2分)
(3) (2分) (2分)
(4)③(3分)
⑧(3分)
⑷ 5(2分)
29.(每空2分)(1)抑制FeSO4的水解 (2)温度过高,H2O2会分解
(3)提供K+(4)减少K2FeO4的损失(5)1:5(或0.2)
(6)(或) (7)Fe+8OH--6e-= FeO42-+4H2O
新津2013届高三历史2月考试题卷
一.选择题
1.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 ②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③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④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永久性伤痛有: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 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 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①理论基础是18世纪的启蒙思想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4.至2012年,中国在非洲已经援建3000多公里铁路,100多所学校,减免其200多亿人民币债务,谱写了中非友好的新篇章。体现新中国与非洲友好关系的历史事件有:①万隆会议 ②日内瓦会议 ③参加不结盟组织 ④中国得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2012年11月15日,马英九就十八大胜利召开分别致电胡锦涛、习近平,表示胡锦涛为改善发展两岸关系作出重大贡献,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复电中表示,由衷期望贵我两党把握历史机遇,深化互信,筑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这表明
A.促进两岸交流,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共同心愿
B.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赞成一国两制的原则
C.两岸之间的和平交往是统一的基础,中国政府已放弃武力收台的方针
D.国共两党领导人在祖国统一的方针上达成共识
6.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①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②北魏时期魏孝文帝“更姓易服”;③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④民国时期“中山装”的流行之风。这些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的趋向及特点,下列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服饰变化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薄
B.服饰变化受时代、观念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C.服饰变化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7.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总统说:“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林肯为了反对落后的奴隶制度,与南方分裂势力战争
B.杜鲁门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援助欧洲经济
C.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生活
D.罗斯福反对法西斯国家,加入同盟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8.美国记者弗里德曼在《地球是平的》一书中提出全球化有三个版本的观点:1492年到1800年,全球化处于1.0版本,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国家。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是全球化2.0版本,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公司。2000年后,光纤、互联网运用,全球化更新为3.0版本,推动全球化的因素是个人。3.0版本将这个世界的竞争场夷为平地,为个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提供机会。对于上述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早期殖民扩张,以直接掠夺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暴力殖民,推动全球化
B.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企业输出商品和资本,获取利润的动力推动全球化
C.21世纪信息技术突破性发展,即使以个人的力量也能轻易地融入全球化浪潮
D.全球化发展到21世纪,各种肤色、各个人种获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9.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A.实质上违背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B.使总统完全操纵了司法机构
C.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D.客观上提升了美国总统的行政权力
10.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稳定秩序
11.“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附风趋雅的特点 B.徽商处事的低调谦虚
C.商人大多走官商结合之路 D.崇本抑末的观念根深蒂固
12.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新津2013届高三历史2月考试题卷
13.(30分)自由贸易关乎国家利益,也关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目前,世界性金融危机仍然在肆虐,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自由贸易的原则面临严重威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

材料二 在英国占居世界工业垄断地位时期,英国资产阶级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保护关税,依靠本国工业上的绝对优势,大搞商品倾销,在自由竞争中打败一切对手,从而大发横财。
——《世界近代史》
材料一表明,1854—1856年英国对外贸易呈现出什么特点?(2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4分)
材料三
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
1930年5月
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1931年
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
1931年9月
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1931年12月
日本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
1932年
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
1933年4月
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措施的相同点。这些措施对当时的世界经济有何影响?(8分)
材料四 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
——引自P.林德著、王新奎编译《国际贸易》
根据材料四,概括1950—2000年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8分)
材料五 综合WTO统计资料和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从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案件以来至2001年12月初,已经有欧美等29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共计477起反倾销案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2000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总数为251起,其中我国遭到反倾销起诉的案件有33起,对中国的反倾销占世界总数的13%以上,……2001年1—11月中旬,我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投诉案件已经达到34起……据统计,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15类商品,影响13000多家企业,包括钢铁、彩电、纺织品、化工、玩具在内的行业。
——《中国如何直面反倾销》
(4) 材料五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并请就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14.(14分)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文化传播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推动了历史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叶梦得《避暑录话》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柳永词的内容和语言都趋向俗化,既符合了歌唱者低文化层次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市井百姓的接受。
——张学辉《试论柳永词的“大众传播效果”》
材料二:启蒙运动一经兴起,就越出国界,跨过时代,成为各国先进人士的思想理论武器。许多作品,已传遍世界,……一直起着鼓舞人们奋勇上进的积极作用。
——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据人民网报道,韩国歌手朴载相演唱的歌曲《江南style》MV2012年7月15日在国外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线后,其夸张的“骑马舞”被各国网友疯狂传播,至12月22日YouTube点击率已破10亿次。
(1)据材料一概括柳永的词流传广泛的原因。(2分)
(2)18世纪下半期启蒙思想在美国传播结出了累累硕果,请例举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成果及其意义。(4分)20世纪初,启蒙思想在中国反封建斗争中“鼓舞人们奋勇上进”的表现有哪些?请运用史实说明。(4分)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文化传播呈现了什么样的趋势?根据材料概括最近20年世界文化传播具有这种趋势的原因。(4分)
15.(10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2012.2
根据材料简要评述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要求:围绕材料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新津2013届高三历史2月考试题答案
1—5BAAAA 6—10BCDDA 11-12DD
13.(30分)
(1)特点:出口以工业制造品为主,进口以原材料与食品为主。(2分)
背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拥有强大的贸易竞争优势;工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2分)
目的:打开国际市场,掠夺廉价原料。(2分)
(2)相同点:强化贸易保护政策;货币贬值以转嫁危机。(4分)
影响: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导致各国经济危机近一步加深;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贸易战,加剧了世界经济紧张局势 。(4分)
(3)主要特点:增长幅度大,增长速度快(2分)
原因: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等。(任3点6分)
(4)问题: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最大受害者(或中国成为欧美反倾销调查的最主要国家)。(2分)
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竞争力日益增强;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外贸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任2点4分)
建议:充分利用世贸规则为自己争取公平待遇;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自主创新之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以增强商品竞争力;开发国内市场以摆脱过于依赖外需的现状;努力争取到国际经济秩序的话语权等。(任1点2分)
14.(14分)
(1)统治者的喜爱和传播;柳永的词通俗易唱而受到市民欢迎。(2分)
(2)美国:1776年通过《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独立,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制定三权分立的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和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任举一列得4分)
中国:推动了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任举一例得4分)
(3)趋势:传播速度更快、参与人员更多。(2分)
原因: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新的文化传播媒介(2分
15.观点任选一种即可。
观点一: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夺促进了西方崛起。(2分)史实(6分) :殖民扩张与掠夺,为西方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市场和产品销售地,促进了西方的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史实,例如黑奴贸易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给欧洲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促使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变革;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广阔市场;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为欧洲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地等。)总结(2分):因此,西方的崛起是建立在对亚非美殖民地侵略和掠夺的基础上,是一个充斥着暴力和血腥扩张的过程。(要求史实加作用,至少答出两种史实。只答具体史实得一半分数。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观点二: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2分)史实(6分) :政治: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思想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英国17世纪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他如美国、德国、法国皆可)经济: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荷兰、英国等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或垄断性贸易公司)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科技: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是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总结(2分):因此,西欧的崛起是建立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商业、金融、科技文化的发展及古希腊罗马民主法治思想渊源的基础上的。(要求史实加作用,至少答出两个方面。只有具体史实没有作用得一半分数。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新津中学高三地理2月月考试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①地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众多,水量丰富 B.多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
C. 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 D. 承压地下水丰富
2.②地的自然带为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3~5题。
3.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落叶阔叶林,棉花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针叶林,甜菜
4.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 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
5.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C.①、④有色金属矿丰富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下面为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及多年冻土等值线图,读图回答6~8题。
6.从图中可以看出
A.多年冻土均分布在1月气温小于20℃的地区
B.积雪日数在180天以上的地区1月气温均在20℃以下
C.1月气温高于20℃的地区≥10℃积温均在1600℃以上
D.≥10℃积温小于1600℃的地区积雪日数均在180天以上
7.导致积雪日数和≥10℃积温等值线在图中①处向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分布 C.纬度 D.地表覆盖
8.与我国上海比较,图中P城工业发展的优势是
A.交通便利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市场广阔 D.矿产资源丰富
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叫潜水, 也称浅层地下水。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地面到潜水面的垂直距离。下面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10.图中M处
A.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水位高
C.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
下图中线段ab为一条完整的晨昏线,c为线段的中点,若a点的坐标为(70°N,160°W),c点坐标为(0°,70°W),读图后回答11-12小题。
11.此时,北京时间为
A.5时20分 B.6时40分 C.17时20分 D.18时40分
12.此时,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美国北部森林中达到地面光照为一年中最强时期 B.南非开普敦正值雨季
C.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区洋流性质为暖流 D.巴西高原牧草肥美牛羊遍地
13.(28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津中学高三地理2月月考试题答题卷
(1)写出经过图中两省会城市的南北向铁路干线的名称。(4分)
(2)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3)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请具体分析图中A,B两地区该环境问题所造成的不同危害。(10分)
(4)为提高图示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简要回答应采取哪些措施? (8分)
14.(24分)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6分)
荷兰70%的花卉生产采用温室栽培,花卉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施肥、喷药等,都实现了电脑自动控制。大部分生产企业应用了无土栽培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克隆技术等。
(2)依据资料,概括农业技术在荷兰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主要作用。(6分)
近年来,苏州新兴高技术产业如光电产业、新医药产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快速兴起,苏州软件园被科技部评为“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软件产业基地。
现代化的交通是高新技术园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区位条件。苏州工业园区通过沪宁高速公路。到上海行车时间不到1小时,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 1.5小时的汽车行程。
(3)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通常布局在机场和高速公路附近的原因。(4分)
荷兰的风车和拦海大坝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观和世界文化遗产。2400千米的拦海大坝,使荷兰具有世界著名的围海造田景观。
(4)分别说明风车和拦海大坝两处景观形成的地理原因。(6分)
(5)荷兰和中国的江苏都经历了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的过程。分析说明两国围海造田和退耕还海的共同原因。(4分)

高三地理2月月考试题答案
1-12: D B B C D C A D B C D B
13.(28分)
(1)京广线和京九线(4分)
(2)①有丰富的铜、锑、铅锌、钨等有色金属矿产;②丰富的水能资源;③交通便利;④临近消费市场(共6分,每点2分)
(3)水土流失(2分)
A地区为低山丘陵(2分),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严重的会造成岩石裸露地表,土地难以利用(2分);山麓地带水冲土壤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导致土地石漠化;B 泥沙大量流入,造成河湖淤积,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增加(4分) (4)丘陵山区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发展多种经营;山下建立加工基地,发展优势资源的系列加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4分)
14.(36分)
(1)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位于亚欧大陆(答出其中2点,得2分)
荷兰位于欧洲,西临大西洋(北海);(2分)江苏省位于亚洲,东临太平洋(黄海)。(2分)
(2)改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2分)改变农业生产方式;(2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2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分)
(3)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适宜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运输;(4分)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产品需要快速占领市场;产品依赖国际市场,需要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4分)
(4)风车:荷兰地处大陆西岸(或大西洋(北海)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资源丰富。(3分)
拦海大坝:荷兰国土面积小,地势低洼;修筑拦海大坝可以防止海浪侵袭;利于填海造陆(围海造田)。(3分)
(5)围海造田可以解决土地资源不足(扩大耕地面积或陆地面积)(2分)
退耕还海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降低对海岸的侵蚀、减少土地盐碱化等(答出其中3点可得6分)
新津中学高三2月月考政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1. 右图中OP表示价格,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D是某商品 需求曲线,S是某商品供给曲线。据图可以推断
①当某商品价格处于P2时,商品过剩,需求者可以压低价格
②当某商品价格处于P2时,供不应求,供给者应增加供应
③当某商品价格处于PO时,商品短缺,需求者只能接受涨价
④当某商品价格处于Pl时,供不应求,供给者可以提高价格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 础作用。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扩大内需的小论文,需要确定一组体现扩大内需措施的“关键词”,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请选出下列最准确的一组
①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②提高出口商品关税税率
③扩大增值税试点范围 ④完善社会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3. 国家统计局2011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 1%,其监测的六大方面,实现程度如了:(单位。%)
2000 年
2002 年
2004 年
:2006 年
2008 年
2010 年
经济发展
50.3
54.4
58.2
63.4
69.1
76.1
社会和谐
57.5
57.1
59.9
67.6
76.0
82.5
生活质量
58.3
62.9
67.7
75.0
80.0
86.4
民主法制
84.8
82.5
83.7
88.4
91.1
93.6
文化教育
58.3
60.9
62.2
64.1
64.6
68.0
资源环境
65.4
66.3
67.7
70.6
75.2
78.2
根据以上数据,为了加快建成小康社会,你认为作为政府应该
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发展教育,提升国家文化实力
③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④构建和谐社会,做到司法公正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 10月22日,国家宗教事务局等10部门联合下发文件,禁止以任何方式将寺观搞“股份 制”、“中外合资”、“租赁承包”、“分红提成”等,坚决反对利用宗教侵犯公私财产、敛钱 骗财的违法活动。对此理解正确的
A. 国家全面保护和尊重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B. 国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C.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D. 宗教文化发展与经济并不完全同步
5. 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的标准译法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 (红烧狮子脑袋)。“如果外国人看到菜单- 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借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 2012年10月11日,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无疑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天。首位中国本土作 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随之,国内出现了 “莫言?诺奖潮”。莫言以他讲“中国 故事”的作品,吸引了 "世界目光”,这说明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C.民族精神都是世界精神 D.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强
2012年7月,全国首届徽艺术季在武汉落下帷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70余位来自各地的艺术家在“徽艺术”这一概念下创作了200余幅作品,“徽艺术”也第一次以正式独立的形态被大家所关注。
7.下列对徽艺术认识正确的是
①具有发展性,不受时代的影响 ②具有创新性,是作者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
③具有客观性,不受作者主观因素的制约 ④具有继承性,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 面对不断刺激人们神经的诚信缺失事件,有不少人感叹道德滑坡、世风日下。对此有人 批评指出:“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提高道德认识 B.要遵守道德准则
C.要重视道德实践 D.要加强道德监管新
9.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下列名言与王守仁的观点同属一个哲学派别的是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也
③“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质,“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对于英美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的干预过于直接
B.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C.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
D.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1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的标志是
A.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
B.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C.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实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3.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丰富的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 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表一:我国环保投资占GDP比重
十五时期
十一五时期
十二五时期
投资总额(亿元)
8395.1
21600
34000
占GDP比例(% )
0. 89
1.31
1.41
(注:我国近几年环保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发明专利呈上升趋势)
表二:中国近期水质和相关排放情况
(1)请你分析表一(含注)、表二的内在联系,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加强环境保护提几点建议?(至少三点)(10分)
材料:成都市城北曹家巷片区居民建筑大都建于上世纪50年代,对其进行改造的计 划因为多种原因一直没有进行。为了办好这一民生工程,2012年,成都市政府换了一个新 思路:“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坚持依法拆迁,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模式一”?居民自治改造。 经民主投票,选举居民代表,成立了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自改委”挨家做好民意收集沟 通等工作,居民全程参与制定改造规划设计方案。搬迁协议签署接受“自改委”及社会各界 的监督。央视记者报道称“曹家巷拆迁,在全国都具有样本价值。”
(2)请你从公民和政府的角度,说明曹家巷的拆迁为什么具有样本价值?(10分)
14.作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山东省在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各项措施时,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规划了“三区、三园、三带” (三区:以青岛为龙头,打造东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打造中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支点,打造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三园即鲁文化产业园区、齐文化产业园区和红色文化产业园区。三带:黄河文化产业带、运河文化产业带、滨海文化产业带)的文化发展产业布局。
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山东省把发展文化事业放到重要位置的理由。(12分)
15.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种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
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在比较成本学说中指出,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材料二 201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分别为771亿美元、1295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8.4%、20.9%。但我国自有品牌的占有率降低,因为缺乏面料开发、品种款式设计、营销渠道,企业只能接单加工,获取较少的加工费。
(1)简要说明比较成本学说的积极意义。(4分)
(2)比较成本学说对促进我国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转变有何启示?(6分)
新津中学高三政治2月月考试题
答 题 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3.(1)请你分析表一(含注)、表二的内在联系,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加强环境保护提几点建议?(至少三点)(10分)
(2)请你从公民和政府的角度,说明曹家巷的拆迁为什么具有样本价值?(10分)
14.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山东省把发展文化事业放到重要位置的理由。(12分)
15.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
16.(1)简要说明比较成本学说的积极意义。(4分)

(2)比较成本学说对促进我国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转变有何启示?(6分)
新津中学高三政治2月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1-5:BBBCC 6—10:DDCCA 11-12:CA
13(1) 表一、表二反映由于我国加大环保投入,重视技术进步,使我们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4分)
政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制定完善环境保护的政策,改善环境质量;要加强对环保的财政投入;引导企业推广环保技术,转变发展方式;引导公民树立环保意识,做到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环境保护的经验。(每点2分,考生只要回答任意三点可给6分)
(2)①曹家巷的改造通过居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是一次基层民主自治的生动实践(3分)。
②成都市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3分)。
③成都市政府在改造中坚持依法行政,积极履行政府职能,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对其他城市的改造拆迁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4分)。
14.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2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先进健康的文化可以促进经济政治发展,发展文化事业促进山东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山东省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消费的增加,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4分)
③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山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3分)
④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能够激发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山东规划“三区、三园、三带”产业布局,有助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分0
15.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世博会会徽图案寓意着人们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表现。(4分)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4分)
③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分)
16.(1)①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2分)②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 ①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快培育我国服装的国际知名品牌;(2分)②优化开放结构,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立足以质取胜;(2分)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环境。(2分)
新津中学高三数学(文)2月月考试题
参考公式:球体的表面积公式,其中为球体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则a + b =( )
A.0 B.1 C.-1 D.2
2.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 D.
3.已知函数,则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
A、1 B、2 C、3 D、4
4.已知是等差数列,,,则过点的直线的斜率为( )
A.4 B. C.-4 D.-14
5.已知向量,,且,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 D.
6. 过点与圆相交的所有直线中,被圆截得的弦最长时的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7. 已知F1、F2是椭圆+=1的两焦点,经点F2的的直线交椭圆于点A、B,若|AB|=5,则|AF1|+|BF1|等于( )
A. B. C. D.
8.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
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9.设向量与的夹角为,定义与的“向量积”:是一个向量,它的模,若,则( )
A. B.2 C. D.4
10.已知函数:,其中:,记函数满足条件:为事件为A,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1. 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
12.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则+…+f(4006)的值为 。
1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输出结果是
14. 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两条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等于
15.某邮局现只有邮票0.6元,0.8元,1.1元的三种面值邮票,现有邮资为7.50元的邮件一件,为使粘贴的邮票张数最少;且资费恰为7.50元,则至少要购买___________张邮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5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2acos2x+bsinxcosx,且f(0)=2,f()=+.
(1)求f(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若α-β≠kπ,k∈Z,且f(α)=f(β),求tan(α+β)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某租赁公司拥有汽车100辆.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3000元时,可全部租出.当每辆车的月租金每增加50元时,未租出的车将会增加一辆.租出的车每辆每月需要维护费200元.
(1)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3600元时,能租出多少辆车?
(2)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多少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最大月收益是多少元?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5,已知平面,平面,△为等边
三角形,,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平面;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满足:.
(1)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令,证明:.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圆:及定点,点是圆上的动点,点在上,点在上,且满足=2,
·=. (1)若,求点的轨迹的方程;
(2)若动圆和(1)中所求轨迹相交于不同两点,是否存在一组正实数,使得直线垂直平分线段,若存在,求出这组正实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且在内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1)求的解析式;
(2)若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试问这样的是否存在.若存在,请求出的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新津中学高三数学(文)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B
C
B
C
B
D
选择题参考答案:
1.解:,选B.
2.解:由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可得到:
即选C
3. 当;
当,共3个零点,选C
4.,由,,化简可以得到公差,选A
5. 由,则,选B
6.易知圆的直径所在直线符合题意,由圆心,直线的斜率,则根据点斜式方程为;,选C
7.由椭圆的定义可知:,则=16-5=11
选B
8.从三视图中可以看出该几何体是半球体,则表面积,选C
9. 由,则,则,故,选B
10.本题为线性规划和几何概型的综合题,由条件可得到:
,以为横纵坐标作出满足条件的平面区域;
而总面积是由决定的正方形区域
面积之比为,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体现选择性.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其中14~15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11.
12.
13. ,
14.
15.
填空题参考答案:
11. ;本题考察的对立性
12.由统计知识,该组数据的平均值点,代入方程得到
13.根据框图知识可得到点符合的特征为,由;又因为2010之前的奇数共有1005个,则输出的组数为1005组
14.设半径为,根据平面几何知识(切割线定理)
有,
代入数值可得
15.将曲线化简;得到,作出图像可观察到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坐标平面上三点,,.
(1)若(O为原点),求向量与夹角的大小;
解:(1)∵,

∴, …………… 2分
∴. …………… 4分
又,,设与的夹角为,则:

∴与的夹角为或. ………… 7分
(2)若,求的值.
解 :,
, ……… 9分
 由,∴, 
可得,① ………… 11分
∴,∴,
…………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两人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共有10个不同的题目,其中选择题6个,判断题4个,甲、乙两人依次各抽一题。
① 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多少?
解:(1)记 “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为事件A, ……2分
  甲抽到选择题有6种抽法,乙抽到判断题有4种抽法,
所以事件A的基本事件数为   ………………4分
∴    ……6分
 
② 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解:(2)记“甲、乙两人都抽到判断题”为事件B,
“至少一人抽到选择题”为事件C,
则B含基本事件数为  …………8分
 由古典概率公式得      ………10分
由对立事件的性质可得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5,已知平面,平面,
△为等边三角形,,
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证明:(1) 证:取的中点,连结.
∵为的中点,
∴且.
∵平面,平面,
∴,∴.
又,∴. ………… 4分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
∵平面,平面,
∴平面. ………… 7分
(2)求证:平面平面;
证:∵为等边三角形,为的中点,
∴ ∵平面, ………… 9分
平面,∴.
又,故平面.………… 11分
∵,∴平面. ∵平面,
∴平面平面.    …………14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满足:.
(1)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
证明:,
=
==. ………………3分
数列为等差数列. ………………4分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 由(1)得,为等差数列,公差为1,
首项为. ………………6分
(. ………………8分
.………9分
(3)令,证明:.
, ………10分
. ………11分
. ………12分
当时,
…………13分
当时,
综上所述:. ………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圆:及定点,点是圆上的动点,点在上,点在上,且满足
=2, ·=.
(1)若,求点的轨迹的方程;
解:(1)点为的中点,
又,
或点与点重合.∴ …………2分

∴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椭圆,
且,
∴的轨迹方程是 …………6分
(2)若动圆和(1)中所求轨迹相交于不同两点,是否存在一组正实数,使得直线垂直平分线段,若存在,求出这组正实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不存在这样一组正实数,下面证明: ……7分
由题意,若存在这样的一组正实数,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
设之为,故直线的方程为:
,设,中点,
则,两式相减得:.…………9分
注意到,
且 ,
则 , ②
又点在直线上,,
代入②式得:.
因为弦的中点在⑴所给椭圆内,故,
这与矛盾,所以所求这组正实数不存在. …………13分
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方程为,
则此时,
代入①式得,这与是不同两点矛盾.
综上,所求的这组正实数不存在. ………14分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对于定义域为D的函数,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在D内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②存在区间[],使在[]上的值域为[];那么把()叫闭函数。
(Ⅰ)求闭函数符合条件②的区间[];
解:(Ⅰ)由题意,在[]上递减,

解得…………3分
所以,所求的区间为[-1,1] ………………………4分
(Ⅱ)判断函数是否为闭函数?并说明理由;
解:取则,
即不是上的减函数。…………6分


即不是上的增函数 …………8分
所以,函数在定义域内不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从而该函数不是闭函数。 ---------9分
(Ⅲ)若是闭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若是闭函数,则存在区间[],
在区间[]上,函数的值域为[],
即,为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10分
即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当时,有,
解得 …………12分
当时,有,无解 ……13分
综上所述, -----------14分
新津中学高三数学(理)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已知集合则实数等于
A、 B、或 C、或 D、
2.已知i是虚数单位,复数的虚部是( )
A、i   B、-i  C、1   D、-1
3.已知函数,是的反函数,若的图象
经过(3,4),则=( )
A、 B、 C、 D、2
4.设向量a=(1,sinθ),a=(3sinθ,1),且a∥b,则cos2θ=
A、 B、 C、- D、-
5.已知命题,命题,则命题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成等比数列,则 A、2 B、6 C、8 D、10
7.在中,若,则的最小值等于
A、 B、 C、 D、
8.右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
框图,则判断框中应该填入的条件是
A、 i>98 B、 i(98. C、 i(100 D、 i>100
9.函数f(x)的图像如图,是的导函数,则下列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A、0<<<f(2)-f(1)
B、0<< f(2)-f(1)<
C、0<<<f(2)-f(1)
D、0<f(2)-f(1)<<
10. 定义区间(a,b),[a,b),(a,b],[a,b]的长度均为d=b-a,多个区间并集的长度为各区间长度之和,例如,(1,2)∪[3,5)的长度d=(2-1)+(5-3)=3.用 [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记{x}=x-[x],其中x∈R.设f(x)=[x]?{x},g(x)=x-1,若用d1,d2,d3分别表示不等式f(x)>g(x),方程f(x)=g(x),不等式f(x)<g(x)解集区间的长度,则当0≤x≤2011时,有(  )
A、=2,=2,=2008   B、=1,=1,=2009
C、=3,=5,=2003   D、=2,=3,=200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的二项展开式中第二项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
12.等比数列中,则_________
13.如图,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与
正三角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是线段的中点,
则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
14.以双曲线右焦点为圆心作圆与其渐近线相切于,若长度大于实半轴,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5.设函数的定义域为,若存在常数,使得对一切实数均成立,则称为“倍约束函数”.现给出下列函数:①; ②; ③(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④是定义在实数集的奇函数,且对一切均有.其中是“倍约束函数”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Ⅰ)求的最小正周期;(Ⅱ)若,求的单调区间及值域.
17.(本小题满分12分)梯形中,,,,如图①;现将其沿折成如图②的几何体,使得.
(Ⅰ)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拓展网络市场,腾讯公司为用户推出了多款应用,如“农场”、“音乐”、“读书”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举行一次“使用情况”调查,从高二年级的一、二、三、四班中抽取10名学生代表参加,抽取不同班级的学生人数如下表所示: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人数
2人
3人
4人
1人
(I)从这10名学生中随机选出2名,求这2人来自相同班级的概率;
(Ⅱ) 假设在某时段,三名学生代表甲、乙、丙准备分别从农场、音乐、读书中任意选择一项,他们选择农场的概率都为;选择音乐的概率都为;选择读书的概率都为;他们的选择相互独立.设在该时段这三名学生中选择读书的总人数为随机变量,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为,焦点在轴上,中心在原点.若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当时,求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3分)等差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前项和为;为等比数列,,且 ,.(Ⅰ)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Ⅱ)令,;
①求;②当时,证明:.

21.(本题满分14分)己知函数在;c=2处的切线斜率为.
(I)求实数a的值及函数f(x)的单调区间;
(II) 设,,对使得成 立,求正实数的取值范围;
(III) 证明:?
新津中学高三数学(理)2月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A
C
A
A
D
C
C
A
B
C
二、填空题:
(13);(14);(15);(16)②③④.
三、解答题:
(17)解:(Ⅰ)
=+==.
.
(Ⅱ) ,,
由,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由,域值为.
(18)解:(Ⅰ)由题意,,
.在中,∵,∴,
∴两两垂直,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取
设直线与平面成的角为,

直线与平面成的角为

(Ⅱ)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Ⅰ)知平面的法向量为令.

由图知二面角为锐角,
∴二面角大小的余弦值为.
(19)解:(I)记这两名学生都来自第班为事件
则;;
;.
∴.
(Ⅱ)的取值为.
;;
;.
的分布列为:

或.
(20)解:(Ⅰ),
对称轴,
①当时,
②当时,

(Ⅱ)与直线恰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关于的方程在上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则,
解得, ∴.
(21)解:(Ⅰ)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

依题意有或(舍去)
解得故;
(II)由(I)知,

是一个典型的错位相减法模型,.
是一个典型的裂项求和法模型,


.
②当时,

∴当时,.
(22)解:(I),
令,得,所以在递减,在递增.
所以.
(Ⅱ)
由(I)知当时,,
又,,∴
∴.
(Ⅲ)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1°当时,由(Ⅱ)可知,不等式成立;
2°假设()时不等式成立,
即若,且时,
不等式成立
现需证当()时不等式也成立,
即证:若,且时,不等式
成立.
证明如下:设,则
......①
同理
.....②
由①+②得:
又由(Ⅱ)令,则,其中,
则有
∴∴
∴当时,原不等式也成立.
综上,由1°和2°可知,对任意的原不等式均成立.
注:对于解答题的其它解法,根据小题的小分值适度合理给分.
新津中学高三2月月考物理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全对得6分,对而不全得3分)
1.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一套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B.第谷最早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D.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装砂的水桶C通过细线牵引A、B一直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加速运动,设A、B间的摩擦力为f1,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f2,若增大C桶内砂的质量,而A、B仍一起向右运动,则摩擦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
A.f1变大,f2不变 B.f1不变,f2变大
C.f1和f2都变大 D.f1和f2都不变
3.某发电站采用高压输电向外输送电能。若输送的总功率为P0,输电电压为U,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电线上的电流 B.输电线上的电流
C.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 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
4. 让一价氢离子、一价钾离子和二价氦离子的混合物经过同一加速电场由静止开始加速,然后在同一偏转电场里偏转,(忽略离子重力影响)则它们会分离成几股离子流( )
A.一股 B.二股   C.三股  D.无法确定 
5.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大小为V。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2T,下列可行的办法有
A.轨道半径R不变,线速度变为 B.轨道半径变为
C.线速度v不变,轨道半径变为2R D.线速度变为
6.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拴接,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中甲所示,现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拉动木板A,使木块A由静止向上做直线运动,如图中乙所示,当木块A运动到最高点时,木块B恰好要离开地面,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木块A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木块A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7.如图,在匀强磁场中固定放置一根串接一电阻R的直角形金属导轨aob(在纸面内),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另有两根金属导轨c、d分别平行于oa、ob放置,形成距离为l的正方形。保持导轨之间接触良好,金属导轨的电阻不计。现经历以下四个过程:①以速率v移动d,使它与ob的距离增大一倍;②再以速率v移动c,使它与oa的距离减小一半;③然后,再以速率2v移动c,使它回到原处;④最后以速率2v移动d,使它也回到原处。设上述四个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的大小依次为q1、q2、q3、q4 ,产生的热量分别是Q1、Q2、Q3和Q4,则( )
A、q1=q2=q3=q4 B、q1=q2=2q3=2q4
C、Q1=2Q2=Q3=Q4 D、4Q1=2Q2=Q3=2Q4
二、实验题(本题两小题,共18分)
8、Ⅰ(8分)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①他组装单摆是,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②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为12mm,单摆摆长为 m
③下列振动图像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远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像,已知sin5°=0.087,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代号)
Ⅱ(10)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直径为0.396mm
(1)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1Ω)、电流表(内阻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2A)、开关、导线若干. 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10
0.30
0.70
1.00
1.50
1.70
2.30
I/A
0.020
0.060
0.160
0.220
0.340
0.460
0.520
由以上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图2中的_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
(2)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图(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3)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标出了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4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_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2Ωm B.1×10-3Ωm C.1×10-6Ωm D.1×10-8Ωm
(5)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有多个正确选项).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三、计算题(共50分)
9.(14分) 一固定的斜面,倾角为θ=45°,斜面长L=3.0m.在斜面的下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的最高点由静止下滑。滑块与挡板碰撞无机械能损失。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0,求
(1)滑块与挡板第一次碰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2)滑块运动的总路程?
10.(17分)如图所示,矩形线框的质量m=0.016kg,长l=0.5m,宽d=0.1m,电阻R=0.1Ω.从离磁场区域高h1=5m处自由下落,刚入匀强磁场时由于磁场力作用,线框正好作匀速运动.
求:(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如果线框下边通过磁场所经历的时间为△t=0.15s,求磁场区域的高度h2.
11.(19分)图16为可测定比荷的某装置的简化示意图,在第一象限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2.0×10-3 T,在x轴上距坐标原点L=0.50 m的P处为粒子的入射口,在y轴上安放接收器.现将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以v=3.5×104 m/s的速率从P处射入磁场,若粒子在y轴上距坐标原点L=0.50 m的M处被观测到,且运动轨迹半径恰好最小,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其重力.
(1)求上述粒子的比荷;
(2)为了在M处观测到按题设条件运动的上述粒子,第一象限内的磁场可以局限在一个矩形区域内,求此矩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并在图中画出该矩形.
新津中学高三2月月考物理试题答题卷
二、实验题(共18分)
8.Ⅰ(8分)① ② ③
Ⅱ(10分)(1)
(2)
(3) (4) (5)
三、计算题(共50分)
9.(14分)(1)滑块与挡板第一次碰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2)滑块运动的总路程?
10.(17分)(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如果线框下边通过磁场所经历的时间为△t=0.15s,求磁场区域的高度h2.
11.(19分) (1)求上述粒子的比荷;
(2)为了在M处观测到按题设条件运动的上述粒子,第一象限内的磁场可以局限在一个矩形区域内,求此矩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并在图中画出该矩形.
新津中学高三2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A、 A、 BC、 A、 B、 C、 AD
二、实验题:8、Ⅰ(1)AC (2) 0.9930m (3) A
Ⅱ (1)甲 (2) 如答图3
(3)如答图4 (4.3~4.7) (4)C (5)CD
三、计算题:
9. 2m 15m
10. 0.4T,1.55m
11.(1)设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r.如图甲所示,依题意M、P连线即为该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直径,由几何关系得r=①
由洛伦兹力提供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得
qvB=m②
联立①②并代入数据解得
≈4.9×107 C/kg(或5.0×107 C/kg)③
(2)如图乙所示,所求的最小矩形是MM1P1P,该区域面积
S=2r2④
联立①④并代入数据得
S=0.25 m2
矩形如图乙中MM1P1P(虚线)所示.
新津中学高三生物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生命系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2.下列关于实验及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甲基绿为染料,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生活状态的蓝绿色线粒体。
B.在噬茵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沉淀物中的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均用到盐酸,两者盐酸的作用不一样
D.利用血球计数板可以统计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
3.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点对应的浓度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4.下列有关叙述年,正确的是
A.某一鼠群,黑毛鼠占80%,白毛鼠占20%,种群中相同毛色的鼠交配,此鼠群的基因频率将会改变
B.已知二倍体水稻的一个染色体组含12条染色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单倍体幼苗的芽尖,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由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的各部分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应依次为:根尖细胞24条,精子12条,叶肉细胞24条
C.豚鼠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若在一个繁殖期内,杂合的雌豚鼠的卵巢中,成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共有20个黑色基因,则经过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10个含白色基因的卵细胞
D.从分子水平看,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内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以及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5.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
的调节。图解如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能专一性地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是因为其细胞表 面分布有识别激素的特异性糖蛋白
B.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C.垂体分泌的影响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性腺分泌的影响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6.小麦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如图A所示。切除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 h。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弯曲角度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说明种子萌发受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共同作用
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
C.图A和图C的结果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据《联合早报网》报道2012年3月1日,福岛核泄漏的初始污染已大幅减少,但核污染问
题不容忽视。下列有关核辐射对人体细胞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辐射可能导致细胞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出错,这种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核辐射可能导致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缺失,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核辐射可能导致细胞癌变,只要1个基因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D.核辐射增加细胞癌变的几率,癌细胞在细胞免疫作用下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二、非选择题
8.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细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表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 ,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
(2)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是 。
(3)已知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 (结构)。此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填“双向”或“单向”)的。
(4)鱼体色的调节方式是 。
(5)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l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人三个玻璃缸中并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 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 。
9.
Ⅰ、图乙为利用图甲实验装置测得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种气体体积变化曲
(1)本实验所测量的气体是 的变化,当给予新鲜绿叶4 klx的光照时,红色液滴应该向
移动。
(2)在图乙曲线P点时,能产生ATP的场所是 ;影响图乙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3)光照强度为8 klx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假设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温度不变)。
(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该植物。若图乙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光照强度为6 klx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若要改变这一限制因素,提高该植物的产量,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的方法,其原理是 。
Ⅱ、某森林生态系统中迁人了一种野兔,图丙表示与这种野兔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图丁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丙可知该生态系统中迁入的野兔种群在C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请根据图丙在下面坐标系中画出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B、D标在纵坐
标合适的位置上)。
(2)图丁中,②/①的比值代表 (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③属于 (填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草、兔、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请在下图概念模型中的( )内添加“+”、“一”,完成三者之间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10.植物甲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植物乙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两种类型。这两种植物的花色性状都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且都是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开紫花。下表甲、乙分别表示这两种植物纯合亲本间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后回答相关问题:(植物甲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植物乙相关基因用D、d和E、e表示)
(1)若表甲中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第2组实验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2)表甲第3组实验中,F2表现型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 ,若第2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F2的表现型应 。
(3)若表乙中第2组实验的F1与某纯合白花品种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① ;② 。
11.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 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答2种)。
(2)采用 法将样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接种培养。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 旁进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 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
(3)用 培养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若培养基中存在有脲酶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 ,遇培养基中加入的酚红指示剂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可以尿素为氮源。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 。
(4)与全营养培养基中的菌落相比,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菌落数 。
A.多 B.少 C.相等 D.几乎为零 新津中学高三生物2月月考试题答题卷
二、非选择题(未标明2分,其余均为1分)
8.(共13分)
(1) , 。
(2)(2分) 。
(3)
(4)(2分) ;
(5) ,


(2分)
9. (共16分)
Ⅰ、(1)

(2) ,

(3) ,
(4)(2分) ,
(2分) ,
II、(1)
(图2分)
(2) ,

(图2分)
10.(共8分)
(1)

(2)

(3)(2分)
(2分)
11.(11分)
(1)
(2分)
(2)


(3)



(4)
参考答案:
新津中学高2010级高三(下)2月月考
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John.would you please keep an eye on our pet dog? We'll be out for a couple of hours.
—_______.It will be fine with me.
A.It's my pleasure B.Go ahead C.Never mind D.Forget it
2.We have requ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________ involved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A.get B.gets C.got D, getting
3.—What did you think of the concert for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Guo Moruo?
—Wonderful! I enjoyed the last three songs by Liu Huan ________.
A.in total B.in general C.in particular D.in common
4.—Many online games are full of violence which do ha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And that's ________ my concern lies.
A.what B.which C.that D.where
5.—What is a good boss like?
—It's hard to say, but I think he ________ be responsible, determined and creative.
A.should B.may C. can D.would
6.John talked with me for about an hour yesterday.Never ________ him talk so much.
A.did I hear B.had I heard C.I had heard D.I heard
7.________ deep down in the earth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dead forest has rotted away and become coal.
A. Having buried B.Being buried C.Buried D.To be buried
8.________ in the regulations that you should not tell other people the password of your e-mail account.
A.It requires B.It is required C.What requires D.What is required
9.—How was the journey?
—Tiring! I caught the train at the last second but all the seats_____.I stood all the way.
A. would occupy B.had occupy C.would be occupied D. had been occupied
10.—Do you think that mixed ability classes ________ the better students?
—Of course not.
A.hold back B.cut down C.bring up D.take off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I can't believe you tell people your age," my friend said.
Hey, I don't 11 .Really.In fact, I love my age, because every single birthday 12 more than just presents and cakes.
The day I heard the word " 13 " spoken by my doctor, my life turned upside down.The cancer had spread to my lymph nodes (淋巴结).I learned at 32 years of age to 14 death.
There were a lot of 15 to stick around—a husband of 12 years that I loved a whole lot and three beautiful children that were unaware to the struggle of their mom and 16 , but who gave me daily strength in their love and handmade gifts that hung on the hospital wall.
However, I'm 17 for cancer in many ways.Does that sound crazy? I wouldn't wish it on 18 and I don't want to go through it again, but it was a(n) 19 .It helped me to 20 every single day.It forced me to 21 my life seriously.Things that were once 22 seemed foolish.It let me pursue the desires of my heart 23 my wallet.It gave me the ability to see life as fragile, not one day promised.
When I hit my 5th year of survival, I 24 my job to write full time.I decided not to write one more word about anything that didn't 25 to me.Cancer taught me not to let the opportunities of your heart pass you by 26 _ we are not promised "one day" or "someday".
You see, life has become a series of 27 .Last month, I celebrated my 13th year of survival and embraced my 44th birthday.Next month, Richard and I will celebrate our 24th anniversary.My three young children now are all 28 their own dreams, because my cancer taught them too.
Do I mind telling my age? 29 .I'm 44! I'm thankful for all 10 gray hairs.
When I look in the mirror and notice the so-called “wrinkles", I know they are opportunities.Every line was placed there by a smile that creased (弄皱) my face-an experience, large or small, that came from living this gift called 30 .
11 A.pretend B.mind C.agree D.understand
12.A.means B.makes C.gives D.holds
13.A.news B.death C.cancer D.disease
14.A.accept B.face C.reduce D.appreciate
15.A.reasons B.obstacles C.members D.things
16.A.parents B.friends C.dad D.companions
17.A.prepared B.hopeful C.responsible D.thankful
18.A.nobody B.everybody C.anybody D.someone
19.A.memory B.practice C.enemy D.teacher
20.A.spend B.treasure C.overcome D.calculate
21.A.think about B.make use of C.come to D.start with
22.A.available B.predictable C.distant D.important
23.A.instead of B.as well as C.regardless of D.except tor
24.A.devoted B.completed C.left D.spared
25.A.apply B.matter C.explain D.appear
26.A.although B.while C.if D.because-
27.A.celebrations B.parties C.struggles D.stories
28.A.awaking from B.living C.running after D.realizing
29.A.Maybe not B.Absolutely not C.Of course D.Not exactly
30.A.dream B.love C.expectation D.life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hy do Chinese people love hot pot so much? As the winter months begin to settle in, I find myself wondering what it is about this traditional meal, which has existed for more than 1.000 years, that makes it a Chinese food favorite.But it seems that the answer lies beyond the dish itself.
Hot pot isn't just designed to keep you warm during the cold months; it's also a social experience.It's a "theater” cuisine that turns a meal into an event.There is a lot of fun for everyone to have in adding ingredients to the hot pot.
Hot pot is eaten over two to three hours.For this reason, it is often, considered an evening's entertainment, and time to spend with friends and family.However, many westerners would be put off by the idea of other people sticking chopsticks in their food.When we come to eat at the table in the UK, we tend to have our own individual portions (份额), although the experience is still a social one.
A similar experience to the hot pot one can be found in Korean barbecue restaurants, which let you cook your own meat.This allows people to have their meat done however they want.
For most Westerners, the idea of going to a restaurant to cook their own food is bizarre (古怪的).But having given hot pot a go, I find it's now one of my favorite meals in Beijing.The steam from the pot left my clothes smelling of food when I got home, but perhaps this is also part of the experience.When the chilly (刺骨的) wind is blowing outside, just grab (抓) some chopsticks, some good friends, and dig in.For me it's like throwing a dinner party where my taste buds (味蕾) and my appetite are equally satisfied in the warm company of friends.
31.According to the author, hot pot is popular in China because ________.
A.it is a fun social experience
B.it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over 1,000 years
C.it involves many unique ingredients
D.it keeps people warm in winter and it is creative
32.We can conclude from the article that generally British people _______.
A.prefer a Korean barbecue to Chinese hot pot
B.find it interesting to cook their own food in restaurants
C.don't like sharing food with others
D.don't mind the smell of food staying on their clothes after dinner
33.The underlined word "put off in the thir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
A.excited B.disappointed C.puzzled D.discouraged
34.What is the tone of the article?
A.Appreciative B Longing C.Humorous. D.Serious.
B
Last week, my granddaughter started kindergarten (幼儿园), and I wished her every success.But part of me didn't.
I actually wanted her to fail in some ways because I believe that failure can be good for our learning process.Success is proving that you can do something that you already know you can do, or doing something correctly the first time—which can often be a problematic victory.
First-time success is often a fluke (侥幸).First-time failure, by contrast, is expected, it is the natural order of things.Failure is how we learn.
In Africa they describe a good cook as "she who has broken many pots".If you've spent enough time in the kitchen to break a lot of pots, you probably know a lot about cooking.I once had dinner with a group of cooks, and they spent time comparing knife wounds and burn scars.They knew how much credibility (可靠性) their failures gave them.
I earn my living by writing a daily newspaper column.Each week I am aware that one column I write will be my worst.I don't set out to write it.I try my best every day.I have learned to cherish (珍惜) that column.A good column usually means that I am discussing a familiar topic, writing in a style I am used to or saying the same things as any one else but in a fancy way.
My younger daughter is a trapeze-artist (杂技荡千演员). She spent three years putting together a show, and she did it successfully for years.There was no reason for her to change it—but she did anyway.She said she was no longer learning anything new and that she was bored.And if she was bored, there was no point in subjecting her body to all that stress. She risked failure and public embarrassment in order to feed her soul.
My granddaughter is a perfectionist.She will feel her failures, and I will want to comfort her.But I will also, I hope, remind her of what she learned, and how she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I hope I can tell her, though, that 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Indeed, with luck, it is just the beginning.
35.Why did the author want his granddaughter to fail?
A.Success is boring though beneficial.
B.It is impossible to do everything successfully.
C.She would learn more from failure.
D.He wanted her to be strong enough to face hardships.
36.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his daughter changing her show?
A.Positive. B.Worried C.Negative. D.Excited.
37.The author develops the article mainly by ________.
A.following the time order B.giving examples
C.comparing different opinions D.presenting a cause and analyzing its effects
38.The writer talked about his own experience to show that_______.
A.we cannot depend on luck to live a good life
B.past failures made him dare not take risks in writing
C.we should try every possible way to avoid failure
D.the thought of failure will make you work even harder
C
“Heartless" —it's not usually a word you would want to use to describe a person.But having his heart removed was what saved Craig Lewis' life ?and what made him the first living "heartless" man.
The 55-year-old had been dying of heart disease.He was told that he only had 12 hours to live.That was when Billy Cohn and Bud Frazier, two doctors from the Texas Heart Institute, US, decided to try something new.They removed Lewis' heart and replaced it with an artificial one.Less than a week after the operation.Lewis was able to sit up in bed and speak to his family, according to Reuters.
Lewis kept on living like a normal person, with only one difference -he didn't have a heartbeat.The human heart usually pumps blood through our bodies by beating regularly.
By contrast, this artificial heart pushes the blood forward with two moving blades(桨叶).If you were to touch Lewis or listen lo his chest, you would not feel a heartbeat.If you hooked him up to an EKG(心电图) machine, the line would be flat.
Scientists have been trying to create a working artificial heart for years.Many people suffer from serious heart disease and cannot get transplants (移植).Until now all artificial hearts either broke down or caused blocks and infections.
But after five years of hard work, Dr Cohn and Dr Frarier developed this artificial heart. It is smaller and quieter than other artificial hearts and can last much longer.They tested it on 38 calves (牛犊) and all of them turned out energetic and healthy.Lewis is the first human proof that the machine is a success.
The doctors will have to work more on the device and decide on a final design before it can be widely used.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will also need to say that the machine is safe.But this artificial heart looks likely to bring a ray of hope to thousands of patients.
39.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A.Without the artificial heart, Lewis could have died.
B.Lewis feels he is unique because he has no heart.
C.After the operation, Lewis recovered rather slowly.
D.Lewis' own heart kept working alongside the artificial one.
40.In what way was Lewis' new heart special?
A.It was taken from a calf.
B.It pushed and pumped blood instead of beating.
C.It could be indicated on the EKG machine.
D.It had obvious advantages over other artificial hearts.
4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is artificial heart?
a.It is smaller and quieter.
b.It will last longer.
c.It has not yet become infected.
d.It is going to be produced on mass scale.
A.ab B.abd C.abc D.abcd
42.The writer seems to be ________ the artificial heart.
A.doubtful about B.optimistic about C.sure of D.proud of
D
Disease, poverty, hate, love-Charles Dickens' stories opened his readers' eyes to the most important themes of his age.Two hundred years on, his stories still speak volumes across the world, proving that Dickens' legacy (遗产) was far greater than just "great literature".
February 7 marks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the writer's birthday.To mark this date, BBC writer Alex Hudson listed six things Dickens gave the modern world.Let's take a look at two of them.
A while Christmas
Dickens is described as "the man who invented Christmas" -not the religious festival, but the cultural aspects that we associate with the festive (喜庆的) season today.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Christmas was barely worth mentioning, according to critic and writer Leigh Hunt.The committee which ran the Conservative Party even held ordinary business meetings on Christmas Day - unthinkable in the West nowadays, when everyone, but the most necessary workers takes at least three days off.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Dickens' popular depictions(描绘) of the festive period became a blueprint for generations to come.In his classic novel, A Christmas Carol, he not only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snow at Christmas, but also painted a picture of glowing warmth-“home enjoyments, affections and hopes".
In his biography of Dickens, Peter Ackroyd wrote, "Dickens can be said to have almost single-handedly created the modern idea of Christmas."
"Dickensian" poverty
Dickens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take an honest look at the underclass and the poor of Victorian (the period during British Queen Victoria's reign from 1837 to 1901) London.
He helped popularize the term "red tape" to describe situations where people in power use needless amounts of bureaucracy (官僚作风) in a way that particularly hurts the weaker and poorer members of society.
"Dickensian" has now become a powerful word for describing an unacceptable level of poverty.In 2009, when the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and Lecturers in the UK wanted to talk about deprivation in some areas, of Britain, she did not use words like "terrible" or "horrific", but rather described it as "life mirroring the times of Dickens".
43.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
A.Charles Dickens' impact on the world.
B.An introduction to Charles Dickens' classic novels.
C.Charles Dickens' amazing characters.
D.Why Charles Dickens is popular across the world.
44.Why is Dickens called "the man who invented Christmas"?
A.Because he created the religious festival.
B.Because one of his novels helped to shape Christmas celebrations.
C.Because many of his novels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Christmas.
D.Because he was the first man to have proposed celebrating Christmas.
45.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the phrase “red tape” refers to __.
A.rules or procedures that are required to accomplish a task
B.a situation in which poor members of society are hurt
C.conflict between people in power and weaker people
D.pointlessly time-consuming official procedures
46-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Dickens is still popular today in Britain.
B.Agreements made by the underclass of society
C.Dickens invented Christmas
D.Dickens gave the modern world six things.
E
Since 2005, office workers in Japan have been allowed to wear T-shirts and shorts to work, instead of business suits and ties.Why? The answer is simple.The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reduce the use of air conditioners.
Although they make our lives easier in hot weather, air conditioners can be bad for the environment.The coolers use a great deal of electricity to fun_ction and add to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But it is a vicious (恶性的) cycle.As temperatures rise, there will be more need for air conditioning.
Pawel Wargocki, an expert at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told The New York Times: "It [air conditioning] poses (造成)a huge threat to global climate and energy use." He added; "The current pace in which we use it is very dangerous."
We can't live with air conditioning.But the thing is, we can't live without it either. Scientific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f indoor temperatures are high in hot weather, people will suffer from certain health problems and have a lower productivity.
For example, when air conditioners were turned down in Japanese offices, the room temperature rose to 28℃ or higher.As a result, workers started getting headaches, and feeling sleepy.
They were unable to concentrate and their productivity dropped by 2 percent, which means they did 30 minutes less work each day, according to Shinichi Tanabe, a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e at Waseda University in Tokyo, Japan.
So the best way to balance our comfort with environment awareness is to change our expectations, Most of the time, it's not that the room is too hot but that we are used to it being cooler.
"The temperature many Americans find most comfortable indoors in summer-70 degrees Fahrenheit (华氏度,21℃) -feels uncomfortable to most Europeans, who Find it too cold," said Michael Sivak,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S.He said it is because Europeans care more about the environment and are willing to tolerate a bit more heat in summer.
Also, we can try to change our daily behavior.Open the windows to let air in, for example.Turning on the air conditioner is not the only way to make us feel comfortable.
47.The author mentioned the dress code of Japanese officer workers in the beginning to _____.
A.show one way of reducing energy use
B.show how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s
C.introduce the issues around using air conditioners
D.explain why air conditioners are unnecessary in offices
48.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the third paragraph refers to .
A.the effect of global warming B.the frequency of hot weather
C.the way the coolers fun_ction D.the overuse of air-conditioning
49.Which of the following helps balance produ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a.wearing T-shirts and shorts instead of business suits and ties
b.opening the windows to let air in now and then
c.keeping room temperature at around 28 degrees Celsius
d.trying to get used to higher room temperature in summer
e.turning off all the air conditioners in the office
A.abd B.abe C.bed D.bde
50.We can learn from the article that ________.
A.Overuse of air conditioners leads to headaches and sleepiness
B.Americans need to increase their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C.Europeans do not suffer hot summers
D.Japanese office workers are less productive in, the summer
第二节根据对话内容, 从对话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选项中有两项多余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M: Hello, darling.I've just heard I have to go to Italy for a couple of days.I am flying this evening.
W: Oh, David. 51 You know the Johnsons are coming around to see us tonight.
M; Yes, I know.But I can't help it.They'll have to come some other time.
W: 52
M: No, I am afraid we have to change all our plans.
W; All right, David. 53
M; I am taking the 7 o'clock plane to Rome.
W; Are you coming home before you go to the airport?
M: I am afraid I can't. 54
W; What about your suitcase?
M; I am afraid you'll have to pack it for me.
W: And who is fetching it for you?
M; You'll bring it, darling.
W: 55
M: Because you are coming with me.It's your birthday on Saturday and this trip is my birthday present for you.I'll meet you at the airport, three quarters before the flight.Don't forget anything and don't be late.See you later, darling.
A.When exactly are you leaving then?
B.I am still having a talk with my boss here.
C.What's the matter?
D.Why me?
E.Do you really have to go?
F.It's a pity that we have to change our plans.
G.Then we won't be able to go to the theater tomorrow.
第Ⅱ卷(写作部分,共60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请注意各小题的词数要求)。
You have to log on to your school's online system to check your grades, but you find the system is kind of inconvenient.What do you do?
When Daniel Brooks was a senior at Pioneer High School in the US, he came up with a Silicon Valley-style solution; he developed an iPhone app (application, 应用程序)I C Connector.
When he tried out his school's new Web-based student information system earlier this year, he immediately noticed some shortcomings.He could no longer view his current grades for all his classes at once.Checking several classes required several clicks-which for a teenager is so much work.To save himself all this trouble, Brooks developed the app and sold it on the Apple app store.Now it has 2,300 users who have downloaded it across the US.
"It ended up on every iPhone and iPad and portable device that any student and teacher had on campus," said Scott Peterson, the campus tech support worker at Pioneer High.
Brooks said he didn't create the app to get rich - it is free."A student is not going to want to pay 99 cents," Brooks said."They just want to see their grades nice and easy."
However, in the months that followed.Brooks experienced highs and lows.His app is now so successful that users want more, in particular, his teachers have started pushing him to develop a version for them.However, the company Infinite Campus, which develope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en less positive.
The company said in an e-mail that he was confusing users and violating the company's copyright by using Infinite Campus' name and logo in the app*s name.Brooks' father, Michael Brooks, has offered to change the name, but says he needs time to get Apple's approval.Daniel also e-mailed and called Infinite Campus.They got no response.
Daniel Brooks starts at a California university this autumn.Despite Infinite Campus' attitude, he continues to try to improve the app and hopes to put out an Android version soon.
56.Why did Daniel Brooks develop an iPhone app IC Connector? (No more tha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What is Brooks' teach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app he developed? (No more than 14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What does Paragraph 7 talk about between Infinite Campus and Brooks? (No more than 7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What does Brooks’ aim to do now?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Use one word to describe Broo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2010级高三(下)2月月考
英语答题卷
第Ⅰ卷 语言运用(共90分)
第二节 补全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对话内容, 从对话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选项中有两项多余选项。
51._____ 52._____ 53._____ 54.______ 55. ______
第Ⅱ卷 写作部分(共60分)
第一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5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ear Editor,
For a student reader, I am writing to talk about the English textbooks published
by your house.These books have many advantage.One of them is that they can find a variety of topics, such as science, culture and history.These topics, I think, very popular with us students.What's more, along with the texts there have many beautiful and colorful pictures, that can help us understand English better.Even the students who are used to dislike English have turned out to be interesting in the subject.However, some of the texts have so many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which are hard for us.Therefore, I'd like to suggest change them into easier ones.
Best regards,
Li Hua
第三节 书面表达(满分35分)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你肯定参加过无数次的考试,有成功,也会有失败。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简要谈谈同学们对待失败的不同态度,并表明你的观点。
态度一;消极对待,如:……
态度二:积极面对,如:……
你的观点:“…”
注意:1.词数120左右;
2.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高2010级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第I卷(33分)
一、语言基础(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妇孺/懦弱 ????料峭/刀鞘 ????打折/折本???? 颓圮/杞人忧天
B.惊蛰/真挚 ????喟叹/称谓 ????着陆/着急???? 诧异/叱咤风云
C.蜗牛/女娲? ???灼热/斟酌 ????风靡/奢靡???? 贻误/怡然自得
D.簇拥/箭镞 ????倚靠/绮丽 ????纤细/纤维???? 联袂/三昧真火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安详 必须品 计日程功 额首称庆
B、搜寻 电线杆 炙手可热 蜚声文坛
C、坐阵 挖墙脚 寒暄客套 学以致用
D、剽悍 摄相机 明火执杖 不明就理
3、选出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日本右翼势力虽有所抬头,但日本国内少数有识之士也力陈中日关系恶化将会导致不可预见的灾难,这种不易之论弥足珍贵啊!
B、早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整个中国社会已经在倡导和谐,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多一些真诚的交流沟通,多一些务实的宽容理解,除非触及法律底线,否则双方又何必要对簿公堂呢?
C、当前的国际关系中,各种政治势力的博弈异常激烈,但越来越多普通人和平自由民主平等生活的状态质量江河日下的趋势,是任何个人或政治势力不应该忽略的!
D、高三学生备考应考任务繁重,也就更需家长们耳提面命,在为孩子们做好后勤补给服务工作后,尤其要为他们鼓劲加油,让他们勇敢坚韧地迎接人生第一次重大挑战。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开始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中美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向前发展。
B、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途径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C、过去氢化植物油被广泛用作植脂末的原料,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氢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无益,只会增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D、多所高校联合起来实施“三位一体”招生方案,在如何突出综合素质的考查、突出不同高校学科特色、建立多元评价标准进行了有益探索。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我爱纯真浪漫,??????? ;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 ;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 ;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 。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
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
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
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④②???D.①④③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题3分,共9分)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葛剑雄)
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我们不能坐等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不同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顺理成章。中国既然以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自许,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是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这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文化商品大多还是来样加工、贴牌生产,外销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还很低,文化服务近于空白,发展的余地非常广阔。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关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节选自《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删改)
6、关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后,通过借鉴比较,更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
B、强势文化往往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中同文化走向世界则是为了抵御外来文化。
C、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为了推广快速而高效的中国模式,提高自身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D、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并学习世界文化,实现各种文明相互促进的愿景。
7、针对“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既要防止盲目崇拜西方,也要避免极端仇视西方的情况出现。
B、中国文化应主动出击,让世界近距离或直接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与魅力,以便消解其他文化对中国文化偏见。
C、要想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提供优质的文化商品及优良的文化服务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D、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就需要大批举止文明的中国人走出去并成为文化传播者。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于中国文化未能与其他文化相融,是国人的自我评价。
B、清朝改土归流后,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教化百姓等措施,表明对精神文化的接受,纯粹出于自愿。
C、中国文化走出去后,就能通过比较借鉴,发现中国及其他文化的优缺点,以达到取长补缺的目的。
D、要想处理好世界各国文明之间的关系,就要遵循相互欣赏、成人之美、共同繁荣之道。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9—11每小题3分,9分)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辞致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栽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昉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于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隋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 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夷夏悦之。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于世。(《周书》列传第三十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命引出,将戮之????????? 引:拉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 优容:宽容
C、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假:授,给予
D、梁武帝深恨之??????????? 恨:嫉妒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世宗以为麟趾学士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乃代之仪署而行之 ??悟已往之不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B、宣帝去世后,刘昉、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
C、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其他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
第Ⅱ卷(117分)
1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3分)
(2)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3分)
四、诗词鉴赏、积累(共16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目。(8分)
郊??行(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
(1)请对“柔桑采尽绿阴稀”中的“稀”字作赏析。(4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每句1分,8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2)??????????????????????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3)??????????????????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5)?????????????????,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五、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6~19题。(20分)
永恒的托尔斯泰
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宁娜》。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一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还有总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纳。还有鲁尔弗,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图书馆里吸了一辈子灰尘的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了。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黑种人或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娜?托尔斯泰娅这样回忆她的父亲:“有一次在雅斯纳波良纳,父亲忽然心血来潮,要大家说出人生的三个愿望。父亲想出了两个——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 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像是跳进清流洗了一次澡。据说田园牧歌是虚幻的,但难道许多现代派作品中的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能成为人类的精神营养? 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然而他的劝谕总是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小说就是小说,小说不是哲学,小说是入俗而不是说教。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小说是不是太“非小说化”了?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给你光和热。读《复活》或《安娜?卡列宁娜》,你感觉到的是手法?语言?结构?全不是。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的“教谕”。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在托翁面前,现代许多“实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太有些小气? 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很可爱。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尔斯泰还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书:“我的余生不长了,然而生存一刻就是要工作一刻,我正在写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散步的时候,托翁常常会突然停下来,“一位老农,刚磨完了一把镰刀。”“托尔斯泰伯爵和他说了几句话,丢下手杖,一下子夺过镰刀,麻利地割着草以试一试刀刃。我们遇见两位香客打扮的老头,背着旅行袋,拄着拐杖,脚上缠着布片,快步走过。托尔斯泰叫住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又从怀里掏出钱包,给了他们一些钱。”真不知道托尔斯泰和两个老头说了些什么,想必不是“今天天气......哈哈哈”。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 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动。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的不同。 16、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理由是什么?请你写出三点(6分)??
17、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6分) ①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3分) ②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3分) ?18、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归纳作者否定海明威等现代派作家是文学大师的理由(4分)①内容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②形式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 19、文章既描述了托尔斯泰,又点评了现代派作家。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六、语言运用题(12分)
20、下面是关于利用智能地毯预防老年几跌倒的段报道。请依次概括出预防过程中的四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不超过7个字。(4分)
英国科研人员使用一种新颖的电磁层析成像技术,研发了一种先进的智能地毯。通过监控在地毯上行走者的步伐,地毯可以在老人即将捧倒对发出提示青,从而避免摔伤事故发生。地毯里的塑料光学纤维就是奥妙所在。只要有人踏上地毯,地毯里的光学纤维就会弯曲、实时记录下踩踏者酌行走模式,然后地毯边缘的缀型电子传感器就把记录下下的信息传送给连接的电脑,电脑会自动分析这些信息、显示出踩踏者的足迹:同时识别其行走过程中的细小变化,以此判断其是否会突然跌倒。
21、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3分)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22、阅读以下材料,谈谈你对“老人摔盘子离席”这一事件的看法。(80字左右)(5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近日,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带着孩子去父母那里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到最后,两败俱伤。狮子快要断气时,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这样。”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津中学2010级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答题卷
第Ⅰ卷(33分)
1——11每小题3分,共33分——按序号准确、规范填涂在机读卡上。 
               第II卷(117分)        
三、(9分)
12、用 “/”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13、①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14、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⑴答:
(4分)
(2)答:
(4分)
15、按要求将缺失的句子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以空为单位,每空1分,共8分)
(1)?????????????????? ???? 。(李白《蜀道难》)
(2)???????????????????? ?? ,(白居易《琵琶行》)
(3)?????????????????? ???? ,(杜甫《登高》)
(4)??????????????????? 。(李商隐《锦瑟》)
(5)?????????????? ?? ,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6)??????????? ,?????????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16、(6分) 三点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
①内容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式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六、语言应用(12分)
20、_______ ___、_____ 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4分)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七、作文(60分)



200



400



600



800字



新津中学2010级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参考答案
一、(15分)1、答案:选B(A项分别是rú/nuò,qiào/qiào,zhé/shé,pǐ/qǐ;B 项zhé/zhì,kuì/wèi,zhuó/zháo,chà/zhà;C项 wō/wā,zhuó/zhuó,mǐ/mí,yí/ yí;D项cù/zú,yǐ/qǐ,xiān/xiān,mèi/mèi)
2、答案:选C坐镇。 A必需品,额手称庆B全对D 摄像机,明火执仗,不明就里
3、答案:B。“对簿公堂”,到公堂上受审问,此处不合语境。“不易之论”,论断正确,不可改变;“江河日下”,一天比一天糟糕;“耳提面命”,恳切教导。
4、A。(B、句式杂糅“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途径是必不可少的”改为“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途径,这是必不可少的”;C、搭配不当“增多”改为“增加”;D、成分残缺,在……等方面)5、D(把握整个语段的内容倾向,则可看出分号所标明的层次内的内容前后两句之间在语意上属对比关系,只要把握这一点,则可选出适当语句。)
二、(9分)
6、D(A项错,原文为“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B项说“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是无中生有;C项错,“推广快速而高效的中国模式”违背作者文化交流的观点)
7、A(原文中无“极端仇视西方”的信息和内容)
8、C(A项有意曲解,原文没有与其他文化相融之意;B项为主观臆断,原文为“‘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D项中“成人之美”为无中生有)
据。
三、(9分)
9、【答案】D(遗憾)
10、C 【解析】C项都当副词“竟”讲;A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而”是连词表递进;B项前一个“以”是介词“把”,后一个“以”是介词“因为”; D项前一个“之”是代词,后一个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1、【答案】B【解析】“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错
12、(王莉、杨启根、朱庆华)【答案】及帝杀王轨 / 之仪固谏 / 帝怒 / 欲并致之于法 / 后以其谅直无私 / 乃舍之
13、(王莉、杨启根、朱庆华)【答案】(1)颜之仪屡次冒犯主上的尊严进谏,虽然未被采纳,始终未停止上谏言。(“犯颜”1分,“见”1分,语句通顺1分)
(2)面临危难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改变节操,古人也难做到,用什么来嘉奖你。(“夺”1分,“何以”1分,语句通顺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颜之仪字子升,是琅邪临沂人,晋侍中颜含第九代孙。祖父颜见远,任齐御史治书。在朝中神情庄重态度严肃,居官称职,为人称扬。到梁武帝执政时,以疾病为由辞官。不久齐和帝突然而死,见远大哭而致气绝。梁武帝深感遗憾,对朝臣说:“我自从顺应天命和顺从人心临政以来,参与干涉天下人事,而颜见远竟至于如此。”当时称赞他忠烈,都为他感叹。
之仪幼年颖悟,三岁时能读《孝经》。长大后,博览群书,喜好写词赋。曾经进献《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手回书说:“枚乘父子都能与梁王游学,应贞两代,都被称赞为有文学才能。我寻求才子,心中的郁塞得到很大宽解。”
江陵平定后,颜之仪按照规定迁到长安。世宗任其为麟趾学士,不久迁升为司书上士。高祖刚设立太子,认真替他选择师傅,选之仪为侍读。太子后来征讨吐谷浑,在军中有不轨行为,郑译等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因而授任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食邑二百户。宣帝即位,晋位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加食邑一千户。宣帝其后刑法政治乖僻,越来越昏纵,颜之仪屡次冒犯主上的尊严进谏,虽然未被采纳,始终未停止上谏言。宣帝十分忌恨他。但由于有旧恩,也一直加以优容。当宣帝杀王轨,颜之仪坚持进谏。宣帝大怒,想将他也处死。后来以他诚实正直而无私心,没有执行。宣帝去世,刘昉、郑译等伪造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助少主。颜之仪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刘昉等人草诏而署名之后,逼迫之仪接着署名。颜之仪厉声对刘昉等人说:“主上去世,继嗣之子年幼,朝廷大权应该由才能杰出的宗族掌握。现在皇亲之中,赵王年龄最大,以亲以德来说,都应该寄以重任。你们备受朝恩,应一心尽忠报国,怎么能一下子就将朝庭大权交给别人!之仪只是一死罢了,不能欺骗先帝。”因此刘昉等人知道他不可屈服,于是代替之仪署名而公布。隋文帝后来又索要符玺,颜之仪又正色说:“这是天子的信物,自有主人,做宰相的为什么要?”隋文帝因此大怒,下令带出去,想杀掉他,但是因为他在民众中声望很高,才放掉他。出朝做西疆郡守。
隋文帝做了皇帝,下诏将他征回京师,进爵为新野郡公。开皇五年,任为集州刺史。在任期间州内清平安宁,各民族百姓都很喜欢。十年正月,之仪按例上朝廷去进见。隋文帝见到后就认出了他,命带他到御座前,对他说:“危难时刻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改变节操,古人也难做到,用什么来嘉奖你。”于是赐钱十万、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去世,终年六十九岁。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四、(王莉、杨启根、朱庆华)14、(1)“稀”字写出了桑叶被采摘后树阴稀疏的特点,它与“尽”、“密”、“肥”扣照应,暗示了蚕农的丰收。(2)运用对比手法,农民大获丰收,却仍然饥荒,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愤慨。
15、(1)砯崖转石万壑雷(2)东船西舫悄无言(3)万里悲秋常作客(4)望帝春心托杜鹃(5)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五、(王贞鹏、彭晓燕、罗薇薇)16、①托尔斯泰的作品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
②托尔斯泰的作品能净化人类的灵魂
③托尔斯泰在作品中总是以突出人物来传达主题思想(答“他的劝谕总是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或“他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也可以)(每点2分,共6分)
17、①许多作家生活在人民中间却不知道文学应该为谁服务。②有人认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每点3分)
18、①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答充满“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也可以)
②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答“太喜欢花样百出”也可以)(每点2分,共4分)
19、对比(或:比较、反衬)(1分),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鲜明突出(1分),从而说明只有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文学大师。(2分)
六、(林弋力、王蓝艺、苏恒)20、答案:①记录行走模式? ②传送信息至电脑③分析并识别信息④发出提示音(每点1分,顺序错位该点不得分,如“发出提示音”写在第一步,其余顺序正确得3分;第⑧步只写“分析信息”或只写“识别信息”可不扣分) 21、答案:本题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段的能力。该文段先列举了一般人对陶渊明的评价,朱光潜同意陶渊明 “是隐士”“是忠臣”,又用“却”点明了自己认识的与众不同,“还有……的一方面”即“处处都最近人情”,然后根据字数限制删掉非重要词语。参考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22、答案:示例①老人摔盘子,是对儿孙冷落自己的抗议。这也教育和警示我们:不要因为手机和网络,而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感情;不要成为“手机控”,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老人和亲人聊聊天,老人需要关爱,多从情感上关心他们。示例②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却冷落了最基本的亲情!对于长辈而言,他们很孤独,应该多与他们沟通。老人所摔的不是盘子,而是子女遗落的那份孝心。子女应该把这份孝心捡拾回来,出门在外记得给年迈的父母打个电话问好或者借助网络进行视频交流。(言之成理即可)(评分:写出事情本身说明什么,2分;对于我们的启发,3分。)?
七、作文(60分)(刘建秋 苏志华)
见高考评分要求、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