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段考(12月)试题(8科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段考(12月)试题(8科8份)

资源简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F-19 Si-28 P-31 S-32 Cl-35.5
Ca—40 Br-80 I-127
第Ⅰ卷 (4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 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2.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
3.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某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单位: kJ/mol),该元素最可能是
Ⅰ1
Ⅰ2
Ⅰ3
Ⅰ4
740
1500
7700
10500
A.S区元素 B.f区元素 C.p区元素 D.d区元素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电离方程式HCl = H+ + 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B.分子晶体的堆积均为分子密堆积
C.NCl3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D.在石墨晶体中均以共价键相结合
6.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含阳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有阴离子
B.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 NaCl> NaBr>NaI
C.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D.空间利用率:面心立方 > 六方密堆积 > 体心立方
8.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A(g)+3B(g) 2C(g),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4)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6)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7)A 、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2)(7) B. (2)(4)(5) C. (1)(3)(4) D.(5)(6)(7)
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已知H2(g) +I2(g) 2HI(g) ΔH=-9.48 kJ·mol-1,则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H2(g)和1 mol I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放出9.48 kJ的热量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在101kPa、25℃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1
10.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B.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与氢键有关
C.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活化分子百分数均增加
D.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28ˊ
12.下列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和分子的极性均与乙烯(C2H4)相同的是
A.BCl3 B.H2O C.CH4 D.SO2
13.某离子晶体中晶体结构最小的重复单元如图:A为阴离子,在正方体内,
B为阳离子,分别在顶点和面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A.B2A B.BA2 C. B7A4   D.B4A7
14.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CF2 B. C.CH3CH2OH D.——COOH
15.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同种类型的是
A.碘与干冰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硝酸铵与硝酸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氯化钠与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 D.二氧化硅晶体与冰分别受热熔化
16.可逆反应A(g)+BC(g)+D,A、C均为无色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则说明D是有颜色的气体
B、若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少,则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若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说明B和D一定都是气体
D、如果B是气体,则增大A的浓度会使B的转化率增大
17.已知H2(g)+Br2(l)=2HBr(g) ΔH=-72KJ/mol 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a为
 
H2(g)
Br2(g)
HBr(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9
A.404 B.260 C.230 D.200
18.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 (g) + 3H2 (g) 2NH3 (g) ΔH =-92.2 kJ/mol
在不同时间段里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平衡状态的只有t1~t2段
B.t1~t2段c(NH3)最大
C.在t2时可能是向容器中充入了少量He
D.在t4时可能是升高温度
19.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 2c(g) △H1<0;
x(g)+3y(g) 2z (g) △H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20.二茂铁分子[Fe (C5H5)2]是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是燃料油的添加剂,用以提高燃烧的效率和去烟,可作为导弹和卫星的涂料等。它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茂铁中Fe2+与环戊二烯离子(C5H5-)之间为离子键
B.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ⅧB族
C.Fe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
D.1mol环戊二烯()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5NA ,π键的数目是2NA

2012-2013学年度米易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段考
化 学 试 卷
第I卷 答题卡(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共6个小题,共60分)
21、(8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有以下物质:①CHCl3 ②C2H4 ③CS2 ④SO2 ⑤H2O2
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直线型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四面体形结构的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V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
(2)在Si、SiC、NaCl、H2S中,能形成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四种物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 > 。
22.(9分)依据叙述,完成下列三个小题。
(1)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 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C(s)+O2(g)===CO2(g) ΔH=-393.5kJ/mol,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
现有0.2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固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共放出热量63.53kJ,则炭粉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23.(14分)已知A、B、C、D和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4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B和C属同一主族,且B为除稀有气体外,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和E属同一周期,又知E是周期表中
1~18列中的第7列元素。D的原子序数比E小5,D跟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__;
(2)B元素是__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__,B与A形成的化合物比C与A形成的化合物沸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属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的元素,其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它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D跟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只列出算式)。
24.(8分)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中氧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H2O变为H3O+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3)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4)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用配位键写出该配合离子的结构:
25.( 12分)有A、B、C、D、E五种元素,其中A、B、C属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B>C,A原子最外层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 ,B元素可分别与A、C、D、E生成常见的RB2型化合物,并知在DB2和E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8,E与B的质量比为1:1。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五种元素分别是: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 指出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沸点DB2 EB2(填“>”、“<”或“=”等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与EB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并含A、B、C任意两种元素的微粒 (填1种)
(5) 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下列是一些键的键能: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SiCl4(g) + 2H2(g) 高温 Si(s) + 4HCl(g),通过计算该反应是 热(填“吸”或“放”) kJ。
26、(9分) 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C(mol/L)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C(N2O4)
0.20
a
0.10
c
d
e
C(NO2)
0.00
0.12
b
0.22
0.22
0.22
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表中b c(填“<”、“=”、“>”)。
(3)20s时,N2O4的的浓度c= mol/L。
(4)计算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

2012-2013学年度米易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段考参考答案
2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②;③;①;④
(2)H2S; NaCl; SiC>Si >NaCl>H2S(2分)
22:(9分,各3分)
(1)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kJ/mol
(2)N2(g)+2O2(g)===2NO2(g) ΔH=+67.8kJ/mol
(3) 1:1
24.( 共8分,每空2分)
(1)( 2分)

(2)A ( 2分)
(3)BC ( 2分)
(4)( 2分)
25.( 共12分)
(1)Si (1分) S( 1分)
(2)二周期ⅤA族( 1分) 平面三角形( 1分)
(3) > ( 1分) SiO2 为原子晶体SO2为分子晶体( 2分)
(4)CO32-、NO3- ( 2分)(任意一个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以)
(5) 吸( 1分) 236 ( 2分)
26、(1)N2O42NO2(2分);(2)>(2分);(3)0.14(2分);(4)59(3分)

卷 1(48分)
一.单项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对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认识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
C.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 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
3、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知行合一?? C.发明本心 ?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4、中国古代传统的观念是“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到明清时期在社会上却出现了“工商皆本”的思想。促使这种观念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需要 B.工商业空前兴盛 C.民主思想的出现 D.商人地位的提高
5、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征不信的科学方法 D.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6、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文艺淡化了社会实用的功利色彩,更加关注文艺的自身规律和创作技巧,出现了为文艺而文艺的文艺思潮,出现了第一批专门探讨文艺问题的著述,是继先秦以来中国文艺发展的第二个转折时期。据这位学者的观点分析,这一时期应该是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7、对“ 情”“趣”的提倡成为明代后期诗文理论突出的现象之一。汤显祖说“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袁宏道说“世人难得者唯趣”“入理愈深,然去趣愈远矣”,因此提倡“不拘格套,独抒性灵”。与这一现象出现无关的是
A.程朱理学日益僵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C.出现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    D.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和传入
8、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表格反映了哪一环节
年 代
科技发明(件)
中 国
世 界 其 他 国 家
件 数
百 分 比
件 数
百 分 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A.问题形成 B.史料整理 C.史料收集 D.历史解释
9、下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10、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思想、革命派思想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发挥了思想启蒙作用。相比而言,新文化运动的“新”主要表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B.对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抨击与文化革新
C.提出关于“文学革命”的主张 D.丰富了辛亥革命后的文化成果
12、在中国近代,封建文化的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下列对封建文化解体起重要作用的是 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 ②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途径的发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13、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被延误的内在原因不包括
A.萌生与发展的“市民社会” B.“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
C.僵滞的小农经济产业机制 D.传统保守的社会文化心理
14、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其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孙中山认为:“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 B.消灭私有制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5、1962年蒋介石曾对安徽历史上的一位文化巨匠作挽联进行高度概括:“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由此可判断这位文化巨匠应是
A.梁启超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16、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启蒙运动相比,相同之处不包括
A.初兴之时都是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    B.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
C.都具有反封建斗争的性质 D.在运动中其思想潮流都发生了变化
17、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认为“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以下没有体现“明显超越”的是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B.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提出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主张
18、塞内卡(公元前4年一公元65年)是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赋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塞内卡表达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塞内卡反对奴隶制度
C.斯多亚学派思想为罗马法观念的形成创造了一些条件
D.塞内卡的观念与儒家哲学一样具有朴素的人道主义色彩
19、中华世纪坛举办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展,展出了以下图片。某同学为此罗列出了以下四个主题,其中符合以下作品内涵的是
A.古典文化的复兴 B.理性光芒普照的艺术殿堂
C.复杂的内心、细腻的情感 D.禁欲主义下的人性尊严畅想
20、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伏尔泰 B.老子 C.圣西门 D.卢梭
21、伏尔泰在《礼俗论》谈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新的精神……世界”是指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道家的无为思想 C.儒家的仁政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22、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民本思想 B.主权在民 C.教权至上     D.君主立宪
23、康德的去世使哥尼斯堡全市居民陷入巨大的悲痛中,人们连续16天自发前往吊唁。直到现在,加里宁格勒的年轻人结婚时,也不忘带上一束花放到康德的墓前。下列属于康德的主要贡献的是 ①崇尚思想自由 ②肯定人生而自由 ③抨击愚民政策 ④主张三权分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第二次工业革命相较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为
  A.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B.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C.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D.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
卷 2(52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25题20分,26题16分,27题16分,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 “君子道者三”,认为这三种品质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材料二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由教育而来。
(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比他稍晚些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之处。(6分)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甑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
材料四 夫卢梭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魂还魄之宝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法美文明之胚胎,皆基于是。我祖国今日病矣,死矣,岂不欲食灵药.投宝方而生乎?若其欲之,则吾请执卢梭诸大哲之宝旌,以招展于我神州上。
——摘自邹容《革命军》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27、(18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亭林文集》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6分)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6分)
2012——2013学年(上)二段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5、(20分)
(1)重美德、知识;重教育;重人和社会的研究(每点2分,共6分)
(2)批判封建君主专制(2分)
明清时期自然经济为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分)
封建专制强化达顶峰;(2分)
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的束缚 (2分)
(3)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掀起辛亥革命。(2分)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2分)
颁布《临时约法》。(2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白令海峡是连接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隧道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寒冷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
C.落叶阔叶林广布
D.地势平坦,沃野千里
2.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纬度比B地低,所以冬季A地气温比B地高
B.冬季A地气温比B地低,洋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之一
C.气温年较差A地与B地相同
D.两地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3.有关美国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矿产资源比较贫乏,工业生产原料进口量很大
B.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美国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C.美国地处北美大陆中部,缺失热带、寒带和亚寒带气候
D.美国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居民以欧洲白种人移民的后代为主
4.在第四纪时,范围广大的大陆冰川曾覆盖北美大陆北部。美国哪一项地理特征和曾遭冰川覆盖有关
A.西北部水利资源丰富,水电充足 B.中部大平原北部,湖泊星罗棋布
C.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为古老的地块 D.冬季北部冷空气直驱南下,天气干冷
5.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B 以轻工业为主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俄罗斯的工业建设向东发展
D 乌拉尔工业区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
如图,中国某一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箭头航行,在阳光初露海面时刚好通过P地,此时收音机里正在播报北京时间8:00整。据此完成问题。
6.此时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虚线航行
A.顺风顺流  B.逆风顺流
C.顺风逆流   D.逆风逆流
7.有关甲所在国的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A.绝大部分领土在温带和亚热带
B.地形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平原、高原
C.印度河是该国最主要的河流
D.恒河三角洲是该国重要的产棉区
8.下列河流与图中乙河流径流特征相似的是( )
A.塔里木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湄公河
9.目前,城市甲著称世界的产业是 ( )
A.棉纺工业 B.麻纺工业 C.黄金采掘 D.软件开发
10.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目前我国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5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大。据遥感资料,贵州喀斯特地区目前石漠化面积已达5万平方公里,广西石漠化面积已达4.7万平方公里。专家警告,石漠化已成为西南地区头号生态灾难,治理石漠化刻不容缓。属于石质荒漠化形成的条件有( )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可溶性岩石广布 ③昼夜温差大 ④地势低洼,易于积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我国目前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是
①局部逆转,整体扩大??②局部扩大,整体逆转?③治理速度超过破坏速度
④破坏速度超过治理速度?⑤维持在平衡状态?⑥自然因素起主导作用
⑦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A.① ④ ⑦?? B.② ③ ⑥ ? C.⑤ ⑥?? D.② ④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问题。
12.“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4.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15.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②干湿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多山的国家 B 肉类和羊毛的产量在世界上都占重要地位
C 都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 D 都是著名的农牧业国家,小麦出口很突出
读“拉丁美洲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按海水盐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8.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B.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成的
C.气候、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D.在40oS以南,西侧的降水多于东侧
19.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南部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区,也是工业和主要城市集中的地方
B 巴西高原水力资源丰富,也是巴西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 面积几乎占南美洲的一半,是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D 里约热内卢为南美洲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最大的商港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12)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13),回答问题。

20.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21.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所给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22.湿地的功能主要是
①提供水资源 ②调节气候 ③防风固沙 ④调蓄洪水 ⑤美化环境 ⑥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23.关于造成甲、乙两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GIS B.乙是GPS C.丙是RS D.甲是GPS
25.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
B.运用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
C.运用GI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6.(20分)拉美地区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该地区经济以出口石油、咖啡、可可、牛肉等农矿产品为支柱,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拉美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拉美地区城市化基本情况
国家
首都
首都人口占
全国比重
秘鲁
利马
33.3%
墨西哥
墨西哥城
32%
智利
圣地亚哥
44%
海地
太子港
56%
(1)拉美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和 (海域)沿岸地区,广东某石油公司若从委内瑞拉进口原油,油轮返航时最快捷的航线是先经过甲处的 运河,然后选择走图中的
(①或②)线路。(3分)
(2)2012年3月21日,当油轮航行到乙地正好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日 时,这天正午该油轮上旗杆的影子朝向是 方。(3分)
(3)图示拉美区域的最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古巴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被誉为“世界糖罐”,其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2分)
(4)简要分析近年来墨西哥大力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主要原因。(6分)
(5)简述拉美地区城市化突出的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6分)
27.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字母_______处。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是①_______;②_______。种植的作物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
(2)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字母_______处,因为该处具备发展乳畜业的两个主要区位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有关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生产对象是奶牛
B.生产面向市场,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其生产的重要因素
C.该农业地域类型除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外,还分布于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D.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所有分布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较低,不利于农作物成熟,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3)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美国农业特点( )
A.农业区域专业化 B.农业一体化 C.农业高度机械化 D.农业集约化
(4)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共性特点概括有错误的是( )
A.商品农业 B.机械化程度高 C.生产规模大 D.都有雇员
(5)我国广大牧区应从世界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中借鉴哪些成功经验(多选)
A.规模生产 B.集约化生产 C.产业化生产 D.面向市场
28.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资料一:晋陕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土地退化类型最多、发生范围最广,且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其中黄土高原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的草地是我国草场退化最严重的地区。
资料二:晋陕内蒙古地区十地退化类型与分布图。(图18)
(1)从外力作用看,造成该区土地退化的因素是       、       。(2分)
(2)该区盐渍化严重十地主要分部在( )(2分,双选)
A.蒸发强烈的平原洼地 B.灌溉农业区 C.风蚀严重的高原山地 D.过度开垦区
(3)选择下列恰当内容,完成“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过程框图”(填字母)。(6分)
A.少雨年份加大农田比例 B.粗放经营 C.脆弱的生态环境 D.沙丘开垦
E.风蚀、水蚀加速 F.土地肥力下降

(4)简要分析该区农牧交错带控制土地退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2012-2013学年度上米易中学第二次段考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20分
(1)墨西哥湾(1分) 巴拿马(1分) ②(1分)
(2)21日20时(2分) (正)北(1分)
(3)热带种植园农业(1分) 甘蔗(1分)
(4)石油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2分);临海,海运便利(2分);靠近美国(北美)的消费市场;石油加工业附加值高,利于提高经济收入(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5)特点:城市化水平高(过度城市化)(2分) 城市人口高度集中(集中在少数大城市)(2分)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就业困难,造成贫困、社会治安问题(答对其中两点得2分)
26.(16分)每空一分,共8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2012.12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页。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24×2=48)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答1-2题。
1.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列选项能体现图10漫画寓意的有( )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 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10、表3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
群体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少年
喜爱的文化活动
听戏曲、打太极拳…
看电视、阅读书报…
上网、听音乐…
某班同学分配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
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
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
11.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12.2012年4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被人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情表明诚信( ) 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B.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C.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13. 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 对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B.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C.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D.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15.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16.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17.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18.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20.图3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
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
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
21.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某高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该校毕业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就业率连续攀升。这表明( )
A. 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 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 正确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 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三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说明(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同的
C.神鬼概念是对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D.神鬼观念是人凭空想像出来的
备注:选择题答案请写在下面的方框内,否则以零分处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一个强大国家的兴起,往往都会在国际上掀起相应的文化潮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汉语热”、“孔子热”也随之兴起,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但这种影响力与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仍然极不相称,仅以图书为例,对欧美的进出口比例居然超过100比1。这种巨大的“文化逆差”警示我们,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所不在,而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请你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6、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原者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8分)
27、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各地竞相争夺历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现象。(6分)
(2)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就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建议。(4分)
28、在哲学发展史上,从根本上存在着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这两条路线的斗争推动着整个哲学的发展进程。(8分)
(1)哲学上存在的两条路线指什么?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
(2)简述这两条哲学路线的主要内容。
29、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8分)
 
30、材料1: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面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
巨大贡献。
材料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12分)
四川省米易中学校高二上期第二次段考政治参考答案
2012.12
选择题答案:
?? 25、请你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推动文化创新。(2分)
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2分)
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文化事业,振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分)
26、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8分)
①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
②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休系建设;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
27、(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各地竞相争夺历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现象。(6分)
①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2分)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加剧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2分)
③一些地方文化创新力弱,发展文化产业的办法不多。(2分)
(3)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就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建议。(4分)
①发掘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民族精神,打造优秀旅游文化产品;(2分)
②坚持保护优先,防止破坏性开发。(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8、(1)哲学上存在的两条路线指什么?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8分)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简述这两条哲学路线的主要内容。
(2)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9、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8分)
①要尊重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行动的依据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将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它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A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
A. B. C. D.
2.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B.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C.电阻率与导体的形状有关 D.电阻率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3.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之间有一个带电液滴,恰巧静止,液滴所带电量为3.2×10-1 9C,重量为1.6×10-14N,若板间距为10mm,则两板间的电压为 ( )
A.500V B.1000V
C.1500V D.2000V
4.一个电流表,刻度盘的每1小格代表1μA,内阻为Rg.如果把它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刻度盘的每一小格代表nμA,则( )
A.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Rg
B.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1)Rg
C.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g/n
D.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g/(n-1)
5.有四个电源,电动势均为8V,内阻分别为1Ω、2Ω、4Ω、8Ω,现要对R=2Ω的电阻供电,则选择内阻为多大的电源才能使A上获得的功率最大
A.1Ω B.2Ω C.4Ω D.8Ω
6.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并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时动能为E.在滑块下滑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滑块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C.B很大时,滑块可能静止于斜面
D.若撤去磁场,滑块到达底端时的动能仍然等于E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关于定义式与决定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是决定式 B.电场强度是是定义式
C.电容 是决定式 D.电阻定律R=ρ 是决定式
8.两根不等长的细线栓在同一点,另一端分别栓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a,b,电荷量分别是Q1,Q2,质量分别是m1,m2,当两球处于同一水平面时恰好静止,且A.Q1 > Q2 B.Q1 m2 D.m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匀强电场中各处的场强相等,电势也相等
B.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线的方向
C.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路断开时,电源两极间电压
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为零时,磁感应强度也为零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 R1和R2是两个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a滑动时,流过R1的电流I1和流过R2的电流I2的变化情况为( )
A、I1增大,I2减小 B、I1减小,I2增大
C、I1增大,I2增大 D、I1减小,I2减小
11.用两节相同的电池分别给两个电容器和充电,已知,当达到稳定状态时,两电容器的带电量Q,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用两根相同的细绳水平悬挂一段均匀载流直导线MN,电流I方向从M到N,绳子的拉力均为F。为使F=0,可能达到要求的方法是
A.施加水平向右的磁场
B.施加水平向左的磁场
A. B. C. << D. <<
15.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小于1Ω)的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分别为0.1Ω和1kΩ.
(1)请在右边方框内画出你为本实验设计的电路图
器材: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开关,学生电源,电池。
(2)一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下图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象读出电池的电动势E=?????? V,根据图象求出电池内阻r=???????? Ω.
I(A)
0.10
0.20
0.30
0.40
0.49
0.60
U(V)
1.35
1.31
1.25
1.21
1.15
1.10
三.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4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 (7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A球带电量为+5.0×10-9C,B球带电量为-7.0×10-9C,两球相距1m。问:它们之间的库仑力有多大?若把它们接触后放回原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k=9×109 N.m2/C2)
17. (7分)在磁场中某一点,有一根长1cm的通电导线,导线中的电流为5A,这根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所受的安培力为5×10-2N,求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若让导线与磁场夹角θ=30°,这点的磁感应强度多大?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多大?
18.(9分)如图,电动机M和电灯L并联之后接在直流电源上,电动机内阻r′=1Ω,电灯灯丝电阻R=20Ω,电源电动势ε=12V,内阻r =1Ω,电压表读数为10V.求:
⑴流过电源的电流
⑵电源的输出功率
⑶电动机对外输出的机械功率.
19.(12分)如图所示,在一底边长为2L,θ=45°的等腰三角形区域内(O为B边中点)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从静止由A板开始经过电势差为U的电场加速后,从O点垂直于B进入磁场,不计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影响。
(1)A,B两板哪板电势高
(2)粒子经电场加速射入磁场时的速度
(3)磁感应强度B为多少时,粒子能以最大的圆周半径偏转后打到B板?
20.(14分)如图,PQ为一块长为L,水平固定放置的绝缘平板,整个空间存在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板的右半部分还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物体,从板左端P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做匀速运动,碰到右端带控制开关K的挡板后被弹回,且电场立即被撤消,物体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又做匀减速运动,最后停在C点,已知PC=3L/8,物体与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带电体带正电还是负电
(2)物体与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1和v2
(3)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多大
米易中学高2014级物理第二次段考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部分 共3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共61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2分。)
14. 。
15(1)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 。 。
三.计算题
16.(7分)
17.(7分)
18.(9分)
19.(12分)
20.(14分)
实验题
14. C (3分)
15.(1)作图(2分)
(2) 作图2分 1.40 (2分) 0.5(3分)
16.两球未接触时,球间库仑力
F=kQ1Q2/r2
=9×109×5.0×10-9×7.0×10-9/12=3.15×10-7(N) 3分
两球接触后,由于两金属球完全相同
Q′1= Q′2=Q1+Q2/2
=-1.0×10-9C, 1分
此时两球间库仑力
F′=kQ′1Q′2/r2
=9×109×(1.0×10-9)2/12=9.0×10-9(N) 3分
17.由安培定则
F=BIL
=1T 3分
磁场大小不变 1分
当夹角θ=30°时
F=BILsinθ
=2.5×10-2N 3分
19.解析:负离子受力由A指向B,所以场强由B指向A。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B点电势高于A (2分)
依题意,设粒子经电场加速射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则,得 。(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能导致组织水肿的因素中,不包括( )
A.静脉输入血浆蛋白 B.毛细淋巴管堵塞,淋巴回流受阻
C.营养不良 D.毛细血管扩张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对濒危动植物集中于一地进行保护
3.在马铃薯的贮存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发芽,可用一定浓度的( )处理
A.脱落酸 B.赤霉素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
4.下图中①~④处能发生神经递质活动的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5.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群落中焦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7.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8.人体的脂质代谢也受激素调节。促进糖转变成甘油三酯,抑制甘油三酯转变成糖的激素是( )
A.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9.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的共同特点是(  )
A.元素组成相同        B.合成部位相同
C.运输途径相同 D.生理功能相同
10.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A.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物质,种类多、含量极微 B.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C.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D.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11.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
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
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
D.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
1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
13.右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字母表示细胞,数字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只有a、b两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14.如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为( )
15.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A点(为10-10 mol·L-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
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上图的弯曲生
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16.下列关于顶端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 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B.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C.侧芽的生长素浓度比顶芽高 D.切除顶芽,切口涂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17.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口密度是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依据?
B. 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C. 影响人口数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其自然生理基础,而与社会制约因素无关?
D. 城市人口的剧增是因为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18.右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
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中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上升
19.右图表示某种鱼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20.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过程中包括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的阶段
B.效应T细胞可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并使之分泌抗体
C.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
D.被激活的T细胞可分化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21.甘草、五灵脂可作药材,橡胶树可提取橡胶,人们受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成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这些都说明野生生物具有(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以上都正确
22.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23.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24.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
A.部分被分解者分解 B.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
C.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D.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
25.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都是必然有利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积必然越大
D.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2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7.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28下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AP=PB。若刺激P点,将发生的变化是( )

A.A点和B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
B.释放的⑤不可能引起B点所在的细胞抑制
C.A点和B点都会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的
D.兴奋可由P传向A、B,也可由A、B传向P
29.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30.生态学家高斯(Gause)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 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 d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对此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受到培养液容量的限制 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是375
C.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变形虫,K值也是375 D.重复此实验,K值有可能不同
31.分析下面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B所处的营养级
32.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T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B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33.下列有关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一般为a→c→d→b
C.若M表示生物体内汞的含量,a~d表示四种生物,则由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中,b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34.生物多样性根据分子、个体、宏观分为三个层次,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分类层次的选项是( )
A.环境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
35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⑧代表肝糖原和肌糖原
B.⑨代表脂肪和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C.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⑦过程,胰高血糖素能促进①、②、③过程
D.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为0.8~1.2g/L,⑤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6甲、乙、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它们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为窄
B.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为广
C.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为窄
D.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37.关于下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38.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实验条件下,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
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①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②
39.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B.某一种群密度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C.生物入侵的种群最终将呈“S”型曲线增长
D.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
40.下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b、c<d,说明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了
B.若c+d=e+f,且e<f,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
C.甲的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而丁的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
D.乙的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其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分裂较快
高2014级高二上期第二次段考生物试题Ⅱ卷
一.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非选择题
41.(8分)下图为人体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A、B、C分别表示某结构,a、b、c分别表示某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组织细胞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图示中_________________端乳酸含量会增加, 此时参与稳态调节的主要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饥饿时,Ⅱ端血浆成分明显增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组织细胞为肝细胞,饥饿时,Ⅱ端血浆成分明显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处的葡萄糖进入图中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要穿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CO2分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A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运输到A处至少要穿过 _______________ 层磷脂分子。
(4)葡萄糖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a、b、c)过程在体内进行转运。管壁细胞C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某人营养不良时,会导致内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含量增加。
42.(12分)下图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大写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进入到寒冷环境中,位于乙图中 ___________(填字母)内的冷觉感觉器兴奋,将信号伟递至甲图中的________,可导致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激素含量增加,这体现了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特点;但这些激素在血液内的含量会保持在一个适当的农度,又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机制,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就是该调节机制的一个实例。
(2)A、C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3)图乙中的h是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可引起h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所以该信号传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若在图中c点施加刺激,可在___________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4)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能与h处的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___________病。
43.(8分)下图是高致敏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F为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是指病毒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处理和传递后,特有的抗原刺激T细胞,经② 过 程 形 成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2)T细胞成熟于 _________________,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抗原、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3)图中细胞B在T细胞传递的抗原刺激下,同时受到物质A的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_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4)D 与 E 的 识 别、结 合,体 现 了 细 胞 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
(5)F的最终消灭将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44.(8分)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
(1)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输入此鱼塘的总能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池塘中的水草、鱼、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____。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鱼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________________?。
(2)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_法。
(3)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的功能。
45 (14分)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粱见图2.
(1) 细胞分裂素足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__作用高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
(5)实验III川、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
推侧,用图I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2分)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页 d. 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页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 .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肘性强度
米易中学高2014级高二上期第二次段考生物答案2012-12-20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 (非选择题 共50分)
41(8分)(1)Ⅱ静脉 NaHCO3
(2)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3)3 自由扩散 10
(4)a.b.c 组织液和淋巴
42(12分).(1)a 下丘脑 A、B、C 反馈调节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促进 抑制
(3)细胞体 树突 单向传递 de(f)
(4)自身免疫
43.(8分)(1)吞噬 效应T
(2)胸腺 识别 分泌淋巴因子
(3)浆细胞
(4)信息交流
(5)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44.(8分)(1)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生物群落 弱
(2)竞争 标志重捕 (3)垂直结构 (4)信息传递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1.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A.To a hotel. B.To a hospital. C.To a theatre.
2. What does Lingling do?
A.She is a teacher. B. She is a writer. C. She is a doctor.
3.How much money did the woman have at first?
A. 45 dollars. B. 63 dollars. C. 28 dollars.
4.Where did the man meet Liang Jing for the first time?
A. In a library. B. At a high school. C. At a college.
5.What will the girl do tonight?
A.Come to the party. B.Go over her lessons. C. Have an exa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和第7小题。
6. What will the man do in the evening?
A.Go to Zhengzhou. B. Meet somebody. C. See the woman again.
7.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In the street. B.In a hotel. C. In a taxi.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和第9小题。
8. Why was the man late for the film?
A. His brother visited him. B. His mother was ill. C. He went to meet his sister.
9. When will the film stop being on?
A. Next Wednesday. B. Next Monday. C. Next Frida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第12题。
10.What did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do?
A.To book a hotel room for him.
B. To meet an old friend of his.
C. To pass a message to Ma Qing.
11.Why will Sun Lei go back home late tonight?
A. Because he comes across an old friend.
B. Because he has to work in his company.
C. Because he will join a party.
12. What is Ma Qing probably doing?
A. Staying at a hotel. B. Talking on the phone. C. Chatting with her husband.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第16题。
13.Why does the man come here?
A. He is on holiday. B. He comes for the computer exhibition.
C. He comes to visit his friend.
14. Where is the man from?
A. Suzhou. B. Nanjing. C. Washington, American.
15. On which floor is the Exhibition Center?
A. The ninth floor. B. The second floor. C. The third floor.
16.Who will live in Room 316?
A. Peng Li alone. B. Peng Li and someone else he doesn’t know. C. Peng Li and his friend.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第20题。
17.What was the man?
A. A thief. B. A policeman. C. A doctor.
18. Why did Mrs White think the man was a thief?
A. He was trying to enter the house through the window.
B. He was carrying her ladder.
C. He looked unkind.
19. What w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rs White and the man?
A. Good friends. B. Neighbours. C. Workmates.
20. How did the man feel when he saw the policemen?
A. Impatient. B. Scared. C. Surprised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机读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Your plan sounds great in ______ theory, but how will it work in _______ practice?
A. the; the B. /; / C. the; / D. /; the
22. She pretended to be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______ her mind actually had already gone away.
A. which B. when C. while D. who
23. John rushed out in a hurry, ____ the door ____.
A. leaving ; unlocking B. leaving; unlocked C. left; unlocked D. left; unlocking
24. The book is not interesting at all and not worth______ a second time.
A. to read B. to reading C. reading D. of reading
25. –Where is the monitor?
– I don’t know. He ________ to the school library.
A. might have gone B. must have gone C. went D. should go
26. – Could we put off the meeting till Friday?
– Not really, for this is the only day of the week when every one is ___________.
A. available B. convenient C. adaptable D. essential
27. – Sorry, sir. I’m late again.
– What excuse will you _______ for yourself this time?
A. set up B. take up C. pick up D. make up
28. Anyone ca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______ he keeps them clean and returns them in time.
A. even if B. as long as C. so that D. unless
29. This is the third question ____ we talked at yesterday’s meeting.
A. which B. for which C. about which D. to which
30. –Susan _______ Catherine so much in the way she talks.
–Of course. She is Catherine’s daughter.
A. is resembled B. resembles C. is resembling D. resembled
31. The company has decided to build a new_____ in the countryside to spread its business.
A. branch B. focus C. habitat D. spot
32. –May I speak to David?
–__________. I’ll fetch him.
A. Get a move on. B. I didn’t get what you were saying.
C. I managed somehow. D. Hang on a minute, please.
33. All the books on sale _____ before I _____ to the bookstall.
A. were sold out; had come B. were sold out; came
C. had been sold out; came D. had sold out; had come
34. To my surprise, I found they drunk a mixture _______ flour and water.
A. consisting of B. consisted of C. consisting in D. consisted in
35. As we know, many of Zhang Yimou’s movies are_______ the countryside where there is beautiful scenery.
A. made of B.located in C. begun with D. set in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It was my birthday last Thursday. I decided to 36 by inviting a few friends out to supper. I chose a restaurant in a 37 part of town. It is one of my favorite restaurants because the food is good and the waiters are friendly. It is 38 ever crowded, because not many people know about it, so it is not usually 39 to book a table. In any case, Thursday is not a busy evening 40 .
When we entered the restaurant, we were surprised to find it completely 41 . I looked around but not 42 table was free. One of the waiters recognized me. He came across and explained the situation. "A party of tourists came in about half an hour ago.” he said. "It was like an invasion(侵略). Suddenly the place was full! We can hardly 43 . "
The waiter then pointed to a table in the corner. "The people there are about to 44 , "he said, "Just hold on and you'll 45 a place there." He was right. Fifteen minutes later, the people 46 the corner table paid their 47 , got up and left. I led my friends across and we all sat down.
48 our table was almost out of sight. We tried to call the attention of the waiter 49 sent us there, but he, like all the other waiters, 50 the party of tourism. They ordered lots of food. At last, an hour later, the tourists were finishing their meal and looking very 51 with life. The waiter now very tired, appeared at our table. I advised my friends about the best dishes and finally the waiter went off with our 52 .
A few moments later he returned to our table. We could tell from his face that he had 53 for us. 54 a little sorry he told us that there was 55 left. "All we can offer you" he said, "is an omelet(煎蛋卷) !"
36. A. remember B. celebrate C. memorize D. congratulate
37. A. quiet B. calm C. busy D. silent
38. A. hard B. often C. hardly D. always
39. A. necessary B. possible C. important D. certain
40. A. as before B. as a matter of fact C. as usual D. as is known to all
41. A. empty B. full C. free D. quiet
42. A. all B. an empty C. a single D. a double
43. A. watch B. look after C. try D. manage
44. A. start B. leave C. end D. pay
45. A. find B. find out C. wait D. see
46. A. by B. beside C. at D. near
47. A money B. bill C. food D. drinks
48. A. Luckily B. Fortunately C. Generally D. Unluckily
49. A. whom B. which C. he D. who
50. A. were kept busy B. was busy with C. kept busying with D. were busy with
51. A. exciting B. tired C. disappointed D. pleased
52. A. dishes B. order C. food D. menu
53. A. good presents B. good news C. bad news D. bad presents
54. A. Looking B. Seeing C. Looked D. Found
55. A. no meat or fish B. no meat and fish C. meat and fish D. not meat or fish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A
A firm handshake is key to interview success. As any serious job-hunter knows, it helps to dress smartly and smile at that all-important interview. But research has showed that a firm handshake is what really matters when it comes to impressing potential employers.
The US research looked at 98 undergraduates taking part in mock (模拟) interviews with businesses. As each undergraduate was graded on their overall performance, five "handshake raters" also marked them on their grasp, strength, duration, vigor and eye contact.
Professor Greg Stewar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owa, who led the study, said those who scored highly with the handshake raters were also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hirable by the interviewers. Students with " wimpy"(虚弱的) shakes were judged to be more timid and less impressive.
The study also found women with a firm handshake were likely to be evaluated more favorably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Professor Stewart said: "We've always heard that interviewers make up their mind about a person in the first two or three minutes of an interview. But we found that the first impression begins with a handshake that sets the tone for the rest of the interview. We don't consciously remember a person's handshake but it is one of the first non-verbal clues we get about the person's overall personality, and that impression is what we remember."
Women were less likely to have a highly rated handshake, partly because traditionally they shake hands less than men. But when women did possess a firm handshake, they were likely to be evaluated more favorably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Body language experts warn, however, that the firmness needs to be just right, - as an over enthusiastic "bone crusher" handshake can indicate self-importance, a controlling personality and a lack of trustworthiness.
The handshake is thought to have originated in medieval Europe as a way for kings and knights to show that they did not intend to harm each other and possessed no hidden weapons.
56.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intended for ______.
A. job-hunters B. an undergraduate C. employers D. handshake raters
57.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we know that in an interview ______.
A. dressing smartl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firm handshake
B. smile has no effect on impressing potential employers
C. a firm handshak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dressing smartly, and smile
D. dressing smartly, smile and a firm handshake are of the same importance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 firmer your handshake is the better impression you leave.
B. The undergraduates without a firm handshake are thought to be less impressive.
C. Generally speaking, women shake hands less with others.
D. It's said that the handshake dates back to medieval Europe.
59.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Women with a firm handshake were likely to leave a better impression than men.
B. A successful job interview starts with a firm handshake.
C. Dressing, smile and a firm handshake are all important to a successful job interview.
D. Job interview success depends on interviewees' body language.
B
Having returned from her round trip, the angry woman stood outside the ticket office of the station. “The railway owes me £12,” she said to Harry Jenks, the young man working at the office . “You sold me a ticket for May 22nd, but there was no ship from Jersey that night. So my daughter and I had to stay in a hotel. It cost me £12.”
Harry was worried. He remembered selling the woman a return ticket. “Come into the office, Madam,” he said politely. “I’ll just check the Jersey timetable for May 22nd.”
The woman and her little girl followed him inside. She was quite right, as Harry soon discovered. There was no sailing on May 22nd. How could he have made such a careless mistake? He shouldn’t have sold her a ticket for that day. Wondering what to do, he smiled at the child. “You look sun burnt,” he said to her. “Did you have a nice holiday in Jersey?”
“Yes,” she answered, shyly. “The beach was lovely. And I can swim too!”
“That’s fine,” said Harry. “My little girl can’t swim a bit yet .Of course, she’s only three…”
“I’m four,” the child said proudly. “I’ll be four and a half.”
Harry turned to the mother. “I remember your ticket, Madam,” he said. “But you didn’t get one for your daughter, did you?”
“Er, well—” the woman looked at the child. “I mean… she hasn’t started school yet. She’s only four.”
“A four-year-old child must have a ticket, Madam. A child’s return ticket to Jersey costs …let me see…£13.50. So if the railway pays your hotel, you will owe £1.50. The law is the law, but since the fault was mine…”
The woman stood up, took the child’s hand and left the office.
60.Harry was worried because ___ .
A.the woman was angry with him B.he had not done his work properly
C.the Jersey timetable was wrong D.the little girl didn’t have a return ticket
61.Harry started talking to the little girl .
A.because he was in difficulty and did not know what to do
B.because he had a little girl about the same age as this girl
C.because he wanted to be friendly to the little girl who looked so nice
D.when he suddenly realized that he could find a way out from the little girl
62.When Harry said, “The law is the law, but since the fault was mine…” he meant that .
A.they must follow it without other choice ,even though the fault was his
B.he had to be strict with the woman because of the law ,although he didn’t want to
C.the woman had to pay him £1.50 and the railway would pay her for the hotel
D.she should pay £1.50, but he had made a mistake, she could go without paying
63.The woman left the office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because .
A. she wanted to go home and get money for the child’s ticket
B. she was so angry that she didn’t want to have anything more to do with the young man
C. she was moved by Harry’s kindness
D. she knew she would have to pay the railway if she insisted
64. How did the woman feel when she left the office?
A. angry B. peaceful C. embarrassed D. nervous
C
The weather predictions for Asia in 2050 read like a story from a doomsday movie.
Many experts and green groups fear they will come true unless there is a united global effort to hold back greenhouse gas outpouring.In the decades to come, Asia—home to more than half the world's 7 billion people—will change from one climate extreme to another, with tired farmers battling droughts, floods, disease, food shortages and rising sea levels.
"It's not a pretty picture," said Steve Sawyer, climate policy adviser with Greenpeace in Amsterdam.Global warming and changes of weather patterns are already occurring and there is more than enough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to drive climate change for decades to come.
Already, changes are being felt in Asia but worse is likely to come.Sawyer and top climate bodies say, and could lead to mass migration and widespread human disasters.According to predictions, icebergs will melt faster, some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 islands will have to evacuate or build sea defenses, storms will become stronger and insects and water-borne diseases will move into new areas as the world warms.
All this comes on top of rising populations and demand for food, water and other resources.Experts say environmental worsening such as deforestation and pollution will likely enlarge the results of climate change.
In what could be a sign of the future, Japan was hit by a record of 10 typhoons and tropical storms this year, while two - thirds of Bangladesh, parts of Nepal and large areas of northeastern India were flooded, affecting 50 million people, destroying livelihoods and making tens of thousands ill.
The year before, a winter cold strike and a summer heat wave killed more than 2,000 people in India.
65.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 .
A.present situation and prediction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Asia.
B.the weather predictions for Asia in the future and the reasons
C.how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D.reasons why the world will no longer be suitable for us to live in
66.In the future the Asian farmers will have to face the following except _ ___ .
A.food shortages B.droughts C.wars D.floods
67.The underlined word "doomsday"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ay mean___ _ .
A.the hell B.the end of the world C.a great world war D.disaster
68.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Asian climate will change greatly.
B.Some islands may be flooded in the future.
C.More than 50 million people have been ill in Asia the year before.
D.People may meet with some new diseases borne from water.
D
The Success of McDonald's
In 1895,a man named Raymond Kroc entered a partnership(合营公司)with two brothers named McDonald. They opened a popular restaurant in California which sold food that was easy to prepare and serve quickly. Hamburgers, French fries, and cold drinks were the main food there. Kroc opened similar eating places under the same name “McDonald”, and they were an instant(立即的)success. He later took over the company, and today it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successful “fast-food” in America and the world.
Why was his idea so successful?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was that his timing was right. In the 1950s, most married women stayed home to keep house and take care of their children. In the 1960s, many women returned to the workplace, this meant that they had less time and energy to do housework and preparations for meals so they relied more on “TV dinners” and fast-food restaurants. Single parents also have little time to spend in the kitchen. People living alone also depend on this type of food, since cooking for one is often more trouble than it is worth.
`Fast-food is not part of the diet of all Americans. Another trend(倾向)of the 1960s,sometimes called the back-to-nature movement influenced(影响)many people to avoid food that was packaged or processed .This preference for natural foods continues to this day.
From the success of Raymond Kroc's fast-food business, we can say that social economic trends influence where and what we eat.
69. Americans had the back-to-nature movements _________.
A. in 1955 B. in 1950s C. in 1960s D. both in 1950s and 1960s
70. Why was McDonald’s idea so successful? It was mainly because _________.
A. people living alone depend on fast-food
B. single parents have little time to spend in the kitchen
C. many women returned to the workplace in 1960s
D. his timing was right
71.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hat _________.
A. Raymond Kroc is the most successful fast-food business owner in the world
B.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affect(影响)eating habits
C. Fast-food is easy to prepare and serve quickly
D. Americans rat either fast-food or natural food

E
As nanny(保姆), cook, cleaner, shopper, driver, and gardener, she has one of the most demanding jobs in Britain today. And paying someone else to do the chores(家务活) which take the average housewife 71 hours a week would cost ?349.
At over ?18,000 a year that’s more than the earnings of 70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including train drivers, firemen, prison officers, and social workers. Looking after a baby less than a year old takes a housewife into a even higher pay league. According to a study, she earns ?457 a week – at nearly ?24,000 a year, the same as teachers, engineers, and chemists.
Researchers put a price on each chore, then tried to find out how long the average person takes doing them. They found housewives spend an average 70.7 hours a week on housework – with looking after the children (17.9hours) and cooking and cleaning (12.9 hours each) the most time-consuming(费时).
A wife with a part-time job still works an average of 59 hours a week at home. Those in full-time employment put in longer hours at home than in the workplace.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se hours drop sharply as children get older. While the average mother with a child under one puts in 90 hours weekly, the figure drops to 80 hours from one to four and to 66 hours from five to ten.
Mother-of-four Karen Williams from London said, “Paying the housewives may not be practical, but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cognize the value of housework, perhaps through the tax. Running a house takes a lot of time and most husbands don’t understand this. For example, my husband only puts a shelf up now and again. He never cleans the kitchen – that’s the real test.
72. Who earns most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A social worker. B. A fireman. C. A gardener. D. A teacher.
73. We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looking after children ______.
A. takes more time than doing any other housework B. means more duties than being a teacher
C. requires the mother to be well-educated D. prevents the mother from working outside
74.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housewife with a baby less than one year old may work _____.
A. 66 hours a week B. 71 hours a week C. 80 hours a week D. 90 hours a week
75. By mentioning her husband, Karen Williams wants to show that ______.
A. housework is no easy job B. her husband has no time to clean the kitchen
C. a housewife needs to be paid for cleaning D. the kitchen is hard to clean
米易中学高2014级高二上12月段考英语试题答题卷
出题人:张 敏 审题人:张 燕

Ⅰ卷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听力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一卷总分:
单选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完型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阅读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第四部分 写作(共2节,35分)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短文中有10处错误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ear sir, Last year I buy a refrigerator in your store on Chang An road. We all like shape of
the refrigerator. And recently I find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it. It begins to make noise
when it turned on. At first it is low but gradually it become louder and louder. To
make the matter worse, it even stops working sometimes. We all feel disappointing.
I am writing you to ask for help. Would you please send a people to repair it? I will at
home this weekend. Please call me before you come to here. My telephone number is
66065531. Thanks you very much.. ? ?? ?? ?? ?? ?? ?? ?? ?? ?? ?? ?? ?? ?? Customer, ?Li Ming
第二节 书面表达(共25分)
假设你叫张峰, 你有一个美国笔友Mike,他非常想了解中国的中秋节,请你给他写一封e-mail,介绍一下中秋节的情况。
注意:
1. 词数12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经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2. 参考词汇: 阴历 lunar calendar;象征 symbol; 团圆reunion
3. 中秋节简介
时间
阴历八月十五日
方式
赏月、吃月饼、听故事、家庭团聚、共进晚餐
象征
月亮是团圆、运气、财富的象征。
范围
中国及其它部分亚洲国家
Dear Mike,
How are you? I am so glad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Welcome to China to enjoy this festival with us one day.

米易中学高2014级高2上12月段考(英语试题)答案
出题人:张敏
听力(测试报No.12)
01~05
CBAAB
06~10
BAABC
11~15
ABBAC
16~20
BCABC
单选
21~25
BCBCA
26~30
ADBCB
31~35
ADCAD
完型
36~40
BACAC
41~45
BCDBA
46~50
CBDDB
51~55
DBCAA
阅读
A篇
(56~59)福建龙岩一中
2012年底高二上段考题
ACAB
B篇
(60~64)北京东城区南片
2012年底高二上段考题
BADDC
C篇
(65~68)福建龙岩一中
2012年底高二上段考题
ACBC
D篇
(69~71)山西河津二中
201210月月考高二
CDB
E篇
2008年高考四川卷
(非延考区)
DADA
改错:
Dear sir, Last year I buy a refrigerator in your store on Chang An road. We all like∧ shape of
bought the
the refrigerator. And recently I find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it. It begins to make noise
But
when it∧ turned on. At first it is low but gradually it become louder and louder. To
is 或去it becomes
make the matter worse, it even stops working sometimes. We all feel disappointing.
disappointed
I am writing you to ask for help. Would you please send a people to repair it? I will ∧at
person or man be or stay
home this weekend. Please call me before you come to here. My telephone number is
66065531. Thanks you very much.. ? ?? ?? ?? Thank?? ?? ?? ?? ?? ?? ?? ?? ?? Customer, ?Li Ming

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 48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狼吞虎咽(yān) 针砭时弊(biǎn) 聒噪(guō) 懵懂(měng)
B.力能扛鼎(káng) 数见不鲜(shù) 暮砧(zhēn) 洿池(kuā)
C.东船西舫(fáng) 歆享(yīn) 宵柝(tuò) 贿赂(lù)
D.瞠目结舌(chēng) 心宽体胖(pán) 谄媚(chǎn) 度长絜大(xié)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精神涣散 火中取粟 良辰美景 明察秋豪
B.功亏一匱 墨守成规 不可明状 情投意合
C.再接再厉 黄梁美梦 棉里藏针 鸦雀无声
D.天伦之乐 飞扬跋扈 轻歌曼舞 美轮美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施特劳斯圆舞曲才登堂入室,从普通舞会的通俗伴奏舞曲成为正统的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旋律。
B. 唐代诗人辈出,寥若晨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是杰出代表。
C.有些领导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
D.近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又有所抬头,一些共产党员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不但不管,甚至还参与其中,对封建迷信活动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上海“11?15”高层住宅火灾是过去1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据火灾调查组调查得知,此次灾难的直接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起的。
B.北大招生办公室公布的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拍摄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塑造和加强了中国繁荣发展、开放和谐的国家形象,是新时期对外传播的又一新的形式。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   因利乘便(因为)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奋六世之余烈(余威)
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孔子师郯子(老师)
 D.将数百之众(率领)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
6.以下各项中加点的词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因遗策(由于)   膏腴之地(肥沃)
B.亡矢遗镞(损失)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
 C.瓮牖绳枢(瓦罐)  据崤函之固(险固)
 D.履至尊(登上)  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7.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项是(  )
 A.赢粮而景从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振长策而御宇内   D.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E.孝公既没
8.以下句中加点的词活用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
例句: 内立法度,务耕织 
 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E.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F.尊贤而重士
9.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 )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译:砍伐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作旗帜。
B.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译:然而秦凭借着小小的地方,发展到了兵车万乘的国势。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兵,拿出锋利的武器,谁能奈何他们?
 D.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译: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
10、下列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项是 ( )
A.言必信,行必果 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姿态万千,信造化之尤物也
11.选出和例句的句式不同的一项( )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刘备天下枭雄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D.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4、下列句子,“而”的用法与“蟹六跪而二螯”的“而”相同的一组是:()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③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④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⑤黑质而白章 ⑥择师而教之
  ⑦赵尝五战于秦,二战而三胜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④⑤⑦ D.③⑥⑦
15.下列有关词类活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日。名词作状语)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用作动词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名词用作动词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善行。形容词用作名词
1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8.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和意义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王好战,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A. c / ab / d / f /eg
B. cg / a / bd / e f /
C. cd / eg / ab / f /
D. cf / a g / d / eb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寡人(古代国君的谦称) 河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
B.寡人之民不加(更)少 弃甲曳兵(拖着兵器)而走
C.填然鼓(敲着战鼓,动词)之 兵刃(锋刃)既接
D.直(只是、不过)不百步耳 是亦走(行路)也
20.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吾尝跂而望矣 D.小学而大遗
21.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 )
A.风雨兴焉 B.且焉置土石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驰椒丘且焉止息
22.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 )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3.下列对<<劝学>>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B.“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者以设喻引出论断,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D.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
24.下面对<<师说>>第1、2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
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
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
烈的责备和讽刺。
二、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分)得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 岁也。”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三、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白部分。(任选一题做,每题出现一个错别字则整道题为0分。5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绕船月明江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4.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____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20分)
一小时的故事
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而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⑧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自由美好岁月,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搂着姐姐的腰,一齐下楼去了。
⑨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⑩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注】凯特?肖班(Kate Chopin,1851-1904)生活在19 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
指出第四自然段中景物描写采用的技巧,并简析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划线句“当暴风雨般的哀伤逐渐减弱时”中,用“暴风雨”来修饰“哀伤”有什么好处?4分)


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形象着墨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请简要分析这一形象。(4分)


4.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时内,“门”和“窗”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及,请结合文意指出这两个意象的含义及作用。(6分)




五、作文(60分)
几位动物学家在一起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数小时后得出一致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它们的形体构造都是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刚宣布完这一结果,就有一群大黄蜂飞过。动物学家们见此情景,面面相觑。于是,他们就抓了一只大黄蜂,去请教一位物理学家。物理学家看着大黄蜂肥胖笨拙的身体和短小的翅膀,研究了半天,困惑地摇着头,说:“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这些专家研究了一整天,还没有得出答案。吃饭的时候,又提到这个问题。这时,站在旁边的一位工人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必须是议论文。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米易中学高2014级语文段考试卷答题卷
一.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表格中( 4 8 分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7分)得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 岁也。”(7)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5)

(3)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5)

三、按要求补写。(注:任选一题,每题若出现一个错别字则全题为0分,全对则5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___________。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绕船月明江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风急天高猿啸哀, 。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共20分)得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七、作文(60分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