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沁县“长治好课堂”数学问题导学案学 校 班级 学生姓名主备人 审核人 学案编号 6SB0601课题 数的认识学习 目标 基础性目标:我要进一步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 拓展性目标:我能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熟练地进行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重难点 1.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概念的意义,构建完整的数的知识体系。2.十进制计数法、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有关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导 学 过 程环 节 问题导学 学法指导知识 链接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数?自 主 学 习 1.理解数的含义,观察教材第72页主题图。 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并说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数的分类。 (1)把我们学过的数分类整理,想一想怎样整理既完整又清晰。 (2)分数和百分数、小数有联系和区别。 复习数位顺序表和读写数。 (1)什么是数位?什么是计数单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复习整数、分数、小数的读写。 4. 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2)分数、小数、百分数怎样相互转化的。 5.复习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分数间的大小比较,小数间的大小比较,分数与小数间的大小比较等几个方面复习。 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 0也是自然数,但它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正整数和负整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合作 探究 小组交流自主学习内容。展示 提升 例如一亿张纸约有一万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一节硬座车厢一般有118个座位,1万人乘坐的话,大约需要85节火车车厢。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完成教科书P74“练习十四”第1题的第(1)、(3)题和第2题。 拓展性训练 完成教科书P74“练习十四”第3题。 挑战性训练: 举例说明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思 维 导 图沁县“长治好课堂”数学问题导学案学 校 班级 学生姓名主备人 审核人 学案编号 6SB0602课题 数的运算(1)学习 目标 【基础性目标】我能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地进行数的四则运算;我能整理0和1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我能结合具体例子总结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拓展性目标】我能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计算方法间的联系和区别; 我能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挑战性目标】我能根据四则运算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运算策略。重难点 我能能熟练、准确地进行数的四则运算。导 学 过 程环 节 问题导学 学法指导知识 链接 1.我们学过的运算有( )( )( )( )。 2.每一种运算都有其自己的含义,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自 主 学 习 活动1:结合算式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 四则运算举例意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活动2: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 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整数小数分数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做一做,议一议:) a+0=( ) ax0=( ) 0÷a=( ) a-0=( ) ax1=( ) a÷1=( ) a×a=( ) a÷a=( ) 1÷a=( ) 活动3:四则运算的之间的关系 1.观察例4算式,体会每种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完成例5的等式。 2.用字母表示这些关系吗? 活动4: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例6)请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四种运算的含义。 分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下表比较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异同。 注意后面两个算式a不能是0 结合例题汇报乘、除法法则。合作 探究 组内交流讨论“活动2”“活动4”展示 提升 分别展示“活动2”“活动3” 1.带领全班同学读题2.分析题意3.边讲解,边板书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1.口算 27+68= 910-540= 180×40= 910÷70= 78-0.8= 3÷12= 6.3÷0.1= 36×25= 9/4 +3/4= 3-2/5= 5/6×3/5= 1/2÷1/4= 3.48+6.52= 1.02-0.43= 0.25×0.8= 12.6÷3= 2.笔算并验算 3-1.6 2.5×4 10÷2.5 拓展性训练 1.计算下面各题,先想一想需要注意什么 73.05-3.96 27.5×1.4 3.12÷15+4.71 12.5×28-193 4/5-2/3+1/6 3/4×1/3÷5 5/6×4/9÷10/3+7/3 2.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已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90,那么被减数是( )。 3.( )÷15=12……( ),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是( )。 挑战性训练 4/9÷7/8-( +3/8)=5/63求出口代表的数。思 维 导 图沁县“长治好课堂”数学问题导学案学 校 班级 学生姓名主备人 审核人 学案编号 6SB0603课 题 方式与方程学习 目标 【基础性目标】我会自主归纳、整理和复习小学阶段有关“式与方程”的知识,形成“式与方程”的认知结构,提高系统整理复习的能力。 【拓展性目标】我会在自主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及方法,进一步建立符号意识,体会代数思想。 【挑战性目标】我知道方程的概念,能正确解方程。重难点 1.正确地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 2.知道方程的概念。 3.能正确解方程。 4.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方法、注意事项导 学 过 程环节 问题导学 学法指导知识 链接 用字母表示数 例如一班男生有a人,女生有b人,一共有( )人。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如果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那么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为( ) 学生回顾“式与方程”学过的内容。自 主 学 习 1.回顾。关于“式与方程”学过哪些内容? ( ) 2.用字母表示数。 (1)课件呈现教材第81页表格,学生在教材上试填写。 (2)学生汇报。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展示表格填写情况。 (3)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这些式子呢? (4)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方法。 ①当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但( )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②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 )省略不写。 ③字母中间的其他运算符号不能省略。如:( )和除号都不可以省略,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也不能简写。 ④在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1)学生完成教材第81页表格。 (2)学生汇报表格填写情况。(3)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4)学生回顾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方法。合作 探究 (1)提问:什么是方程? (2)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学生复习与方程相关的概念。展示 提升 (3)结合解方程的过程,说说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等式性质1:( ) 等式性质2:( ) 学生结合解方程的过程,复习等式的性质。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1.超市卖了20箱苹果,每箱x元,还卖了y箱梨子,每箱40元。 (1)20x表示( ); (2)20x-40y表示( ); 甲数是a,乙数比甲数的 少b,乙数是( )。 3.在m,4+3=7,7m=9,x+y>6,4y+2=14中,等式有( )个,方程有( )个。 拓展性训练 解方程 28.4+x=64.7 39.2÷x=1.4 6×9-3x=3 (1.5+x)×9=16.2 挑战性训练 北京故宫外围有一条护城河,护城河的长约3800m,长比宽的73倍还多4m。护城河的宽约是多少米?思 维 导 图沁县“长治好课堂”数学问题导学案学 校 班级 学生姓名主备人 审核人 学案编号 6SB0604课题 探索规律学习 目标 【基础性目标】我能利用观察、探索的方法掌握数线段的方法。 【拓展性目标】我能感受到“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挑战性目标】我能提高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导 学 过 程环 节 问题导学 学法指导知识 链接 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并将它们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 巧设连线游戏,紧扣教材例题,同时又让数学课饶有生趣。自 主 学 习 1.认真阅读教材100页连一连。 2.2个点可以连出几条线段?3个点可以连成几条线段?4个点又可以连成几条线段?5个点呢?6个点呢? 3.填写表格: 4.观察对比,有什么发现吗? 逐个列出求总线段数的算式。 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指名一生展示作品并介绍连线情况,课件演示:完整表格中6个点的图与数据)合作 探究 增加线段与点数的关系。展示 提升 总结求总线段数的算式。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1.填空: (1)2、6、10、14、( )、( )……. (2)18、19、21、24、28、( )……. (3)2、4、8、16、( )…….. (4)12、2、10、2、8、2、( )、( ) 拓展性训练 2.解决问题: (1)有2件不同的上衣,3条不同的裤子,4顶不同的帽子,从中取出一顶帽子,一件上衣,一条裤子配成一套装束,最多有多少种不同的装束? (2)10个好朋友,每2位好朋友握手1次,大家一共要握手多少次? 挑战性训练 摆一摆,找规律 1.第6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2.摆第7个图形需要用多少根小棒?思 维 导 图沁县“长治好课堂”数学问题导学案学校 班级 学生姓名主备人 审核人 学案编号 6SB0605课题 比和比例学习 目标 【基础性目标】我能了解比和比的概念,熟练应用比和比例的性质 【拓展性目标】我能沟通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挑战性目标】我会用比例的知识解决有关比例方面的实际问题重难点 1.对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整理,弄清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正、反比例的判断及应用。导学过程环节 问题导学 学法指导自 主 学 习 复习比和比例。 比比例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复习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联系 各部分名称例子分数除法比复习比的基本性质。 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指导学生观察表格结构,说明整理、复习的填写要求。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议论、交流。合 作 探 究 小组合作交流,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分数与除法三者的关系。 小组合作整理正反比例。 .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展示 提升 展示比例基本性质和正反比例 对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的巩固。达 标 检 测 基础性训练 化简比: 2 : 0.45 解比例: x:12=0.4:6 x:1.6=1:10 拓展性训练 判断下列成比例不?如果成比例,是什么比例? 《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订阅的费用与订阅的数量。 圆柱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 一个人的身高与他的年龄。 挑战性训练 判断下列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2和 2.5和20三个数,再找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多少? 对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进行综合检测思维 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