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9张PPT)作文课同 步 习 作第 六 单 元语言简明第 三 课 时作文讲评1修改提升2学生要认真听老师作文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并做好听课记录,对照自己的习作及老师在作文本中的评语找出自己的不足,学着如何评价作文。教师要把全体学生在本次习作中对学习目标知识点的认知程度和应用情况进行总体讲评,又要有针对性地客观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例文,更要重点纠正多数学生的某个知识点在习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教师要分析造成各种结果的原因,并给出解决的方案与对策,真正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1.认真看老师批改后的习作,找出问题。特别注意:(1)老师对习作进行圈点勾画改评的地方,学生要反思“为什么”;(2)将习作前的目标要求与老师的批注和评语做对照,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2.认真听老师的总体讲评,做好笔记,并完成下表。记录内容 参悟点 根据老师的讲评,按目标要求,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分目标要求 分值 做到√ 已做但需完善○ 未做到× 单项得分 总分定题立意(科学发展,优劣得所) 10 明确中心(开篇点题、结尾扣题) 10 选取材料(科学有据、详略有序) 10 突出中心1(设置悬念、想象合理) 10 突出中心2(语言简洁、表意准确) 10 3.跟着老师评作文。边听老师对以下A、B、C三类例文的讲评,边在例文上圈点勾画改,再写出简单的批注或评语,听完老师的讲评,根据目标要求,按照“四线评分法”对例文进行评分。科技之患(1)“莫教授,对方火力太强,我们要撑不住了。”“你们是撑不住的,谁让这是我们的发明呢?”例文一:C类选文 批注栏(1)设置悬念,进入叙事(2)1000年之后,3022年。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们一起①★发明了②★一个无比强大的智能机器人。它有着坚不可摧的外壳③★;威力无比的武器装备;最重要的是它还是一款能进行推理判断的智能机器人。C类选文 批注栏(2)(3)交待故事背景,为下文埋伏笔①★改为“研发”②★改“一款”③★改为“,”(3)那个时候,地球④★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没有国家之分,因为人们面对着一个巨大的大灾难——外星人入侵,人类的目标空前一致,那就是对抗外星人。C类选文 批注栏④★改为“人类命运共同体”(4)这款机器人的发明,使人逐渐扭转了战局,地球上的大部分资源都被消耗,用来制造这种机器人,⑤★通过这种战无不胜的机器人,人们很快就战胜了外星人。而在不断的升级中,机器人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接近人类。C类选文 批注栏(4)补充情节,继续伏笔⑤★删除(5)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拥有了智能的一部分机器人不想受到人类的控制,开始了它们的计划……它们拉拢了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参与到它们的阴谋之中,毕竟有谁想⑥★受到比自己能力弱的人的控制呢?C类选文 批注栏(5)与伏笔照应⑥★改为“被”(6)人类还在给机器人升级,想把武装机器人改装成服务机器人。机器人也在密谋,它们越来越聪明。终于有一天,机器人暴动了。当人类还沉浸在战胜外星人的兴奋之中时,第二次人类大灾难就来了。C类选文 批注栏(6)以对比表现机器人的智能,也体现人类的狂妄(7)一个,五个,十个,一百个……最后,所有的机器人都将自己的枪口指向了人类。人们万万没想到自己创造出的产品,竟然要亲手毁灭自己,⑦★也就有了开头的场景。人类已经将大部分资源都用在了制造这款机器人身上,现在,他们已经无力抵抗。人类最终败给了机器人,地球成了机器人的地球。C类选文 批注栏(7)照应开头,解开悬念,交待结果⑦★改为“然而,悔之晚矣!”(8)机器人端着枪冲进莫教授的实验室,它们开始毫无人性地扫射。莫教授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他看了看立在身边的智能机器人,陷入了沉思——幸好只是一场梦啊!C类选文 批注栏(8)照应开头(9)科学家霍金生前都极度反对人类过度的依赖机器。他预言:机器人将产生自我意识,向人类发起战争。⑧★请不要过度地依赖于⑨★电子产品,让预言成真。科技之患,正是人类生存之患。C类选文 批注栏评分 目标要求 分值 得分定题立意(科学发展,优劣得所) 10 8明确中心(开篇点题、结尾扣题) 10 8选取材料(科学有据、详略有序) 10 8突出中心1(设置悬念、想象合理) 10 8突出中心2(语言简洁、表意准确) 10 7“四线评分法”评分参考值 50 39希望之箭(1)那一刻,全球人民都屏住了呼吸。例文二:B类选文 批注栏(1)开篇设置悬念(2)一枚巨大的火箭屹立在直播画面中央,四周是宽阔的太平洋。纯白色的箭体上“希望之箭”四个字在热带强烈的阳光下显得更加刺眼,①★如同漫漫长夜后初升的朝阳,如同“探索”号上的人们希望的曙光。B类选文 批注栏(2)层层铺垫,悬念迭起①★改为:“火箭的发射已进入倒计时”(3)看着屏幕上投射出的立体直播影像,我不由得想起了两年前那场可怕的灾难——“弹弓计划”。几年前,人类和外星文明H星球建立了联系,人类太急于和外星人进行更深入的沟通,科学家们制造了两个②★用于验证时空扭曲论的人造虫洞。每个虫洞为圆环形,直径50米,由核反应堆提供能量,一个位于木星轨道,一个位于地球极地轨道。B类选文 批注栏(3)插叙,丰富故事情节,也解开悬念②★应该简单交待一下(4)在人类将一③★个废弃卫星投入“弹弓一号”后,史无前例的强电磁波④★射向了整个太阳系,“弹弓一号”爆炸,电磁波⑤★包围了“弹弓二号”,人类无法直接获得实验数据。想要得到实验数据的科学家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需要有人驾驶飞船靠近“弹弓二号”并使用较为特殊且笨重的仪器进行测量⑥★。B类选文 批注栏③★“个”改为:“颗”④★“射向”改为:“辐射”⑤★“包围”改为:“影响”⑥★加上语境“,以避免磁场干扰”(5)面对未知,“探索”号太空实验飞船搭载着十名科学家驶向“弹弓二号”,⑦★然后被仍在工作中的人造虫洞吸引,向着“弹弓二号”冲去。⑧★可怕的结果会是在飞船和乘员被拉长直至断裂后,将猛烈撞击“弹弓二号”,所引发的电磁波将使太阳系内所有电子产品至少瘫痪五到六年⑨★。B类选文 批注栏⑦★“然后”改为:“结果”⑧★“可怕的结果会是”改为“更可怕的后果是”⑨★加上语境:“,那必将也是地球及人类的一场大灾难”(6)“轰隆隆”!惊天动地的声响打破了我的回忆。浓烟滚滚,火箭伴随着烟雾腾空而起,电视台的解说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7)“希望之箭”是多国联合研发的最新重型火箭,为救援“探索号”实验飞船而紧急⑩★投入使用……B类选文 批注栏(6)回到现实⑩★改为:“起航”(8)其采用四台星舰级发动机,能够比在水星附近演习的地球舰队提前十个小时到达。火箭前端载有一艘客运飞船,用来搭载“探索号”的宇航员……B类选文 批注栏(7)(8)对“希望之箭”的飞行任务作解释(9)“希望之箭”在完成“探索号”人员的搭载之后,将进行箭舱脱离,火箭将会撞向“弹弓二号”圆环下的核反应堆,迫使虫洞关闭。之后,载人飞船才能摆脱 ★引力,进入正常飞行轨道,恢复地球的通讯……B类选文 批注栏 ★添加:“虫洞”(10)太好了,看着已飞入太空的“希望之箭”,我的心也振奋了起来。 ★这将是它最后一次飞行,却是满载希望的飞行!B类选文 批注栏 ★改成:“这是一次拯救人类的飞行,它满载着地球人的希望”评分 目标要求 分值 得分定题立意(科学发展,优劣得所) 10 9明确中心(开篇点题、结尾扣题) 10 8选取材料(科学有据、详略有序) 10 8突出中心1(设置悬念、想象合理) 10 9突出中心2(语言简洁、表意准确) 10 8“四线评分法”评分参考值 50 42毁灭——顽强(1)①★万物之下,消费者最容易被毁灭。这是挂在实验室门牌上的一句话。例文三:A类选文 批注栏①★旁生枝节,语意不明。改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不能被实验的失败而毁灭。(2)数据、实验,这就是我们农作物实验室的②★生活。有人开玩笑地对我说:“这行业这么无聊,做它干什么呢?”A类选文 批注栏②★用词不准确,改成:工作(3)因为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我要用我的努力来满足大家的生活需求。(4)“你说这次不会又失败了吧?”这话说的声小,但很多人都听见了。虽没有人去否定,但传来几声叹息。实验室有最好的条件,却没有办法攻克人类面前最大的难题。A类选文 批注栏(4)再次设悬(5)②★以前,先人找到了应对方式,“杂交水稻”“越年再生稻”在当时可是出了名的,可是以前只能是以前。③★几十亿的人类占据着世界的各处,每天还有很多人因挨饿离去。A类选文 批注栏②★词语重复,语意啰唆。③★补充语境全世界粮食短缺(6)走到培育室门口,众人默默地换上沾着泥土的工作鞋。组长蹙眉,看着我们却也没说什么,推开了门。(7)眼前的景色没变。我期望的事情没有发生,所有的结果都像从第一次失败中复制、粘贴过来,④★已经多少次了?不太记得了。面对结果,有多少人放弃了?不太记得。A类选文 批注栏④★词语重复、啰唆(8)以前,我们找到理论上来讲可以过密种植,即不需要耗费太多土地和养料的水稻种植。当时兴奋地播下种,等着棵棵嫩芽破土而出,拯救世上百亿人类。可嫩芽长出来了,却病恹恹的,不到一周,它们都死去了。A类选文 批注栏(9)⑤★“合理密植”依旧只是一个理论,实践近乎无解。我不死心,同事们也是。我们一棵一棵地摸过去,试图在枯杆中找出一棵活着的抽穗的稻子。鞋子踩在泥土上的声音传开,频率很慢,很慢。谁都不想接受实验的失败。A类选文 批注栏⑤★应该对实验课题合理密植作简单说明(10)我们想在绝望的山谷中找到一个小小的出口,哪怕只有缝隙大小,⑥★脖子酸了,却不能放弃。(11)突然,远处有人呼喊。我抬头望去。A类选文 批注栏⑥★旁生枝节(12)⑦★“快来!这里!”(13)那儿好像有一抹绿。对!一抹绿。我绕开脚下的枯草,向那里奔去,但我在途中遇见了更多的绿色,我停下脚步。A类选文 批注栏⑦★表达的词语堆砌,意思重复(14)“这里也有!”“这儿!这儿!”(15)欢呼声如同雨后的蛙叫,此起彼伏。(16)组长小心翼翼地挖出一株,奔向实验室。大家紧跟着。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枯燥的分析和再次试验。A类选文 批注栏(17)但好在,我们成功了。(18)“万物之下,人最顽强。”,是实验室门牌上的第二行字。A类选文 批注栏评分 目标要求 分值 得分定题立意(科学发展,优劣得所) 10 9明确中心(开篇点题、结尾扣题) 10 10选取材料(科学有据、详略有序) 10 9突出中心1(设置悬念、想象合理) 10 9突出中心2(语言简洁、表意准确) 10 9“四线评分法”评分参考值 50 46这一环节旨在给出修改的范例,也是为下一环节“互动评阅”打基础。修改的重点是本单元所训练的写作知识点,也要兼顾到习作时所涉及到已经学过的知识点,但不用做过多展开。对没有学过的知识点要等到以后在相关的习作单元中再做细细点拨。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修改使原文至少提升一个档次。以B类选文《希望之箭》为例。1.剖析原作结构,对照“语言简明”构思写作点。(1)去次留主:中心事件(略写受困原因,详写希望之箭拯救行动);中心情感(表达忧患意识,包括对探索号科学家的担忧,以及科技发展对人类和地球存在威胁的担忧)。(2)删繁就简:(将插叙中的部分背景情节删去,放在“希望之箭”部分,既避免情节的重复,使文章言简意明,又能调整详略的结构)。(3)避免含糊,消除歧义:运用了以下方法(①增加语境,插叙背景;②修改标点,理清句意;③调整语序,准确表意)。2.还原作者构思这篇习作的思维发散图。3.完善写作点,初步提升。(1)文章叙述不够简明,首先表现在中心事情的安排上。第三至五自然段是对“希望之箭”行动背景的回忆,采用插叙的方式讲述,既然是背景,只能够是略写,但文中用将近一半的篇幅来插叙,削弱了主要事件的表现力。解决的方法有:一是可以用去次留主的方法,将插叙部分概括性叙述;二是在后面主要事件部分用解说员的口吻对背景作必要的交待。这次就能避免情节重复,达到去次留主,详略得当的目的了。(2)文章中很多句子表达不精准,语义含糊,容易产生歧义。文中第四自然段,“想要得到实验数据的科学家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需要有人驾驶飞船靠近‘弹弓一号’并使用较为特殊且笨重的仪器进行测量”,为什么非要使用“特殊且笨重的仪器”,这里可以补充语境“以避免磁场干扰”,让读者明白电磁场造成的影响的确是很大的;第五自然段中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可怕的结果会是,在飞船和乘员被拉长直至断裂后,将猛烈撞击“弹弓一号”,所引发的电磁波将使太阳系内所有电子产品至少瘫痪五到六年”,如果补充“那将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灾难”,读者就更能体会到形势的严峻。4.依据修改点,纵览全文,写作再提升。(1)把插叙部分的事件进行概括性叙述,使故事背景变成略写。看着屏幕上投射出的立体直播影像,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场可怕的灾难——“弹弓计划”。两年前,因为急切想和外星文明H星球建立联系,科学家们研制了两个人造虫洞。在人类将一颗废弃卫星投入“弹弓一号”后,强大的电磁波辐射了几乎整个太阳系。“弹弓一号”爆炸,“弹弓二号”成了一个强大的电磁发射站,人类无法直接获得实验数据。本月初,“探索”号太空实验飞船搭载着十名科学家驶向“弹弓二号”,准备以人工方式获取实验数据,但受磁场和虫洞的吸引,目前失去控制即将撞向“弹弓二号”。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探索号毁灭并引发一场灾难——电磁波将使太阳系内所有电子设备瘫痪——这将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灾难。(2)把插叙部分没有交待清楚的内容通过解说员的画外音进行补充,让中心事件突出。“因为受电磁场的影响,探索号实验飞船一直处于失联的状态,科学家们……”“希望之箭此次的飞行任务首先是……,其次是为了毁掉人造虫洞的动力系统……”(3)通过反复修改、锤炼语言,让语句更通畅,表意更清楚。例如:希望之箭是多国联合研发的最新重型火箭,为救援“探索号”实验飞船而紧急投入使用……改成:“希望之箭”是多国科学家联合研发的最新重型火箭,为救援“探索号”实验飞船而紧急起航……。5.提升示范。修改要求及存在问题1.用词不准确:“一个卫星”;“电磁波射向”;“电磁场包围”;2.语意不明确:“摆脱引力”3.结尾从立意上有欠缺:“这将是它最后一次飞行,却是满载希望的飞行!”修改要求及存在问题1.使用准确词语:“一颗卫星”;“电磁波辐射”;“电磁场影响”2.增加说明:“摆脱虫洞引力”3.文章结尾:可以想象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对应修改点1.使语言简明,意思明确:在人类将一颗废弃卫星投入“弹弓一号”后,史无前例的强电磁波辐射向了整个太阳系,“弹弓一号”爆炸,电磁场影响了“弹弓二号”,人类无法直接获得实验数据。2.弹射后,客运飞船在搭载完实验团队后将开启大型发动机摆脱虫洞引力,而火箭将会撞向圆环下的核反应堆,迫使虫洞关闭。3.这将是一次拯救人类的飞行,它满载着地球人的希望。对于宇宙而言,人类还只是一个婴孩。心怀敬畏,才能无畏灾难;热爱宇宙,才能探索希望。写作提升点1.语言要简明,就要准确地拿捏字词,有时候变换一个词语,语句看起来就通畅很多。我们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应该多斟酌、多推敲。2.添加语境是为了避免歧义,当删要删,但该加也要加。3.选材和立意关系密切,从材料的选择上看,既有希望之情,也有忧患之思,只有围绕这两点才能使中心情感突出。写作参悟点6.修改之后的提升文。希望之箭那一刻,全球人民都屏住了呼吸。一枚巨大的火箭屹立在直播画面中央,四周是宽阔的太平洋。纯白色的箭体上“希望之箭”四个字在强烈的热带阳光下显得更加刺眼,火箭的发射已进入倒计时。看着屏幕上投射出的立体直播影像,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场可怕的灾难——“弹弓计划”。两年前,因为急切想和外星文明H星球建立联系,科学家们研制了两个人造虫洞。在人类将一颗废弃卫星投入“弹弓一号”后,强大的电磁波辐射了几乎整个太阳系。“弹弓一号”爆炸,“弹弓二号”成了一个强大的电磁发射站,人类无法直接获得实验数据。本月初,“探索号”太空实验飞船搭载着十名科学家驶向“弹弓二号”,准备以原始方式获取实验数据,但他们低估了电磁场和虫洞的影响,目前飞船已失去控制,随时可能撞向“弹弓二号”。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探索号毁灭并引发一场灾难——电磁波将使太阳系内所有电子设备瘫痪——这必将是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的一场大灾难呀!“轰隆隆”!惊天动地的声响打破了我的回忆。火光四起,浓烟滚滚,火箭伴随着烟雾腾空而起,电视台的解说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因为受电磁场的影响,探索号实验飞船目前一直处于失联的状态,科学家们现在的状态如何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尽管“探索号”已经做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辐射防护,但在神秘的宇宙面前,这不足一提……“希望之箭”是多国科学家联合研发的最新重型火箭,为救援“探索号”实验飞船而紧急起航。其采用四台星舰级发动机,能够比在水星附近演习的地球舰队提前十个小时到达。火箭搭载有一艘载人飞行器,用来救援“探索号”的宇航员……“希望之箭”此次的飞行任务首先是救援失联的科学家,其次是要毁坏人造虫洞的动力系统。因此飞船的设计没有过度考虑灵活性和自重。它首先要做的是如何克服电磁干扰,顺利到达“弹弓二号”附近。“希望之箭”在完成“探索号”人员的搭载之后,将进行箭舱脱离,火箭将会撞向“弹弓二号”圆环下的核反应堆,迫使人造虫洞关闭。之后,载人飞船才能进入正常飞行轨道,恢复地球的通讯……太好了!看着已经飞入太空的“希望之箭”,我的心也振奋了起来。这将是一次拯救人类的飞行,它满载着地球人的希望。对于宇宙而言,人类还只是一个婴孩。心怀敬畏,才能无畏灾难;热爱宇宙,才能探索希望。“探索号”上的探险者们,期待你们平安归来!谢谢观看同 步 习 作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