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 欣赏 彼得与狼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 欣赏 彼得与狼教案

资源简介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课型:音乐欣赏
教学内容:音乐中的故事,《彼得与狼》
教材分析: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听辩各种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名称以及各个乐器音色所刻画出来的人物。
教学难点:说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播放PPT,请全班同学用肢体语言表现图中的动物。
2. 师:今天老师将给大家带来一个童话故事,名叫《彼得与狼》这和以往的故事不同,它是用音乐来讲述的,这个故事中有个七个主人公,每个主人公都有自己的音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个童话故事吧!
3. 看动画,讲故事
(1) 一天清晨,少先队员彼得推开大门,来到了草地上。
(2) 小鸟看见彼得也高兴的唱起了歌儿。
(3) 这时一只鸭子摇摇摆摆的走了过来。
(4) 小鸟对鸭子说:“你都不会飞还算什么鸟呀!”鸭子却回答道:“你会游泳吗?”就这样不停地争论着。这时来了一只猫。
(5) 小猫想抓住小鸟,被彼得拦了下来,这时彼得的爷爷走了过来。
(6) 爷爷对彼得没有打招呼就来到了草地上非常的生气,万一遇到了狼该怎么办呀?彼得说我才不怕狼呢?不过一会儿,狼真的出现了。
(7) 猫迅速的窜到了树上,鸭子刚一上岸就被狼吞进了嘴里,狼又贪婪的望着树上的小鸟,这时彼得拿出腰后的绳子,,爬到树上利用小鸟吸它的注意力,将狼的尾巴套住了,狼拼命的挣扎,却越来越紧。
(8) 猎人听到了消息,立马就匆匆的赶来了,取起枪,想要打死狼,彼得喊道“别开枪!我们已经捉住它了!我们把它送进动物园吧。”就这样,人们高兴的把狼送进了动物园。
4.师:同学们,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呢?(学生说,师贴图)
三:识乐器,辨别器乐乐特点及人物角色特点
师:大家很快的把人物一一列举出来,那大家想不想知道是哪几种乐器呢?接下来请大家跟随老师去乐器商店走一走。(出示PPT)
四:选乐器,匹配人物。
师:我们一起了解了这些乐器,你能尝试着把主人公与乐器匹配起来吗?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五:简介“交响童话”和作者普罗科菲耶夫
《彼得与狼》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交响童话就是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的童话故事。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
六:学知识,说收获
七:师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认识了七种乐器和七个主人公,知道团结能战胜困难,老师坚信大家能像少先队员彼得一样机智勇敢的战胜困难。最后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和他们一起把狼送进动物园吧!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彼得与狼》是一首根据同名童话改编成的交响童话,具有叙事性的音乐童话。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尤其是西洋乐器方面的知识,通过乐器发出音响,来代表各个人或物。从音响效果中分辨各种音乐形象。
用长笛吹奏快速流动的曲调,模仿小鸟清脆婉转的呜叫;用双簧管吹奏装饰音模似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形态;用单簧管吹奏断音,表现猫上窜下跳,活泼机灵的形态,用低沉的大管吹奏慢速的音调,描述爷爷的形象;用三支圆号吹奏不协和的和弦,表现大灰狼的凶残及阴森恐怖的气氛;用小提琴演奏优美的旋律表现活泼、开朗、机智的少年彼得的形象。使学生们在既学得了音乐知识,有会在音乐故事中得到“团结起来,机智勇敢斗争,胜胜凶恶的敌人”的启示。
教学中学生们根据这首通俗易懂的解说和生动画面来辅助教学。从而在学生的心灵上架起了艺术的桥梁,唤起学生的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