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三校(一中、三中、思源)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文综试题(Word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三校(一中、三中、思源)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文综试题(Word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阳逻街2022年春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期中质量检测
2022. 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1-14题为道德与法治,15-28题为历史。每小题2分,共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包括教育法、教师法、 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在内的教育法律体系,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奠定了法律基础.这表明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③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
2.陈女士在专卖店买的手机不到一星期就出现了故障,联系店方,对方却以各种理由不予解决。陈女士维权的合理途径是
①向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②拨打“12315”投诉
③通过网络对其进行人身攻击④向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关于宪法与民法典的关系表述最准确的是
4.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顾这一百年的历史,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5.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主要体现了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D.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6.网络安全与我们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参与网络安全建设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共建网络安全”我们才能“共享网络文明”。这启示我们
A.权利和义务都是由国家法律规定
B.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C.必须先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
D.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7.下列同学的行为中,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A.小玲擅自将朋友的照片发布到网络上
B.正在上八年级的小军辍学去打工挣钱
C.晓东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
D.小明自作主张将朋友的自行车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
8.2018年3月17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紧握右拳, 庄严立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次进行的宪法宣誓.实施宪法立誓制度
①凸显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能够预防和惩治腐败官员,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滋生
③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
④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履行宪法使命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9.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下列属于宪法中规定的内容的有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升至5000元
③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④义务教育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0.110年前,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11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下,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正成为现实。中国共产党百年 风华,盛世如愿,其根本原因在于
①全面加强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②坚持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相结合
③努力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④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和使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1.下列对下边漫画《一“臂”之力》理解正确的是
A.接种疫苗是个人私事谁想种谁就可种
B.充分凸显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C.构筑全民免疫屏障需要我们共同尽责
D.体现我国公民都能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12.近期,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经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涉嫌偷逃税款,在相关税务机关协作配合下,依法对其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税务检查。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黄薇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 我国打击偷逃税款是因为
A.税收具有强制性,公民必须依照法律自觉诚信纳税
B.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权利,偷税漏税破坏了公平竞争
C.税务部门能规范执法公正司法,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D.打击网络主播逃税是重中之重,促进税收征管秩序
13.“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与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的网友。“晒客”族的口号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晒客”族这一口号
A.正确,这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B.正确,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C.错误,公民的隐私一律不能公开 D.错误,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
14.新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2018年3月1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出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3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对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监察委员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国家行政机关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都是国家权力机关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都由宪法产生,受宪法监督
D.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5.“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庄严宣告是见证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历程碑,它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6.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那次交锋,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为那 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以及它的小弟们。这表明此次“交 锋”
A、巩固了新生政权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为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外部环境D、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17.“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新中国成立初期,使农民成为“中华文明转型”过程中的“主要得益者”的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抗美援朝战争D、西藏和平解放
18.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B、人民的身体素质得到根本提高
C、人民的经济收入得到不断增加D、人民的文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19.以下图示有助于学习三大改造的
A、原因 B、实话 C、途径 D、影响
20.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A、坚持“两个凡是”多方针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21. 1958年一位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和碰到的情况有
①我国农村分田分地正忙②我国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③我国城市乘坐汽车、城际列车不要钱④我国中学生参加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大炼钢铁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②④
22.学习历史应该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一五”计划期间建造武汉长江大桥
C、1956年笫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下线
D、三人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 1949年至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C、封建剥削制→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互助合作
D、互助小农个体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
24.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B、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D、确立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5.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九大都是党的重要会议,其会议主题关键词对应最准确的是
A、中国特色一兴国之魂——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
B、三打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小康社会
C、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主要矛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新时代
26.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关于这些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和②分别涉及制度的废除和确立B、②和③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①和④农民两次“分田”的内涵一样D、①和③都在农村实行集体劳动,统一分配
28.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这面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思想大解放,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理论的精髓是
A、发展是硬道理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9-31题为历史,32-33题为道德与法治,第29题12分,第30题10分,第31题10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6分,共64分)
29、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12分)
(1)1949年10月1日,① 成立,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② ,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2分)
(2)1951年,③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④ ,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分)
(3)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⑤ 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1分)
(4)1953年,⑥ 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第一届⑦ (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⑧ 的宪法。(3分)
(5)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⑨ 的转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
(6)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的历史性转变。(3分)
30、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下面是某 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围绕“‘中国梦’新时期新征程”开展的一次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10分)
材料一: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 阐释了“中国梦”多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名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 上翻一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说“中国梦”提出的时间及内涵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进行论述。(4分)
(3)中共十八人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 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1分)
(4)列举两例新时期以来我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取得的科技成就。(2分)
(5)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份)
材料一: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某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
(1)2021年是我国开放大门打开的多少周年?这扇大门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打开的?成为我国大门打开的“窗口”城市是哪里? (3分)
(2)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我国在经历长达15年的谈判后终于在2001年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2分)
(3)材料二是哪次大会的主题?这次大会对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论述的? (2 分)
(4)什么是“中国梦”?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3分)
32.“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主要是指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制享有宪法和法 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1)列举两项你正在享有的权利。4分
(2)中学生李阳在课堂上非常爱回答问题,有时候不举手就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嘲笑回答错误的同学。当老师和同学提醒他遵守课堂纪律时,他生气地说:“上课积极发言,这是我的权利。”李阳是否正确地行使了权利?为什么? 6分
(3)你认为我们在行使权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分
33.202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中宣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部署从12月 1日至7日在全国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
【解读宪法】
(1)根据所学知识,请将上图中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
【理解宪法】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12月26日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长江保护法》。最高法环资庭庭长王旭光表示《长江保护法》以宪法为立法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
(2)材料中的划线部分说明了什么? 4分
【践行宪法】
为了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2021年宪法宣传周采用了主场活动加分设主题日形式进行, 组织策划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3)请谈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将如何弘扬宪法精神? 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