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022年中考历史考前基础抓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5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022年中考历史考前基础抓分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3.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考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 1839年6月3日至25日(道光年间)
原因 鸦片泛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2)官员、士兵吸食鸦片,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概况 (1)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到广州后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2)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纪念 1987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鸦片战争 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过程 (1)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琦善和英军谈判(3)第二阶段(1841——1842年8月)1841年初,强占香港→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1841年秋,英军攻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江南老将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英军攻占镇江。→8月初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影响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8月 签约双方 清政府与英国
条款 主要内容 危害
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破坏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香港岛成为英国侵华的据点,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开创赔款恶例,增加人民负担
议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
影响 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后续签订的其他条约 (1)1843年,英国又被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2)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俄国侵占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咸丰年间)
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直接原因(导火线):“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过程 爆发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2)1857年,英法联合出兵,攻陷广州。(3)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结果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影响 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天津条约》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北京条约》 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火烧圆明园 时间 1860年10月 侵略者 英法联军 圆明园海晏堂圆明园遗址
经过 (1)1860年,英法联军借口换约受阻,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2)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扬言要直捣皇宫。(3)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夺,又放火烧毁。
认识 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也是落后就会挨打的证明,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本质。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概况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1864年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边界条约》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平方千米
1881年 《改订条约》 中国西北部 7万平方千米
危害 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遭到严重的破坏
考点3:洪秀全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 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随后发展成为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死后,太平天国运动被曾国藩领导的湘军镇压。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时间 1851——1864年 领导者 洪秀全
革命纲领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后期《资政新篇》
发展过程 准备 创立“拜上帝会” 1843年在科举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发展壮大。
开始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建立政权 永安建制 洪秀全称“天王”杨秀清称“东王”萧朝贵称“西王”冯云山称“南王”韦昌辉称“北王”石达开称“翼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和西征 1853年,为了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和巩固政权。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则取得重大胜利。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由盛转衰 天京事变 1856年秋,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重建领导集团 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失败 天京陷落 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性质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运动
意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失败的原因 (1)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时间地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重要文献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此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局限性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现。
《资政新篇》 作者 洪仁玕
内容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局限性 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林则徐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圆明园遗址 洪秀全像 《天朝田亩制度》 书影《资政新篇》书影 曾国藩
1.“香港岛”和“香港地区”的区别。
(1)《南京条约》中割让的“香港岛”,只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香港地区”的一部分。
(2)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三个部分,其余两部分是英国通过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 (九龙司)和1898 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新界)先后割占和强租去的。
2.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给我们的启示: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辱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一部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史实学史】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设问】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侧重体现家国情怀
【解答】这是侵略者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它警示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
【家国情怀】
【民族精神】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如何评价林则徐?
【解答】:体现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志。因而,林则徐不光是禁烟英雄,也是民族英雄,他被誉为近代禁毒先驱,他坚决维护民族利益、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意识”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的失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解答】
(1)封闭保守必然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2)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生存;
(3)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否则就会落伍于世界。
识图学史
提升突破
核心素养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