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 课外阅读(二)班级 姓名 成绩【例题精析】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螳螂(节选) 法布尔 螳螂的大腿下面还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的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齿。生长在小腿上的锯齿要比长在大腿上的多很多。而且,小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而锐的很硬的钩子,这些小钩子就像金针一样。除此以外,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种成弯曲状的修理各种花枝用的剪刀一样。 平时,在它休息、不活动的时候,螳螂只是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看上去,似乎特别的平和,甚至会让你觉得,这个小动物简直是一只热爱祈祷的温和的小昆虫。但是,它可不总是这样的,只要是有其他的昆虫从它们的身边经过,无论是什么样的昆虫,也无论它们是无意路过,还是有意地侵袭,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无论是蝗虫,还是蚱蜢,或者甚至是其他更加强壮的昆虫,都无法逃脱这四排锋利的锯齿的宰割。它可真是个了不得的杀虫机器。 (1)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法布尔描写昆虫非常生动,比如本文中,他就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螳螂小腿锯齿上的钩子比成了________,把螳螂小腿锯齿上长着的双面刃的刀比成了________。 (2)读了短文,我们可以用词语( )来形容螳螂的腿。 A. 强壮 B. 锋利 C. 坚硬 D. 巨大 (3)螳螂是怎样捕捉昆虫的?请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4)短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螳螂的形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1)金针;剪刀 (2)B (3)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 (4)短文描写了表面温和,实际是一个了不起的杀虫机器的形象。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评价螳螂形象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螳螂的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点评】(1)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螳螂形象。 【专项练习】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蚊子和狮子 一只蚊子飞向狮子,对狮子说:“你一定以为,你比我强大,不过这种看法是错的。我亲爱的!我要是攻击你,你全身的力量都使出来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你用利爪抓我是白费力气,我会向你证实我所说的话的。来,咱们斗斗看!” 小小的昆虫嗡嗡嗡地发出了战斗的声音,向狮子冲去,向他最敏锐的部位——鼻子咬去。一而再,再而三进行攻击。 狮子用兽掌拍打蚊子,起初很气恼,随后怒不可遏。不过他抓破的只是自己的面部,对灵巧的蚊子却奈何不得。最后狮子浑身血迹,筋疲力尽,只得放弃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 蚊子嗡嗡嗡地高奏凯歌,胜利飞去。她已忘乎所以,得意扬扬,飞呀飞,竟飞进了蜘蛛的中,蜘蛛爬近她,准备将她吃掉。 “我战胜了狮子,这兽中之王,”蚊子在死前想,“而今却死在一只小小的蜘蛛手中,天理何在?” 1.这则寓言写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动物。(3分) 2.在写法上,本文通篇都采用的是( )手法。(2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3.“你一定以为,你比我强大,不过这种看法是错的。”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蚊子的___ __。(1分) 4.文中两次描写“嗡嗡嗡地”,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2分) A.两次描写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概。 B.两次描写的作用不同,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和勇敢,第二次表现蚊子洋洋自得,骄傲自大。 C.两次描写的作用相同,表现蚊子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心态。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纸上谈兵 B.自食其果 C.夜郎自大 D.骄兵必败 6.蚊子和狮子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结局如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蚊子和蜘蛛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结局如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爱湖 ①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更爱的还是湖。 ②静静的湖,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③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整天那样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着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漂荡。 ④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⑤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⑥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⑦湖是美的…… 1.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整体到局部 2.全文从哪两个方面写湖?( ) A.湖的颜色 湖的声音 B.静静的湖 雨中的湖 C.早上的湖 晚上的湖 D.春天的湖 夏天的湖 3.下面描写雷雨的声音的句子是( ) A.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 B.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礼花上了天。 C.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 D.我凝视着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漂荡。 4.第④段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点明中心 D.承上启下 5.关于第①段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作者很爱水。 B.表达作者很爱大海和小溪流。 C.表明作者更爱湖。 D.第一句与文章中心主旨无关,可以去掉。 6.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省略号表达的意思是( )。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引文的省略 C.表示列举的省略 D.表示语意未尽 7.请从文中找一个比喻句,抄写下来,并说一说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1)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________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________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________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据说公元336年,有位________的僧人路过敦煌的沙鸣山时,看见了沙鸣山在一片金光的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虔诚地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像。现在,在敦煌近500个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主佛卢舍那大佛,身高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他面容端庄娴雅,表情温和亲切,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笑眯眯地俯视着________。特别________的是,云冈石窟的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________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1)把下列四字词语填入句子中合适的横线上。 引人注目 成千上万 芸芸众生 德高望重 ①据说公元336年,有位________的僧人路过敦煌的沙鸣山时,看见了沙鸣山在一片金光的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虔诚地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像。 ②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笑眯眯地俯视着________。 ③特别________的是,云冈石窟的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④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________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石窟,其中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是________,讲述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故事的是________,“东方的维纳斯”指的是________。 (3)请你在短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用“________”画出来。并写一写这样写的作用。 (4)读了短文,判断正误。 ①这三座石窟都是在北魏时期开凿的。 ②这三座石窟都是佛教胜地。 ③只有中国人喜欢去这三座石窟游览。 ④从这三座石窟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伟大。 五、课外阅读 两个孩子眼中的图画 从前,有两个七岁的小男孩,一个叫麦克,一个叫乔治。他们俩是好朋友。 麦克的家里很穷,父母都是工人,而且他还有五个兄妹。乔治没有兄弟姐妹,爸爸是个心理医生。 乔治让麦克上他家去玩。 乔治的爸爸下班回来后,看见他们正在看一本图画书。便指着一幅画让他们把画中的意思讲给他听。 那幅画里是一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兔子妈妈则板着面孔站在一旁。 麦克看了看说:“小兔子因为没有吃饱,而家里又没有吃的东西了,所以它哭了,而兔妈妈看到它这样也很难过。” )乔治接着说( )小兔子才不是没有东西吃呢( )那是因为它不想吃( )而兔妈妈非让它吃不可( ) 乔治的爸爸笑着对他们说:“别争了,你们说的都对!” 1.文段中“( )”处合适的标点符号应该是( ) A.“!”:“,,。” B.“!”,“,,。” 2.那幅画的内容是什么请你找到相关句子,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画中的小兔子为什么哭兔妈妈为什么板着面孔对此,麦克和乔治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1)麦克的理解是:因为小兔子__________,而家里______________,所以它哭了。因为兔妈妈的心里______________,所以板着面孔。 (2)乔治的理解是:因为小兔子___________________,而兔妈妈_______________,所以它哭了。因为兔妈妈的心里________________,所以板着面孔。 4.对文中第六、七自然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麦克和乔治都是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B.因为麦克家里很穷,常常因为没有吃饱而哭,所以他认为小兔子哭也是没有吃饱。 C.因为乔治家里比较富裕,吃饭时总爱挑食,常常受到妈妈的批评,所以他认为小兔子哭也是被妈妈批评了。5、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A.尽管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但是都要具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B.生活的环境不同,就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事情,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虎和狐狸的新故事 自从上次“狐假虎威”事件发生以后,老虎十分生气,它要抓住一切机会报仇。 一天,老虎好不容易发现狐狸正在找东西吃,便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去,捉住了它。老虎说:“这次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相信你了,除非你能说得我心服口服。”狐狸想:“这次可不能故伎重(chóng zhòng)演了,必须得(dé de děi)想到一个新圈套,让它中(zhòng zhōng)计才行。”不一会儿,它就想到了一个妙计。于是,它对老虎说:“要不是我没发现你,我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你还捉得到我?”老虎不信,说:“那我们就来跑步比赛吧,我要是跑赢了你,我就把你吃了。”只听一声枪响,老虎便拼命向前跑去,连脸都涨(zhǎng zhàng)红了。狐狸却故意跑得很慢,等老虎跑远了,便一溜烟地跑进了林子里。老虎跑呀跑,半天都不见狐狸的踪影,知道上当了。 老虎用爪子拍着脑门说:“我怎么这么笨呢!又让这家伙逃跑了。” 划去( )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写一句话,用上“无论……都……”。(2分)给画“ ”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2分)读了短文你想对谁说什么呢?(2分) 老虎为什么又上了狐狸的当?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3分) 七、课外阅读。(12分)我要一本书他是渔民的儿子。12岁的时候,白天,他跟着父亲打鱼,晚上,他躲在板棚里看书。有一次,他和父亲在海上捕鱼,忽然,一阵狂风把他的帽子吹到了甲板上。不一会儿,海上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他不顾一切地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就把吹落的帆篷扎牢了,渔船恢复了平稳。狂风过去以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给你买件麂皮上衣,好吗?”他摇摇头。“那你要什么呢?”“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的我什么都不要。”“难道一件麂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爸爸,我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比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照样子,写词语。(4分)笑眯眯 、摇摇头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惊奇——( ) 奖赏——( )紧急——( ) 摇晃——( )3.爸爸要奖赏他时,他想要什么?(1分)4.父亲和水手们听了他的话后为什么“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2分)5.联系上下文,可以从“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的我什么都不要”这句话中体会到他_之情。(1分)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游庐山瀑布①李白有诗赞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确,庐山的瀑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 ②迈入庐山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无比清新。猛吸两口,令人心旷神怡。走着走着,感觉树木越来越密,色彩越来越绿,而瀑布声也离我们越来 越近。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天空,盖 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③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瀑布的脚下。凉丝丝的水花B,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像在欢呼,似在嬉戏。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崖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 ④忽然,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银珠似的急雨,瀑布更加壮观了。雨水夹杂着瀑布的水花A。 ⑤雨过天晴,太阳光折射出一道彩虹。彩虹仙子大概正坐在彩桥上凝神欣赏庐山美景呢!彩虹给庐山瀑布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彩虹下的庐山瀑布更壮观,更动人。 ⑥庐山瀑布的美是那么令人心醉,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1.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把下列短句分别还原到文中横线上。(填序号)(2分) A.像赛车在大道上疾驰 B.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 2.画一画。在想象画面时,可通过哪句话来想象庐山瀑布的声音呢?请画上“ ”。可通过哪句话来想象庐山瀑布的形状呢?请画上“ ”。(4分) 3.第④段描写的是 的瀑布;第⑤段描写的是 的瀑布。(2分) 4.短文表达了作者 之情。(2分)九、阅读理解(22分) “怪人”法布尔 法布尔( )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是一位作家。《昆虫记》就是他写的。由于法布尔在观察昆虫的(习惯 习性)时,常常如醉如痴,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怪人”。 有一次,他(爬 扒 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竟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至周围站满了人,他都不曾发觉。有人骂他是“怪人”,可他全不觉得,就像没听到一样。又有一次,法布尔(爬 扒 趴)上果树看蜣螂的活动,看得忘了时间,直到有人喊:“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在学校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小路上观察昆虫。有一次,他大清早就躺在一块石头旁。几个农妇清晨去摘葡萄时看见他,到黄昏收工时,发现他还在那里。农妇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花了一天工夫,就只看着一块大石头,简直中了邪!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旁边的昆虫。 法布尔活了90多岁,他把毕生精力都倾注在了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19世纪著名的科学家。 1.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进“( )”里。(8分,每小题2分) (1)法布尔是哪个国家的昆虫学家?( ) A.美国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2)给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下列选项最合适的是( ) A.因为……所以…… B.既……又…… C.尽管……可是…… D.虽然……但是…… (3)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习惯 扒 爬 B.习惯 趴 爬 C.习性 爬 趴 D.习性 趴 爬 (4)人们用“全神贯注”来表示做事情时的投入,下列哪个四字词语最能概括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 脚踏实地 B.勤学苦练 C.如痴如醉 D.夜以继日 2.简答题。(14分) 这位“怪人”是谁呢?他写过什么巨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出法布尔观察昆虫的三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为什么把法布尔称为“怪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布尔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短文和自己的看法谈一谈。(至少说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米斯是一位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他被穷苦的父母卖给了一个马戏团。( )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 )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在船上,三个游客乘着酒兴,对遍体鳞伤的米斯产生了怜悯,给了他少许的银币和大把的铜币。 那三个人继续喝酒,最后竟露骨地攻击米斯的祖国。“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拿回去!我不要说我祖国坏话的人的东西!” 选择一组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一……就…… 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乘:①坐 ②就着 ③一种计算方法 A.他乘船回家。________ B.乘着酒意,他诗兴大发。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现米斯非常气愤的句子。 (4)填空。 米斯当时遍体鳞伤,他肯定需要________,但当他听到________,立即把钱币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这说明了米斯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参考答案:一、蚊子 狮子 蜘蛛 (3分) 2. B 3. 骄傲自大。(1分) 4. B 5. D6. 蚊子和狮子打斗,最终战胜了狮子。 7. 蚊子过于得意,落在了蜘蛛上,被蜘蛛吃了 8. 这则寓音告诉我们:以已之长攻敌之短虽然可以取胜,但取得胜利后不能骄傲自满,要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折。 二、 1.C 2.B 3.A 4.D 5.C 6.D 7.示例:静静的湖,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静静的湖比作无瑕的翡翠,写出了湖水的颜色,突出了湖的美。 三、【答案】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解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画: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2)河南南阳 烙花 烫花 火笔画 摄氏三百至八百(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四、【答案】 (1)德高望重;芸芸众生;引人注目;成千上万 (2)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内的主佛(卢舍那大佛) (3)现在,在敦煌近500个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 作用:使读者更加清楚、明了地知道莫高窟规模的宏大。 (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语段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列数字说明方法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说明的事物更科学,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列数字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五、 1、B2.那幅画里是一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兔子妈妈则板着面孔站在一旁。 3.没有吃饱 又没有吃的东西了 很难过 不想吃 非让它吃不可 很生气 4、A5、B六、【答案】保留的:chóng děi zhòng zhàng无论刮风下雨,妈妈都按时送我上学。要不是我没发现你,我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你不可能捉得到我。我想对老虎说:“你以后要长点心千万不要再上老虎的当了。”因为老虎只会鲁莽做事,而狐狸会动脑筋,以后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七、1、 喜滋滋 、气呼呼 黑洞洞 洗洗手 扬扬手 咬咬牙2.惊奇——(惊讶) 奖赏——(奖励)紧急——(急迫) 摇晃——(摇动)3.他想要要一本书。4.因为他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大家被他的话震惊了,所以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5. 对书的喜爱八、1.B A 2.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崖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 3.下雨时 雨过天晴后 4.对庐山瀑布的热爱与赞美 九、1.(1)B (2)B (3)D (4)C 2、(1)法布尔。 《昆虫记》。 (2)①法布尔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 ②法布尔爬上果树看蜣螂的活动。 ③法布尔躺在石头旁观察石头旁边的昆虫。(3)由于法布尔在观察昆虫的习性时,常常如醉如痴,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怪人”。 (4)示例:①他对昆虫研究有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②他对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特别好奇,留心观察。 十、【答案】 (1)因为;所以 (2)①;② (3)“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 (4)钱;有人攻击自己的祖国;爱国,有尊严 (5)勇敢的米斯 【解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2)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 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