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地理合卷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地理合卷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春七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生物合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15为地理部分,16-30为生物部分,共30分)
1.亚洲没有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D.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大洲
3.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C.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D.受地形的影响,多数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4.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右图所示的阴影地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②陆地交通发达 ③多优良港湾 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是一个岛国
B.日本经济发达
C.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
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6.下列关于日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岸线曲折 B.火山众多
C.工业高度发达 D.典型的东方文化
7.水稻成为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然原因是 ( )
A.水稻是单位面积产量高的粮食作物
B.东南亚人口稠密,人们喜欢吃米饭
C.东南亚具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
D.东南亚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8.下列关于东南亚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B.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南向北延伸
C.东南亚人口稠密,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带
D.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包括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9.关于印度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中国相邻 B.位于南亚地区 C.濒临印度洋 D.主要位于北温带
10.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大量出口
B.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快
C.人口少,增长慢
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11.下列关于东南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B.旅游业发展迅速,吴哥窟、巴厘岛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C.盛产稻米和小麦
D.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12.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 B、人口集中在亚洲部分
C、圣彼得堡是该国的首都 D、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
13.读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东欧平原 B.②--东西伯利亚山地
C.③--西西伯利亚平原 D.④--中西伯利亚高原
14.俄罗斯河流众多,被称为“母亲河”的是( )
A.鄂毕河 B.叶尼塞河 C.伏尔加河 D.勒拿河
15.关于俄罗斯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C.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 D.气候寒冷,伏尔加河航运价值不高
16.“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的过程。与“女大十八变”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物质是( )
A.卵巢、生长激素 B.子宫、月经 C.卵巢、雌性激素 D.子宫、雌性激素
17.人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胎盘
18.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身体和心理上会发生显著变化,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B.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C.内心世界逐渐变复杂且性意识开始萌动
D.第二性征的出现与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无关
19. 聪聪的奶奶不慎摔倒骨折了,医生说奶奶患有骨质疏松症,建议她适当多吃( )
A.苹果 B.牛奶 C.薯片 D.可乐
20.下列叙述中,疾病与病因相符的一项是 ( )
A.夜盲症与缺维生素C有关 B.人体贫血与缺钙有关
C.侏儒症与缺甲状腺激素有关 D.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缺碘有关
2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要想吃得健康就得关注食品安全,讲究合理膳食。人们的下列做法,没有做到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是( )
①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②多吃鱼肉,少食水果 ③肉鱼蛋类,必须新鲜
④变质剩饭,喂养禽畜 ⑤“虫眼蔬菜”,放心食用 ⑥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⑤⑥
22.下列关于小肠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皱襞,扩大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B.小肠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绒毛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这种特点与其吸收的功能相适应
C.所有营养物质均在小肠内被彻底吸收。
D.营养物质从小肠进入血液中经过了两层细胞。
23.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气说笑的科学道理是( )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减少 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C.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会减少 D.不利于声带的保护
24.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途径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口→鼻→喉→气管→支气管
C.咽→口→鼻→喉→支气管 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
25.能使吸入体内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是( )
①声带 ②气管内表面纤毛 ③鼻黏膜 ④会厌软骨 ⑤鼻毛 ⑥内壁的毛细血管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26. 右图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当肺容积由a变化到b时,肋间外肌和膈肌的舒缩状况分别是( )
A.收缩、舒张 B.收缩、收缩
C.舒张、舒张 D.舒张、收缩
27. 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养料 D.废物
28. 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输血时血型不符能造成红细胞凝集现象
29.在前臂输血或输液时,医生要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捆扎后有利于针刺入隆起的动脉
B.要在针刺入部位的远心端捆扎
C.捆扎后有利于针刺入隆起的静脉
D.捆扎后远心端静脉变扁平
30. 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同侧相通,左右不通,这种结构有利于( )
A.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混合 B.动脉血和静脉血部分混合
C.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 D.动脉血和静脉血部分分开
地理部分
综合题.(每空1分。共35分)
31.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
山脉:A________________
高原:C________________
平原:E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河流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亚洲北部的三条长河的共同特征:被________(纬线)穿过,流向为______ _ _____,注入________洋。
(4) 据图分析亚洲河流流向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河流②主要流经_________气候区,平原F处气候为________________,C地形区气候为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半岛上气候为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群岛主要气候为________________
32.读日本和俄罗斯略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2分)
(1)A为 岛屿,C为 油田
(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是
(3)从图上可以看出,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 (轻/重)工业发达。
(4)从地理位置看,日本、俄罗斯两国都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5)从自然条件看,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 ______,其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________沿岸,
(6)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其工、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大洲)部分,从自然资源条件看,该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本的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的________性特征明显,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________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
(8)从北京乘火车可直达莫斯科,这一线是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通道之一,其中横贯俄罗斯亚洲部分,被誉为“亚欧大陆桥”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下面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马六甲海峡地处________地区(亚洲分区)。图中A表示________洋,B表示________洋,马六甲海峡是沟通这两个大洋最近的海上通道.
(2)F半岛上主要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由于频繁的水旱灾害,粮食生产很不稳定,因此,该国进行了两次“________”。
(3)D表示________运河,它是亚洲与________洲的分界线,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4)E半岛的山河分布特点是 。
生物部分
图一是中国居民“平衡器食宝塔”图,图二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三是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情况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最顶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其消化的过程是图三中
曲线 。
(2)图二中[ ] 是外消化腺,其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能消化 的多种酶。
(3)图三中D结构是图二中的[ ] 。
(4)某同学早餐只喝了一袋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的营养成分是 。
(5)某同学经常牙龈出血,它应该多吃图一中 层的食物。
(6)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的午餐有红烧肉(肥肉),清炒菠菜、苹果、米饭,从合理营养的角度看,你认为还需增加富含 的食物。
35. 右图为模拟呼吸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
(1)A、B过程合起来表示肺与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2)交警在检测司机是否酒驾或醉驾时,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呼吸状态与图 (填“A”或“B”)对应,司机的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会直接影响__________(填“图A”或“图B”)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经常这样会引起体质下降。
(4)此模拟呼吸实验有不足处,请指出: 。
36.冬冬感冒上医院,医生让他验血后,下图是部分医院血液检验报告单:
(1) 阅读上表,对照正常参考值,你发现冬冬不合格的化验项目是 。
(2) 冬冬的红细胞数目处于正常数值范围,但依然有贫血的症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3)在亲子鉴定中起重要作用的血细胞是 。
(4)若冬冬血型为AB型,其在需要接受输血时,可输入的血型有_________。
37. 观察心脏结构,回答问题:
(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_______,和它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_。
(2)在心脏的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之间都有防
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在连接心房的血管中,血液里含氧较少,含营养物
质较多的血管是[ ] _______。
(4)、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首先通过图中
[ ] _______进入心脏。
(5)、如果对心脏进行灌注实验,若向[7]内注水,则水将从[ ] _______流出。
(6)某人患感冒,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腔是_______。
三、科学探究说明题:(每空1分,共10分)
38. 李明同学在探究 “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 2号试管的 A处应加入________,与 1号试管起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
(4)该探究实验得出结论__ ______。
39.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延伸实验:取标号为A、B、C的三支试管,各加入2毫升稀淀粉糊。再在A管内加入2毫升胰液,B管内加入2毫升煮沸的唾液,C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然后将这三支试管放入37℃水浴锅中。
(1)15~20分钟后,在三支试管内各滴5滴碘液,摇匀,三支试管内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A溶液 ,这是因为 。
B溶液 ,这是因为 。
(2)到目前为止,我们经常在生物实验中用到碘液,但在不同的实验中,使用的目的是不同的。请你列举一个与本实验中的碘液有不同作用的实验: 。七下生物参考答案
1----15 CCDBD CCBAC BABCC
16(1)脂肪 Y (2)5 胰腺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3)8 (4)氨基酸 (5)第二 (6)蛋白质
17(1)外界 (2)A 舒张 (3)B (4)不能模拟肋间肌的运动状态
18(1)白细胞 (2)血红蛋白数量少或缺铁 (3)白细胞 (4)A,B,AB,O.
19(1)左心室 主动脉 (2)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 (3)⑥下腔静脉 (4)④左心房 (5)②肺动脉 (6)右心房
20(1)2ml清水 对照 (2)1,3 (3)1 (4)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唾液的分泌有关。
21(1)不变蓝, 胰液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变蓝,高温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影响,不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用碘液给洋葱临时玻片染色。2022春七年级期中练习地理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B D D D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A C D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5分)
16.(1)A喜马拉雅山脉,C青藏高原,E西西伯利亚平原。(2)叶尼塞河,长江,(3)
北极圈,自南向北,北冰洋,(4)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5)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17.(1)本州岛,秋明油田(2)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3)重 (4) 北 (5)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太平洋 (6) 欧洲 自然(或矿产)资源丰富 (7) 海洋 温带大陆性 (8) 西伯利亚大铁路
18(1)东南亚 太平 印度 (2)印度 水稻 小麦 绿色革命 (3)苏伊士 非 (4)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