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第二十八课时)课前准备*准备好教材*下载好任务单*可以方便网络检索的设备和网络环境知识回顾感知数据认识信息二进制与数制转化信息的数字化认识数据与大数据算法与程序实现认识算法Python基础语句与程序结构综合应用知识回顾数据处理与应用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报告与应用体验探索:人机博弈“三盘棋”阅读教材P133课堂活动:1.查找资料,从智能水平、不同类型棋的难度等方面,分析这三次人机对弈的区别。2.体验人机对弈的过程,分析在人机博弈过程中,计算机是如何“思考”的?人机博弈“三盘棋”国际跳棋 国际象棋 围棋人机对弈:国际跳棋1956年,计算机技术的先驱萨缪尔,在计算机上编写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国际跳棋程序。1962年,这个程序击败了人类的一个跳棋冠军。这是“机器学习”算法的提出与首次应用。人机对弈:国际象棋1997年,超级计算机“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深蓝”是美国IBM公司生产的一台超级计算机,有32个大脑(微处理器),每秒可以计算2亿步。“深蓝”中存储了一百多年来优秀棋手的两百多万局对局。今天看来,“深蓝”还算不上足够智能,它当时主要依靠强大的计算能力,穷举所有路数,来选择最佳策略。“深蓝”靠计算可以预判12步,而卡斯帕罗夫可以预判10步,双方能力不相上下。人机对弈:围棋2016年,阿尔法围棋(AlphaGo)在与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对弈中,以4:1的总比分获胜。2017年,它又进化为阿尔法元(AlphaGo Zero),通过“自学成才”,仅用3天就成了围棋界的顶尖高手。“深度学习”算法取得巨大的成功。“三盘棋”的三个阶段国际跳棋---机器学习国际象棋---将知识库搜索与机器学习结合围棋---深度学习课堂活动:上网查找资料,找出人工智能是如何产生的?人工智能的定义是什么?人工智能的产生图灵,是发明计算机的先驱者,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为了纪念他,计算机界的最高奖项被命名为“图灵奖”人工智能的产生恩尼格玛密码机上的轮子仿制的“炸弹机”人工智能的产生电影《模仿游戏》人工智能的产生1950年,图灵发表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提出测试机器智能的方法,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人工智能的产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这一术语是在1956年在美国的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被提出的。它现在包括一系列技术,例如:机器学习: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深度学习:实现机器学习的利器大数据: 人工智能的基石人工智能的产生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人工智能的产生探索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时间点 关键人物 事件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1959年萨缪尔提出“机器学习”1972年出版《计算机不能做什么?》1976年机器翻译项目失败,政府减少经费资助80年代初专家系统复兴1982年第五代计算机系统计划、Cyc项目1995年前后,陷入“AI冬天”2006年杰弗里·希尔顿提出“深度学习”2010年大数据时代到来19501960197019801990201020202000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1997年“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第一次繁荣(1956-1974):伟大的首航第二次繁荣(1980-1987):专家系统的兴衰第三次增长爆发(2011年至今):厚积薄发,再造辉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吴文俊院士提出了定理证明的“吴氏方法”,对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中文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实际应用人工方式测量体温人工智能实际应用人工智能测量体温人工智能未来应用课堂小结国际跳棋---机器学习国际象棋---将知识库搜索与机器学习结合围棋---深度学习人机对弈“三盘棋”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次高峰人工智能的应用探究项目任务:人工智能的应用1.现阶段人工智能有哪些应用?2.大开脑洞,你觉得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哪些场景?课后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