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新未来4月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答案】B【解析】钙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不同细胞中不同元素的含量不同,在细胞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正确;钙铁锌咀嚼片不一定需要经过酶的消化,无机盐离子可直接被小肠吸收,C错误:钙铁锌可维持渗透压和调节生命活动,没提供能量的作用,D错误。2.【答案】B【解析】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可包裹糖基化的蛋白质,并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高尔基体只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B错误:高尔基体是囊泡运输的枢纽,在细胞内的运输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囊泡内的蛋白质的运输方向与识别有关,可形成溶酶体或运输到细胞外,C正确:高尔基体产生的粪泡中包裹的成分不一定相同,可以是蛋白质或纤维素,前者可以是溶酶体内的蛋白质,后者参与细胞壁的形成,D正确。3.【答案】A【解析】在不同细胞中载脂蛋白B的基因是一样的,只是对RNA的编辑不同导致形成不同类型的载脂蛋白B,A错误:控制载脂蛋白合成的基因是双链结构,其中的嘌呤和嘧啶的数量相等,B正确;因载脂蛋白B两种表达形式的氨基酸数量较多,在合成过程中需要的tRNA种类可能是一样的,C正确;同种基因在转录时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是一样的,合成的蛋白质不同与RNA有关,D正确。4.【答案】D【解析】白喉秧鸡迁飞到不同的环境后,因环境的选择,其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A正确:洪水的发生会导致不适应环境的个体灭绝,B正确:两处化石分别出现在水淹之前和之后,说明后来出现的白喉秧鸡分别是水退去之后迁飞来的,进化的轨迹可能和原来的相同,C正确;因迁入地区的环境适宜,取食容易,白喉秧鸡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与飞翔相关的基因不一定丢失,D错误。5.【答案】C【解析】实验中只设置两个温度,是在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的发芽率较高的温度范围,不是为了减小误差,A错误;实验中不能体现赤霉素作用的两重性,处理组的发芽率均比对照组高,B错误:发芽种子的幼根、幼芽等能产生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生长,C正确;温度为20℃,赤霉素的浓度为200g/L只是实验中相对较好的组合,因设置的温度范围以及赤霉素浓度范围较大,不能确定最适的条件,D错误6.【答案】C【解析】埃及伊蚊以吸食血液为生,与人的关系为寄生,A错误;埃及伊蚊进人美国某地区后,由于环境适宜,缺少天敌,在一定范围内呈“J”型增长,增长速率上升,但不会一直上升,B错误;转基因蚊子的后代只有雄性,改变了性别比例,可降低蚊子的出生率,从而诚少危害,C正确:转基因蚊子释放后蚊子的总体数量下降,种群的基因库减小,D错误。7.【答案D【解析】张北风电、太阳能发电均不会有二氧化碳排放,A项有利于碳中和:优先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全部达到绿色建筑,B项有利于碳中和;实施“平原用电、山地用氢”的原则,电能和氢能均不会有二氧化碳排放,C项有利于碳中和:在火力发电中,对烟尘采用脱硫除尘处理减少空气污染,但不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项不能促进碳中和实现。8.【答案】A【解析】实验室常用Z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添加C山单质的目的是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A项正确: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将pH试纸漂白,无法测定溶液的pH,应该使用pH计测定次氯酸钠溶液的pH,B项错误;稀硝酸和浓硝酸的氧化性不同,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Cu(NO2)2和HO,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Cu(NO2):和H2O,原理不同,C项错误;乙烯会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引人新杂质,D项错误。9.【答案】C【解析】将该反应配平可得2NH,C1O,二N2↑+Cl2◆+2O,↑+4H,O,该反应中NH,C1O,既是氧化剂也理综答案第1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新未来4月联考理科综合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A127Cr52Co59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儿童缺钙铁锌现象突出,从营养调查的结果来看,儿童缺乏三种元素的比例分别占50%、45%、60%,钙铁锌咀嚼片是以碳酸钙、葡萄糖酸锌、葡萄糖亚铁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品,钙可参与骨骼的形成、铁与锌是某些酶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元索均属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含量少,但作用重要B.三种元素在不同细胞中的含量可能不同,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钙铁锌咀嚼片必须经消化道酶的消化和小肠吸收才能进人不同细胞内D.三种元素在维持渗透压、提供能量和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2.在糖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对其中寡糖链进行加工修饰是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之一,高尔基体还可以对蛋白质进行水解修饰,使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有活性的形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囊泡可包裹糖基化的蛋白质并可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该囊泡直接来自高尔基体B.某些蛋白质或酶在高尔基体内被其合成的水解酶水解后才具有生物活性C,高尔基体在细胞内囊泡的定向运输中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该过程与识别有关D.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中包裹的成分不一定相同,其中成分可暂存细胞质或释放到细胞外理综试题第1页(共16页)3.载脂蛋白是构成血浆脂蛋白的蛋白质组分,主要分为A、B、C、D、E五类,大量研究发现,这五类载脂蛋白的形成是载脂蛋白基因突变的结果,其中的载脂蛋白B有两种表达形式:apoB-48和apob一100,分别在肠细胞和肝细胞中形成,氨基酸的数量分别为2152和453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载脂蛋白B形成的原因是B基因中碱基序列存在差异B.控制五类载脂蛋白合成的基因中嘌呤和嘧啶的比例相等C.在肠细胞和肝细胞中合成载脂蛋白时需要的tRNA种类可能一样D.同种基因合成不同产物与RNA聚合酶在DNA上的结合位点无关4.白喉秧鸡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喜欢向不同的地方迁飞,在发现环境适宜的地方后,逐渐失去飞行的能力。英国考古学家在阿尔达布拉岛屿(该岛在13.6万年前曾被完全淹没)上的两处不同的地方发现了秧鸡的化石,一处形成于发生洪水之前,另一处形成于淹没事件之后,根据骨骼判断,都不会飞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喉秧鸡迁飞到不同的环境后,其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B.洪水的发生会导致失去飞翔能力的白喉秧鸡灭绝C.两处化石说明在该岛上曾存在过两类秧鸡且可能经历了相同进化轨迹D.因白喉秧鸡在岛屿长期行走,会飞的秧鸡逐渐丧失与飞翔相关的基因5.为探究温度和赤霉素浓度对兰香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温度(℃)赤霉業(mg/L)发芽率(%)053.0010066.672020081.6730079.6740074.00045.3310075.002520073.6730062.0040058.00A.实验中温度的设置是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上,目的是诚小实验误差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赤霉素的浓度,结果体现出赤霉素作用的两重性C.种子萌发后,赤霉素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幼苗生长D.温度为20℃、赤霉素的浓度为200mg/L是促进兰香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条件6.埃及伊蚊在美国是一种危险的人侵昆虫,可在人类中传播多种疾病,美国某公司通过转基因工程培育携带特殊蛋白质的雄性埃及伊蚊,它们与雕性蚊子交配产生的后代只有雄性能够存活,而雄蚊子不叮咬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理综试题第2页(共1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届河南省新未来联盟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4月联考理科综合.pdf 2022届河南省新未来联盟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4月联考理综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