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立足职场有法宝 学案学习目标必备知识:劳动法的原则、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关键能力:1.了解保护公民合法劳动权益的基本法律,理解我国劳动法的原则2.明确劳动合同的含义及条款,理解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理解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宪法及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义务的规定。2.科学精神:科学理解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认识劳动合同的意义。3.法治意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按劳动法办事。4.公共参与:掌握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基础梳理础梳理1.全面理解劳动者与劳动法劳动者 含义 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要求 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劳动法 调整关系 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基本原则 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②劳动者平等竞争原则。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全社会应当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③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正确认识劳动合同含义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意义 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条款 必备条款 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可备条款 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原则 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约束力 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①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则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易错提示1.按劳分配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答案:×解析: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按劳分配。2.劳动合同是劳动者成功就业的保障。答案:√解析:劳动合同表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了劳动关系,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3.许多劳动合同都是用人单位出具的,合同条款中有许多偏重于用人单位的权利,这样的合同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答案:×解析:许多劳动合同都是用人单位出具的,合同条款中有许多偏重于用人单位的权利,这样的合同违背公平原则,双方应该确定合理的权利和义务。4.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唯一法律。答案:×解析:我国的主要劳动法律、法规除劳动法以外,还包括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5.只要是无效劳动合同,合同双方就不需要再承担任何责任。答案:×解析:无效劳动合同分为部分无效和全部无效两种情况。部分无效的,有效部分还可以继续执行,全部无效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约束效力。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深化探究深化探究1.张某于2020年3月10日开始在某建筑工程公司当工人,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履行期间,职工发生死伤病残由其本人承担,公司概不负责”。2020年10月,张某在施工中因墙体倒塌砸伤腿部,致其右腿残疾。张某要求某建筑工程公司给予工伤保险待遇,该公司告诉张某,双方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且合同中对伤残问题已有约定,公司对张某的伤残不应承担任何责任,没有义务支付其工伤待遇。张某无奈,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被诉人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结合本案,说明劳动者应如何签订劳动合同。2.职工张某与某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未与张某协商,单方决定改变了张某的工作岗位。张某不同意企业的决定,并以不上班来抵制。 后企业以张某连续旷工两周为由解除了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张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要求企业撤销解除其劳动合同的决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 为什么 随堂训练随堂训练1.近年来,就业歧视现象成为困扰求职者的一大难题:性别歧视、相貌歧视、地域歧视、学历歧视……上述现象的存在( )①侵害了求职者公平竞争和平等就业的权利②侵害了劳动者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③会导致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进一步降低④不利于形成公平就业的制度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赢了官司,丢了饭碗;耗费钱财,难有结果。高昂的维权费,不充分的证据等因素会导致很多劳动者在维权的道路上越走越艰难,为此,劳动者维权必须有依据。劳动者维权的依据是( )A.依法履行劳动者义务B.依法签订劳动合同C.合法途径法定程序D.投诉、协商、调解、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劳动合同没什么用,签了合同也不等于上了保险,签不签无所谓。”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劳动合同就是保险,有了它劳动者的权利就有了保障B.签了劳动合同就不自由了,不能离开用人单位C.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将来解决纠纷提供法律依据D.私企的劳动者不必签订劳动合同4.在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就业较集中的建筑、餐饮等行业,一些用人单位采取欺骗、威胁等手段与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抵押金、风险金,职工若违反约定,抵押金与风险金概不退还。对上述材料中用人单位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内容 B.遵循了协商一致的原则C.遵循了平等自愿的原则 D.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5.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A.某砖厂女职工董某怀孕期间,厂里安排她简单打扫清洁卫生,不再做搬运工B.某企业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便要求每个职工每天加班1个小时,怀孕达6个月的女职工除外C.某公司通知其女职工周某,鉴于她的孩子已满13个月,公司决定恢复她“三班倒”的工作时间安排D.某矿山女职工肖某被安排到井下工作参考答案深化探究1.答案:①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合同的各项条款,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必备条款和试用期、保守商业秘密等可备条款,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②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信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解析:本案应说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本案启示我们,签订劳动合同内容时应注意全面性、合法性,以及订立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2.答案: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本案中,企业变更张某的工作岗位,是对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应与张某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才能改变。企业在未与张某协商的情况下擅自改变了张某的工作岗位,属于单方变更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因此,企业的决定是无效的。当然,张某以不上班来抵制的做法也是不对的,应当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解析:本题以张某与企业的劳动纠纷为背景,考查劳动合同的相关知识,应根据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具体分析。随堂训练1.答案:B解析:目前存在的性别歧视、相貌歧视等多种就业歧视现象,侵害了求职者公平竞争和平等就业的权利,妨碍了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不利于形成公平就业的制度环境,①④符合题意,排除②;就业歧视不会降低劳动者职业技能,③错误。2.答案:B解析:依法履行劳动者义务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础和前提,A不选;劳动者维权的依据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B符合题意;合法途径法定程序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利,但不是依据,排除C;投诉、协商、调解、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属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不是依据,排除D。3.答案:C解析:劳动合同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劳动者,应该很好地履行义务,才能更好地享有权利,A具有片面性;自由要受法律约束,B错误;劳动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D错误。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合同签订原则的相关知识。我国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因此,材料中用人单位的做法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故选D。5.答案:D解析:国家对女职工和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例如,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劳动,故D不符合这一规定,入选。A、B、C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