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复习课一、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1.求条件概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样本空间Ω,先计算P(A)和P(AB),再利用P(B|A)=求解;另一种是缩小样本空间,即以A为样本空间计算AB的概率.2.掌握条件概率与全概率运算,重点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例1 甲、乙、丙三人同时对飞机进行射击,三人击中的概率分别为0.4,0.5,0.7.飞机被一人击中而击落的概率为0.2,被两人击中而击落的概率为0.6,若三人都击中,飞机必定被击落,求飞机被击落的概率.解 设B=“飞机被击落”,Ai=“飞机被i人击中”,i=1,2,3,则B=A1B+A2B+A3B,依题意,P(B|A1)=0.2,P(B|A2)=0.6,P(B|A3)=1.由全概率公式P(B)=P(A1)P(B|A1)+P(A2)P(B|A2)+P(A3)P(B|A3),为求P(Ai),设Hi=“飞机被第i人击中”,i=1,2,3,可求得:P(A1)=P(H123+1H23+12H3),P(A2)=P(H1H23+H12H3+1H2H3),P(A3)=P(H1H2H3),将数据代入计算得P(A1)=0.36,P(A2)=0.41,P(A3)=0.14,于是P(B)=P(A1)P(B|A1)+P(A2)P(B|A2)+P(A3)P(B|A3)=0.36×0.2+0.41×0.6+0.14×1=0.458.即飞机被击落的概率为0.458.反思感悟 条件概率的计算要注意以下三点(1)明白是在谁的条件下,计算谁的概率.(2)明确P(A),P(B|A)以及P(AB)三者间的关系,实现三者间的互化.(3)理解全概率公式P(A)=(Bi)P(A|Bi)中化整为零的计算思想.跟踪训练1 抛掷红、黄两颗骰子,当红色骰子的点数为4或6时,两颗骰子的点数之积大于20的概率是( )A. B. C. D.答案 B解析 记事件A=“红色骰子的点数为4或6”,事件B=“两颗骰子的点数之积大于20”.P(A)==,P(AB)==,∴P(B|A)===.二、n重伯努利试验及二项分布1.n重伯努利试验是相互独立事件的延伸,其试验结果出现的次数X~B(n,p),即P(X=k)=Cpk(1-p)n-k.2.学习该部分知识重点提升数学建模及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例2 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准备用射击的办法引爆从上游漂流而下的一个巨大汽油罐,已知只有5发子弹,第一次命中只能使汽油流出,第二次命中才能引爆,每次射击是相互独立的,且命中的概率都是.(1)求油灌被引爆的概率;(2)如果引爆或子弹打光则停止射击,设射击次数为ξ,求ξ不小于4的概率.解 (1)油罐引爆的对立事件为油罐没有引爆,没有引爆的可能情况是射击5次只击中一次或一次也没有击中,故该事件的概率为P=C××4+5,所以所求的概率为1-P=1-=.(2)当ξ=4时,记事件为A,则P(A)=P(ξ=4)=C××2×=,当ξ=5时,意味着前4次射击只击中一次或一次也未击中,记为事件B.则P(B)=P(ξ=5)=C××3+4=,所以所求概率为P(A∪B)=P(A)+P(B)=+=.反思感悟 与二项分布有关的问题关键是二项分布的判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定(1)每次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2)各次试验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3)每次试验只有两种结果:事件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4)随机变量是这n重伯努利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次数.跟踪训练2 一家医药研究所从中草药中提取并合成了甲、乙两种抗“H病毒”的药物,经试验,服用甲、乙两种药物痊愈的概率分别为,,现已进入药物临床试用阶段,每个试用组由4位该病毒的感染者组成,其中2人试用甲种抗病毒药物,2人试用乙种抗病毒药物,如果试用组中,甲种抗病毒药物治愈人数超过乙种抗病毒药物的治愈人数,那么称该组为“甲类组”.(1)求一个试用组为“甲类组”的概率;(2)观察3个试用组,用η表示这3个试用组中“甲类组”的个数,求η的分布列和均值.解 (1)设Ai表示事件“一个试用组中,服用甲种抗病毒药物有效的有i人”,i=0,1,2,Bj表示事件“一个试用组中,服用乙种抗病毒药物有效的有j人”,j=0,1,2,依题意有P(A1)=2××=,P(A2)=×=,P(B0)=×=,P(B1)=2××=,故一个试用组为“甲类组”的概率为P=P(B0A1)+P(B0A2)+P(B1A2)=×+×+×=.(2)η的可能取值为0,1,2,3,且η~B,则P(η=0)=C3=,P(η=1)=C2=,P(η=2)=C2=,P(η=3)=C3=,故η的分布列为η 0 1 2 3P∵η~B,∴E(η)=3×=.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1.均值和方差都是随机变量的重要的数字特征,方差是建立在均值的基础之上,它表明了随机变量所取的值相对于它的均值的集中与离散程度,二者的联系密切,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2.掌握均值和方差的计算,重点提升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的核心素养.例3 某联欢晚会举行抽奖活动,举办方设置了甲、乙两种抽奖方案,方案甲的中奖率为,中奖可以获得2分;方案乙的中奖率为,中奖可以得3分;未中奖则不得分.每人有且只有一次抽奖机会,每次抽奖中奖与否互不影响,晚会结束后凭分数兑换奖品.(1)若小明选择方案甲抽奖,小红选择方案乙抽奖,记他们的累计得分为X,求X≤3的概率;(2)若小明、小红两人都选择方案甲或都选择方案乙进行抽奖,问:他们选择何种方案抽奖,累计得分的均值较大?解 (1)由已知得,小明中奖的概率为,小红中奖的概率为,两人中奖与否互不影响,记“这2人的累计得分X≤3”的事件为A,则A事件的对立事件为“X=5”.∵P(X=5)=×=,∴P(A)=1-P(X=5)=,∴这两人的累计得分X≤3的概率为.(2)设小明、小红都选择方案甲抽奖中奖的次数为X1,都选择方案乙抽奖中奖的次数为X2,则这两人选择方案甲抽奖累计得分的均值为E(2X1),选择方案乙抽奖累计得分的均值为E(3X2),由已知,X1~B,X2~B,∴E(X1)=2×=,E(X2)=2×=.∴E(2X1)=2E(X1)=,E(3X2)=3E(X2)=.E(2X1)>E(3X2),他们都选择方案甲进行抽奖时,累计得分的均值最大.反思感悟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均值与方差的步骤(1)理解X的意义,写出X可能的全部取值.(2)求X取每个值的概率或求出函数P(X=k).(3)写出X的分布列.(4)由分布列和均值的定义求出E(X).(5)由方差的定义,求D(X),若X~B(n,p),则可直接利用公式求,E(X)=np,D(X)=np(1-p).跟踪训练3 一次同时投掷两枚相同的正方体骰子(骰子质地均匀,且各面分别刻有1,2,2,3,3,3六个数字).(1)设随机变量η表示一次掷得的点数和,求η的分布列;(2)若连续投掷10次,设随机变量ξ表示一次掷得的点数和大于5的次数,求E(ξ),D(ξ).解 (1)由已知,随机变量η的取值为2,3,4,5,6.设掷一个正方体骰子所得点数为η0,则η0的分布列为η0 1 2 3P所以P(η=2)=×=,P(η=3)=2××=,P(η=4)=2××+×=,P(η=5)=2××=,P(η=6)=×=.故η的分布列为η 2 3 4 5 6P(2)由已知,满足条件的一次投掷的点数和取值为6,设某次发生的概率为p,由(1)知,p=.因为随机变量ξ~B,所以E(ξ)=np=10×=,D(ξ)=np(1-p)=10××=.四、正态分布1.正态分布是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一种分布,其在概率和统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统计学中的3σ原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2.熟记正态分布的特征及应用3σ原则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两个重点,在学习中提升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的素养.例4 在某校举行的数学竞赛中,全体参赛学生的竞赛成绩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N(70,100).已知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学生有12人.(1)试问此次参赛学生的总数约为多少人?(2)若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试问此次竞赛成绩为优的学生约为多少人?解 (1)设参赛学生的成绩为X,因为X~N(70,100),所以μ=70,σ=10.则P(X≥90)=P(X≤50)=[1-P(50=[1-P(μ-2σ=0.022 75,12÷0.022 75≈527(人).因此,此次参赛学生的总数约为527人.(2)由P(X≥80)=P(X≤60)=[1-P(60=[1-P(μ-σ=0.158 65,527×0.158 65≈84(人).因此,此次竞赛成绩为优的学生约为84人.反思感悟 正态曲线的应用及求解策略(1)正态曲线是轴对称图形,常借助其对称性解题.(2)正态分布的概率问题常借助[μ-σ,μ+σ],[μ-2σ,μ+2σ],[μ-3σ,μ+3σ]三个区间内的概率值求解.(3)注意正态曲线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结合.跟踪训练4 为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某城市公交公司大力确保公交车的准点率,减少居民侯车时间,为此,该公司对某站台乘客的候车时间进行统计.乘客候车时间受公交车准点率、交通拥堵情况、节假日人流量增大等情况影响.在公交车准点率正常、交通拥堵情况正常、非节假日的情况下,乘客候车时间X满足正态分布N(μ,σ2).在公交车准点率正常、交通拥堵情况正常、非节假日的情况下,调查了大量乘客的候车时间,经过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在直方图各组中,以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该组的各个值,试估计μ,σ2的值;(2)在统计学中,发生概率低于千分之三的事件叫小概率事件,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是不能发生的.在交通拥堵情况正常、非节假日的某天,随机调查了该站的10名乘客的候车时间,发现其中有3名乘客候车时间超过15分钟,试判断该天公交车准点率是否正常,说明理由.(参考数据:≈4.38,≈4.63,≈5.16,0.841 37≈0.298 3,0.841 36≈0.354 6,0.158 73≈0.004 0,0.158 74≈0.000 6,P(μ-σ解 (1)μ=0.1×2+0.2×6+0.4×10+0.2×14+0.1×18=10,σ2=s2=2×(82×0.1+42×0.2)+(10-10)2×0.4=19.2.(2)μ+σ=10+4.38=14.38,设“3名乘客候车时间超过15分钟”的事件为A,P(X>14.38)=≈0.158 65,P(A)=C×(0.158 65)3×(0.841 35)7≈0.143>0.003,准点率正常.1.(2020·全国Ⅲ)在一组样本数据中,1,2,3,4出现的频率分别为p1,p2,p3,p4,且i=1,则下面四种情形中,对应样本的标准差最大的一组是( )A.p1=p4=0.1,p2=p3=0.4B.p1=p4=0.4,p2=p3=0.1C.p1=p4=0.2,p2=p3=0.3D.p1=p4=0.3,p2=p3=0.2答案 B解析 X的可能取值为1,2,3,4,四种情形的均值E(X)=1×p1+2×p2+3×p3+4×p4都为2.5,方差D(X)=[1-E(X)]2×p1+[2-E(X)]2×p2+[3-E(X)]2×p3+[4-E(X)]2×p4,标准差为.A选项的方差D(X)=0.65;B选项的方差D(X)=1.85;C选项的方差D(X)=1.05;D选项的方差D(X)=1.45.所以选项B的情形对应样本的标准差最大.2.(2018·全国Ⅲ)某群体中的每位成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概率都为p,各成员的支付方式相互独立.设X为该群体的10位成员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D(X)=2.4,P(X=4)<P(X=6),则p等于( )A.0.7 B.0.6 C.0.4 D.0.3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10位成员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X服从二项分布,即X~B(10,p),所以D(X)=10p(1-p)=2.4,所以p=0.4或0.6.又因为P(X=4)<P(X=6),所以Cp4(1-p)6<Cp6(1-p)4,所以p>0.5,所以p=0.6.3.(2019·全国Ⅰ)甲、乙两队进行篮球决赛,采取七场四胜制(当一队赢得四场胜利时,该队获胜,决赛结束).根据前期比赛成绩,甲队的主客场安排依次为“主主客客主客主”.设甲队主场取胜的概率为0.6,客场取胜的概率为0.5,且各场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则甲队以4∶1获胜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 0.18解析 记事件M为甲队以4∶1获胜,则甲队共比赛五场,且第五场甲队获胜,前四场甲队胜三场负一场,所以P(M)=0.6×(0.62×0.52×2+0.6×0.4×0.52×2)=0.18.4.(2017·全国Ⅰ)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天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6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根据长期生产经验,可以认为这条生产线正常状态下生产的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N(μ,σ2).(1)假设生产状态正常,记X表示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中其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零件数,求P(X≥1)及X的数学期望;(2)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①试说明上述监控生产过程方法的合理性;②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9.95 10.12 9.96 9.96 10.01 9.92 9.98 10.0410.26 9.91 10.13 10.02 9.22 10.04 10.05 9.95经计算得=i=9.97,s==≈0.212,其中xi为抽取的第i个零件的尺寸,i=1,2,…,16.用样本平均数作为μ的估计值 ,用样本标准差s作为σ的估计值 ,利用估计值判断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剔除( -3 , +3 )之外的数据,用剩下的数据估计μ和σ(精确到0.01).附:若随机变量Z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则P(μ-3σ≤Z≤μ+3σ)≈0.997 3,0.997 316≈0.957 7,≈0.09.解 (1)抽取的一个零件的尺寸在(μ-3σ,μ+3σ)之内的概率约为0.997 3,从而零件的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概率约为0.002 7,故X~B(16,0.002 7).因此P(X≥1)=1-P(X=0)=1-0.997 316≈0.042 3.X的数学期望E(X)≈16×0.002 7=0.043 2.(2)①如果生产状态正常,一个零件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概率只有0.002 7,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中,出现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零件的概率只有0.042 3,发生的概率很小,因此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有理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可见上述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是合理的.②由=9.97,s≈0.212,得μ的估计值为 =9.97,σ的估计值为 =0.212,由样本数据可以看出有一个零件的尺寸在( -3 , +3 )之外,因此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剔除( -3 , +3 )之外的数据9.22,剩下数据的平均数为×(16×9.97-9.22)=10.02.因此μ的估计值为10.02.=16×0.2122+16×9.972≈1 591.134.剔除( -3 , +3 )之外的数据9.22,剩下数据的样本方差为×(1 591.134-9.222-15×10.022)≈0.008,因此σ的估计值为≈0.0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