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我能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乐于发现、观察和赞美自己与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感受成长与进步带来的快乐。2.在情境对话中发现大家都有不自信的时候,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教学重点在游戏活动中积极发现、观察和赞美自己与他人身上的闪光点,体验自信。教学难点在情境对话中找出“不行”的原因,学会自我反省。教学准备1.印发“大拇哥名片”卡。2.在班级微信群向家长们收集“家人送大拇哥图片或视频。3.准备折好的纸飞机。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今天,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接话”的游戏。能做好吗 这么有信心啊!这个游戏很简单,请看游戏规则:老师说前半部分,同学们接话说“我能行”。简单吗 出示:“坐得端,我能行;认真听,我能行;大声夸,我能行”。上课时,你能行吗 (板书:我能行)二、夸一夸,竖起大拇指同学们表现得太好了,老师首先要把这个送给你们(竖大拇哥的动作)。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代表什么呀 对,老师要把这个代表能行的大拇哥送给同学们。因为你们坐的直直的,学得快,做的好。(板贴大拇哥图片)老师还要给它起个名字呢,叫“耳聪目明,你们能行”。它就像一跟小天线,能把老师的赞美、夸奖,传递给你们。那你们可以把它传递给自己的小伙伴吗 三、找一找,我们哪里行1.你们玩过击鼓传花吗 今天,我们要换个新玩法。击鼓开始,同学们一个ー个向后传递花球。鼓声停,花球在谁手里,谁就要站起来说我们班某个同学哪里行,再给他竖起大拇哥。同学们可以这样说(出示课件)。谁想先示范说下。这样吧你觉得宋老师怎么样 你可不可以先送个大拇哥给我呢 好!说一个。非常感谢你的鼓励。谁还想再夸一夸王教师。谢谢两位同学。其他同学明白怎样说了吗 好,咱得游戏开始啦。2.刚オ,我们通过击鼓传花送大拇哥,现在,我们同位相互送一下也是这样说。好,开始吧!哪一组同位想把你们说的和大家分享ー下。说得真好,老师把大拇哥送给你们。下面,我们在小组内相互交叉说一下。好吗 3.同学们还想把大拇哥送给谁呢 看,这是谁 对!是钟南山爷爷。谁想把大拇哥送给他。这又是谁呢 对,这是白衣天使。谁想把大拇哥送给他们!这又是谁呢 对!这是咱班的 x老师 谁想把大拇哥送给她们 这又是谁呢 对,这是咱学校的保安叔叔。谁想大拇指送给他们呢想不想把大拇哥送给自己 好,每个同学把送给自己的话说给小桌子听。谁想站起来说一下。小桌子说,你说得真棒,你说下。真好。4.父母送大拇哥。爸爸妈妈听说同学们表现得好,也来送大拇哥。这是谁得妈妈,认真听就知道。这是谁的爸爸?5.小结:孩子们,听了你们说的,还有父母说的,老师明白了,虽然我们在同一个教室,在同一所校园里,但是我们“行”的方面却是不一样的。你在学习行,我在运动行;你在品德行,我在纪律行;你在卫生行,我在家务好。也就是“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我们都很行。来,跟老师做一遍。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我们都很行。真好!同学们真行!四、心连心,感受夸的魅力1.采访同学:老师看到你们这么开心,为什么呀 当你夸别人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2小结:我们被人夸,是开心的;夸人,是用心的,是有爱心的。(板贴:心的图片)你们就是小小的魔法师,正因为你的一句夸赞,你对她竖起的大拇指,会让他有信心做得更好,会让他有动力成为更棒的自己!五、“大拇哥”等你变更行1.过渡:一个人有优点,当然也会有缺点,这很正常。我们刚才要去找自己和别人的优点,给自己加油鼓劲。现在,我们来看看还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我们一起看看吧!(播放视频)遇到这种麻烦的不光长颈鹿杰拉德,还有他们呢!出示书上的三个范例图。2.寻找我哪里还不行 导语:他们为什么觉得自己不行呢 (1)课上发言的范例:有自己的想法怎么就不能大声回答呢 (2)上台表演的范例:为什么上台表演前会这么胆、焦虑,有压力 (3)感觉自己踢不好毽子的范例:踢毽子这件事很难吗 小结:原来,很多时候的“不行”是担心别人不好的评价,是不愿意主动尝试造成的呀!3.(1)指名交流:你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生吗 (2)讨论交流:你觉得这些事情会不会永远也做不到或做不好了呢 (3)小猫咪咪也遇到过类似的情,请阅读书上第 50页的绘本故事《咪咪学本领》,你想说什么 (4)想知道杰拉德接下来的故事吗 我们接着来看一看吧!师:看了杰拉德的故事,你想对杰拉德说什么 小结:对。看来大家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会胆怯会焦虑,这些表现都是正常的。只要敢于改变自己,不断的努力,你们都能行。所以,请你们相信自己今天还不行,明天可能行。(板书:今天还不行,明天可能行)4.自己找“不行”(1)同桌交流:现在,请大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行的地方 (2)全班指名交流。小结:能发现自己身上不行的地方,是在反思自己,也是“我能行”的表现!叠一个纸飞机,把自己不行的地方,写在纸飞机上,课下交给老师。好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很棒,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即使今天还不行,明天可能行,我们都会变得很行!成为更好的自己。板书设计:13我能行你在这点行 今天还不行我在那点行。明天可能行。《我能行》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我能行》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第一课。编者的意图是通过“大拇哥送给你和我”、“我哪里还不行"“我也能行谁会真的行呢"这几个部分,让学生学会肯定别人、接纳自己,明白一个人的行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同时要认识到自己还不行的地方能够不胆怯,相信自己能做的更好,有直面不行的勇气;并且能坚持、努力去付出行动、多加练习,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教学时,我通过“做游戏,明夸的规则夸一夸,竖起大拇指"找一找,同学哪里行。"心连心,感受夸的魅力"、“给身边人送大拇哥”、“父母送大拇哥”等环节来设计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会肯定别人、肯定自己,明白一个人的行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同时要认识到自己还不行的地方能够自信的去面对。《道与法治》课堂必须与儿童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们需要、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因此,我设计了游戏、采访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的兴。从一开始教给学生夸的时候可以起大指,到让大家用大指肯定同学们行的方面,再到孩子们自由去同学感受到了夸奖的魅力,是有一定的层次性。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教师的评价语不够精准,不能从更高的层次去给学生引导;在学生没有形成广泛的赞、欣时,着急去总结,没有做到真正关注学生,知识在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往下进行;课堂调控能力不足,对一些意料外的情况,不能及时在教学目标范内进行调整。通过教学,我也得到了一些启示: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要坚持立德树人,多研究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多方面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尽力做到教学讲解清晰条理,课堂语言准确生动。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把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和学生的各种生活空间,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