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教科版)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30分)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2.下列对地球上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 B.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和陆地C.地球上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水3.做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救助动物 B.随意采摘花草C.乱砍树木 D.观察动物时惊吓它们4.我们推行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许多市民也开始不使用汽车而骑自行车上班。从环保角度看,这主要有利于减少城市的( )。A.大气污染 B.白色污染C.水污染 D.土壤污染5.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 )。A. B. C. D.6.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我们应该提倡的是( )。A.不间断放水刷牙 B.为了洗干净衣服使用大量的洗衣粉C.用洗脸水冲洗厕所 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7.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建立了浙江省首个垃圾发电厂,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从各乡镇运来的第一批垃圾中,含废铝线 、废塑料盆果皮、废旧报纸等。其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A.废铝线 B.废塑料盆C.果皮 D.废旧报纸8.下列是某市街道边新设的垃圾分类箱,当喝完果汁后,应将空塑料瓶放入( )。A.装可回收物的垃圾箱 B.装不可回收物的垃圾箱C.装金属的垃圾箱 D.装有害物质的垃圾箱9.小科晚饭后,留下的剩菜、骨头等垃圾应该丢入下图中( )标志的垃圾箱。B. C. D.10.据介绍,蚯蚓具有超强的“吃”污泥能力,一条蚯蚓每天可处理0.3克的造纸污泥,只要养殖3.3亿条蚯蚓就可以每天处理100吨的造纸污泥。蚯蚓处理垃圾的能力可谓前途无量,如果让你帮蚯蚓选择,那么下面的“垃圾”中,( )适合它。①有机废物 ②生活垃圾 ③石头瓦块 ④玻璃金属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保持稳定B.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等C.地热能是不可再生能源D.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有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12.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B.“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C.“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只有好处D.“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13.有人估计,回收一个废弃的铝制易拉罐要比制造一个新易拉罐节约90%~97%的能源。与用矿石冶炼相比,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根据信息推测错误的是( )。A.制造新易拉罐的铝的冶炼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B.金属冶炼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C.废钢铁中的铁全部已经被氧化D.回收废弃金属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和水污染14.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下列垃圾分类不合理的是( )。A.可回收垃圾:废旧报纸、矿泉水瓶 B.厨余垃圾:剩菜剩饭、鱼刺骨头C.有害垃圾:废旧电池、过期药品 D.其他垃圾:建筑渣土、废铜烂铁1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是( )。A.骑自行车上学 B.出门随手关灯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可回收垃圾再利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__、食物、 能源、栖息地等;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2.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是_____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3.海洋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宝库,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_____________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有_____________。4.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除了垃圾和水污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5.“白色污染”指的是_____________等引起的污染。6.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7.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__资源;石油、天然气和各种矿物属于_____________资源。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1.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像玻璃罩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如图1)。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等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图1 图2(1)为了研究二氧化碳对温度的影响,实验小组用图2装置来进行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锥形瓶中应盛放_____________气体,右侧锥形瓶中盛放空气。(2)图2的模拟实验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实验,设计意图:希望通过比较相同_____________、相同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两个温度计的温度变化,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3)地球只有一个,为了明天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类应该倍加爱护它,请提出两点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建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人们正逐渐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通常绿色垃圾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黄色垃圾箱用来装不可回收的垃圾。(1)作为有素养的小学生,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乱扔东西。现从垃圾房中清理出的物品中,你认为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 (多选)(3分)A.废作业本 B.烂苹果 C.易拉罐 D.霉变了的饼干 E.生锈的铁钉(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能源再利用和减少土壤污染的重要方法。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它是将储存在垃圾中的____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___能。(3)尾气达标排放,避免二次污染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焚烧温度低于800℃时,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有毒物质二恶英,为降低尾气中二恶英的排放量,垃圾发电厂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多选)(3分)A.减少通入焚烧炉的空气量 B.焚烧过程中要不断搅动垃圾C.增加垃圾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 D.升高垃圾焚烧炉内的温度四、综合应用题。(每空2分,共20分)1.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①表示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③表示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2)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施加影响。(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多选)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C.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2.水资源的研究。浙江素有“江南水乡”之称。然而却遭遇了水乡缺水的尴尬。数据显示,浙江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截至2017年底,全省人均淡水资源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已近世界缺水警戒线,属国际公认的中度缺水地区。看看我们周围的一些河流,河岸边随意堆放着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一些工业垃圾,还有一些排污口在向河道排放着大量的污水。河水不再清澈,河面上漂浮塑料袋、杯子、泡沫塑料等垃圾,河水也变臭了。水利专家表示,如果人们再不重视水资源的话,那么到21世纪中叶,“水危机”在浙江上演不是危言耸听。面对缺水危机,浙江省委提出了“五水共治”号召,吹响大规模治水行动的新号角。(1)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水污染主要是_____________的活动引起的。(2)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河岸边随意堆放着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一些工业垃圾也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垃圾进行_____________、可回收的进行回收处理,而建筑垃圾属于_____________,应_____________处理。(3)水利专家表示,如果人们再不培养节水意识及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话,那么到21世纪中叶,“ 水危机”在浙江上演不是危言耸听。为了不让“水危机”发生,同学们平时要自觉做到节约用水。请写出两条节约用水的方法。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BDAACCCAAACBCDC二、空气 适宜的温度15 大气21万 1万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塑料制品分类回收可再生 不可再生 不可再生三、(1)二氧化碳 (2)对比 光照 时间 (3)示例:开发新能源 植树造林(1)ACE (2)化学 电 (3)BCD四、(1)水汽输送蒸发 (2)⑤ (3)AC(1)人类 (2)分类 其他垃圾 填埋 (3)示例:洗菜水浇花 不向河里扔垃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