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9.1陈情表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9.1陈情表 学案

资源简介

陈情表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和词类的活用。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
2.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
积土成山
1.基础字词。
(1)识读字音。
险衅(xìn) 行年四岁(xíng) 祚薄(zuò bó) 应门之僮(yìng)
猥以微贱(wěi) 床蓐(rù) 陨首(yǔn) 责臣逋慢(bū)
日笃(dǔ) 拔擢(zhuó) 宠命优渥(wò)
(2)通假字。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__________通__________)
②零丁孤苦(__________通__________)
③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__________通__________)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__________通__________)
(3)词类活用。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方位名词“上”,作动词“__________”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向上)
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犬马”用在动词“__________”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像犬马)
③则刘病日笃(名词“日”,用在形容词用如动词的“__________”的前面,作状语,表行为的延续,一天天;形容词“笃”,处在谓语的位置,用作动词,加重)
④夙遭闵凶(形容词“闵凶”,作动词“__________”的宾语,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⑤猥以微贱(形容词“微贱”,作介词“__________”的宾语,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⑥臣少多疾病(名词“疾病”处在__________的位置,用作动词,生病)
⑦具以表闻/拜表以闻(闻,使……闻,使……知道,动词的__________用法)
(4)古今异义。
①九岁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晚有儿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
①__________: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联合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形单影只。
②__________: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孤苦伶仃、举目无亲。
③__________: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形,指身体;吊,慰问。主谓结构。源出《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形影相吊,五情愧赧。”近义成语:形单影只、孤家寡人。反义成语:门庭若市。
④__________: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主谓结构。源出《汉书·扬雄传上》:“恐日薄于西山。”近义成语:气息奄奄。反义成语:旭日东升。
⑤__________: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主谓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风雨飘摇、苟延残喘。反义成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⑥__________:亦作“朝不谋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主谓结构。源出《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⑦__________: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联合结构。结草,典故见本课注释。衔环,古代神话小说记载: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某夜有一黄衣童子来见杨宝,把四枚白环给他,并对他说要让他的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古官名)。后杨宝子、孙、曾孙果真显贵。近义成语:感恩图报。反义成语:以怨报德、恩将仇报。
⑧__________: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左传·僖公十五年》)。
⑨__________: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短。主谓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气息奄奄、朝不保夕。
⑩__________: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鸟能反哺老乌。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反义词语:老牛舐犊。
3.文学常识。
李密(224—287),晋初散文家。字令伯。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嫁,李密被其祖母刘氏收养。师事谯周,长于《春秋左氏传》。历任蜀国州从事、尚书郎等职。曾出使吴国,吴人称其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累举不应。泰始三年(267年)李密四十四岁,晋武帝立太子,征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逼迫,他为此上《陈情事表》。武帝览表感动,命郡县供其祖母奉膳。刘氏死后,李密服丧满,应征为太子洗马,尚书郎,出为河内温令。李密自恃才能,常望内转,因不遂所愿而怀怨,被免官。去官后为本州大中正。
问题导引
1.第一段所述不幸,共有几个?试一一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四个不幸。即六月丧父,四岁母嫁,九岁不行,祖母疾病缠身。
2.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3.第二段哪些写到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②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③诏书将下,拜臣郎中。④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4.作者自己对朝廷恩遇有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感激不尽,而又身系祖母疾病,进退狼狈。
5.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目的是引入到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上去,从而向晋武帝表明孝顺祖母既为私情,又合法理。
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