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34张ppt+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34张ppt+3视频)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9.2 法律保障生活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自主学习
1.法律的特征
2.如何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法律的作用
一、法律的特征
了解规则:我们一天的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行为规范?
学校纪律
篮球规则、规章
道德
法律
规则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法律
道德
校纪 校规
舆论、习惯、信念
全体社会成员
学校的有关部门制定
教育的力量
学生、老师学校
国家制定或认可
全体公民
国家强制力
自然形成
根据以下表格,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规校纪有什么不同。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做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学生在校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
纪律
单位职工不得迟到早退
规章
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道德
不得酒后驾车
法律
辨别下列情境属于哪种行为规范?
法律与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他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分析
2013年全国人大将“常回家看看”这一道德规范纳入了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我国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认可
国家制定
在我国,制定法律的权利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法律制定过程包括法律草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公布四个环节。
1.法律的特征
国家制定法律
国家认可法律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当中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
法律制定后,是如何保证实施的?
在某居民住宅区发生一件这样的事情:居民王某欺负邻居李家孤儿寡母,建院墙时抢占李家宅基地,居委会、派出所对王某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多次进行教育,但王某不予理睬。李家只好像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判决王某限期拆除院墙,让出多占的李家宅基地。王某无视法院判决,拒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强制王某执行法院判决。
(1)人民法院是依据什么规范对王某实施制裁?
(2)这个规范区别于其他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法律
国家强制执行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国家强制力内容
军队
警察
法庭
监狱
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
军队
警察
法庭
监狱
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国家强制力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法律的特征
2.如何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第一位女士为什么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家?
(2)第二位男子的行为会对谁造成危害?
(3)两位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传染病防治法》对地方县以上的人民政府和工作部门进行了授权,当疫情蔓延和爆发的时候,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来阻断、防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在公众场所不戴口罩,还不听劝阻,对执法人员实施抗拒的,这样的行为人就违反了《治安处罚法》中规定的行为,可根据治安处罚法的规定,予以罚款、拘留。如果对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进行暴力抗拒,就涉嫌构成妨碍执行公务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些法律有什么作用?
二、法律的作用
请列举一下你知道的我国的法律,并说出他们有哪些作用。
食品安全法
该法提高了食品安全标准,规范了商家经营行为,是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
规范了商家的行为,规定了商家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对消费者来说,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并将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网络安全法在保护个人信息、治理网络诈骗、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画出了网络世界里不可触碰的“红线”。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进入全新阶段,也意味着备受百姓关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网络安全法
这部法律规定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体现了法律的约束作用。同时也保护了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道路交通安全法
该法主要包括车辆和驾驶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和交通事故处理等内容。
这部法律对车辆及驾驶员具有什么作用?对行人又有什么作用?
规范了驾驶员的行为,保护了行人的安全。
法律的规范作用: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探究:法律的作用
第四十三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第四十四条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法律的规范作用: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遇到生活中的下列纠纷,应如何处理?
法律的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说一说:有哪些法律保护我们生活?
(1)法律的规范作用: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法律的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3.法律的作用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所以,作为中学生,我们更加要学法、尊法、守法、护法。
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特征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法律的规范作用
2、法律的保护作用
课堂小结
1.高铁霸座、拒绝查票、公交车乘客殴打司机导致公交车坠落长江等事件一再冲击人性底线。这警示我们( )
A.自由是不受约束的
B.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规则来自秩序
D.做人做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D
课堂小测
2.针对“霸座”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铁路公安局制定出台了《旅客列车常见警情处置指引》。据此,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果断出手,一批“座霸”被拘留,有的还被列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黑名单”并被限制乘坐火车。惩治“霸座”等不文明行为(  )
①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乘车秩序
②保障了其他乘客的合法权益
③能有效规范乘客的乘车行为
④可以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这说明(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
③网络安全管理有了法律依据
④借助网络交往可以全面认识自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4.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想一想,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