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了解“一五计划”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4.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考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 1953年—1957年底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主要成就 重工业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 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结果 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背景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时间 1954年 地点 北京内容 (1)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②.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意义:这就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考点2:三大改造时间 1953年——1956年底内容 农业 原因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②.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方式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 ①.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②.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结果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 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结果 到了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 原因 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时间 1954年起 方式 公私合营定义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政策 赎买政策评价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结果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足 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考点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文化大革命”中共八大 背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时间 1956年 地点 北京主要任务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大跃进运动 时间 1958年——1960年背景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义”的总路线。表现 “浮夸风”和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特点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指标、高速度影响 造成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人民公社化运动 时间 1958年开始特点 “一大二公”(一是规模大,二是公有化程度高)实质 幻想快速进入共产主义影响 脱离了农村实际,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失误 表现 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自然灾害。后果 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补救 调整国民经济 时 间 1961—1965年。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结 果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考点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先进人物 简介王进喜 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提前开钻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被誉为“铁人”,其艰苦创业的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雷锋 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甘当革命的螺丝钉,他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公殉职后,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邓稼先 1958年,开始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后领导设计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焦裕禄 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贫穷的面貌。身患癌症,但仍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人物图片 王进喜 雷锋 邓稼先 焦裕禄【识图学史】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 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成就分布示意图 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装本封面 雷锋和同学们在一起【易错易混】1.“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2.1949—1956年是过渡时期,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其革命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3.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知识拓展】中国近现代社会性质的变化三次巨变 标志 概况第一次 鸦片战争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我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三次 三大改造完成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拓展延伸】1.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土地政策2.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转变3.近代以来促使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大事。(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3)经济上: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核心素养提升】【史料学史】1.“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们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设问】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实现“工业化”的理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解答】:实施“一五计划”。2.(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设问】材料中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的基本方式是什么?【解答】基本方式: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我们该如何去学习和弘扬他们的精神?【解答】(1)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3)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