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3.认识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讲述黄继光、 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 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 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 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 内部由于多年战乱, 经济残破, 困难重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考点1: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时间 1949年9月 地点 北平代表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600余人)内容 (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内容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义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②.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地位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3)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4)以五星红旗为国旗。(5)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7)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目的 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发展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2)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性质 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的组织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战议政开国大典 时间 1949年10月1日 地点 北京天安门广场经过 (1)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升国旗、奏《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3)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意义 国内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国外 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义主的力量。西藏和平解放 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泽东和朱德,衷心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时间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经过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2)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考点2:抗美援朝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司 令 员 彭德怀背景 (1)美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①.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③.美国第七舰队人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性质 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开始标志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主要战役 (1)五战五捷: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2)上甘岭战役:世界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的典范英雄人物 (1)黄继光: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英勇牺牲。(上甘岭战役);(2)邱少云: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结果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回国。影响 (1)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2)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胜利原因 国内人民的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朝军队的英勇奋战;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抗美援朝的精神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考点3:土地改革时间 1950年冬至1952年底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2)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法律文献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经过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3)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意义 政治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调动了农民改革和生产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识图学史】开国大典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黄继光 邱少云农民量分配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易错易混】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2.西藏和平解放只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还不能称为祖国完全统一。3.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但土地的私有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拓展延伸】1.抗美援朝精神: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2.正确认识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时我们采用和平手段解放西藏,说明新中国时刻把维护民族团结放在首位,这是符合西藏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它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给以后西藏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显示了新中国有能力解决西藏问题。3.近代以来促使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大事。(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3)经济上: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核心素养提升】【史料学史】1.到1949年年底时,它已占领整个中国大陆。蒋介石逃往台湾岛,而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则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为什么会是一个“转折点”?侧重体现历史解释【解答】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2.共产党人则与日益腐败的国民党截然不同,在他们控制的地区实行土地改革,从而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支持。他们还有一个纪律严明、十分有效的组织,这一组织使他们控制的地区摆脱政治和经济混乱、恢复秩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获得了民众的支持?【解答】:(1)实行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2)拥有高效、严明的组织,使解放区摆脱了政治和经济混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