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2022年3月23日,潇湘晨报发表了题为《抗击疫情法治先行》的文章,文章指出:抗击疫情,法治先行。连日来,抚州市广泛宣传涉疫政策法规、依法维护疫情防控秩序、依法开展涉疫基层治理,全力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022年4月29日,黑龙江日报《用法治力量推进疫情防控 》:用法治的力量防控疫情,不只是为了社会、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疫情当前,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于个人而言,遵守法律法规是约束也是保障,是限制也是捍卫。观察生活,不仅仅是抗击疫情,我们其他的生活方面是否也都需要法律?立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执法:安宁区检察院会同市场监管部门清查“土坑酸菜”问题食品司法:法院依法对涉恶犯罪集团进行线下公开审理守法:遵守交规,从我做起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理性精神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法治意识通过对法律的学习和情境模拟,增强法治意识,不去侵害他人权利,同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政治认同通过案例展示、对比分析,能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1.什么是法治意识?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3.如何做到依法办事?4.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01树立法治意识1.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回顾旧知:什么是法治?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科学立法2021年1月1日施行2021年10月23日公布2022年1月1日施行2021年3月1日施行2021年6月1日施行严格执法扫黑除恶严查环境污染查处侵权盗版严查交通违规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遵守交规遵守市场秩序企业规范经营思考: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有利于维护人们的幸福生活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靠领导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中国人民建设法治中国共同事业受益者践行者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近日,西安一机场一位女乘客在航班延误后,与工作人员沟通协商,表达诉求的视频在网上走红。其理性维权的方式受到网民的关注与热议。思考:(1)这位女乘客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多角度)(2)你遇到类似的事情会怎么做?②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习近平宪法宣誓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①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②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③有利于为全社会尊重和遵守宪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思考:从习近平的这段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因此,一定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信仰与崇敬,把法律规定内化为行为准则,积极主动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大任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④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占64.7%。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⑤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一)树立法治意识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④只有法律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⑤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02学会依法办事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抗疫工作,如果没有法律……不仅仅是抗击疫情。在面对这些社会关系的矛盾和纠纷时,如果没有法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的尊崇和遵守。课堂探究:目前我们的生活都与哪些法律有关?结合具体法律,你能否说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探究与分享:小宇的爸爸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因债务问题,公司宣布破产,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小宇的爸爸常常酗酒,每次喝醉后,就拿小宇的妈妈出气,非骂即打。每当小宇哭着恳求爸爸不要打妈妈时,爸爸就冲小宇撒气。你认为小宇爸爸的行为是否违法?小宇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肯定违法了。小宇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例如:向居委会寻求帮助,向妇联寻求帮助,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等。与该案例有关的法律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如何理解“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广场舞惹的祸课堂探究:(1)如何评价广场舞大叔的行为?(2)如何评价泼面条阿姨的行为?(3)如果你是刚上任的居委会副主任,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己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究竟是谁对谁错?错,又错在了哪里?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的捍卫者。探究与分享: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几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着,他们又威胁晓程:“到底有没有钱?快掏出来!”随后便开始搜晓程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钱,往晓程头上拍了一巴掌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课堂探究:抗击新冠肺炎斗争中,都会涉及到那几部法律?学法用法,我们一直在路上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如何做到依法办事?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拓展空间P103课外多读关于法律的书籍,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不触犯法律。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告诉家长和老师,或通过法治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补充)①思想上:树立法治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依法自律。②学习上: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了解宪法和法律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③实践上: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主动宣传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积极运用法律帮助他人维权。公式法:思想+行动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怎么做)1、法治意识是什么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国家、人民、法律、青少年)1、树立法治意识2、遵守各种法律法规3、养成遵法守法守法用法的习惯4、青少年:受益者,参与者,推动者课堂总结D课堂小测1.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②“又该缴税了。”“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 ④“爸,给钱我上学。”“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不遵守纪律、无心学习的有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有32人,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有32人。这说明( )①不良行为都会发展成违法犯罪②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③青少年要树立法律信仰,将法治精神铭刻在心中④青少年要学会明辨是非,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A课堂小测3.(2021自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至12岁,明确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前提下,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 )①规范自身行为,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国家权力机关推进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④青少年要增强自控能力,认清犯罪危害,预防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小测A4.(2021广西梧州)近年来,外卖队伍不断壮大,为了能准时送餐,部分外卖小哥逆向行驶、超速行驶、闯红灯……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发群体。对于以上行为认识错误的是( )A.为准时送达,偶尔违规可以理解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C.要珍爱生命,生命价值高于一切D.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我们要自觉维护课堂小测5.【2021 阜新】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生活在法治社会,公民应该( )①坚持依法行政 ②强化规则意识③增强守法观念 ④学会依法办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课堂小测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刘萌的爸爸今天回到家,气呼呼的说:“今天气死我了,不知是谁划了我的车,还把窗户的玻璃砸坏了,要是让我抓到,我非狠狠的揍他一顿不可。”学习了“学会依法办事”相关内容后,刘萌想到了劝解爸爸的好方法。刘萌会怎样劝解爸爸?答: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课堂小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pptx 习近平宪法宣誓.mp4 广场舞.avi 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法治动漫视频.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