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请同学们思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诗的含义。(1)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2)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发言。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7.1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学习目标1.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2.提高学生对“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的辩证认识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用法律的视角认识自由和平等的真谛的意识和能力。3.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懂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1.自由的内涵2.自由的意义3.如何正确认识自由 4.法治与自由两者有什么关系?5.平等含义6.平等的意义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自主学习P98—103页】——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无法治不自由疫情解封,你感受到哪些自由?体现了自由有何作用?思 考1.自由的内涵 (是什么)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P1002.自由的意义 (为什么)①对个人: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②对社会: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P99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有人说:网络是一片没有警察、没有政府、没有军人、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美妙境地……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没有限度,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辩一辩法律链接《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责。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如果没有这些限制,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0103023.如何正确认识自由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探究与分享:自由与法治的碰撞自由不能触碰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规范、保障标定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重点)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眼看平等2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探究与分享公交车上的爱心专座地铁站军人的优先通道结合图片,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对平等的认识,它有哪些意义?要求:准确、简洁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时间:3分钟城乡同票同权同工同酬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机会上的平等)教育公平城乡平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结果上的平等)。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5.平等的含义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形式平等结果平等结果平等公平是相对的。有同学认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也是让他们有条件享受平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追求的不是绝对的平等,也不是“均等”,更多的是实质上的平等。“人皆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逆转的权利1776美国独立宣言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1789法国人权宣言从第136册起连载斯宾塞尔《自由篇》1900中国万国公报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1948世界人权宣言自由平等被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中国十八大人类追寻自由平等的足迹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国家助学金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就业妇女就业残疾人就业提问: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些变化和做法的意义。6.平等的意义理想.主题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基本原则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在2980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39名;连任代表769名,占代表总数的25.81%。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其中有45名农民工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另外,还有香港代表36名,澳门代表12名。台湾省代表12名。今夕女性地位对比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适用法律上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权利、义务上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平等地保护,平等地追究(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自由平等的真谛无法治不自由自由的价值自由是有限制的法眼看平等平等的含义平等的意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本课小结1【2021 兴安盟】小福所在学习小组以“崇尚法治精神”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小福负责“自由”板块内容的编写,以下他搜集的内容适合入选的是( )A.参加两会的代表中,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B.小泉在商场看到小偷偷钱包,便立即冲上去制服小偷C.小闽选择把自己发表文章获得的稿费捐给贫困学生D.小漳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资助下高中毕业,考入厦门大学课堂练习C2 【2021 永州】“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对于自由,有人认为“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一观点( )A.没有认识到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会导致混乱与伤害B.主张自由是珍贵的、无限制的,彰显了理性的力量C.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个人的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D.认为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A3 【2021 湘西州】2021年2月19日,网民“辣笔小球”发布微博,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精神,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5月31日,网民“辣笔小球”被判入刑8个月。这启示我们( )①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②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罚③法治和自由的矛盾不可调和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A4.2022年3月28日,有网民在微信群中发布涉及天津静海区大邱庄镇疫情的不实言论。经查,刘某枫虚构事实编造涉疫敏感言论在微信群内进行发布,后刘某发在明知刘某枫发布不实信息的情况下,将该信息截图发布至微信朋友圈中,严重扰乱区域疫情防控秩序,造成群众恐慌。刘某枫、刘某发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思考:公民有言论自由权,那为什么刘某枫、刘某发会被拘留?法治与自由之间是什么关系?刘某枫、刘某发有言论自由权,但刘某枫、刘某发在行使自由权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益。刘某枫、刘某发虚构信息,散布谣言损害了社会利益,违反了法律,所以被依法处罚。5.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要努力消除各种不平等现象,实现人人平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如何理解平等 (2)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③我们要自觉践行平等。①重要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②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③平等地适用法律: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pptx 【广州荔湾芳村片区解封!市民-很开心_很兴奋!】广州市新型冠.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