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冷战后的世界总趋势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 。1989—1990:入侵巴拿马1990—1991:发动海湾战争1991:干涉海地选举1991-2003:主导伊拉克禁飞区强制行动1992—1995:首次干涉索马里内战1992—1995:干涉波斯尼亚战争1994—1995:出兵海地1996:支持伊拉克政变1997:出兵阿尔巴尼亚1997:出兵塞拉利昂1998—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1998:用巡航导弹攻击苏丹和阿富汗1998—1999:出兵肯尼亚和坦桑尼亚2001—2021:发动阿富汗战争2002:出兵科特迪瓦2003—2011:发动伊拉克战争2004—现在:发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地区的战争2006—2007:支持巴勒斯坦法塔赫推翻民选政府哈马斯的行动2007—现在:第二次干涉索马里内战2009:支持洪都拉斯政变2011:支持利比亚反政府武装2011—2017:开展在乌干达的军事行动2014—现在:美国领导的伊拉克干涉行动2014—现在:美国领导的叙利亚干涉行动2015—现在:支持沙特参与也门内战2019:支持委内瑞拉政府更迭冷战结束后美国侵略战争和对外干涉一览表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二战后50多年,全球共爆发了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材料二 中东地区的民族构成复杂多样,形成了极为尖锐的民族矛盾。这些矛盾与宗教等矛盾相交织,对地区局势乃至世界稳定构成威胁。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结合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民族众多,主要有:阿拉伯、土耳其、波斯、库尔德、犹太等10多个民族。复杂的民族构成,加之历史上形成的恩怨等多种因素,使得中东地区民族问题十分尖锐。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境内外部分“东突”势力进行了以制造恐怖、暴力事件为主要手段的分裂破坏活动,一些“东突”组织公开宣扬要通过暴力手段达到分裂的目的。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2、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1999年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轰炸南联盟78天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着不幸牺牲。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是以美英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战争历时7年多,最终以美军全部撤出结束。其实质上是美国借反恐时机,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总统小布什(全名: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作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Axis of Evil)”。伊拉克战争代价美方:14,491名军人死亡;81,541名左右军人伤残;10,630亿美元战争开支;500亿美元重建伊方:7,600-10,800名士兵伤亡,武装分子26,544人伤亡,平民死亡10~18万,480万难民。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相关史事: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3架飞机,分别撞向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恐怖分子劫持的第四架飞机坠落在宾夕法尼亚州。这一事件导致世贸双塔倒塌和五角大楼严重受损,3000多人死亡或失踪,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克林顿(1992—2000年任美国总统)世界银行公布的2020年GDP前10国家(单位:亿美元)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个价值观念。——美国前国务卿 贝克“今天,美国是唯一真正的全球大国......美国的力量是真实的;事实上,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大概不会受到任何潜在敌人的挑战......美国的全球地位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 布热津斯基数据来自环球网军事频道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截至2021年,27个成员国面积:414万平方公里人口:4.4亿多生产总值:13.3万亿欧元外交:欧盟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截至2020年底,已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39个地区和国际组织向欧盟派驻代表处。欧盟奉行有效多边主义,倡导自由贸易,强调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欧盟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大国,GDP值约为美国的50%左右。其军事力量在质量上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居世界第三位。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2021年9月29日,岸田文雄取得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胜利,成功当选自民党第27任总裁。10月4日,岸田文雄正式成为日本第100任首相。11月10日,岸田政府全体辞职,日本举行议会特别会议应选出新首相,由于自民党拥有多数席位,岸田文雄任日本第101任首相,组建第二届岸田内阁。现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岸田文雄日本也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俄罗斯地大物博,在度过苏联解体的社会动荡期后,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阅兵式上的俄罗斯战略导弹习近平主持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人类大家庭190多个国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从未来趋势看,发展中国家整体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但其增速仍高于发达经济体,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4,它们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相关史事:2001年,美国经济学家因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发音与英文单词“砖”(BRICK)类似而提出了“金砖”的概念。2009年,“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次年,四国领导人又在巴西召开领导人会议,商定加强合作与协调。不久,南非加入,“金砖四国”改名为“金砖国家”(BRICS),它们的经济保持协调增长,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金砖国家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1、背景:①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2)意义:(1)时间:1961年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2、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拥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的松散国际组织,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不结盟运动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成为其观察员国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多极化,指多种政治力量相互制约,各种政治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各自独立、基本平等,相互之间不存在联盟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宋新宁 陈岳著《国际政治学概论》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2、中国的努力习近平在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主旨演讲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他国内政。G20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还经济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相关史事: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组织诞生。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维护国际及地区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冷战后世界总趋势2、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3、美国霸权主义表现1、多极化趋势的表现2、推动多极化的力量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1、背景2、不结盟运动3、建立国际新秩序4、中国的努力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冷战后的30年里,美国参与的战争和军事干预多达228起,平均每年7.6起。美方还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对其他主权国家实施单边非法制裁。这表明( )A.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建立 B.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宁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B2、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声音”主要包括( )①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②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③为反对美国遏制中国寻求与他国结盟 ④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