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下册 实验指导(5-8单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下册 实验指导(5-8单元)

资源简介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五四制五年级下册实验指导(5-8单元)
实验十八: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小粘贴等
【实验方法】
(1)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作为研究位置,并做好标记。
(2)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为了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采用关闭照明灯光、使用遮光窗帘等方式,尽可能创设较为黑暗的实验环境。
(3)把手电筒放置于与地球仪球心的相同高度位置,打开开关,水平照射地球仪,模拟出白天和黑夜,并判断标记点位置的昼夜情况。
【实验现象】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实验十九: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实验名称】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电灯等
【实验步骤】
(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圆周上标记A、B、C、D4个点,分别代表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冬至点,4个点上分别放置一个地球仪,地球仪旋转轴的朝向是一致的。
(2)圆心稍偏右位置上放置一盏电灯,电灯下垫有木块,以使灯泡与地球仪的球心保持在同一高度。
(3)让地球仪沿着轨道移动,观察地球仪移动到不同位置时,我们所在城市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来分析当时所处的季节。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要保持一致。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的南北半球接受灯光的照射程度不断变化。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


实验二十:环境发生变化时蚯蚓行为的变化实验
【实验名称】环境发生变化时蚯蚓行为的变化实验
【实验材料】6条蚯蚓,潮湿的土壤,塑料盒,水等
【实验方案】
①把6条蚯蚓和潮湿的土壤一起放在塑料盒内。
②待蚯蚓都钻入土壤中,把凉水倒入土壤中,使水浸透土壤。
③2~3分钟以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蚯蚓从土壤中爬了出来。
【实验结论】下雨之后,水分占据了土壤的空间,导致土壤中空气减少,蚯蚓呼吸困难,因此蚯蚓需要爬出土壤呼吸。

实验二十一:用不同工具开核桃对比实验
【实验名称】用不同工具开核桃对比实验
【实验材料】锤子,核桃夹,两个大小、硬度相同的核桃
【实验过程】
(1)使用锤子砸开其中一个核桃。
(2)使用核桃夹夹开另一个核桃。
(3)比较结果。
【实验现象】使用锤子虽然也很省力、方便,但容易将核桃仁弄碎;使用核桃夹不仅既省力又方便,还能够较好地保持核桃仁的完整。
【实验结论】用核桃夹这种专用工具开核桃更省力且更有效。

实验二十二:“磁悬浮列车”的制作
材料和工具 铜丝、塑料棒、强力环形磁铁、两端能被磁铁吸引的干电池
制作步骤 1.先将铜线紧密、均匀地缠绕在塑料棒上,从塑料棒取下后,铜线即成为线圈。线圈可长可短(以15厘米长为宜),用来充当列车的的轨道。2.把4块强力环形磁铁两两一组,轻轻吸到 起,成为两组磁铁,接着把两组磁铁分别吸到干电池的正负极上,干电池正极的金属帽要和环形磁铁的内环紧密结合,并按照磁极方向进行安装。至此,磁悬浮列车的模型就做好了。3.把磁悬浮列车模型放入铜线圈内,使干电池两端的磁铁与线圈接触,此时电池、磁铁、线圈形成回路,磁悬浮列车模型就会从线圈里面穿行而过。
调试 强力环形磁铁的南北极和电池接错导致磁悬浮列车不能运行,重新连接正确后,磁悬浮列车正常运行了。
改进 线圈的直径要由塑料棒直径来确定,其直径应比环形磁铁的直径大;环形磁铁的直径要比电池的直径略大。

实验二十三:水火箭的设计、制作与发射
(一)水火箭设计方案:
制作名称 水火箭
制作目的 1.认识水火箭的结构,了解水火箭升空的原理。2.增强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的意识,建立工程设计意识
设计说明 工具 刻刀、剪刀、直尺、笔等 设计草图:
材料 可乐瓶、硬纸板、胶带等
结构 整流罩、压力舱、尾翼、喷嘴
动力 水和高压气体
原理 反冲
制作步骤 ●制作箭体1.取一个大容量空饮料瓶,用剪刀将可乐瓶尾部平整地剪掉。2.再取一个完整的大容量空饮料瓶作为水火箭的压力舱。将水火箭的喷嘴安装到大容量空饮料瓶的瓶口上。3.将第一个大容量空饮料瓶的尾部与作为压力舱的大容量空饮料瓶的尾部相接,并用胶带将接口处缠好固定,作为器体的主要部分。4.再取一个大容量空饮料瓶,将大容量空饮料的瓶身剪出一个扇形,做成锥形的整流罩,并用胶带把整流罩固定在箭体的头部。●制作并安装尾翼。1.找一张长方形塑料板,先割成两个大小相等等的梯形。2.将两块梯形板粘在一起,将梯形板的底边各向外折起约1厘米(便于粘贴到箭体)。如此制作出4个尾翼。3.取一个可乐瓶,用刀将其两端切掉。4.留下中间部分当套筒。5.将4片尾翼分别粘贴在套筒上。6.将做好的尾翼套筒连接到水火箭箭身的尾音了,并用胶带绑好固定。
(二)水火箭设计可行性的评估:
水火箭设计方案 可行性评估表
评估项目 评估结果
设计是否符合原理 是
材料是否易于搜集、加工 是
作品是否便于制作 是
操作是否具备安全性 由于普通矿泉水瓶可能无法承受加压的压力,可能存在爆裂的危险。刻刀、剪刀容易划伤皮肤。
评估意见: 压力舱最好用耐高压的大容量空饮料瓶;相材料尽量用生活中容易获得的废旧物品,且不能用有毒、有害的材料等。实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三)、发射前准备。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上水火箭,在操场集合。
(2)安排好测量员和记录员,并放置好水火箭发射架、打气筒、水桶。
(3)强调发射时的注意问题:
一是火箭要朝操场空旷的方向发射,严禁朝人发射。
二是分小组逐次发射,待测量员测量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组发射。
三是围观同学要站到发射手的后面。
(四)水火箭发射测试记录
水火箭装水量效果测试
装水量 发射角度 效果(高度)描述
第一次 无水 90° 未成功发射
第二次 满水 90° 未成功发射
第三次 约一半 90° 较远
第四次 约 1/3 90° 较近
水火箭发射角度效果测试
装水量 发射角度 效果(距离)描述
第一次 约 1/3 30° 较近
第二次 约 1/3 45° 距离最远
第三次 约 1/3 60° 较近
第四次 约 1/3 90° 较近

(五)实验结论:在装水量合适的情况下,发射远近决定因素取决于发射的角度,角度一般以45度为宜,角度过大和过小会导致水火箭发射距离变短。压力舱中水和空气白的体积比也需把握得当,尽管水火箭装水量多能获得更持久的动力,但压力舱中气体相应减少又会造成气体压力不足,导致水火箭没有足够的压力升空。此外,装水量少则会导致力水火箭动力持续性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