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2021.12“我在美国待了七年”成网络热梗,你认为的底气,不过是个笑话合作与探究:1 该女子想追求怎样的“自由”?2 如何评价这位女子追求的那种“自由”?3 如何看待这位女子提到的“我不是平民百姓,我在美国呆了七年”?7.1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1.自由的内涵2.自由的意义3.如何正确认识自由 4.法治与自由两者有什么关系?5.平等含义6.平等的意义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自主学习P98—103页】——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无法治不自由疫情解封,你感受到哪些自由?体现了自由有何作用?思 考1.自由的内涵 (是什么)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P1002.自由的意义 (为什么)①对个人: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②对社会: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P99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如何看待这些说法?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尔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穆勒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孟德斯鸠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风筝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已挣脱那根线,让自己不再被束缚。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它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昂头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它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没有限制的“自由”有限制的自由?合作探究:1 获得小区解封的自由,应基于怎样的防疫形势和条件?2 解封之前,居民应遵循哪些规则?这些看似是“被约束”的规则与后期的小区解封有着怎样的关系?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0103023.如何正确认识自由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探究与分享:自由与法治的碰撞自由不能触碰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规范、保障标定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重点)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眼看平等2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探究与分享公交车上的爱心专座地铁站军人的优先通道结合图片,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对平等的认识,它有哪些意义?要求:准确、简洁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时间:3分钟城乡同票同权同工同酬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机会上的平等)教育公平城乡平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结果上的平等)。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5.平等的含义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形式平等结果平等结果平等公平是相对的。有同学认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也是让他们有条件享受平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追求的不是绝对的平等,也不是“均等”,更多的是实质上的平等。“人皆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逆转的权利1776美国独立宣言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1789法国人权宣言从第136册起连载斯宾塞尔《自由篇》1900中国万国公报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1948世界人权宣言自由平等被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中国十八大人类追寻自由平等的足迹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国家助学金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就业妇女就业残疾人就业提问: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些变化和做法的意义。6.平等的意义理想.主题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基本原则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思考:《宪法》和《教育法》的规定是如何体现平等的?《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各项权利探究与分享思考: 《宪法》和《兵役法》的规定是如何体现平等的?《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各项义务。探究与分享湖北公安县夹竹园派出所原所长黎某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外出聚餐,殴打小区防控人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荆州市商务局科长何某之子在微博上炫耀其父动用关系将其从封城的外地接回荆州,父亲被停职;河南新郑市某医院副院长楚某拒绝按照规定佩戴口罩,面对工作人员的督促,连说16个“我不戴”,也被免了职;探究与分享思考: 以上案例说明了在违法或犯罪行为面前,平等是如何体现的?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适用法律上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权利、义务上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平等地保护,平等地追究(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自由平等的真谛无法治不自由法眼看平等自由的内涵、意义自由是有限制的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1.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在惩罚方面,未成年人可受刑事处罚的年龄由之前的“十四周岁以上”下调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未成年人犯罪也应承担责任B.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学会珍惜C.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只要违法就必须依法受到刑罚处罚D.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为了维护社会绝对的公平正义A2.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各网站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这说明( )A.在网络上公民不享有言论自由 B.自由只会导致混乱和伤害C.自由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D.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D3.“过度的自由实际上是在提倡野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③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④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4.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B.自由如果脱离法律的限制,必将导致混乱与伤害C.自由是法律之外的自由D.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是自由的底线和保障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pptx 【广州荔湾芳村片区解封!市民-很开心_很兴奋!】广州市新型冠.mp4 女子不服防疫人员管理!叫嚣不是平民百姓.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