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 主备人:汪华强 授课人:【课标要求】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在集体中成长”部分: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法律与秩序”部分: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教学目标】1.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2.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与自由的关系。3.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4.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教学重难点】重点:从法律的视角认识自由和平等难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温故知新,复习提问2.情境导入,出示新闻图片提问:疫情形势如此严峻,美国民众仍然拒绝居家隔离。他们认为:“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已做主,想干嘛干嘛,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和限制”你赞同美国民众的说法吗?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截止2022年4月11日,美国新冠疫情累计确诊:8206289人;累计死亡:1012151人。成为世界上疫情最严重的国家。面对这样的结果,你对自由和平等应该怎样理解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自由平等的真谛》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一)无法治不自由1.自由的意义活动一:畅“自由”出示图片,自古到今,自由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人向往自由,人人追寻自由,自由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回顾3.1《公民的基本权利》,列举公民享有的自由有哪些?归纳总结自由的意义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自由的意义:自由是美好的,是珍贵的;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自由的内涵活动二:限“自由”出示材料近期,我国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4月30日上午,合肥市教育局明确:家长和孩子非必要不离肥,确需离肥的,须严格按照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关于做好“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有关要求,并主动向孩子所在学校报备。此外,严格落实“三个不返校”,学生可居家开展线上学习。思考:(1)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的做法是否真的限制人们的自由?这种限制对自由有什么作用?(2)美国民众不带口罩、反对隔离的后果是什么?是否真的体现了自由呢?(3)无限制的自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4)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 自由的内涵(1)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3.自由与法治活动三:探究与分享出示新闻材料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编发了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违法犯罪的6起典型案例(一)3月29日,上海浦东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再次通告封控期间,浦东新区所有居民足不出户,人员车辆只进不出。经调查,3月28日9时许,防疫工作人员上门对田某某进行核酸采样,田某某拒不配合,直至4月1日仍未进行核酸检测。4月1日9时许,田某某再次违反疫情防控规定,擅自离开居住小区。4月1日16时30分许,民警上门要求田某某立即配合进行核酸检测,田某某仍拒不开门。4月2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以拒不执行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对田某某作出处行政拘留十日、并处五百元罚款的处罚决定思考:(1)你觉得田某某冤枉吗?(2)期间田某某拒不配合、擅自离开居住小区是因为他没有明白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二)法眼看平等4.平等的含义及意义活动四:看“平等”出示材料:疫情期间中西方对感染新冠的老年人的做法材料思考:面对感染新冠的老年人,中西方的做法给你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追问:这启示我们怎样才是平等?播放视频《平等》学生交流讨论,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与“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否存在矛盾?师生共同归纳: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意义: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活动五:人人平等播放视频《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思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全班齐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三、课堂小结从古至今,自由平等一直是我们追求的普世价值,我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从未停歇,也不会停歇,自由平等的烙印已深深的融入进我们的骨血之中,我们不仅要珍惜今日自由平等的来之不易,更要为明日更加自由平等做出我辈应有之贡献。教学反思:(共22张PPT)温故知新(1)我国最高国家权利机关是什么?主要职权有哪些(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有哪些?(3)行政机关应该如何依法行政?(4)人民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什么职权。美国民众拒绝居家隔离和佩带口罩他们认为:“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已做主,想干嘛干嘛,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和限制”你赞同美国民众的说法吗?第四单元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7.1 自由平等的真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古到今,自由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人向往自由,人人追寻自由,自由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回顾3.1《公民的基本权利》,列举公民享有的自由有哪些?)板块一 无法治不自由1.自由是美好的,是珍贵的2.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①增强个人的幸福感,②激发每个人的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1.自由的意义2.自由的内涵近期,我国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4月30日上午,合肥市教育局明确:家长和孩子非必要不离肥,确需离肥的,须严格按照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关于做好“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有关要求,并主动向孩子所在学校报备。此外,严格落实“三个不返校”,学生可居家开展线上学习。思考:1.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的做法是否真的限制人们的自由?这种限制对自由有什么作用?2.美国民众不带口罩、反对隔离的后果是什么?是否真的体现了自由呢?3.无限制的自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自由是相对的无限制的自由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是有限制的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1)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2.自由的内涵(1)你觉得田某某冤枉吗?(2)期间田某某拒不配合、擅自离开居住小区是因为他没有明白什么道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编发了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违法犯罪的6起典型案例(一)3月29日,上海浦东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再次通告封控期间,浦东新区所有居民足不出户,人员车辆只进不出。经调查,3月28日9时许,防疫工作人员上门对田某某进行核酸采样,田某某拒不配合,直至4月1日仍未进行核酸检测。4月1日9时许,田某某再次违反疫情防控规定,擅自离开居住小区。4月1日16时30分许,民警上门要求田某某立即配合进行核酸检测,田某某仍拒不开门。4月2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以拒不执行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对田某某作出处行政拘留十日、并处五百元罚款的处罚决定新闻播报自由法治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3.自由与法治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的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自由3.自由与法治名人名言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人。——毕达哥拉斯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塞罗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板块二 法眼看平等西方:欧洲疫情爆发初期,医疗资源严重匮乏。意大利宣布让医生在救治确诊患者时,按照患者的生存几率来进行优先救治,也就是优先救治年轻人;西班牙也宣布:60岁以上的老人不能进重症监护室;美国的数家医院也开始采用病人评分制度。中国:中国政府和医护人员都不愿意放弃每一位中国人民。疫情之中,中国可以为救治一名90多岁的老人,免费开支100多万元,全力救治,让他康复出院。面对感染新冠的老年人,中西方的做法给你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启示我们怎样才是平等?平等需要同等情况下同等对待,大家都有接受救治的权利。4.平等的含义及意义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含 义:4.平等的含义及意义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思考: “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与“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否存在矛盾?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意 义:4.平等的含义及意义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大声诵读无法治不自由自由的意义自由有限制自由与法治法眼看平等平等的含义平等的意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课堂小结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师寄语从古至今,自由平等一直是我们追求的普世价值,我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从未停歇,也不会停歇,自由平等的烙印已深深的融入进我们的骨血之中,我们不仅要珍惜今日自由平等的来之不易,更要为明日更加自由平等做出我辈应有之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设计.docx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pptx 平等.mp4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mp4